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朝哈密之争详细情况如何?明朝赢了吗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01
转发:0
评论:0
明朝哈密之争详细情况如何?明朝赢了吗,哈密之争,也称之为明朝哈密战争,是指在明朝中期的官军与外夷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

  哈密之争,也称之为明朝哈密战争,是指在明朝中期的官军与外夷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

  哈密位于新疆境内,汉朝以来便归中原王朝所统辖,汉武帝曾在此设都护及戊巳校尉管理域内事务。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所以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站。到了宋代,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以及造船技术的成熟,此时又逢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垄断了陆上丝绸之路,加之陆上路况恶劣,所以到宋代之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的没落。

  哈密的地理位置

  哈密在明初被蒙古人所控制,直到洪武二十四年的时候,攻下了哈密城,打败了蒙古人,将哈密纳入统治版图中,并封蒙古人为哈密王,由蒙古人代为治理哈密城。尽管朱元璋在一统江山后,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管与扶持,但哈密的经济地位仍然避免不了走下坡路的趋势。哈密之于明朝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迎送西域往返的使节,另外对西域诸藩国起到联络和震慑的作用,所以总体而言政治地位逐渐超过了经济地位。

  陆上丝绸之路

  由于哈密的地理位置距离中央的核心统治区域过于遥远,所以明朝对他的控制始终是若即若离的,再加之地方的分裂势力也在不断的壮大,导致了哈密的治理情况并不理想。在成化年间,朝廷就和吐鲁番围绕哈密的问题展开了持久的讨论与争执,并率军收复了哈密,将领罕慎因功晋封左都督,入主哈密。由于罕慎的残暴统治,民怨沸腾。弘治年间,明朝封罕慎为忠顺王,吐鲁番阿黑麻多次侵扰,并占领了哈密的部分疆域,但此时仍然忌讳明朝势力,最后还是将期交回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对于哈密的态度,在朝廷重臣王越、马文升坚持下,采取的是非常强硬的态度。马文升官职不断上升后,加之正德皇帝对哈密也无太多兴趣,所以在后期的态度有所疲软,所以吐鲁番趁机夺取了哈密的控制权。

  杨廷和担任首辅之后,又重新对哈密采取了强硬态度。到了嘉靖年间,哈密仍然被吐鲁番所控制,此时吐鲁番的统治者是一个叫满速尔的人。陈九畴是杨廷和任命的甘肃巡抚,所以他在对待哈密的问题上沿袭了杨廷和的态度,从正德到嘉靖早年间,甘肃和吐鲁番间的冲突一直断断续续。1523年,陈九畴在上报朝廷的奏折中声称已经击败了吐鲁番,杀死了满速尔,收复了哈密城。但是此时朝廷恰逢大礼仪之争,哈密由于地理位置过于遥远,对于中央也无甚大影响,所以陈九畴上报的奏折并未引起朝廷的注意。

