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五代十国中后蜀是怎么灭亡的?后蜀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6
转发:0
评论:0
五代十国中后蜀是怎么灭亡的?后蜀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于蜀将畏缩不前,丧失战机,这些叛乱相继被平定,后蜀一事无成,仍旧龟缩于两川

  由于蜀将畏缩不前,丧失战机,这些叛乱相继被平定,后蜀一事无成,仍旧龟缩于两川之地。待到北宋建立之后,全国统一的形势更加成熟,后蜀的灭亡遂不可避免了。

  后蜀灭亡

  孟昶与前蜀王衍不同,并不是宋人所说的昏庸之主。他幼年即位,不能亲政,将相大臣多为孟知祥的故人,骄横不法,夺人田宅,穷奢极欲,视孟昶如无物。孟昶要想整顿政治,必须首先铲除这些元老勋臣。经过激烈的斗争,孟昶终于如愿以偿,铲除了这些旧臣,开始了亲政。

  后晋末年,契丹攻入汴梁,四处烧杀抢掠,引起了中原人民的反抗,中原陷入一片混乱。此时南唐由于在伐闽战争中实力受到极大削弱,无力北伐,而后蜀虽然实力未损,却丝毫也没有夺取中原的雄心,只能贪图眼前一些小利。

  后蜀广政十七年(947年)十月,原后晋晋昌节度使赵匡赞向后蜀请降,并请求出兵终南山以接应。后蜀根本没有进图关中的思想准备,所以没有及时反应。两个月后,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后蜀才有所行动,派兵接应长安方向的赵匡赞。这时刘知远已经称帝,建立了后汉王朝,岂能允许关中落入他人之手。在后汉军队的打击下,后蜀军队败退大散关,损兵折将,而未获尺寸土地。此后,后汉镇守关中的大将李守贞、赵思绾相继叛乱,并请求归降后蜀,由于蜀将畏缩不前,丧失战机,这些叛乱相继被平定,后蜀一事无成,仍旧龟缩于两川之地。待到北宋建立之后,全国统一的形势更加成熟,后蜀的灭亡遂不可避免了。

  后蜀广政二十八年(965年),北宋大将王全斌率大军攻打后蜀,很快兵临城下,孟昶率众投降。宋军从出兵到灭亡后蜀,前后不过六十六天时间,可见后蜀是如何的不堪一击。但之后当地公推文州刺史全师雄为蜀王坚持抗战,直到第二年才被下去。

  后蜀末代皇帝

  孟昶(chǎng)(919年―965年7月12日),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沙河孟石岗),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934年—965年)。

