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七大名医之喻嘉言:喻嘉言的行医济世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00
转发:0
评论:0
古代七大名医之喻嘉言:喻嘉言的行医济世,比如,又有一位叫刘泰来的兄弟病了,这位才三十二岁,长得白白胖胖的,很像个富裕

  比如,又有一位叫刘泰来的兄弟病了,这位才三十二岁,长得白白胖胖的,很像个富裕的小资。

  他是怎么得的病呢?原来此人夏天在出大汗的时候,喜欢冲冷水澡,觉得特爽,还在风口那里睡觉,这样,体质就下降了,结果在秋天的时候被传染了疟疾,于是请了医生,医生倒是的确有两下子,在发作了三五次后,用药就把疟疾给止住了(用药截住),止是止住了,但这位患者又出现了新的症状,开始感觉胸腹胀得不得了(胀满日增),还没到半个月,再看这位,已经是肚子胀得老大,也鼓鼓的,喘气特急,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大全都没了。

  这可要命了,您想想,这大被堵住了它能好受得了吗?这位刘泰来兄弟此刻那是饮食不入,坐也没法儿坐,站也没法儿站,仰面躺着都不行,只能趴着,这病可就到了危急的关头。

  怎么办啊?还是那句老话,请医生吧!

  于是就把我们的喻嘉言同志请去了。

  喻嘉言到患者家一看,已经有一个医生在那里,人家正在诊病呢,而且这家人对那个医生特重视。

  那位医生是怎么判断的呢?他问:“大不通,服用过泻下的药了吗?”

  患者家属:“服用过了,没有效果。”

  “噢,原来这样。”那位医生点点头,然后很肯定地判断:“那是药力不够,应该加大药量,现在一付药用大黄二两,一次服下!”

  那位刘泰来兄弟正憋得难受呢,一听用大黄二两,高兴极了:“大哥,快点儿熬药吧,我都快憋死了!”(可速煎之)

  家人听了吩咐,就有那种腿快的,立刻拿了钱,跑出去抓药去了。

  这边喻嘉言刚诊完脉,一听就晕了,心想现在的医生怎么都胆子这么大?这不胡来吗?看清病情了吗?就大黄二两?!

  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可就说话了。

  要说这位喻嘉言同志真是位猛人,我们实在是没办法。您说话嘴上搂着点儿火啊,别总是看见庸医就冲人家开炮,人家庸医也是人不是?庸医也要混饭吃啊!

  我们这么想,喻嘉言同志却不管这个,只见他一把拉过那个医生:“来,我问你两个问题。”

  医生还挺乐呢:“想请教什么啊,说吧,我能告诉的都告诉你。”

  喻嘉言:“第一个,这个病叫什么名字?第二,你为什么这么有勇气,敢放开胆子杀人?”(此病何名,而敢放胆杀人)

  得,您瞧有这么说话的吗?要是我在边上我立刻装作不认识喻嘉言同志——免得挨板砖。

  当时那位医生的脸就绿了,气得嘴唇直哆嗦,话也说不利落了,硬着头皮说:“我怎么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我怎么不知道?这是伤寒肠结,用了泻下药不通,需要加大量,只有用大泻一法,什,什么叫放胆杀人(何谓放胆)?我,我要告你诽谤!我,我要告!”一边说,一边还跳,虽然没有喻嘉言个子高。

  喻嘉言针锋相对地回答:“伤寒?世界上有不发热的伤寒吗?”

  那个医生突然停止了跳动,张口结舌:“啊?”一下矮了半截。

  喻嘉言:“伤寒发热,会导致体内津液丧失,才会大便干燥,那才可以使用下法,这个病完全是腹中之气散乱不收,是太阴脾经之虚,才会胀成这样,一虚一实,正是相反,这个时候如果使用猛药大黄,把脾胃之气给伤了,如不胀死,也会腹破!”

