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平天山南路之战: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50
转发:0
评论:0
清平天山南路之战: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二十年(1755年)四月,清军奔袭伊犁,粉碎了准噶尔汗达瓦齐的叛乱,被准

  乾隆二十年(1755年)四月,清军奔袭伊犁,粉碎了准噶尔汗达瓦齐的叛乱,被准噶尔汗羁縻于伊犁的回部大和卓布拉尼敦、小和卓霍集占获得解救,归附清廷。尔后,清廷派兵护送布拉尼敦回到旧都叶尔羌,统领旧部;将霍集占留于伊犁,掌管回部事务。当年秋,辉特汗阿睦尔撒纳起兵叛清,霍集占率众助逆,以图独主回疆。

  二十一年(1756年),清军收复伊犁,霍集占返回叶尔羌,徘徊观望。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霍集占自立为巴图尔汗,传檄各城首领,召集兵马,准备与清军作战。库车、拜城、阿克苏3城之阿奇伯木克、如鄂对等人,不肯从叛,奔伊犁报告并请求支援。时驻伊犁定边右副将军兆惠正与阿睦尔撒纳作战(参见清平阿睦尔撒纳之战),派副都统阿敏道率兵前去弹压。五月,霍集占击败清军,杀阿敏道。

  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阿睦尔撒纳叛乱被基本平息,清廷遂转军征讨大小和卓。正月二十六日,乾隆帝宣谕回部各城,宣示了专剿首逆、招抚多数的方针。同时,委任指挥平定回部作战的将帅,以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都统哈宁阿为参赞大臣,副都统顺德纳、爱隆阿为领队大臣。五月,雅尔哈善率满、汉清军万余人,以鄂对等为向导,由吐鲁番抵达库车。库车原为鄂对所领,霍集占叛乱后,杀鄂对亲属,派头人阿卜都克勒木驻守,领兵千人左右。雅尔哈善率军抵库车后,未以优势兵力迅速攻下城池,而是采取围困的战术,虽打退过守敌几次进攻,但失去了破城的良机。

  六月,霍集占率领8000骑兵,前来救援库车。领队大臣副都统爱隆阿拦截,于和托鼐歼其前队3000人。十六日,两军又在库车城外鄂根河畔交战,清军歼敌1600余人,夺其大纛。然而,霍集占最终率领数千名精兵,进入库车。清军仍用围困之术,霍集占于二十四日夜撤出库车,往阿克苏。八月,库车守敌降。库车虽下,活捉叛首的最好战机已被雅尔哈善丧失,致使战争升级。阿克苏、乌什皆闭门不纳大、小和卓,大和卓至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小和卓至叶尔羌,互为声援。时清军已于西北连续作战3年有余,师劳饷耗,加之清军于库车城外两度败敌,乌什、阿克苏、库车、和阗等城皆附清廷,致使清廷产生急躁、轻敌情绪,并影响到前线主帅。八月初,定边将军兆惠奉旨,率800人清军由伊犁前往库车,代替雅尔哈善,指挥平回作战。兆惠所部进入回疆后,得知库车已下,便留副将富德驻阿克苏,为第二梯队,自率马步兵4000余往小和卓霍集占所在之叶尔羌。十月初三日,兆惠所部抵辉齐阿里克,距叶尔羌城40里,隔叶尔羌河扎营。初六日,清军与霍集占军接战,三战三捷。兆惠遣副都统爱隆阿率兵800,防截喀什噶尔之援敌。十三日,兆惠留部分兵力守营,自率干余骑兵劫城南敌之牧群,以补充给养,攻至叶尔羌城外,方渡河400余骑而桥断。霍集占步骑约1.5万余突出围攻。兆惠身先士卒,率军士力战,浮水还营。叛军万余乘势渡河,包围清军大营。清军顽强固守,相持3月之久(参见黑水营之战)。

  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初六日,富德率兵自阿克苏来援,转战5日4夜;兆惠亦组织所部奋力突围。十四日,两军会合,霍集占叛军遁入叶尔羌城固守。清军由于连日作战过度疲乏,返回阿克苏休整。霍集占见清军退去,乘势占领和阗所属两座回城。和阗共有6座回城,回人6万户,盛产粮食。它南连卫藏,东达青海,西接布鲁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乾隆帝一再催促兆惠,迅速收复和阗。四月,兆惠遣富德率部夺回和阗,大、小和卓一时无计可施,便固守于喀什噶尔和叶尔羌,观望动向,其兵力约有10万。清军积极进行进攻准备。除兆惠、富德原有的8000清军外,又增调1万人绿营兵,并配备了充足的攻城兵器。

  六月初二日,定边右副将军富德率部由和阗出发,和阗6城伯克带650人回兵从征,进攻叶尔羌;六月十一日,定边将军兆惠率部由乌什出发,进攻喀什噶尔。两支清军密切协同,同时深入,且走且停,以息养马力。大、小和卓于清军到达之前,便弃城退往巴达克山(今属阿富汗),企图待清军粮尽退兵,再重返旧地。闰六月十四、十八日,清军分别进入喀什噶尔、叶尔羌。富德率部追击叛首。明瑞部千人于霍斯库岭同叛军6000人交战3小时,歼叛军500人。

