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胸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无法施展 传说中羽化成仙的王佐之才黄损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1
转发:0
评论:0
胸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无法施展传说中羽化成仙的王佐之才黄损,黄损,字益之,连州(今广东连南县)人,官至五代时期南汉尚书左仆射,是历史上的

  黄损,字益之,连州(今广东连南县)人,官至五代时期南汉尚书左仆射,是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据《五代诗话》、《全唐诗》记载其“少有大志,喜作诗”。在明代文人冯梦龙编著的《醒世恒言》中,还有一段关于黄损的才子佳人故事。

  黄损祖辈是福建人,为避战乱辗转来到广东连州定居。黄损少有大志,青年时期就来到名列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四十九福地的静福山苦读。他在山间修一静室读书习武,将此静室题额为“天衢吟啸”。黄损学问渊博,与当时的北方名士宋齐丘、桑维翰友善,经常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二人都“自以为不及”。清朝吴任臣著《十国春秋》及梁廷栅著《南汉书》,均盛称黄损有王佐之才。

  后梁龙德二年(西元922年)秋,才子黄损果然一举進士及第。然而黄损進京后只被朝廷授了个永州团练副使。不久,南方的刘龑(“龑”字读音为yan)在广州称帝,号为南汉,当时永州属南汉势力范围,黄损便成为南汉的官员。黄损献策,要南汉乘机占领楚地诸州。南汉王采纳了黄损的谋略,不但占领了湘南一带地盘,扩大了南汉势力范围,而且还占据要塞之地,巩固了南汉政权。南汉王十分高兴,将黄损提升为尚书左仆射。按当时的设官制度,黄损的官相当于宰相的级别,为一品官。黄损为人轻利重义,在任上为民作了不少好事,曾捐资修筑水利工程,灌溉甚广。

  然而南汉王刘龑为人暴戾奢侈,横征暴敛,穷奢极欲,大造宫室:其所造的昭阳殿,用金作屋顶,银作地面,水渠布满珍珠;他的南薰宫耗资之巨,实为罕见,只一根沉香木龙柱,就价值万金,而且在做工上要求十分苛刻。宫殿建造过程中稍有不如意就杀工匠,先后用割舌、肢解等酷刑,残杀造殿工匠多人。

  面对暴君,黄损不计个人安危得失,冒死上奏谏章,略谓:“今民庶穷落,而工役繁兴,天灾人怒,兵家所忌,苟或不虞。其何所恃以为哉!且汴洛未平,荆吴犷狡,正宜务农息民,以宏圣基,庶遏强敌。乃纵耳目之好;尽生民之膏,兴土木之劳,伤朴素之化,快一己之逸欲。而失天下之心,臣窃为陛下不取也。”奏章直斥君王过失,但忠言逆耳,未被采纳。

  黄损见事已不可为,就借口患病辞官归隐,隐居地选在曾经为官任上的永州淡塘。而且据《涌幢小品》和《广舆记》等书籍记载,黄损乃信道之人,虔心学道。黄损最后的去向,也颇为奇特,据苏东坡写的《东坡志林》记载:一天,隐居中的黄损忽然离家出走,家人苦寻依旧不知去向。黄损的儿子只得将他的画像挂在堂上来纪念他。三十二年后,黄损忽然回到家中,坐在阶前叫家人。当时黄损的儿子不在家,只有一个小孙儿出来了,爷孙俩人却又互不相识。黄损便叫人拿来笔墨在壁上题诗道:“一别人间岁月多,归来人事已消磨。唯有门前鉴池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写完这首题壁诗后,掷笔于地飘然而去。

  不久黄损的儿子回家,见墙上的诗句,问作诗的人是谁? 小孙儿指着堂上的画像说:“相貌有点像他。”黄损的儿子说:“他就是你爷爷!”急追出门到处寻找,却再也没看到父亲的身影。黄损从此再也没有在世上出现过,神奇的消失了。黄损从此再也没有在世上出现过,传奇性地消失了,有人说他回到福山的“天衢吟啸”修炼成仙羽化西去,也有人说他重返故乡高良隐居而终……是与否没有定论,从此留下了一个谜。对于此事,《苏轼集》卷一百二之“志林五十五条·异事”有详细的记载。