  然后,又瞪大眼睛对那个医生说了句能把人气得上吊的话:“你为什么不能留下人家一条性命,而必须要杀死人家才感到痛快呢?”(曷不留此一命,必欲杀之为快耶)

  我实在是很佩服那位医生的定力,他居然没有被气得疯掉,要是换成我,早找板砖去了,好在人家是读书人,修养不错,还说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作为回应。

  这句话是这样的:“吾见不到,姑已之”。这话就不给大家翻译了,因为估计那位老兄脑袋已经气昏了,自己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

  然后,他发现自己脆弱的神经已经完全被摧毁了,于是一溜烟儿跑出了屋子,对正在趴在门缝、窗户缝偷看的诸位患者家属说:“这个人看的书多,嘴也溜,我说不过他,我走了!”(此人书多口溜,不能与争也)

  然后狼狈地跑掉了。

  喻嘉言微微一笑,一抬头,却突然发现患者的家属都怒目看着自己。

  这帮家属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啊,心想:我们请来的医生就这么被你给轰走了,真是可恼啊!

  有的家属就小声告诉别人:“医生虽然被赶走了,但是药不是去买了吗?我们照样给喝那个大黄,然后回头再把那个医生给请回来。”

  愚昧啊,还把庸医当成宝贝呢。

  说来也巧,正在这个时候,那个买药的人正好回来了,拎着包药,刚进院子。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我们的猛人喻嘉言同志又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都瞠目结舌的举动。

  只见他迅速地跑上去,一把抢过那个人手中的药,一下就给扔到旁边的水沟里去了(余从后追至,掷之沟中)。

  写到这里,我那脆弱的神经也终于受不了啦,有这种医生吗?有这么干的吗?我自己愿意找庸医,我吃错了药我愿意,这还有吗?

  您去问一百个医生一百个医生都不会这么干的:你不找我看,好啊,你爱找谁找谁,反正吃错了药别来找我就成。这应该是大家普遍的态度。

  天底下只有一个人能够这么做,那就是喻嘉言。

  因为在他的心里,什么都可以不顾,只有患者的生死,是一定要管的。

  但是患者家属不这么想啊,有性急的都跳起来了,患者的二弟已经开始撸袖子了,多亏旁边有人拦住。

  患者自己也晕了,于是就问:“他的这个药是不是合适,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你有什么办法来救我呢?”

  喻嘉言让别人准备了纸笔,本着做学术论文的精神,在上面写了数十条为什么这是脾虚的原因(面辨数十条),然后在后面开出了方子:理中汤。(理中汤,《伤寒论》中用来温运脾阳的主方)

  您瞧瞧,这容易吗,为了把患者从庸医的手里拉出来,竟然要费这么多的心思!

  患者看完了,也觉得很合理,但还是觉得不放心,就说:“看您写的倒很清楚,不过这方子里人参、白术吃了不会更胀吗(古人有人参助胀之说,看来稍微懂点更糟糕)?不如这样吧,今天就先不服药了,等到明天看看动静再说?”

  喻嘉言一听,这个气啊,好嘛,全都白讲了,嘴都讲干了。但还是按住心中火,对患者说:“您现在这个情况,还说明天(何待明日)?您肚子里的真气慢慢地散去,到今天晚上,子丑那两个时辰,阴阳交替的时候(古人认为子时阴气开始衰落,一阳始生),一定会大汗淋漓,然后眩晕,恐怕就会出事啊!(难为力矣)”

  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这患者自己还想辙呢,他说:“要不这么办吧,我先准备好一付药,等到半夜的时候,真的出现了您说的那种症状,我立刻喝,来得及吗?”(侍半夜果有此症,即刻服下何如)

  喻嘉言差点没背过气去,瞧这患者都狡猾到什么份儿上了?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好说:“您既然把我开的药看作比老虎还可怕(既畏吾药如虎),那就只好这么办了。”

  然后,喻嘉言又说:“我今天晚上就不走了,就在你的客厅里,给我一把椅子就行,我坐在这里等着,如果有什么危险,就喊我,我不会打扰你们的。”(坐待室中呼招,绝无动静)

  大家一瞧,那你就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晚上,夜色深了,大厅里一片黑暗。

  所有的人都散了,只有喻嘉言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那里。

  秋天的凉意袭来,没有人给他送件衣服披上。

  甚至连杯水都没有。

  临睡觉前路过的仆人对他投以轻视的目光。

  喻嘉言靠在墙边,疲惫地坐着。

  写到这里,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让我们上去劝劝他吧。

  喻嘉言,你渴了吗?喝口水吧。

  他摇头。

  饿了吗?我这里有食物。

  他摇头。

  喻嘉言,你至于吗?

  看你的性格,也是一条铮铮铁汉,怎么沦落到这种地步?!

