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王玄谟北伐失败是军事败将,为什么却说他是人生赢家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98
转发:0
评论:0
王玄谟北伐失败是军事败将,为什么却说他是人生赢家,在战备阶段,王玄谟是北伐最坚定的鼓吹者,史书中的记载是“彭城太守王玄谟尤好进

  在战备阶段,王玄谟是北伐最坚定的鼓吹者,史书中的记载是“彭城太守王玄谟尤好进言”。战争开始后,他以宁朔将军节制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镇军咨议参军申坦——两员经验丰富的宿将——率水军进入黄河,受青、冀二州刺史萧斌的节制。这支部队“士众甚盛,器械精严”,是整个东线战场的中坚力量。

  战事初期的进展十分顺利,宋军进击碻磝,魏方守将,济州刺史王买德弃城而走,印证了刘义隆“泛舟北下,碻磝必走”的判断。肖斌派遣将军崔猛进攻侧翼的乐安,魏青州刺史张淮之也不战而走。这样一来,按照战略规划,下一个需要拿下的要地就是前方的滑台。肖斌自己和沈庆之留守碻磝,派遣王玄谟进攻滑台城。

  虽然我们上面已经分析了元嘉之战不能简单地用“草草”来概括,但对纯结果论者来说,这两个字下得并不过分。出乎南朝朝野预料的是,在刘义隆的一番看上去很美的规划中,却连初期计划里“易可覆拔”的“滑台小戍”都没有拿下,而滑台攻击战的失败,则要完全“归功”于前线指挥官王玄谟。

  如果不考虑元嘉北伐这一堪称悲壮的大背景,王玄谟的失败在史册上的记载几乎像是一幕轻喜剧。在围城的初期,注意到城中有很多茅草屋,麾下将领向他建议放火箭焚烧,而王玄谟的回答是,城里的设施迟早都是我们的,为什么要烧掉呢?真是大义凛然,令人只有哑口无言。听到“王师”北伐的消息,“河、洛之民竞出租谷、操兵来赴者日以千数”,印证了刘义隆对民心所向的估计也许并不是盲目乐观。但是王玄谟再一次令人不可理喻,他随意分配义军,并向每户征收财物,征收的内容更具有轻喜剧色彩——八百只大梨。

  魏军以骑兵为主,若发兵救援滑台,并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在听到将领们请求南援的请求时,拓跋焘再一次发挥了幽默的才能,他说:“马今未肥,天时尚热,速出必无功。若兵来不止,且还阴山避之。国人本著羊皮裤,何用绵帛!展至十月,吾无忧矣。”虽然说的比较搞笑,但意思是清楚的,他不想在宋兵锐气正盛时跟他们打骑兵不擅长的城市攻防战,而是想把战略纵深拉长,拖垮对方的经济,再集中骑兵优势一举击破。恐怕当时在他的心中,几个据点已经被当作弃子了。

  可是王玄谟的表现让拓跋焘“失望”了。一直到十月份初冬魏军南渡黄河的时候,滑台都仍然掌握在魏国手中。十月九日,反击正式开始,“鞞鼓之声,震动天地;玄谟惧,退走。魏人追击之,死者万馀人,麾下散亡略尽,委弃军资器械山积。”统率作为犄角的水军的钟离太守垣护之听到消息后,迅速撤退,路上遇到魏军横江的铁索,则用斧头砍断,最后只损失一条船,安全撤回大本营。严格说来,元嘉北伐到此就进入了结束阶段。虽然与此同时西路军在柳元景的率领下节节胜利,但魏军渡河后将深入宋境,失去了东路呼应的西路孤军处在尴尬的地位,不久便被刘义隆下诏召回。

  这么说来,积累元嘉近三十年的建设成果,凝聚无数仁人志士心血的北伐,就这么告终了么?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只用了几百个字就概括了精锐的东路军与被刘义隆寄予无限厚望的王玄谟的惨痛失败。看上去,事情又可以被简单化了,王玄谟是奸臣,怂恿昏君北伐,自己却贪生怕死,导致北伐失败,真是令人感叹。感叹过后,便开始期待忠臣与明君的出现。如果这样读史,是读通了二十四史都难以有什么长进的。

