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和氏璧的来历,传国玉玺去哪了?宋、元、明、清都相传传国玉玺重现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6
转发:0
评论:0
揭秘和氏璧的来历,传国玉玺去哪了?宋、元、明、清都相传传国玉玺重现,说到和氏璧,相信大部分朋友都会想起完璧归赵的故事吧,以及廉颇负荆请罪和蔺相如

  说到和氏璧,相信大部分朋友都会想起完璧归赵的故事吧,以及廉颇负荆请罪和蔺相如的刎颈之交的典故。相传战国时秦国打算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才由此演变出完璧归赵的传世佳话,但关于和氏璧这块传世宝玉的来历,相信很多朋友还不甚了解。

揭秘和氏璧的来历,传国玉玺去哪了?宋、元、明、清都相传传国玉玺重现

  关于和氏璧的来历,在《韩非子》和《新序》中都有记载,相传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人,他是一个琢玉的巧匠。有一次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经过雕琢后卞和就捧着璞玉去见了楚厉王,希望得到奖赏,但楚厉王的玉工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背上欺君之罪被砍掉左脚。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再次捧着这块璞玉去见楚武王,然而楚武王的玉工查看后又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又因此背上欺君之罪被砍掉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接着流血,血泪浸湿宝玉,因此和氏璧其实是一块血玉。楚文王知道此事后,派人询查,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并命名为和氏璧,这便是和氏璧的由来。

  到了战国时期,和氏璧阴差阳错到了赵惠文王手中,秦昭襄王想得到这块玉,就派使者到到赵国说秦愿用15座城池换和氏璧,赵王明知道秦王想占便宜,但又不想得罪秦国,就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了秦国。秦王看到和氏璧甚是喜欢,但只字不提15座城池的事,蔺相如借口说和氏璧上有瑕疵,拿过和氏璧当面指责秦王出尔反尔,秦王想命武士去抢和氏璧,蔺相如靠近柱子说敢靠近就摔碎它。并要求秦王3日并将原本交换的15座城池划归赵国,蔺相如在此期间趁机托人将和氏璧带回赵国,这便是完璧归赵的典故。

揭秘和氏璧的来历,传国玉玺去哪了?宋、元、明、清都相传传国玉玺重现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命工匠将和氏璧雕琢成皇帝印章,这便是后来的传国玉玺,秦末年子婴持和氏璧向刘邦请降,玉玺归汉。东汉末年董卓乱汉,玉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等人手里,后来又归魏。南北朝时又辗转后赵、宋、齐、梁、陈等,之后隋统一全国传国玺遂入隋宫。隋亡,萧后携皇孙政道携传国玺遁入漠北。后来李靖率军讨伐,萧后突然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唐灭后朱温得到玉玺,后朱温后梁被灭,传国玉玺又落到后唐李存勖手中。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传国玉玺便不知所终。之后宋、元、明、清都相传传国玉玺重现,但均不能证明其真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传国玉玺在哪?解开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之谜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现在在哪?我们都知道,玉玺是中国古代封理帝王的宝印。而传国玉玺在所有的宝玺当中无疑是最为宝贵的,有关它的传说几千年来也无不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这枚玉玺之所以称为传国玉玺,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有关。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开秦始皇的传国玉玺之谜。春秋时的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认定是稀世珍宝,就献给楚厉王。楚厉王难以判断,就叫玉工来辨识一下。恰好这宝玉属于深藏不露的那种类型。楚国的玉工看不到它的宝贝之处,就说是一块普通石头。这下可害惨了卞和。卞和以欺君罪被砍去左脚,落下了终身残疾。后来楚武王即位,卞和又一次献上宝玉。楚武王和玉工们又一次冤枉了卞和。卞和再次被判处欺君罪,连右脚也被砍去了。楚文王即位后,年老的卞和抱着这块玉在荆山下号啕大哭。楚文王知道后很奇怪,派人去问。卞和说:“我并不是悲叹自己的命运,还是为手中的宝玉被世人看做是普通石头感到悲哀。总有一天会有人证明我没有撒谎。”楚...
· 传国玉玺的由来我国古代传国玉玺是怎么来的
传国玉玺的由来:在公元前741年,卞和在外游玩,走到荆山(现湖北省襄樊南漳县巡检镇城南约一百一十公里有玉印岩,传说是卞和采玉处),看见一风凰在块石头上,他看了几天、每天风凰都在此石上,他确定这一定是块好玉石,他就将此石搬回家,将此石献给楚历王。历王叫玉工看、玉工说:石也不是玉。厉王说:竟敢欺哄本王,来人将此右脚刖去。卞和无法只好将此石搬回去。到了楚武王熊通执政,卞和又将此石献给武王。武王叫玉工看,石也非玉也。武王生气说:你哄厉王又哄本王,来人将此左脚刖去。武王执政51年、到他儿子熊赀执政为楚文王听说卞和每天抱着玉石在哭,哭的眼都流血滴在石上。就叫人用车将卞和及石头拉来,玉工来看,玉工将石砸下来一块说:果然是块质地绝隹的上好玉石。文王叫玉工进行加工成精美的玉壁。为了表彰卞和献壁有功,把此壁命名为(和氏之壁)并作为镇国之宝。同时封卞和为大夫,由国家供养。从公元前689年到公元前323年一直是镇...
· 传国玉玺在哪里?揭秦始皇传国玉玺之谜
传国玉玺代表着皇权,在中国历史上和朝代更替中它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历史长河中,很多人都认为谁得到了传国玉玺就能是当之无愧的上天认定的帝王,能够,坐立江山。传国玉玺最早出现在秦国,后来伴随着历史变迁和朝代更替多次和重现。几千年来,关于传国玉玺的故事传说也有很多。网络配图传国玉玺最早出现在秦代,它的原身是和氏璧,对于和氏璧很多人应该听说过很多次了,什么完璧归赵、什么卞和泣玉等等故事,都为它笼罩上了一层神秘叵测的面纱。和氏璧诞生后围绕着它诸侯经过几多争夺,最终落到秦人手中。在秦始皇统一全国,成为始皇帝后,命丞相李斯在上面雕刻上“受命于天”四字,希望作为传国玉玺一代代传承下去。网络配图秦二世王国后,刘邦得到了它;到了西汉末年,传国玉玺由汉孝元太后代管。据史料记载,正是在此时王莽篡位想要得到传国玉玺,被愤怒的汉孝元太后摔到地上,摔破了一角,自此玉玺上留下了破损,一直用黄金镶补着。到了东汉末期,...
· 传国玉玺漫谈
民族所邸永君“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
· 符家将之传国玉玺
符家将之传国玉玺太平玉玺(太平天国)和氏璧与传国玉玺的传说世代流传,充满神秘色彩。和氏璧的由来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