  你给人家看病,反而倒像是你在求人家。

  你去救他的命,反而要遭受这种待遇!你至于吗?

  像这种愚昧的笨蛋,就让他去死吧,死了都活该!你干吗如此委屈自己呢?!

  你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

  黑暗中,喻嘉言慢慢地抬起头,轻声地回答道:因为,他是一条生命啊。

  我晕,各位,我没法儿再劝他了,因为泪水已经把我的视线给模糊了,没办法啊,实在没法劝这个人,他心中想的、惦记的,和别人心中想的不一样啊。

  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会有更多的人理解他?

  第二天,天亮了,患者的儿子从内室走了出来,告诉喻嘉言说:“昨天半夜,我父亲果然大汗眩晕,赶快把你开的药喝了,也没有大的效果,只是觉得困,就睡了一会儿,现在还是肚子胀。”

  喻嘉言就随着他进入内室,给患者诊脉,患者看到喻嘉言,就说:“服药以后,病势并没有增加,反而好像减少了一些,那就再服用一剂吧。”

  这次,喻嘉言没有管他,直接把两付药当一付药一起给煎了,还把人参给加到了三钱(也不多啊,现在有人一开就几十克的),这付药服完以后,紧接着就又给准备了一付,里面加上了点黄连,这付药服完以后,患者就能起来了,他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客厅,说:“真奇怪了,现在不那么胀了,看来不用大黄也可以啊(即不用大黄亦可耐),但是我连日没有吃东西,我觉得还是一定要用点大黄,稍微通一下大便,这样才能放心地吃下东西啊!”(必用大黄些些,略通大便,吾即放心进食矣)

  喻嘉言差点把脑袋撞到墙上:“就这么和你讨论,你居然还觉得这需要泻下啊?!告诉你,你尽管吃东西,明天我一付药一定会让你泻下来!”(许以次日一剂立通大便)

  患者一听,高兴了,于是就喝了些粥。

  患者的二弟也很高兴:一剂药就通?看来你也想用大黄了!

  第二天,患者的家属们又都来了,客厅里挤满假装关心,实则来看热闹的人。

  患者从里屋走出来,让喻嘉言开方。

  喻嘉言说:“现在患者大都不通,膀胱胀得很大(看看古人对人体解剖的认识),结果膀胱挤压住了大肠的通路,所以再怎么使劲也出不来,现在各位看我用药通膀胱之气,不去直接通大便,却让大便泻下。”

  然后,开了一剂五苓散(五苓散,《伤寒论》中方子,用来治疗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药熬好了后,给患者喝下。

  这药才喝下(药才入喉),患者就开始大喊:“马桶在哪里?!”

  然后狂奔而去,据说泻了个痛快。(先出,大便随之)

  大厅里的人都傻了,半天,才把张开的嘴闭上,连声称赞:看来这个医生真的是个好医生啊!

  然后,这个患者的病就痊愈了。

  各位发现了吧,这位喻嘉言同志的治疗水平那可真叫一个高啊,现在,问题又来了,大家同样都学的是《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书,为什么就只有人家学问高,别人都怎么了?凭什么只看见人家在那里挥洒自如了?剩下的一不留神,就学成了庸医了?(或者间或客串一把庸医)

  这里面一定是有原因的,现在,让我来把这个谜团解开吧。

  【境界,什么是境界】

  忘了曾经在哪里看到的,美国发生的,一个医学院毕业的新的医生刚到岗位实习,看到抢救与死亡,心灵被震撼了,自己几乎无法控制自己了,退出急诊室的门外,一位老医生看到后,对他说了一段话,让我无法忘记,他说: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医生,一种是不用感情的,只要机械操作就可以了,把患者当作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干的物体来处理,按照规章操作,这样自己就不会痛苦,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好医生;另外一种医生是会动感情的,会觉得患者的痛苦就在自己的身上,然后努力去解决,这种医生会很痛苦的,两种医生都是好医生,现在需要你自己来选择你会做哪种医生。

  我记得我当时就被他的话给震了,敢情人家外国医生也思考这个问题啊。

  是的,医生的确就分这么两种,前者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好医生,我们需要大部分医生都来做这一种人,在这些人里面,会出现杰出的医生。

