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唐朝没有天文望远镜是怎么发现月球是起伏不平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4
转发:0
评论:0
唐朝没有天文望远镜是怎么发现月球是起伏不平的?,1609年,‍伽利略‍第一次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并且发现了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

  1609年,‍伽利略‍第一次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并且发现了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300多年后,美国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2秒的时候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踏上了月球,也证明了月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

  然而,在中国古代有个王朝——唐朝,此时的人们还没有制作出望远镜,但是中国人却已经发现了月亮表面是起伏不平的,这不由得引起了人们的猜测,难道是时空穿越了?当时的中国人,是如何发现这一现象的呢?

  唐代《酉阳杂俎·天呎》中有这样的记载:

  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一曰言)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是,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唐朝没有天文望远镜是怎么发现月球是起伏不平的?

  这里面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大和年间,郑仁本的表弟和一位姓王的秀才同游嵩山,山中茂密的植被挡住了两个人的视线,因此两个人不小小心迷路了。此时的天色已晚,两个人都是书生,自然有些害怕。

  在恍惚间,他们看到有一个身穿白色布衣的人在草丛中睡觉 ,便上前去问路,但是连问几次,这人都不回答。可能最后实在是太吵了,那人才将他们招到了眼前,并慢悠悠说道:“你们知道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的吗?月亮上面明亮的地方就是太阳照到月亮的凸出显现的,传说有八万千户修理起伏不平的月亮,我就是其中的一户!”

  说完这些话后,那人就拿出了自己的包裹,发现里面确实有凿子、斧头之类的东西,又将两包玉屑饭赠与此二人,并说道:“你们两个人吃了它,虽然不会长生不老,但是可以一生不用再受到疾病的折磨。”话音刚落,此人给二人指了路,而后就消失不见了。

  这个故事看似荒诞又毫无根据,但是倘若以现在的知识来看的话,发现这里面确实有些事实。其一,月亮确实是起伏不平的;其二,月亮上的光暗,确实是由于太阳光对凹凸面的照射形成的。

  然而,世人皆知,人类第一次使用望远镜看到月球表面是十七世纪的事情了,而《酉阳杂俎·天呎》写于9世纪,这时间跨越之大,让人不禁疑惑,难道有时空穿越之说?当代之人到了唐代,并告诉了当时的人月球的故事,不过,这自然也可能是当时人的猜测罢了。但无论如何,这都展现出了中国古人的伟大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时期并没有望远镜,那他们是如何发现月亮上是坑坑洼洼的呢
1609年,‍伽利略‍第一次使用望远镜观察月亮,并且发现了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300多年后,美国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2秒的时候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踏上了月球,也证明了月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然而,在中国古代有个王朝——唐朝,此时的人们还没有制作出望远镜,但是中国人却已经发现了月亮表面是起伏不平的,这不由得引起了人们的猜测,难道是时空穿越了?当时的中国人,是如何发现这一现象的呢?唐代《酉阳杂俎·天呎》中有这样的记载: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常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一曰言)曰:“君知月...
· 唐书中竟记载着人类曾到月球采矿,传说有八万二千户修理起伏不平的月亮
唐代《酉阳杂俎》中以“天咫”为门类名,在其门类下,集中讲述了唐朝时有关天文天象的怪异故事。“天咫”中开篇讲述了一则跟月亮有关的灵异故事: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偿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彰,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故事讲的是唐朝大和年间,郑仁本他表弟和王秀才漫游中岳嵩山,当时河南境内的嵩山植被茂盛,俩哥们儿挑萝越涧,迷失于幽深的谷地。这时候天色...
· 唐朝的时候是没有棉被的那么贵族和百姓是怎么御寒的呢
还不知道:唐朝没有棉被古人是怎么御寒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知道一年四季之中最喜欢的就是春天了,因为这个时候天气是不冷不热,晚上睡觉的时候完全不需要盖被子的,早上也是很舒服。但是冬天呢那就太冷了,南方还好气候相对热一点,但是北方那实在是冷的受不了,只想躺在热乎乎的被窝里。但是在唐朝的时候是没有棉被的,那么面对严寒的冬天古人是如何御寒的呢?你不一定知道哦!在古代人们如何御寒呢?那些达官贵人是自然不担心这个问题的,因为就算没有棉被这些人也不会让自己冻着!那些富贵人家通常盖的那都是鸭绒被,不仅暖和而且质地还很柔软,可以说是非常的舒服了。而且他们还可以盖动物皮毛之类的,比如羊皮甚至虎皮,简直不要太奢侈,所以就算没有棉被那些达官贵人也是生活的很舒服的!那么古代的那些比较穷苦的老百姓是如何抵御严寒的冬天呢?老百姓虽然没有那些达官贵人有钱但是更多的就是办法。白居易有一首...
· 济公是人还是神哪有不平哪有我
“鞋儿破,帽儿破,哪里有不平哪有我。”这句歌词唱的就是人间活佛济公。有关济公的传说,在南宋时就已开始流传,直至现在,还盛传着济公的故事,而且还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那么,济公究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还是人们塑造的神呢?明代的田汝成就认为史上确有济公其人其事,他在《西湖游览志余》一书中,就十分肯定地说:“南宋确有济颠其人。”另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工具书《辞源》的“济颠”条目下,这样写道:“济颠,公元1129~1202年。宋末僧人。天台人,名道济,俗姓李。佯狂不饰细行,饮酒食肉,市井间,人以为颠,故称济颠。始出家灵隐寺,为寺僧所厌,遂居净慈寺,嘉泰二年端坐而逝。”生卒年月、出生地、性格特征如此确切,由此来看,历史上确有济公其人,他与传说中的济公形象相差无二,是南宋时期一个喜酒喜肉,玩世不恭,在嬉笑怒骂中扶危济困、抱打不平的疯疯癫癫的僧人。由于他经常解救贫苦人于危难,锄奸诛恶,是弱者的救星,因此...
· 唐朝国号:唐朝的正式国号是“唐”
唐朝的正式国号是“唐”,原意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今山西太原)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唐朝全盛时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那时的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在过程中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唐朝的后半叶,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变化,自中期以下的繁荣,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