  宋文帝刘义隆当然不是什么昏君,相反,说他是整个南朝时期说得上的明君也不为过。王玄谟在北伐中的一系列行动固然十分搞笑,并因此被戳了一千多年的脊梁骨,但说他是奸臣?似乎也未必。后来宋国政治日衰,王玄谟时常冒死进谏。暴虐的刘子业先是嫌他刚直将他排挤出朝,外派到青州当刺史,后来因为杀人太多,为了巩固帝位,又召回他任职。王玄谟的子侄都劝他不要回朝趟浑水,他答复道,自己受历代先帝的厚恩,怎么能不临危受命呢。这岂止是奸臣,简直就是典型的忠臣表现。另外,孝武帝在位时,徐州大饥,王玄谟拿出自家的十万斛谷物与一千头牛赈济灾区。这还是那个北伐时贪婪的连人民的大梨都要征收的王玄谟么?我们快要不认识他了。

  王玄谟没有双重人格,他这种矛盾的表现也并不是洗心革面。事实上,任何从单纯道德角度解读历史的努力必将归于徒劳。无论我们是从传统角度,谴责王玄谟在北伐中耽误战机,还是像《宋书》一样,凭借他晚年的忠诚,评价他“斯可谓忘身徇国者欤”,都只不过把目光局限在一隅。我们感兴趣的,绝不应该仅仅是王玄谟本人。

  即使是只看北伐时的表现,也很难把王玄谟归到“贪生怕死”那一类去,他人品本不败坏,但却不长于军事,这是很容易下出的结论。那么,是谁把他推到了一军之将的位置上?这哪怕对他自己,也是毫无好处的一件事。如果他一直在太守的职位上做着内政,偶尔发发无关痛痒的清议,在史书上的评价还会比现在好得多。

  答案很明显:皇帝,但又不仅仅是皇帝。南朝的皇帝虽然留下许多荒淫暴虐的事迹,但他们实际的权力却无法与秦皇汉武相比。晋朝本来就是以世家大族为基石建立的王朝,南渡之后更是出现了门阀政治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皇帝和贵族共享了权力,政治等级森严,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虽然宋齐梁陈时皇权上升,已没有了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但是士族的重要地位则被继承下来,这个遗产要到引入科举制的时候才开始被扬弃。而我们要讨论的主人公王玄谟正出身于有名的北方大士族,太原王氏。

  如果说这个出身为王玄谟提供了向上爬的基础的话,那么皇帝的赏识则提供了契机。早在刘裕还在世的时候,王玄谟就用他的专长——说话打动了这位刘宋的开国皇帝,但是刘裕明智之处在于,他明白说的和做的不是一回事这个道理,并没有马上委王玄谟以重任。后继的刘义隆则被说的飘飘然,竟然将北伐的重中之重交到一个菜鸟的手中。我们恐怕无法苛责萧斌派沈庆之和他一起留守,而让王玄谟出战,我们只能说,他将刘义隆想让王玄谟建功的心情领会的非常到位。于是,在说一不二的皇权与盘根错节的门阀的联合作用下,王玄谟踏上了一条不属于他的道路。