  但是,这个世界上偏偏还有后一种医生,这种医生一生是在痛苦与欢乐的交替过程中渡过的,他们在治疗的时候,不是用技术,而是用心,他们会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整夜思考,他们会因为患者的痛苦而自己都痛苦不堪。

  这种医生里面,会出现伟大的医生。

  如果要把喻嘉言给分类的话,那么,无疑他是属于后面那种用心来治疗的医生。

  很多人感慨喻嘉言的治疗技术高超,但是没有人注意他这种高超的医术是怎么来的,让我们来看看吧。

  在《寓意草》这本书的序言里,喻嘉言自己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对于医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经验,只是从小到现在,凡是我治疗的疾病、我碰到的病患,我都要静下心来,全神贯注地思考,甚至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和病人一样,感觉我的身体和病人的身体都化成了一体,我的心也似乎变成了患者的心,患者的那种孤独、无助,那种痛苦、呻吟,都仿佛来到了我的身上,如果患者的病很快地好了,哪怕我的脑袋和骨髓扔掉了都不觉得可惜;如果患者的病没有好,我一定会殚精竭虑地思考,甚至患者的病没好,我的身体却先憔悴了。”

  这段话的原文堪称经典,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拿来《寓意草》拜读一下,绝对震撼人心。

  他又说:“不知道的人,都说我是看书看来的这些学问,实际上这些治疗的方法都在人的心里,岂能从纸上得来呢?”(不知者,谓昌乃从纸上得之,夫活法在人,岂纸上所能与耶)

  原来如此,这就是秘诀,这就是登上医学至高境界的秘诀啊!

  有了这种境界的医生,在给患者诊病的时候,会竭尽心思地思考,因而犯错误的机会也就很少。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这个例子让我记忆深刻,我在给人看病的时候,会经常想起它。

  有一位先生叫黄咫旭,他的老婆病了。

  这种病很奇怪,叫膈气,什么症状呢?就是总是痰沫上涌,从胃里返出来,这位患者从患病开始二十来天了,简直是一点饭都吃不下去,大也不通了,乍一看上去,跟绝症关格差不多(关格,一种绝症,上边饮食无法进入,下边大无法排出,现代的食道癌、尿毒症等疾病可以参照)。

  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太可怕了,这么下去会死人的啊,怎么办?

  不知道谁给出了个馊主意,请一位大夫来给判断一下告别的日期。(估计已经通知亲戚朋友做好准备了)

  当地有一位姓施的医生,这位医生有一个绝活儿,那就是他只要一搭患者的脉,就知道这个病会不会死。

  过去有这么一路医生,号称善断生死,一诊脉,就能知道这个患者会不会死,哪天死,什么时辰死。

  一般情形是这样的:他手一搭脉:“这个患者,后天,冬至日,夜里子一过必死。”家属哀求,您给治治吧?回答:“不会。”您说气不气人?

  于是就把这位神算施医生给请来了,施医生也不含糊,一搭脉,就很肯定地说:“此人尺脉已绝,肾气全无,脉象已经没有根,告别的日子不远了。”(脉已离根,顷刻当坏)然后扬长而去。

  好嘛,这还不如不说呢,这一下,家里更慌了,乱作一团。(估计个别手快的人已经开始研墨准备写挽联了)

  怎么办?这才有人提出,去找喻嘉言吧,听说这个医生还可以。

  此时,喻嘉言在家里正在接待来访的朋友呢,他们坐在院子里,望着萧萧落叶,忧心忡忡地议论着时局。

  这个时候,大明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各地饥荒四起,老百姓是民不聊生,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在各地的战役中正在以十万计数地歼灭明军。

  从立场上讲,喻嘉言似乎倾向于明朝统治者,但是,实际上他更悲叹的是老百姓的命运。

  我们看医书,总会以为医生是在和我们一样的太平环境里诊病的,他们所面对的只是一个个患者,可真实的情况是他们几乎没有这样的条件,就在喻嘉言撰写《寓意草》的这些年里,中原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旱灾、蝗灾,庄稼颗粒无收,饥民甚至出现了父子相食的惨剧。

  一阵冷风吹来,喻嘉言裹紧了衣服。

  这时,来请喻嘉言的人到了,喻嘉言叹了口气,对朋友说:“天下的事我们管不了啊,可是眼前的人却要救!我去去就回。”

  到了患者家,诊脉后,喻嘉言倒是很奇怪:“你们怎么都那么悲伤呢?这个患者没到死的份儿上啊。”

  黄咫旭先生:“得了,您就别安慰我们了,快说还能拖延多久吧?”

