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永嘉南渡是如何发生的?永嘉南渡的历史意义及评价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441
转发:0
评论:0
永嘉南渡是如何发生的?永嘉南渡的历史意义及评价,  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浪潮,北方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

    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了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迁徙浪潮,北方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冲突,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史称“永嘉南渡,又称“南渡之变”。中原民户迁至长江流域者超过百万,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阶层,南迁时间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中国古代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

  背景

  永嘉(307—313年)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在永嘉之前,中原地区曾发生过长达十六年的 八王之乱。这次变乱直接招致了永嘉时期的民族斗争。匈奴和羯族的首领 刘曜、石勒等率领部众,残酷地汉人。永嘉四年(310年),刘曜在今河南东部攻下汉人 坞堡一百余处。同年,石勒在今湖北 襄樊一带攻下坞堡三十余处。后又在 苦县宁平城(今河南 鹿邑)击败晋军主力,晋军死者十余万人。同年,刘曜攻陷洛阳,纵兵大肆焚掠,洛阳化为灰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晋朝的官民实在无法忍受,就大量南逃,史称“永嘉南渡”。

  过程

  公元265年,曹魏大臣 司马懿之孙 司马炎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晋”, 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局面,但安定和平的局面仅维持了三十余年,至 晋怀帝永嘉年间发生重大转折。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西晋王朝开始走向分崩瓦解,匈奴、鲜卑、羯、羌、氐五族趁虚而入,周边胡族的大肆入侵出现了“ 五胡乱华”分裂格局,北方社会的动荡不安,迫使 士族和百姓大量南迁,为逃避战乱, 门阀士族带领家眷、民户流徙到 江左一带,这是有史以来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结果

  当时, 琅琊王 司马睿为镇东大将军, 都督扬江湘交广五州诸军事,驻建邺( 建兴元年(313年),因避 愍帝 司马邺讳,改称 建康)(今江苏南京)。江南比较稳定,当权的官僚们极力设法把自己的子弟、亲属安插到江南任地方官吏,以为将来自保之地。

  如宰相 王衍就任命其弟 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扬州刺史。在永嘉南渡时,北方的许多 士族、大地主携眷南逃,随同南逃的还有他们的宗族、部曲、宾客等等,同乡同里的人也往往随着大户南逃。

  随从一户大地主南逃的往往有千余家,人口达到数万之多。比如 王导和谢安两大家族逃入会稽(今绍兴)。《晋书·王导传》曰:“洛阳倾覆,中州士女避乱 江左者十六、七。”

