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缉令上的画像和本人完全不一样?是怎么抓到逃犯的?
很多影视剧中,都有罪犯的场景,在犯人的时候,要不在城门口贴一个告示,上面画上罪犯的样子,要不就是手里拿着通缉令,上边也画着罪犯画像。
要知道,古代人并没有现在人的先进技术,不可能像现在一样,能够将罪犯的样子弄出来,其实,通缉令上面罪犯画像和罪犯本人是有很大去别的,那么,和画像上的不像,为什么古人还能顺利将罪犯抓获呢?
我们先来看看古代通缉令长什么样子吧,一般通缉令上会有罪犯的姓名和性别,另外,还会有一个画的非常难看的画像,这样对于百姓举报,官员抓获有很大的作用。
很多通缉令上还有一些赏赐一类的东西,比如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在海捕文书上,董卓说了要赏千金,封万户侯,后来陈宫也加入了曹操队伍,但没有曹操那么值钱了。
这是通缉令上的一些基本信息,我们在具体来看看罪犯的画像是如何画出来的。其实,很多画师根本没有见过罪犯本人,通常情况下,画师都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来画的。
这样画出来的人很容易出现错误,历史上这样的事情非常多,有抓错的,也有罪犯说画师画他画的不像。
蒙古军队为了抓文天祥,就让画师去画文天祥,画师也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来画文天祥的,结果拿着画像去抓文天祥,最后抓错了人,把一个叫林附祖的人抓了。
还有一件更囧的时候,事情发生在宋朝,当时有一个叫吴皋的罪犯,此人犯了绑劫案。于是遭到了朝廷的通缉,之后吴皋发现通缉令上他的样子非常难看,于是他就去找画师赵四了,他对画师说:你把我画的这么不像,给老子重画。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说画像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那么为什么还要有通缉令、海捕文书这样的东西呢?为什么在画像那么不像的情况下,罪犯还能被逮捕呢?
首先通缉令是给公众一个信息,这个通缉信息相当于罪犯的身份证明,因此通缉令上的画像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人的信息,他是哪里人,男的女的。
当人们知道这些信息后,捕快们就可以随便盘查了,一旦发现那个客栈内有陌生的影子,客栈的管理人员就会告知捕快。
古代很多朝代是实行连坐法的,这个创建于商鞅时期的做法,被后世一直沿用,通常罪犯到一个地方,周围的人都能知道这个人是外地人,村里有外地人常驻,四邻的讨论很快就会被官府知道,这也是海捕文书的作用。
海捕文书、通缉令的作用还和悬赏有很大关系,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很多人为了拿赏金,会将犯人的藏身之处说出来,这种方法在今天都是非常流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