  喻嘉言:“什么拖延多久啊?这也就是个中焦气机壅塞,导致的上焦气机不降而已,各位看我治疗,一定会逐渐转好的。”

  于是开了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代赭汤,《伤寒论》中的方子,用来治疗胃虚痰阻,虚气上逆之证),但是,在开方子的时候,喻嘉言想,这个患者的尺脉察不到,如果她此时怀孕了,那我也判断不出来啊,应该把这个情况考虑在内啊,万一她此时有孕在身,我用了代赭石这种重坠之药,那恐怕胎儿就要留不住了。

  您看看人家喻嘉言用的心思吧,为什么人家成为了名医?人家绝对是用心去思考,照顾到了患者各个方面的情况,我每次看到这里由衷地生出钦佩之情,这就是大医的手眼啊!

  结果他就用赤石脂代替代赭石,用煨姜代替干姜,然后合上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妇人大全良方》中的方子,用来治疗脾胃气虚兼有痰饮之证),给患者喝下去了。

  这药还真没白喝,下去以后,呕就开始平息了。

  可是药稍微一见效,患者家属的劣根性就开始出来了,这位黄咫旭的父亲,也就是患者的老公公,看见药方里有人参,就在旁边嘟囔:“这人参好贵啊,能治好吗?治不好就别治了。”(这位老公公心够狠的)

  喻嘉言听了,正色道:“您别害怕,一定能够治好,如果治不好,不但这人参钱我掏,我还愿意再赔您三十金,如果治好了,我分文不收可以了吧?”(治此不愈,愿以三十金为罚,如愈,一文不取)

  这位老公公算是碰到了钉子上了,话说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多说的啊?于是,喻嘉言得以全心投入地治疗,他亲自给患者熬药,三天后,患者的呕逆终于止住了,又过了三天,已经开始喝粥了。

  但是,从患病到现在,大便可是有几乎一个月没有通了。

  跟上面的医案一样,大家都为了通大便而着急(各位千万别小瞧了这个大便啊)。

  喻嘉言每次给患者诊脉,患者都特意嘱咐:“给我加点通大便的药吧。”

  喻嘉言耐心地解释:“别着急,您的脾胃之气太虚了,等饮食积累得多了,自然会慢慢通的。”

  患者和家人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喻嘉言太不近人情了,他们哪里知道,喻嘉言是有顾忌的,因为此时如果用了当归、地黄等润肠通便的药,恐怕这些药性滞腻,会引起膈气的重新发作,如果用大黄等泻药,则如果患者有身孕的话,又会伤了胎儿。

  在慎重的思考后,喻嘉言还是坚持让患者的大便自然通下。

  于是他不管别人怎么催促,都坚持不给患者服用泻下之药。

  又过了几天,结果正如喻嘉言所料,患者的大便自己就通下了。

  再过了一个月,患者的肚子逐渐地大了起来,连患者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自己是怀孕了!

  喻嘉言用缜密的思维,保护住了母子两人的平安,没有因为乱用药而伤害到胎儿。

  医生的工作是平凡的,没有那些战场上横扫千军的大将军们威风,医生的职业素质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当中,只有那些用心关注每一个细节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救人的、最优秀的医生。

  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并不是来自于他们天生的性格。

  而是来自,他们对众生的爱。

  在这个时代里,老天爷给人世间带来了旱灾、蝗灾、水灾,让老百姓成千上万地死去。

  统治者在胡乱地统治着,让人民遭受涂炭。

  外族在蚕食着中原的土地,劫掠能够占领的土地。

  起义军在和官军反复地激战,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刀剑下悲惨地死去。

  只有喻嘉言这样的医生,怀着一颗慈悲之心,在一个生命一个生命地去抢救。

  这是非常不成比例的,那边在成千上万地死去,这边却只能一个一个地救。

  似乎救人的速度永远也赶不上杀戮的速度。

  但是,这些医生却没有灰心、没有叹气,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们凭借着心中的信念,守护着人类生存的火种。