    历史意义

  永嘉南渡在很大程度上客观的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展,为之后 江南一带以及整个南方的大开发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密】永嘉南渡:《上阳赋》背后的汉民族姓氏大迁徙
热播剧《上阳赋》中,男主萧綦的原型是辛弃疾的偶像刘裕。剧中王、谢、桓、庾都是借鉴了东晋的几个大世家门阀。王儇被许配给萧綦,主要还是因为其父王蔺想笼络萧綦手中的20万宁朔军。不光琅琊王氏觊觎这支军队,其他各方势力也在争相拉拢。这支极为厉害的宁朔军,在真实的历史也有原型,即东晋北府兵。历史上的北府兵比电视剧中更能打。北方流民,国仇家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地方豪强纷纷招募壮士,组建私人部曲。即便西晋一统后,私人部曲依旧在豪强士族中存在。“八王之乱”摧垮了西晋统治,也让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胡族势力得以进入中原。幸存下来的司马氏南渡江东,在南方士族门阀的扶持下建立东晋。北方的豪门大族则依靠私人部曲则聚居在江淮之间,在南北势力之间周旋。另外一些衰落的家族,其部曲散入民间,和北方百姓一起来到南方成为流民,依附于世家大族。《闻鸡起舞》的主人公之一祖逖(另一人是刘琨),便是当时祖姓家族的宗族族长。祖逖,出身范阳...
· 永嘉南渡:对汉族保存中原的文化带来了便利还加强了南北的沟通
众所周知,因为气候的变化或是战乱等原因,能够一直待在一处繁衍后人的人很少,大多数人的祖先都迁移过。有的是小范围的迁移,还有的则是举国迁移。历史上永嘉南渡就是汉族的一次大规模迁移。春秋年间到西汉末年这段时间里,可谓是我国历史的温暖期,秦汉每年的平均气温比现在大约高一度左右,所以当时的江南很湿热,是不利于发展农业经济。到了西汉末年东汉初期,进入了寒冷期,到唐朝初期,东晋16国达到了巅峰。所以,从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气温一直较为寒冷。此时江南的湿热消失,气候适宜农业发展,中原的汉族人开始向江南地区南迁,所以江南的部分地区人口变多了,耕地面积也扩大不少。受汉族人南迁的影响,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开始往内陆迁移。因为气候寒冷,所以霜雪的天气变多了,草会提前枯黄,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游牧民族也因此向内地迁移。东汉的领导者想着要增加内地的劳动人口,加强北方的军事实力,因此非常支持少数民族人口向...
· 如何评价柳永?
如何评价柳永?如何评价柳永?打不死的“小强”,自是百变书生。1、四次落第又何妨,花坊自有暖心人柳永,宋人。出生于官宦之家,和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一样都有一个考取功名为国效力的心。可是,上天却和他开了玩笑,四次科考而不中。更被宋真宗赐旨花坊填词。朝廷少了一名干将,歌女们却多了一个懂他们的知心人。于是柳永在花间徜徉,他用文采,更用真诚谱写一曲又一曲男女平等的词,成就了多少名媛佳丽。更成就了自己。2、小令已是昨夜花,词调且慢我来开柳永更是一个文学改革家,自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词坛。是柳永另开蹊径,自编自写慢词并发扬光大,使慢词登上文学的舞台。同时他也是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人。《蝶恋花》、《卜算子》宋词之美让人向往。更添小市民的生活情趣。3、不笑廉颇两鬓衰,半百入仕成名宦在柳永痴迷填词谱曲慰藉此生时,宋仁宗想起了那些流落民间的治世之才,特开恩科。柳永终于在半百之年可以一展当年之雄心壮志。在任余杭时,他尽...
· 永嘉南渡:中原汉族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衣冠南渡,亦称作衣冠南度,这是一个历史事件,大意指我国中原文明大规模转移向现南方地区。一般认为,差不多从中华文明诞生一直到北宋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原地区都是政治经济中心。后伴随战争、政局、人口、政权所作在地的变迁等,我国历史上有3次大规模的文化、经济中的转移,文学界一般描述为“衣冠南渡”,但史学界一般仅特指中原政权南移的永嘉南渡、建炎南渡为特指的“衣冠南渡”,通常在该词之前加前缀限定,如“晋衣冠南渡”、“宋衣冠南渡”,“永嘉衣冠南渡”、“建炎衣冠南渡”等,来做区别。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攻陷洛阳进而掳走晋怀帝,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十万晋军被歼。史称永嘉之乱,或永嘉之祸。永嘉是晋怀帝司马炽的年号,西晋一朝刚经历过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西晋王朝开始走向分崩瓦解,匈奴、鲜卑、羯、羌、氐等族趁虚而入,出现了“五胡乱华”之格局,...
· 如何评价柳永这个人?柳永的代表词作
柳永此人是中国古代北宋时期词派的代表人物,千古风流人物有多少,能使后人铭记传唱的又有多少。柳永能在后世还声名显赫,让今日的人都能识其一两首词,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然而就柳永个人来说,他想要的成功并不在词作一列,而是在于仕途之中。人生就是那般的有趣,想要的得不到,未曾想过的却自来到。柳永的人生,可以用“无心插柳柳成荫”来说。柳永此人才情上达天阙,下至黎民。柳永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与豪放词共分词作王国半壁江山。他所作曲词风传天下,号称“杨柳岸边,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古代的时候没有今日那般发达的通讯技术,信息的传播是延迟而封闭的。但是就是在这样落后之时,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唱柳永的词句,由此可见柳永在当时有多红。与柳永相比,说实话今日的著名的影视歌明星都要落后一截。南宋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