  广政二十七年(964年),宋太祖赵匡胤派王全斌等伐蜀。次年,孟昶降宋,被俘至京师,拜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旋卒,追赠尚书令、楚王,谥号“恭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蜀汉灭亡之后,刘禅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蜀汉灭亡之后,刘禅的后代是什么结局?刘禅虽然身为皇帝,是三国时蜀汉的第二位皇帝,也被称为蜀后主,但是很多人可能更热衷于叫他的另一个称呼“阿斗”。在很多人眼中,这个称呼本身就已经带有了很深的讽刺意味。不过尽管可能的确不是很聪明,刘禅身为皇帝,也是有后代的,那么,当蜀汉灭亡之后,刘禅的这些后人们都怎么样了?他们都是什么结局?刘禅字公嗣,蜀汉怀帝,是刘备与甘夫人长子。刘禅自幼多灾多难,出生不久,刘备兵败徐州,独自逃难,只有几岁的刘禅被人卖到汉中,只记得父亲字玄德。后幸亏刘备大将简某到汉中遇到刘禅并带回,不久遇到长坂坡大战,幸亏赵云相救。刘备攻下益州后,立刘禅为太子,彰武三年(223年),刘禅继位,拜诸葛亮为相父,先后六次支持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又先后九次支持姜维北伐。蜀汉后期,刘禅宠信宦官黄皓,黄皓排挤姜维,铲除异己,诛杀忠良,独霸朝政。蜀国迅速衰落,公园263年司马昭分三路大军伐蜀,其中邓...
· 三国蜀汉政权最先灭亡的十大原因:蜀国怎么灭亡的?
刘备历尽沧桑艰难创立的蜀汉政权是在公元263年灭亡的,而东吴政权是在公元280年灭亡的。其实从历史资料和文献上来看,蜀汉政权相对东吴政权来说,地理条件更加闭塞险要和易守难攻,而且着名的政治家诸葛亮善于治国也是历史上大家所公认的,所以在三国之中蜀汉政权也是相对治理得最有条理的。在复杂的对峙纷争中似乎不应该在东吴政权之前灭亡,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这里讨论和分析一下蜀汉政权在三国之中最先灭亡的各种深层次的原因。1、自古以来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成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当时汉朝长达400多年的历史沉淀还是很深入人心的,所以汉献帝虽然是个公认的傀儡皇帝,但还是一面很重要的政治旗帜。曹操就及时的抓住了历史机遇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统一了中国的北方。而刘备则是凭借着自己汉室宗亲的特殊身份和“兴复汉室”的政治口号而崛起,并且先后取得了荆州和益州。曹丕是公元220年篡汉建立曹魏政权的,刘备是夷陵之...
· 也谈蜀之灭亡的原因
良将在论坛上看过许多诸如此类辨析蜀国没落的帖子,说法不一,但基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都把责任推卸给了刘禅和刘备前期“用人唯亲”的用人之道。先不谈刘禅,刘备早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心腹之人,委以心腹之事,初入川地,人心不稳,蜀中大将对于刘备并不认可,鉴于此种情况,刘备是无法做到权利的下放,比如说李严之类蜀中重臣,本着长远发展的角度和社会及地域的稳固,刘备不得以采取了“用人唯亲”的道路,也符合客观逻辑。刘备驾崩后,刘禅继位,经过数十年的统治和发展,蜀中人心已定,人们潜意识中已经认可刘备集团,百姓也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但刘禅对用人制度方面一直未进行改革,对于旧的思想,没能及时的转变。刘禅是一个懦弱的君主,但并不是昏君,在治国问题上,依托重臣诸葛亮,对于刘备所提倡和沿用的治国之道,也给予了继承,但并没有得到发扬,良将个人认为这是蜀之没落的第一点:用人机制不适应当时大环境...
· 也谈蜀之灭亡的原因
良将在论坛上看过许多诸如此类辨析蜀国没落的帖子,说法不一,但基本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都把责任推卸给了刘禅和刘备前期“用人唯亲”的用人之道。先不谈刘禅,刘备早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于心腹之人,委以心腹之事,初入川地,人心不稳,蜀中大将对于刘备并不认可,鉴于此种情况,刘备是无法做到权利的下放,比如说李严之类蜀中重臣,本着长远发展的角度和社会及地域的稳固,刘备不得以采取了“用人唯亲”的道路,也符合客观逻辑。刘备驾崩后,刘禅继位,经过数十年的统治和发展,蜀中人心已定,人们潜意识中已经认可刘备集团,百姓也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但刘禅对用人制度方面一直未进行改革,对于旧的思想,没能及时的转变。刘禅是一个懦弱的君主,但并不是昏君,在治国问题上,依托重臣诸葛亮,对于刘备所提倡和沿用的治国之道,也给予了继承,但并没有得到发扬,良将个人认为这是蜀之没落的第一点:用人机制不适应当时大环境...
· 揭秘:三国后期魏蜀战争,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三国后期魏灭蜀之战的发生是必然的,是三国那样的弱肉强食的战争世界里的必然发展,也是必然结果。魏灭蜀之战原因,就是因为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力量的变化而发生。蜀国地位的不稳,吴国实力削弱,而魏国则实力大大增强。蜀汉自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辅政,他们遵行诸葛亮的既定方针,团结内部,又不轻易用兵,曾一度使蜀汉维持着比较稳定的局面,247年至262年间,姜维开始不断向魏国发动战争,导致国内力量日渐消耗再加上后主刘禅听信宦官,不理朝政,262年侯和之战,姜维军大败,死伤惨重。姜维遭罢免,拥兵北防。朝政内外产生严重分歧。至此,蜀汉的基础已大大动摇。这时候的吴国孙权死去,内争不断,吴国实力也大大削弱,这时候的魏国则在司马氏的司马氏的掌管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军事力量十分强大。对外上,名领邓艾数次抵御姜维的北伐军,而司马昭也在寿春平定了诸葛诞的反叛。公元262年,司马昭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认为蜀汉已经“师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