  可是历史,却总是偏爱记录那些杀戮后的成功者。

  而忽略了那些渺小的、默默的、却永不放弃地去救人的医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下棋的“医圣”,清初三大名医之喻嘉言
喻嘉言(1585—1664),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名昌,字嘉言。江西南昌府新建(今江西南昌市)人。因新建古称西昌,故晚号西昌老人。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终年七十九岁。喻氏生平善弈,公元1664年(清康熙甲辰年),近80岁高龄的喻氏与围棋国手李元兆对弈,时达3昼夜,局终收子时,溘然逝世。(据说是喻嘉言取胜)自小聪明,清史稿载,喻嘉言“幼能文不羁,与陈际泰游”。天启年间45岁考中贡生。喻嘉言虽才高志远,但在仕途上却并不得意。崇祯年间,他以副榜贡生到京城就读时,仍然踌躇满志,希望因此而有所作为,曾以诸生名义上书朝廷,陈述辅国政见,要求“修整法治”。但因人微言轻,他的意见没有引起已经风雨飘摇的明王朝的重视。喻嘉言在京城三年,郁郁不得志,只得乘兴而去扫兴而归。后值清兵入关,于是转而隐于禅,后又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50岁时...
· 南昌喻嘉言墓
在江西南昌市十字街以东,东坛巷以北,与孺子墓相距不远。喻嘉言,名昌,本姓朱,明宁藩王后裔。明亡后改姓喻。新建县人,因新建曾名西昌,故喻又名西昌,别号西昌老人。早年有志改革政治,清军入关后,隐居山林寺庙,专攻医学,著有《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等,精心医术,冠绝一时,年七十后成为清初医学界代表人物。清雍正年间,南昌医界收其遗骸,筑墓以葬,清道光十年(1830年)于墓前立石碑:“明名医喻嘉言先生肉身”,左右石碑刻:“奉邑从善乡弟子余绍珩沾恩敬置”、“大清道光十年庚寅岁八月立”。解放后对喻墓曾多次修葺。喻嘉言喻嘉言本姓朱名昌字嘉言,生于万历十三年(1586年),宁王后裔。新建朱坊村人(新建原名西昌),晚年其客常熟时,为了表示不忘故乡,号西昌老人。根据钱谦益的《喻嘉言逸事》记载:嘉言本姓朱,明朝宗室,亡国后,便隐讳了自己的本姓,开始在朱字上加一捺,变成余,后来又改用与余同音的字,为俞,最...
· 清初三大名医之喻嘉言,其误诊学观点早于西方200年
喻嘉言(1585—1664),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名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南昌府新建(今江西南昌市)人。因新建古称西昌,故晚号西昌老人。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红角洲有一条路叫嘉言路,不少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文化味,却可能不知道它与一位名人有关。嘉言路所纪念的,正是清初三大名医之一的喻嘉言。喻嘉言是南昌市新建人,出生于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仕途遇阻的他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创立了伤寒“三纲鼎立”说,并著有《寓意草》等多部影响深远的学术专著。他的足迹遍及江西、浙江、江苏数省,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以至于江苏常熟百姓把他的遗体当做神像供奉。今天,本报记者就为您解密医者仁心喻嘉言的传奇故事。跌宕经历——先为僧,后从医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出生在新建。据《清史稿...
· 喻嘉言本就姓喻并非明王后裔
喻嘉言本就姓喻并非明王后裔喻嘉言名昌,字嘉言,晚号西昌老人,南昌新建人。有文字记载喻嘉言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终年七十九岁。但也有说他活了84岁,估计是过去讲究虚岁,甚至把润年润月都算进去了,但不管79还是84岁,那个时候能活到这把岁数绝对可以称为高寿。更何况,有记载还说他是在跟人下了三天三夜围棋时乐死的。他是一个极富传奇式的人物。可惜的是,我们南昌人对这样的位医学大师并不是很了解。不仅是我们一般人对喻嘉言不了解,即便是一些历史学家也不去认真考证,还写在书里,说什么喻嘉言是明室王族之后,这种完全经不起推敲的“传说”竟然还被写进《江西通史》和百度词条里,简直丢咱江西人的脸。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请来了中医学博士罗大中(又名罗大伦)先生连续做了十几集节目,为大家讲诉一代名医喻嘉言的故事,罗大中博士对喻嘉言极为推崇。喻嘉言少年时期读...
· 习嘉言
参考文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