  我们并不是说世家大族里出不了人才,也不是说凡是专制君主赏识的就都是坏的。事实上,西路军主帅柳元景亦是出身著名的河东柳氏,至于淝水之战的主帅谢安就不用多提了。这仅仅是是一个概率问题,美国总统中也有废物,但比例一定会比门阀阴影下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度选出来的官员,要低上那么一些。顺便补充一下,最后王玄谟以八十一岁的高龄去世,比起柳元景、沈庆之、臧质这样在元嘉之战中大出风头,最后却死于非命的同僚,我想,他也许算的上是一个人生赢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玄谟
生平王玄谟年幼时就已经显得不平凡,伯父王蕤有鉴赏人才的能力,常常笑称:“这个孩子高尚忠正,有太尉彦云的风范呀。”后来被刘裕辟为徐州从事史。元嘉元年(424年),谢晦外任荆州刺史、南蛮校尉,请了王玄谟为南蛮行参军、武宁太守。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出兵讨伐谢晦,谢晦兵败被杀,王玄谟因非主帅而获免罪,后担任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中兵参军,领汝阴太守。元嘉七年(430年),宋文帝派到彦之北伐,但因失利退还;次年滑台亦为魏军所陷。王玄谟此时就上疏文帝,认为北伐不成主因是士兵不欲远征,建议在鲁阳县及南乡县出兵攻关中及洛阳,而非以江东军队远道进攻。接着的日子多次向文帝进献北伐策略,一直有心北伐的宋文帝也听得很心动。后王玄谟任徐州刺史、兴安侯刘义宾的辅国司马、彭城太守。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刘义宾去世,王玄谟表称彭城是水陆要塞,求以皇子外镇徐州,文帝遂命武陵王刘骏任徐州刺史。元嘉二十七年(450年)...
· 为什么说周平王迁都到洛邑是人生最失败的决策?
公元前771年,在位十一年的周幽王终于在内外勾结、里应外合的情况下战败于骊山,并被犬戎所杀。他的死直接导致三个结果:第一,印证了他父亲生前的那个谣言;第二,他宠爱的美人褒姒也被犬戎虏走了,这个美人的结局如何,史上是不会有人再关注的,谁叫她是红颜祸水;第三,他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事实上,幽王之亡国,既不是因为那个谣言,谣言本身透露出来的也许正是王室内部的刀光剑影;也不是因为一个女人,但女人的背后其实聚焦着一个权力的焦点。可惜的是,幽王至死尚不知为何而死,也许他在临死之前也和后人一样,会感叹非吾之罪,乃天意也。他哪里知道,他身边早就有人在算计着他的位子和权力。他虽然有罪,但从史籍记载来看,好色的幽王怎么都比不过他那残虐的祖父厉王,厉王的残暴到了国人道路以目的地步,尚且不过遭到流放的下场,为什么幽王却获得了比乃祖严重十倍以至于身死国亡的下场呢?谣言也好,烽火也罢,只不过是...
· 禹是继他父亲的失败开始治水的?
禹的父亲叫鲧,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而禹是继他父亲的失败开始治水的.网络配图相传鲧曾受尧指派,负责治理洪水.他用筑堤挡水的办法,试图堵住洪水,但堤坝坍塌,造成了更大的水患,治了九年也没有成绩.舜摄政后视察治水情况,“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古史传说往往以为,鲧用堵水之法治水失败,其子禹用疏导之法获得成功,事情简单而明确.网络配图有个神话,说鲧偷窃了天帝的宝物“息壤”,这是一块长生不止、能堆山成堤的宝土,鲧用它去堙塞洪水,但不见成效.从此中可以推测,鲧治水患的方法很成问题,主要是用壅塞的办法,水无处可去,东堵西决,此堵彼溢,仍然为患,所以治水9年,“绩用弗成”.其实,治理洪水是原始社会后期先民们经过数代人的奋斗才得以完成的.古史传说将功劳全归于禹,网络配图这是当时人们英雄主义观念的反映,其中肯定有夸张和简单化的地方.其合理因素,是在于禹作为领导者使治水伟业最终得以完成...
· 张飞是难得的军事奇才只有两次失败过
提起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时候的军事奇才,大家可谓如数家珍,例如曹操、郭嘉、贾诩、诸葛亮、庞统、周瑜、吕蒙、陆逊………而吕布、关羽、张飞、赵云、张辽、许褚、典韦、太史慈、甘宁等则被视为冲锋陷阵的猛将,其实这当中有一个很大的误会,其他名将且不论,单就张飞而言,其实他是一名很重要的军事人物,他的存在,对蜀国的生死存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网络配图熟读《三国演义》的人做过统计,在张飞所指挥过的战役里,只有两次是失败的。一为公元200年,曹操攻打徐州时,张飞打算夜袭曹军,结果曹军事先有预感,设了埋伏,张飞失败;还有一次是张飞饮酒得罪曹豹,曹豹勾结吕布夜袭,结果张飞痛失城池。演义的很多情节不足为凭,我们还是来看看《三国志》的史料。张飞在刘备集团生死存亡的阶段,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长坂坡之败,刘备狼狈逃窜,曹操的轻骑兵虎豹骑狂追一日一夜,眼看就要追上刘备的队伍。在这个时候,能对强大的曹军起到迟滞作用的,...
· 东晋军事家谢玄是谢道韫的弟弟还是哥哥
谢道韫,字令姜,为东晋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宰相谢安的侄女,是当时著名的女诗人,后来借给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谢道韫的生卒已经无法考证了,她的故事流传下来的也不多。不过因为谢道韫才华横溢,神情爽朗,被人赞有竹林七贤的风气。谢道韫画像在《世说新语》中记载着这样的一则故事,说喜欢和子侄们一起聚首的谢安在一个雪天问他后辈们,该怎么形容这眼前的飞雪。谢朗说这雪倒是可以用撒下的白盐比拟,一边的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了大赞其奇妙的比喻,后世也用“咏絮之才”来形容有文采的女子。一直存在着谢道韫是谢玄的姐姐还是妹妹的争论,弄清楚了这个,那么谢道韫的生卒则更有了清晰的范围,因为谢玄的生卒年份是公元343年到公元388年。首先,在《世说新语·贤媛》中给出了谢道韫是谢玄姐姐的最早记载,所以可能性很大。书中写到,谢玄极为重视和尊敬自己的姐姐谢道韫。再者,谢道韫曾经这样对谢玄说:“你为什么就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