  七月初七日,富德于阿尔楚山追及霍集占,歼叛军千余,阵斩其骁将阿布都。七月初十日,大、小和卓于巴达克山边境和什珠克岭阻击清军,被清军大败,仅率300余人逃进巴达克山境。巴达克山汗索勒坦沙在阿尔浑楚岭战斗中擒大、小和卓。至此,大、小和卓被平息。从而结束了天山南北地区的分裂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平定“三藩”叛乱之战
运筹帷幄,为统一而战平定“三藩”叛乱之战是清康熙时消除南方“三藩”割据势力、实现国家统一的战争。“三藩”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他们本为明朝辽东边将,后来降清,或开关迎接清军进入山海关,或为清廷南征北战,人民的反抗和抗清势力,立有战功。清在北京建立中央政权之后,他们以功被封为王,享受高官厚禄,作为清朝控制南方边远地区的藩篱。他们利用这一机会,保存并扩大自己的实力。他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恣意妄为,对下鱼肉百姓,对上与中央政府抗衡。吴三桂割据云南,大肆圈占民田,把耕种这些土地的各族农民变为自己的佃户,恢复明末各种繁重的赋役,强迫农民纳租纳税。抢掠人口,“勒平民为余丁,不从者指为‘逃人’”。放高利贷“诱人称贷责重息”。广征关市,榷税盐井、金矿、铜山之利。其部属更是无恶不作,杀人夺货,无所畏忌。尚之信在广东则是一个酗酒杀人...
· 清平定准噶尔叛乱之战
剿抚并用,为国家统一而战清军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之战,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这次战争,起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迄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迭经三朝,历时70年,最终弭叛息乱,取得了完全胜利。明末清初,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在今内蒙古地区的是漠南蒙古,在原外蒙古一带的是漠北喀尔喀蒙古,游牧于天山以北一带的是漠西厄鲁特蒙古。厄鲁特又称卫拉特,又分为四部,即和硕特(游牧于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准噶尔(游牧于今伊犁河流域)、土尔扈特(游牧于今新疆塔城地区)、杜尔伯特(游牧于今额尔齐斯河流域)。四部中,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先后兼并了土尔扈特部及和硕部的牧地,迫使土尔扈特人转牧于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和硕特人迁居青海。到噶尔丹执政时,在吞并了新疆境内的杜尔伯特和原隶属于土尔扈特的辉特部后,进占青海的和硕特部,又攻占了南疆族聚居的诸城。随着准噶尔势力范围的不...
· 大小和卓叛乱的背景大小和卓叛乱的经过介绍
大小和卓叛乱指的是清朝时期新疆的两位领袖带领自己的军队反抗清朝的一次叛乱。之所以出现此次叛乱,肯定是有背景的。大小和卓叛乱的背景一共归结为以下三个。大小和卓叛乱图片大小和卓叛乱的第一个背景,在清朝之前,新疆就有了两个派系分别对立,其中一个派系黑山派得到当时一个少数民族王室的支持,发展壮大起来。另一个白山派则被驱赶出来了,到了以后也得到了主持,于是便主动向黑山派发起攻击,最后黑山派被打败了。白山派领导人占据了新疆的更多地方。不久白山派领导人去世了,又陷入了一片混乱,在稳定之后,这两个派系的民众都被转移到其他地方。其中大小和卓也被关起来了,因为大小和卓就是白山派代表人物的后代。大小和卓叛乱的第二个背景就是清朝军队在去往新疆的路上,目的就是把新疆稳定下来并由清朝管理。在途中,大小和卓分别都向清朝派来的将军表示衷心,接受清朝的收复,可之后黑山派的后代又挑起了战事,为了平定战事,大和卓就被送到了战区...
· 清平天山南路之战的背景是怎样的?最后平定了吗
康熙十九年(1680),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统治回部后,对其首领实行人质制。1755清朝政府出兵平定了新疆准噶尔分裂势力,乾隆二十年五月,清军攻克伊犁,释放作为人质禁锢于伊犁的大和卓(名波罗尼都)、小和卓(名霍集占)。波罗尼都率领他的弟弟霍集占等30多人投奔清朝军队。伊犁平定后,清朝命令他返回南疆,招抚旧部,统领民众。大和卓返叶尔羌(今莎车)统领回部,小和卓留伊犁掌管教务。1756年小和卓霍集占从伊犁逃回,参与卫拉特蒙古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阴谋发动叛乱,兵败逃叶尔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杀害清廷所遣前往招抚的副都统阿敏道,自立为巴图尔汗,波罗尼都受到鼓动。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起集众数十万叛乱,举兵反对清朝政府,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二月,清廷命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率满、汉兵万余自吐鲁番进发,进入南疆(天山南路)平叛。起初,清军出师不利。但由于大...
· 清代的大小和卓叛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小和卓叛乱详细解析
清朝的乾隆皇帝称自己为十全老人,我们也得承认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乾隆确实是一位有一定功绩的君主。在他统治的那个时期,教已经在新疆等地拥有了众多信徒,在清代这些人被称作“缠回”。乾隆其中的一项功绩就是平定了当时在新疆的大小和卓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稳定。这里,大、小和卓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教领袖。大和卓是指波罗尼都,新疆喀什噶尔人,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长子。小和卓指霍集占,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幼子。因为这次平叛,各民族间的关系也变得更融洽。在《还珠格格》这部当年每逢暑假必在某南台重播的神剧中,香妃的这个原型人物,也是在这个时期被带到了乾隆皇帝身边。民间野史对这位香妃有着诸多描写,人们都知道了这是个无比,并且,身上带着神秘香味的女子。传说,有一天,在西域朝觐的人流中,有一拨人自称是额色尹家族的西域来者,前来参拜乾隆皇帝,乾隆一听,来者是西域的名门贵族,立即传唤,并摆宴款待。额色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