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鄱阳湖水战: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9
转发:0
评论:0
鄱阳湖水战: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鄱阳湖之战的过程是比较激烈的,当时朱元璋十分的谨慎和精明,这让他对对方作战方式和处事方法也是比较了解的,于是在双方各自的算计中,鄱阳湖之战的过程也是十分激烈的。

  陈友谅本来是出身水师的部队的,在水上作战说起来也是他巨大的优势,但就是因为这样的优势才让他产生了骄傲自大,并且比较轻视敌人的心理,这样一来就为朱元璋提供了可乘之机,并且让他自己在鄱阳湖之战的过程中处在了被动的局势中不能脱身。朱元璋趁机诱使陈友谅的兵将进入到了比较狭窄的河道之中,然后水陆同时夹击多方,并且让常遇春在石灰山的地方埋伏好,随时准备着给敌人迎头一击。

  在鄱阳湖之战的过程中,陈友谅知道自己上当的时候已经晚了,他手下的士兵已经死了大部分,于是只好放任剩余的两万余名士兵投降成为俘虏,而他自己乘着小船逃跑了。尽管如此朱元璋仍旧不想放过他,为了保护最后的胜利成果,陈友谅最终还是战败而死。这就是鄱阳湖之战的基本过程。

  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朱陈之战的关键战役鄱阳湖水战直接导致决战阶段结束,它本身是导致明王朝建立的一系列发展中的关键件。陈友谅之死和他的大部分舰队的被毁或被俘,使朱元璋取得了他在1362年的挫折中未曾得到的完全的胜利。在此以前,明军一直在与在事实上或潜力上占优势的汉军作战,同时还要对付东面吴军进攻的危险。眼下,由于陈友谅已被消灭,明军能够马上着手吞并江西,并最后拿下湖南和湖北。明的人口因此扩大了两倍,长江地区在1360年的那种持久不决的势均力敌的局面就被排除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鄱阳湖之战的过程古代规模最大的一次水战
鄱阳湖之战的过程:元末,南方各反元武装不断取得胜利。至正二十年(1360年)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以武昌为统治中心、“尽有江西、湖广之地”、自立为汉帝的陈友谅,以应天(今南京)为统治中心的吴国公朱元璋和以平江(今苏州)为统治中心、控制了苏浙之地、自称吴王的张士诚三大势力,由于辖区相邻,彼此展开了武力兼并。“陈友谅兵强志骄,张士诚粮足财富而无远图。为避免两线作战,朱元璋决定先集中兵力西征陈友谅,因为他控制了安庆、九江、武昌三个战略重镇,占地广阔,野心和力量都很大,是平定江南的最大障碍。”汪红亮说。正当朱元璋运筹灭陈之际,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率水军10万进攻应天府,被朱元璋打败,退回江州(今九江),据守故地。朱元璋趁胜不断向西推进,仅用一年就攻占了蕲州、黄州、兴国、乐平、抚州等地,并于至正二十二年取得龙兴(今南昌),改为洪都府,袁州、瑞州、临江、吉安相继归属,实力大大增强。洪...
· 中世纪世界最大规模水战,他模仿曹操,伤亡65万,全军覆没!
中世纪世界最大规模水战,他模仿曹操,伤亡65万,全军覆没!各位看官都知道,中国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就是三国时的赤壁之战,后来许多战争都曾模仿它取得了成功,可后来有一场更大规模的战役,号称中世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战,也曾模仿赤壁之战,结果占绝对优势的一方却模仿了曹操,再败一次,伤亡了65万人,全军覆没!简直是世上最脑残模仿,那么这一战是什么呢?失败方是如何模仿曹操的呢?各位看官莫急,且听小编细说。这就是鼎鼎大名的鄱阳湖大战。大战的双方分别是朱元璋和陈友谅。话说元朝末年,腐朽的元朝统治已到穷途末路,各路诸侯并起,天下再次易主已成定局。最先发难的刘福通在江北率军独挑元朝兵马,当时,元军已到强弩之末,战斗力并不强大,刘福通一部就足以抵挡了,元军无法再战江南。江南各路大军相互争雄,可以说谁统一了富庶的江南,谁便有可能统一中国,因为等刘福通搞定大元,肯定已经精疲力竭了,哪有力量再给别人争雄?...
· 中原冯风水战
风水战冯在辞海辞源中说用于姓,别无他意。冯氏起姓于周朝中原河南冯城,据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载,周文王后代毕万封魏,支孙食采于冯,遂氏焉。故尊奉冯毕万为始祖,冯氏信敬的是双马图腾。在双马图腾的照应下,冯氏后人出现了很多名人大家。春秋战国时期的冯亭、冯劫、汉朝时期的冯异将军、冯丰世将军、辞赋家冯衍、冯跋在辽宁称帝北燕27年,清朝中期天下第一富翁郏县冯氏第七世祖冯赞,其建立的天下第一坊-孝子坊现仍然壮观。侠义汇通天下的红顶商人郏县冯氏第十世祖冯尔烈,近代民国代理总统冯国璋,爱国将领冯玉祥等。现代有著名艺术家冯巩,著名导演冯小刚等。冯氏历史人物,现代名家居多。可谓教育子孙后代催人奋进的不传家书。随着战争,水灾,蝗灾,疫情等因素的变化,冯氏族人由中原迁徙至全国各地。我们河南郏县长桥镇豆堂冯氏一脉,是由山西稷山县在明朝初期迁至郏县,开基始祖志圣始祖母翟氏携二世祖邦奇初居城中。后又迁至郏县东三十里豆家堂村,...
· 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水战三个惊魂时刻
朱元璋和陈友谅同为明末的农民起义军,他们二人之间曾有过多次殊死拼搏。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的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世纪大战。1363年四月,陈友谅出兵进围攻江西洪都(今江西南昌),水陆两军号称60万人,陈友谅还动用水陆两栖作战,水船使用高大但是迟缓的楼船,却围攻朱元璋侄儿朱文正坚守的洪都100天而未得手。七月,朱元璋亲率20万人救洪都,陈友谅于是撤围,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选择所擅长水战迎战朱元璋。惊魂一刻:张定边斩首行动1363年七月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阳湖内)湖面遭遇。时陈军巨舰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望之如山”,气势夺人。朱元璋针对其巨舰首尾连接,不利进退的弱点,将己方舰船分为20队,灵活穿梭其间。下令各队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次用弓弩,靠近敌舰时再用短兵器进行格斗。次日,双方展开激战。朱军大将徐达身先士卒...
· 唐日白江口水战始末
公元六一八年唐建国之后,新罗、百济和高句丽三国先后与唐建立了外交关系。在与唐建交前,新罗和百济间关系紧张,一直互相攻城略池争夺不休。百济为实现分割新罗的企图,曾与高句丽合谋,联合进攻新罗。而新罗则积极向唐朝靠拢,以期得到保护。为此,曾上书太宗,例数百济和高句丽侵伐新罗的罪行,吁请请唐政府出面制止。唐太宗则和中国历代统治者一样,将半岛上独立的三国,视为唐朝的属国。但是,在太宗执政初期,因国力尚未充实,执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政策,无力也不愿对三国用兵。所以,他以上国君主的身份,对三国间的战争进行调解。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借三国使者赴唐朝朝贡之机,分赠三国国王以玺书,从中擀旋。在给百济王的玺书中说:“朕已对王侄及高句丽、奚落使人俱赦通知,咸许缉睦。王必须往彼前怨,识朕本怀,功笃邻情,即停兵革。”但对于太宗的调解,百济与高句丽徉称顺命,实际上并未停止攻侵。在经过贞观之治后,唐朝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