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死刑犯吃断头饭的时候,为什么碗里要放一片生肉?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3
转发:0
评论:0
古代死刑犯吃断头饭的时候,为什么碗里要放一片生肉?,在现在的许多古装电影和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看砍头的镜头。其实在古代不同时

  在现在的许多古装电影和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看砍头的镜头。其实在古代不同时期,死刑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如火烧、炮烙、剖心、剔刳(ku)、醢(hai)、腰斩、车裂、磔(zhe)、磬(qing)、踣(bo),阬、定杀、戮(lu)、弃市、凿颠、绞、枭首、凌迟等等多种行刑方式,而砍头只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另外,古代的死刑执行也有许多的讲究。就拿最简单的砍头来说,就有不少门道,比如刽子手在行刑的时候,不能让犯人人头落地,必须要保证犯人的全尸,那场面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刀下去人头落地再打几个滚,而是脖子上的肉要连着一点头。所以这是对刽子手技术很大的考验。

  另外,古代人执行死刑一般都会选择午时三刻,原因就是古人认为午时三刻的人间阳气最盛,此时砍头可以避免犯人的鬼魂出来祸害人间,所以这午时三刻也是砍头的一个重要规矩。

  除了这些规矩,执行死刑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规矩,一直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仍然在沿用。唐《狱官令》就有明确的规定:“诸决大辟罪,皆防援至刑所,囚一人防援二十人,并官给酒食,听亲故辞决,宣告犯状,仍日未后乃行刑。”

  一、断头饭

  在中国古代,犯人在行刑前,一般都会有断头饭。据说这个习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国,当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在一次平定叛乱之后,为了显示自己博大的胸襟,用一顿好饭好菜把造反的大臣送上了断头刑场。后来这一习惯就开始在各诸侯国流传开来,并且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断头饭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

  最常见的应该是一碗白米饭,一碗肉再加一碗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犯人的断头饭中必须搭配有一块生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犯人在经过奈何桥的时候,用这块生肉去喂孟婆养的一条狗,这样才能顺利投胎。

  二、犯人和家属的告别

  在中国古代,特殊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国家以亲情为支撑的伦理规范秩序。作为地主阶级的一种统治手段,亲情和伦理道德,一直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循天理,顺人情”,一直是中国古代法律的要求,也是古代司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就是死刑犯在临行前和亲属的告别仪式,在这项制度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中一直流传至今,而且在今天世界上保留了死刑的国家中,已经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定。