  今天广东连南县三江镇还有座黄损墓(现已被列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乡民俗称为十八朝官,因民间传说黄损十八岁就中举当官了,故有此称。但历史上未记载黄损何年出生,故而这个传说并不可考证。墓碑上还刻着黄损消失前写的题壁诗,有人猜测此墓只是供后人纪念的衣冠冢。古代这种纪念性的坟墓并不罕见,例如中华文明的始祖轩辕黄帝在黄山得道飞升之后,人们在陕西黄陵县、河南灵宝荆山、河北涿鹿、甘肃正宁这四个地方都修建了纪念性的黄帝陵。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被汉朝以来的历朝历代公认为是最正宗的黄帝陵,因为传说里面葬着黄帝生前穿过的衣服。另据《穆天子传》记载西周穆王在西域昆仑山上还拜祭过一个黄帝陵。黄帝陵不止一个,说明古人的陵墓并不一定非要埋葬遗体。黄损墓能从五代一直留到今天,只能说明后人对他的敬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成语意思】:佐:辅佐,帮助。指有辅助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用法分析】:王佐之才作宾语;用于书面语。【成语来源】:《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使用程度】:一般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wángzuǒzhīcái【英语翻译】:thecapabilitiesofaprimeminister【成语声母】:WZZC【王佐之才的近义词】:王佐之材【近似成语】:才疏学浅:才:才能;疏:空虚;浅薄。才能不高;学问不深。才貌双全:形容人的才学高;容貌姣美。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才华超众: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才高八斗: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成语造句】:1、他有王佐之才,但没有英雄之志,先祖能做...
· 南汉的黄损是怎么死的?真的羽化成仙了吗
中国历史有一段比较特殊的时期,就是五代十国这段时间。这段时期的中国战事不断,各个朝代、各个朝廷不断的更迭,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就连一些当官的,也会不知什么时候就被新的叛军或者新的势力杀掉。可以说,不管是谁,生在了这个时期,真是人生的大不幸,多数人只能是苟延残喘,无力顾及其他。但是,有那么一个人,却在这个时期活出了真我,让人留下一段佳话,他就是南汉的黄损。其实他的一生也是挺坎坷的,遭遇到许多的不幸,但他终究保持了自我,不愧于天地苍生。我们还是从他的生平说起。他的祖上本是福建人,就是因为连年的战争,难以活命,只能来到广东避难,以求平安。他的家庭算是小康之家,所以从小他便在私塾读书。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比如《全唐诗》、《五代诗话》等,他年轻时十分好学,而且学识渊博。为了进一步提高他自己的学识修养,他又到了道教福地静福山继续深造学习,使得他的学问和精神境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据《南汉书》所记录,...
· 荀彧为何会有“王佐之才”的美称?荀彧是怎么死的
曹操的曹魏政权的建立有三个人物非常重要,荀彧、荀攸还有钟繇,其中荀彧是最重要的人物,因为荀彧的功劳和能力都在两者之上,且是荀彧推荐了钟繇和侄子荀攸。那么荀彧早期的生涯如何?历史上他最后为何而死?荀彧,字问若,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被称为“王佐之才”。荀彧曾为曹操统一北方有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是首席功臣,荀彧的战略谋略手段很高,被曹操比作张良称荀彧为“吾之子房”也。但是后来想称魏王,加封九锡,荀彧劝诫曹操不该如此因此惹怒曹操。荀彧少年时期就颇有才名,公元189年被推为孝廉,同年,董卓废除刘辩立刘协为帝,自封相国,荀彧弃官回乡与家乡人说颍川不宜久留,卞举家迁往冀州,袁绍待他如上宾,但是荀彧确认为袁绍难成大事。公元191年荀彧投奔曹操,曹操大悦封其为别部司马,当时的荀彧年仅29岁。之后荀彧以司马身份跟随曹操征战,并为曹操多次献计,让曹操迎接天子,这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的来源,并为曹操的政...
· 三国王佐之才:本可复兴汉室却为保皇帝而自杀
王允是完全可以逃生的。郭、李兵进长安,吕布抵挡不住,于是要王允和他一起逃跑,王允却没有答应。一东汉末年,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汉献帝),放纵士兵大肆剽虏资物,淫掠妇女,朝野一片混乱。司徒王允在貂蝉天衣无缝的配合下,巧使连环计,成功地离间了董卓、吕布之间的“父子”情义,假吕布之手诛杀了凶狠残暴的董卓。网络配图二按理说,有了如此天高地厚之功,王允在政治舞台上应该有一个功德圆满的结局。然而,老天似乎是有意要与王允过不去,除掉董卓后不久,王允就死于董卓的旧将李、郭汜之手。不少人认为他自从诛除董卓以后,骄矜武断,不能控制错综复杂的局面,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三持上述观点的人,大约是这样认为的:不顾众议杀蔡邕,是他骄矜武断的表现;不懂得变通,逼反郭汜、李,是自取灭亡的直接诱因;乱军近逼天子,王允控制不住错综复杂的局面,只得从城楼上跳下。我们先来一一解读这些事件,分析事件背后的...
· 曹操五大谋士之首—“王佐之才”荀彧死亡之谜
荀彧(163-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公元212(建安十七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同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到达以后,曹操乘机把他留在军中。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