  几年之后,大礼仪之争的风波渐渐平息,人们发现满速尔仍然活着,由于陈九畴是杨廷和的部下,更是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也引起了嘉靖皇帝的关注,这样,哈密之争巧妙的与明朝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陈九畴被免职发配边疆,杨廷和也被牵连,哈密之争实际上成为了肃清的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哈密之争
背景哈密是以前汉朝西域、唐朝伊州之地。汉武帝曾经设置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即明清的甘、凉、肃。又在玉门关设置通往西域,并设置都护及戊巳校尉,以阻断匈奴单于的右方,即后来的哈密。西晋时为凉州牧张寔占领。三国时期魏国又打通西域。隋朝隋炀帝因裴矩进《图记》,抵达玉门关,设置伊吾镇、且末镇。唐朝时期,哈密隶属陇右道,安史之乱时,被吐蕃占领。此地地表无水源,常年寒冷,多有积雪,雪融了方为水源。元朝时,封兀纳失里为威武王,占领此地。明朝初期,朱元璋平定陕西、甘肃后,在嘉峪关以西不设置行政官署。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都督濮英屯兵西凉,奉命进兵哈密。占据此地的元裔兀纳失里遣使请降。洪武十四年(1381年),哈密使臣回回阿老丁向明朝贡马,诏赐文绮,遣往畏兀儿地方宣谕。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哈密王兀纳失里遣长史阿思兰沙、马黑木沙贡马。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兀纳失里阻断交通,抢夺贡物,追...
· 料罗湾海战的结果怎样?明朝打赢了吗
据《巴达维亚城日记》所记,料罗湾海战被俘虏的荷兰人约计百人。据福建巡抚邹维琏奏报的战绩:“计生擒夷众一百一十八名,馘斩夷级二十颗,焚夷夹版巨舰五只,夺夷夹版巨舰一只,击破夷贼小舟五十余只,夺盔甲、刀剑、罗经、海图等物皆有籍存。而前后铳死夷尸被夷拖去,未能割级者,累累难数,亦不敢叙。”明朝方面,此场战役之后原先对海禁政策采强硬态度的福建巡抚邹维琏遭到撤职,继任者对于海禁政策以及郑芝龙等人无力约束采取放任态度,虽然明朝宣称胜利,但东南海权自此落入郑芝龙一人掌控。料罗湾大战后,明军乘胜追击,又连续与荷兰人发生小规模海战,一直将荷兰赶出中国沿海为止。而郑芝龙则死咬刘香不放,“一破之于石尾,再破之于定海,三破之于广河,四破之于白鸽,五破之于大担,六破之于钱澳。”最后于崇祯八年(1635年)广东海战,将刘香逼得在决战中溺死。崇祯九年(1636年)郑芝龙被任命为福州都督,掌控了更大的权力,海盗问题也渐渐...
· 哈密之争:为满清入关埋下伏笔
在明王朝的历史上,有一个地名让人格外的陌生,却在历史中格外的扎眼---哈密,我们今天提起哈密,总想起香甜可口的哈密瓜,然而在明代,哈密却印证着一段交织着辉煌与苦涩的历史。哈密汉代属伊吾,汉朝时代一度是西域都护府的所在地。明朝洪武间,朱元璋册封蒙古降王纳失里镇守哈密,设立哈密卫,这是明朝对西域地区行使主权的标志。哈密的兴衰也同样见证了明王朝兴衰的历史。在明朝强盛时代,哈密是是明朝西部边陲嘉峪关外的缓冲地带,更是明朝抵抗蒙古部落骚扰入侵的桥头堡,哈密曾经与明王朝“万国来朝”的盛景紧密相连,它是西域属国乃至中亚西亚国家使节进京朝见中国皇帝的中转站,也是西方商人进入中国内地的必经之路,它曾经一度商旅云集,经济富庶,哈密的存在见证了丝绸之路最后的繁荣与辉煌,它曾经如此的重要,却也如此轻易的被明王朝遗忘。明朝中期以后,在蒙古瓦刺部的骚扰下,哈密曾一度落入瓦刺之手,后来,随着瓦刺的衰落和明朝的反击,哈密...
· 明朝的“国本之争”实际上是什么?对明朝时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明朝的“国本之争”实际上是什么?对明朝时局产生了什么影响?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影响很深远,实际上“国本之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该拥立朱常洛还是朱常洵为太子的争论,它演变到后期已经发展成为“臣子和皇帝”的势力角逐,影响了后面三位皇帝的政治格局,君权至上的年代皇帝的权力是不是真的毫无制衡?而大臣是不是真的一切都要以皇帝马首是瞻?“国本之争”实际上给出了答案,它的意义是非凡的,我们都知道明清两朝是君主集权的最高峰,皇帝的权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一切大事都需要皇帝予以裁决的情况下,万历皇帝却无法逾越礼制把朱常洵设为太子,这说明臣子也有他们的底线,皇帝也并非可以为所欲为。“国本之争”的第一层影响“国本之争”前前后后持续十五年才落下帷幕,最终以万历皇帝的妥协而结束,并且还是在李太后的干预下,朱常洛最终才被册封为太子,这预示着君权实际上已经被削弱,明朝的文官的力量无形间得到了...
· 明朝货币详细介绍明朝各阶段的货币有哪些?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一般交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但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以纸币为主,奇怪的是明代只发行一种"大明宝钞"纸币。明代基本是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亦有几代未铸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由于明代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国初虽然铸有“洪武通宝”铜钱,洪武八年(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滥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遏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货。碎银通货的便捷,使得前期由于币制混乱造成的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货币经济得以发展。大明宝钞明朝钱币叫“大明宝钞”。它是明朝官方发行的唯一纸币,该低币贯行于明朝二百七十多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始造。由于当时缺铜,于是明洪武七年颁布“钞法”,设宝钞提举司,其下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