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租庸调制是什么样的税法?“租”“庸”“调”分别指的是什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7
转发:0
评论:0
租庸调制是什么样的税法?“租”“庸”“调”分别指的是什么?,当代国人对纳税有一种莫名的抵触,说者认为这恰恰体现了国人自私的小农意识。事实

  当代国人对纳税有一种莫名的抵触,说者认为这恰恰体现了国人自私的小农意识。事实求是的讲,这份抵触首先源于税率偏高。以最常见的增值税举例,当下增值税收为增值部分的17%(部分为13%,极少在13%以下)。孟子提出了一个理想税收标准:『耕者九一,国人什一供自赋』。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下税收并没有一个政治理想作为其背后的精神支柱。对比西方强调纳税人的权利义务观念可以不言自证。而从一千多年前唐德宗时期的租庸调制到两税制的改革中,就可以看出这种政治理想变迁的端倪。

  【租】【庸】【调】分别指唐人需向朝廷履行的三样义务。唐人十八岁时,朝廷拨一顷土地给其耕种,到六十岁时交还朝廷,这期间每年向朝廷交两石粮食称之为【租】;二十岁时每年为朝廷劳动二十天称之为【庸】;同时每户每年向朝廷交绫、绢、缍各两仗称之【调】。按照当时的比例合算,税率大抵为四十税一,在历史上的确是鲜有的轻徭薄赋。同时朝廷各项收入列举分明,有丁即授田,有户则取调,避免出现横征暴敛。更重要的则是其背后的一种为民制产的精神。朝廷与农民呈现的是一种简单直接的雇佣关系,避免出现农民失去土地变成佃农进而出卖自己的现象。在这种制度下唐朝迎来的开元盛世就不言而喻了。

  然后并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租庸调制顺利施行需要户籍制度作为保障,唐代户籍制度每年都需要核算一次账目,每三年需要重新核实人口。盛世下由于懒惰难免出现户籍的遗漏和错误,致使有些人成年了朝廷并没有发放土地,有些则是年老了继续收租,这种细小失误的累积则是盛世下衰运的表征。安史之乱后户籍被大量破坏,再想重建唐早期的户籍制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了。

  于是在唐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提出两税制:『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简单说就是朝廷合算一年开支,以此为基础向农民在春秋两季收税。此时的税为钱而不是谷物,这就造成贫富地区的税收差异常常很大,而这种量出为入的政策与农业的客观规律并不相符。同时不以谷物为税收来源会导致朝廷的战略储备不足。更为重要的是租庸调制的那种『有丁则授田』『为民制产』的思想精神消失了,朝廷彻底放弃了分配土地的职责,这就导致了土地开始向少数人集中。

  租庸调制中朝廷直接向农民征税,从而保证了朝廷的正常运转。而两税制中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了地主的佃农,大量的收入在地方囤积,导致了朝廷的权力逐渐弱小,地方权力渐渐扩大,唐代后期的分崩离析就此开始。可以说,中国的盛世与衰世也是如此循环,转衰为盛的唯一方式就是用暴力重新分配土地,如若之后朝廷和制度腐化了就再来一次。这么看改朝换代就只是一场大规模的人事变动而已。

  两税制施行之后,中国一直是这种量出为入的收税模式,之后的王安石、张居正包括民国的经济改革均很难显著的成绩。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再到取消农业税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突破,而如何通过商业法律制度重新确立一种新的政治理想,来恢复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联系则是当前中国的一个大考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租庸调制
简介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二月规定,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又规定了均田制实行办法,丁男十八岁以上,授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死后还田。政府依据授田纪录而向人民征收租庸调。不论贫富,一律缴纳定额的租庸调。租即田租,每年要纳粟二石。庸则是力役,每年替政府服役二十日,这项制度原本在隋朝开皇二年(582年)试行,原是役期一个月,三年(583年)减为二十日,也可用物品折抵役期。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除租庸调外,人民还须负担杂徭和色役。本质上承袭了北魏的“租调”税收制度。“租庸调”规定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庸调由县尉负责征收,八月开始收敛,九月运往京师或指定地点。租即田租,则在收割后于十一月开始运送。租庸调制中以纳绢来代役的方法,在均田制的同步实施下,使农民在有土地耕种的同时保证了农耕的时间,推动了农业的发展。陆...
· 什么是“租庸调制”?唐朝的“租庸调制”为什么会被取消?
租庸调制,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定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破坏,租庸调法则失败,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公家已无土地实行均田制,男丁所得土地不足,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使农民无力负担,大多逃亡。安史之乱后,朝廷负担遽增。唐德宗年间,改行杨炎的两税法,以征收银钱为主。简介租庸调制的内容是: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服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二日,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做庸,总体而言,“纳绢代役即为庸”,也叫“输庸代役”。国家若需要其服役,每丁服役二十天外,若加役二十五天,免其调,加役三十天,则租...
·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唐朝赋税制度的变迁
租庸调制,唐时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定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破坏,租庸调法则失败,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公家已无土地实行均田制,男丁所得土地不足,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使农民无力负担,大多逃亡。安史之乱后,朝廷负担遽增。唐德宗年间,改行杨炎的两税法,以征收银钱为主。1.实施背景617年秋,隋炀帝杨广的姨表兄弟李渊,在太原扯起了反隋的大旗,并很快占领了关中地区。次年五月,李渊废掉了自己此前所立的傀儡隋恭帝杨侑,自立为帝,建国号为唐,定都长安。自618年李渊建国,到907年朱温篡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神往的朝代之一,唐朝走过了289年的漫长历程。期间,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
· 唐朝初期的租庸调制,创造大唐盛世的必要条件之一
我们都有读这样子的一段历史,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懂这些相对需要些学识的学术用语,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那些意思,就这一点而言,还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精力才能够完全去懂更多为透彻的内涵。李渊刚开始坐这个位置之时,其他心里头是没有一个底的,他尽管对自己非常地有自信,可是面对的一个烂摊子,讲一句老实话,当他看到平民那么地困顿,其实是不会想到要向他们伸手的,可是制度本身就是那样子的一种状态,你一个人的怜悯是敌不过现实的,所以只能是另辟其他的路子,也就是除了人减轻他们的负担之外,还应该要重视他们的生产活动跟品质,也就我们现代人所讲到的效率跟成果。租庸调制从一开始就是好的,起码它对人性化的考虑之处更让人印象深刻,如果是哪一个地方出现了灾情,那么地方上的人员就可以根据具体的轻重情况,来制定出减免或者说直接就是免除的那种处理方式,就凭这样子的一种考量,就不能完全地说它是很不好的一种东西。为了让更多的壮丁投入到劳动...
· 九流究竟指的是什么中上又是分别指的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词,“三教九流”,而又经常会听到“下九流”,其实,“九流”究竟指的是什么,有很多种说法,其中包括古代的几种学术流派,例如儒家墨家道家等等,而也有些说法认为,九流指的是一些职业,不过,既然有“下九流”,那么,是否也会存在“中九流”与“上九流”呢?中九流和上九流又分别指的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古代市井把社会各阶层按贵贱高低分为九个层次,后来随着社会分工的繁复,又衍生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的说法。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对人的分类方法是封建思想的糟粕,即使在古代也只是一种市井文化,并不被主流士大夫阶层所推崇。九流在《汉书·艺文志》分别指:道家、儒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道、阴阳、儒、墨、名、法”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