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大家都知道到孔融让梨,却不知吃了梨的哥哥因孔融而死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3
转发:0
评论:0
大家都知道到孔融让梨,却不知吃了梨的哥哥因孔融而死,孔融一生的成就巅峰,应该在四岁那年,什么成就呢?让了个梨子。孔融让梨

  孔融一生的成就巅峰,应该在四岁那年,什么成就呢?让了个梨子。

大家都知道到孔融让梨,却不知吃了梨的哥哥因孔融而死

  孔融让梨

  这么说一点不假,他成年以后,虽有五车才华,但于国家并没有做什么特殊贡献,反而喜欢抨击政治,言辞及其激烈,时常有出格言论,放荡不羁。也正是因为孔融放荡不羁的性格,才将他自己一步一步推向悬崖。

  既然是文人,上不了战场,就多做点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当官的就当个父母官,没当官的就留下点精神财富给后人,但是孔融当过官,政绩一般般,也做过一时的名士,最擅长的却是抨击朝廷、骂传统文化。这样的傲骨文人就算在当代也并不缺少,无论中外,总有那一批自认真知灼见者。殊不知,真看透了世界的、真把学问钻研到精深处的,没有一条逆水鱼。

大家都知道到孔融让梨,却不知吃了梨的哥哥因孔融而死

  孔融的死可以说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骂了曹操一家子,曹操隐忍了很多次,想杀他又不好杀,不得不使了计谋才得手。当曹家人占领邺城,邺城城主袁熙的妻子甄宓是三国第一美人,曹丕没有忍住,霸占了她。孔融看不惯了,当众辱骂曹操,说周武王剿灭了纣王,就把妲己进献给周公。曹操一时有点懵,说你这个故事从来看来的。孔融讥笑一声,说从今天这件事推断出来的!曹操大怒,你这不是摆明了骂人吗?他怒从心中起,却又不敢杀,因为孔融毕竟东汉名人,杀他有损曹家风度。

  怎么办呢?留他是肯定不能留,曹操太生气了。绞尽脑汁,就找了个风评很差的文人,让他捏造一下孔融的罪证,等捏造够了就趁势动手。这个文人叫路粹,素质极低,他听了曹操的话,就在孔融的作品添油加醋,扣上大不孝的罪名,惹得汉献帝将他斩首。

大家都知道到孔融让梨,却不知吃了梨的哥哥因孔融而死

  孔褒

  再说孔融的哥哥孔褒,也就是让梨的那个。有次被通缉的士大夫张俭逃窜到了孔家,是孔融给他开的门。官府查到后,按照法律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但开门孔融当时年仅9岁,不具备责任。。

  于是这件事莫名其妙的就让孔融的哥哥、16岁的孔褒背了锅,不是说孔融4岁让了梨给他吃吗,现在哥哥16岁了,就还条命给孔融吧。于是孔褒被莫名其妙的因为一个梨子而被处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你只知道“孔融让梨”却不知道“孔融一门争死”!
东汉的“党锢之祸”一共有两次,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的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即一个名叫张俭的山阳(今山东邹城)郡督邮看不惯大宦官侯览的家属在山阳作恶,上书以予弹劾,和大宦官侯览结下了私仇。过了三年,即建宁二年(公元169年),侯览为了报复张俭,就指使人上书诬陷张俭,说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结党,分别立号,其本人名列“八极”,伙同其他的“八俊”、“八顾”,共同搞阴谋诡计,“图危社稷。”,从而发起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天下各州各郡动荡不安。被通缉的张俭困迫遁走,望门投止,沿路看到有人家就去投宿。天下人家,莫不重其名行,冒着家破人亡的牵连大罪保护他、收容他。这样,张俭辗转逃难,虽然遁出塞外,免于一死,但他所投靠的人家,“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而从这一事上,也反映出人们对宦官的愤怒和对党人的同情。孔融的哥哥孔褒,和张俭是至交,张俭曾经去投奔孔褒,孔褒不在家,孔融负责接待。张俭到孔家逃难...
· 孔融让梨的故事
我国漫长的历史中,留下了非常多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等故事,而“孔融让梨”是非常经典的故事。“孔融让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与尊敬长辈。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中的《融家传》,讲述了孔融四岁时的一个情景。在后来的著名儿童启蒙书籍《三字经》里面,就写下了“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的句子,教诲小孩们道理。故事中,孔融家中有一堆梨子,家人们围坐一起准备分梨吃。孔融是家中幼子,按照常理,他应该拿到最大的那个梨。然而,孔融却主动挑选了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并将大梨让给了哥哥们。当家人问他为何这样做时,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应该留给哥哥们。”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寓意深远,它教导孩子们要懂得谦让,尊重长辈和兄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孔融的行为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教育孩子们学习谦让和尊敬他人的典范。此外,“孔融让梨...
·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怎样的?孔融让梨故事简介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原文: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故事: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当时着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最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
· 孔融让梨之后,因不孝被杀?
原标题:孔融让梨之后,因不孝被杀?孔融让梨的故事,每个中国人从孩提时代就知道了。这个故事没有被《后汉书•孔融传》记录,它首次出现于唐代章怀太子李贤为《后汉书》做的注疏里。李贤不仅是王子,也是优秀的史学家,因此,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信度应该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对孔融长大后的故事应该会知道一些。小说里“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其中就有一路是北海太守孔融。历史上的孔融,的确也做过北海太守,太守是汉代地方长官,孔融长大后还是很有出息的。《三让徐州》一回里,陶谦也向孔融求救,孔融也慷慨出兵。不少人喜爱的三国名将太史慈,历史上其实也曾做过孔融的部将。当然,小说毕竟和历史不完全一致。《后汉书•孔融传》里记载了不少孔融的事迹,在这里选几件可圈可点的,给大家分享:东汉末年“党锢之祸”中,忠臣张俭受到奸党的,逃亡到了孔融家中,当时孔融的哥哥孔褒不在家,孔融便做一回主,收留了张俭。后来,张俭藏...
· 孔融让梨是谦让还是伪善
孔融是中国古代的名人,之所以有名,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因为一件小事——孔融让梨。许多大人物在世的许多高尚德行,后人往往不知,而些许小事,却被后人铭记。世事之无常,让人一叹。对于孔融让梨,千百年来,都受到人们的褒奖,多以之为道德的楷模,谦让…孔融是中国古代的名人,之所以有名,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因为一件小事——孔融让梨。许多大人物在世的许多高尚德行,后人往往不知,而些许小事,却被后人铭记。世事之无常,让人一叹。对于孔融让梨,千百年来,都受到人们的褒奖,多以之为道德的楷模,谦让的典范。可是最近几年却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说,孔融让梨,是因为那个大的梨是坏的;比如说,孔融让梨,是因为不让梨,哥哥背后会打他等等,就是很少人相信孔融真的会让梨。其实,我和许多读者一样,也比较喜欢逆反思维,和前人唱唱反调。不过,我看人看事,读书写字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叫做“怀疑和欣赏”。不怀疑,不知道假恶丑;不欣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