  比如在美国一些州,在接到了处决死刑犯人通知的时候,官方会通知家属在死刑犯监狱中,和即将上路的家人在一起度过十二个小时。并可以和死刑犯共进最后的告别饭,死刑犯甚至还可以和自己的配偶在一起度过一段临终同居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死囚的最后一顿饭,碗里会放块生肉的原因是?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是什么,那一定就是生命,平时我们在电视剧上可以看到动不动就会有人被砍头。其实在真实的古代,砍头并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所有要砍头的人员都要上报到皇上,得到皇上的批准才可以执行,所以说在古代一个人被判处死刑,到执行这个决定要经过特别长的时间,在此期间要进行反复的核实,以免误杀的情况出现。古代执行砍头的时候有一个规定的时间段来进行,一般是在秋分之后,入冬之前。根据有关书籍记载,选择这个时间段是因为这个时期正属于秋冬交替的季节,万物都开始凋零了,这个时间段选择执行死刑是最合适不过的。在执行死刑的那天也是有很多规矩要遵守的,不知道大家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是否发现一般斩头都会选在午时三刻进行,不管是当时执行这个命令的官员多么想让被斩首的人死去,也要乖乖等到午时三刻再执行命令,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古代人们一直遵守的一个规矩,因为在这个时间点的时候,阳光是一天中最充足的,也就是说阳气...
· 鬼节的时候为什么要放河灯?
在鬼节,放河灯成为了人们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重要仪式,同时也是对现世亲朋的美好祝愿。除了鬼节,诸如三月三、七夕节、中秋夜,也常会放河灯。古代,当渔民们远航捕鱼,他们便用木板和竹条制作小船,装载着祭祀用品,插上点燃的蜡烛,再配以彩纸制成的帆和灯笼,让这承载着祈福的小船随波逐流,向海神祈求航行的安全与丰收。时至今日,这项传统习俗仍活跃在台湾、福建、广东等地的渔村,被称为“彩船灯”。早在周朝,周公辅佐武王,借助占卜选定都城洛邑,随后在曲水旁举办庆典,将放酒杯的盏上点灯,曲水流觞的雅趣变为灯火美酒与流水共舞的壮观景象。《诗经》中亦有提及秦洧两水边,人们秉烛招魂续魄、执兰除凶的民俗。而在古代战争中,当船只载着熊熊火焰成为攻城略地的武器,牺牲的战士们往往被水葬,船上绽放的花朵与燃烧的灯火一同流淌,渐渐地,这样的仪式演化为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放河灯习俗。到了晋代,放河灯的风俗进一步发展,人们在夜晚竞相点燃...
· 古人为什么要跪着吃饭?
从传世的雕塑、壁画和画像砖上可以看出,至少在南北朝以前,古人吃饭的时候一直是跪在席子上或者矮床上,即使到了唐朝和五代十国,还有一小撮守旧的遗老在饭局上舍弃椅子,坚持跪坐。学者们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奇特的生活习俗,但是大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来没有人指出过当时为什么要跪坐。到底为什么要跪坐呢?原因很简单:避免。史前时代,我们的服饰特色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无论男女都穿裙子,而裙子里面则不穿内裤。《西游记》里孙悟空老师在观世音面前不敢翻筋斗云,就是因为他的虎皮裙下面完全真空,翻跟斗时对菩萨不敬。商周时代,我们学会了用袍子做内衣(后来袍子变成外衣)。上衣下裳里面多了一层袍子,的风险小了一些。春秋战国,裤子终于普及。可是当时的裤子没有裤裆,甚至连裤腰都没有,一左一右套在两条腿上,要害地方仍然保持真空。裤裆的发明特别晚。从考古成果上看,至少东汉以前是没有连裆裤的(有人说汉朝宫女穿的“穷绔”就是...
· 古代有吃生肉的习惯吗秦汉时期的主要食物是什么
古代人每天都吃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民以食为天,只要人活着就绕不开一个“吃”字,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都自诩为吃货,各种琳琅满目的食材,各种花样百出的做法,尽管现在有苏丹红,廋肉精等,但也无法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年代,要知道,在古代饿死人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他们才不怕各种化学添加剂呢,有的吃就是件很幸福的事了。接下来小编带大家盘点一下古代人都吃些什么。在原始社会,人们主要靠采集和打猎为生,那个时候采到的果子直接吃,抓住的猎物烤着吃,可以说只有烧烤这一种烹饪方式。而且经常因为食物短缺要到处迁徙,直到神农氏搞起了种植业,部落的生活才呈现定居的状态。虽然中国人聪明地发明了钻木取火,但很多时候遇到暴雨火源就会熄灭,下雨天也是要吃饭的,所以原始社会绝大多数情况还是会以生肉为食。而且吃生肉的习惯在先秦两汉时期也不罕见。大家还记得中学课本中...
· 中国古代跪着吃饭的传统从何而来?又是什么时候放弃的?
很早很早以前,我们聚餐的时候采取分餐制,就像吃西餐或者日本料理一样各吃各的;很早很早以前,我们跟欧洲人一样,餐桌上离不开刀叉;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像日本人那样跪在榻榻米上吃饭,后来才改成坐在椅子上进餐。据考证,到了宋朝,我们才彻底摆脱了古老而又新颖的分餐、刀叉和跪坐传统,“现代化”的进食方式才完全定型。在南北朝以前,古人吃饭的时候一直是跪在席子上或者矮床上,即使到了唐朝和五代十国,还有一小撮守旧的遗老在饭局上舍弃椅子,坚持跪坐。学者们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奇特的生活习俗,但是大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来没有人指出过当时为什么要跪坐。为什么要跪坐呢?原因很简单:避免。史前时代,我们的服饰特色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无论男女都穿裙子,而裙子里面则不穿内裤。《西游记》里孙悟空老师在观世音面前不敢翻筋斗云,就是因为他的虎皮裙下面完全真空,翻跟斗时对菩萨不敬。商周时代,古人学会了用袍子做内衣(后来袍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