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苏门六君子”中的“万人敌”,北宋文学家李廌生平及代表作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25
转发:0
评论:0
“苏门六君子”中的“万人敌”,北宋文学家李廌生平及代表作,李廌(zhì)(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华州人。家境贫寒,6岁而孤,但能勤奋自学。稍长,即以学问称誉乡里。

  元丰年间(1078—1085),李廌到黄州(今湖北黄岗)拜谒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认为笔墨翻澜,有飞沙走石之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能,可敌万人。”因受苏轼赏识,故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陈师道一起,被人们称为“苏门六君子”。

  后李廌举进士不第,宰相吕大防为“失此奇才”而叹,苏轼与翰林学士范祖禹欲向朝廷推荐,但因苏、范二人相继遭贬而不果。李廌从此绝意仕进,致力于撰文著书。

  苏轼去世后,李廌感其知遇之恩,而悲怆痛哭,作祭文日:“皇天后土,监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词语奇壮,读者无不竦然。 李廌晚年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生活清苦,卒年51岁。

  词作

  虞美人 李廌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鉴赏

  此词描写春夏之交的雨景以及由此而生发的怀人情绪。

  上片写景,既写出了近景,又写出了远景,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好风如扇”句比喻新颖,近代词人况周颐《蕙风词话》以为“似乎未经人道”。春夏之交,往往有这样的景色。陶渊明诗“春风扇微和”的扇字是动词,作虚用;这里的扇是名词,作实用:同样给人以风片柔和的感觉。“雨如帘”的绘景更妙,它不仅曲状了疏疏细细的雨丝,像后来杨万里《小雨》诗“千峰故隔一帘珠”那样地落想;而且因为人玉阑干内,从内看外,雨丝就真像挂着的珠帘。

  “岸花汀草涨痕添”,也正是从隔帘看到。“微雨止还作”(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是夏雨季节的特征。一番雨到,一番添上新的涨痕,所以说是“时见”。“涨痕添”从“岸花汀草”方面着眼,便显示了一种幽美的词境。作者与景,精工描绘,细致入微,引人入胜。

  下片承上片的景物描写抒情见到天涯的雨,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离别的人,一种怀人的孤寂感,不免要涌上心头,于是窈想就进入了枕上关山之路。(“青林”句是化用杜甫《梦李白》诗:“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乘鸾处,即游仙处,亦即喻冶游处。乘鸾的旧踪何?只有模糊的梦影可以回忆。碧芜千里的天涯,怎能不引起“王孙游兮不归”的悠悠之思呢!可是温馨的会面,梦里也不可能经常遇到。“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这么一结,进一层透示这仅有的一霎欢娱应该珍视,给人的回味是悠然不尽的。

  此词一反寻常怀人念运词的凄恻,极淡远清疏之致地表情达意,为这类题材词作境界的开拓作出了贡献。

  点评:

  李方叔虞美人过拍云:“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春夏之交,确有此景。“好风”句尤新,似乎未经人道。歇拍云:“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尤极淡远清疏之致。

  其他作品

  题庙

  筑岩傅胥靡,耕野莘老农。倏来坐庙堂,谈笑树奇功。卯金运徂谢,孔明隐隆中。

  谁言一丘壑,卧此夭娇龙。古来王佐才,中间千载空。之人辅玄德,真有宰相风。

  惜哉小用之,功烈不复东。向非三顾重,白首田舍翁。

  廌葺介堂元聿作诗某次韵

  吾生一漂梗,触焉泊东周。十年叹流滞,吞默垂远猷。胸中犹汪陂,万顷蟠一瓯。舆羽欺镒金,寸木傲岑楼。

  图南平生志,腐鼠讵能留。寸心徒自憞,双鬓飒先秋。物理有否泰,奚为久休囚。尚爱东方朔,处污能若浮。

  悲鸣非不切,岁月老骅骝。莫笑扫一室,吾心若虚舟。会当扫天下,归老卧沧洲。

  邓城道中怀旧时德麟相拉至江北三县

  昔从郡丞游,余寒春未回。玄云蔽冷日,朔风卷黄霾。枯榛拥残雪,疏篱横野梅。季夏方溽暑,後乘复与偕。

  青秧舞白水,赤日飞红埃。牛马暍俱喘,蜩螗嘒相哀。值此寒暑变,感予羁旅怀。行行江湖去,举棹向天台。

  老妇脍鲂鲤,丁男涤尊罍。霜橙荐紫蟹,水藕浮琼醅。念公复行县,秋光当独来。予时定相望,持酒上高台。

  静斋诗题盛君明之室也

  人生乃动物,万事皆动端。阴阳造化汝,赋汝以五官。五官各治职,愈治当愈残。非苦动所扰,乌知静为安。

  非恶动所戕,未贵静为完。百年夜分半,梦想仍妄瞒。动多静常少,竟为动所干。回光一自照,万事无悲欢。

  居士何早达,动境能反观。宁为玉在璞,不为珠在盘。虚室生朝白,青璅凝暮寒。聊持动时想,摄入静中看。

  霹 雳 琴

  老桐初无异,憔悴辈散木。良材固自信,终岁委空谷。孤根听霜霰,厥命寄樵牧。虽云具宫徵,谁意望琴筑。

  天公怜冤愤,霹雳驱怪伏。蛟龙出苍干,电火燃裂腹。造物一愍吊,为惠在反覆。神驰变废物,瞻赏改旧目。

  裂为君子琴,日奏太古曲。因知物兴废,尚尔转祸福。志士抱孤操,来者怳未卜。壮年昧筹算,奚用定荣辱。

  石栈河在洪闸

  奔腾龙峤麓,深壑断如截。石栈架寒溪,盘陀卧精铁。从衡布方楚,片段发文裂。平如中唐甓,罅密不容泄。

  南岩尽奇险,万状森罗列。或如巨兽蹲,或类巴蛇囓。哀泉泻飞磴,流沫常喷雪。山骨静无尘,泓澄碧潭澈。

  鱼龙不敢宅,中有千。壮哉天地间,此险讵劳设。乃知山水心,自欲为胜绝。我陪胜士游,兹名因不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廌为何被称为“苏门六君子”?苏轼对李廌知遇之恩
李廌(zhì)(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岩集后》)。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家境贫寒,6岁而孤,但能勤奋自学。稍长,即以学问称誉乡里。李廌的父亲李敦与苏轼同年举进士。元丰四年(1081),苏轼谪贬黄州。23岁的李廌与苏轼书信往来数月后,带着对苏轼的仰慕与尊重,专程赴黄州拜谒苏轼,贽文求知。苏轼阅读后,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认为他的文章“笔墨翻澜,有飞沙走石之势”。他拍着李廌的背说:“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矣。”李廌再拜受教。因受苏轼赏识,故李廌与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陈师道一起,被时人称为“苏门六君子”。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正月,苏轼以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权知贡举,黄庭坚为参详官。当时新、旧两派党争激烈,苏轼未入贡院,即有“...
· “苏门六学士”分别是哪六个人?“苏门六君子”生平简介
元祐元年(1086年)开始担任御史中丞,次年升为尚书右丞.受"乌台诗案"牵连,苏轼几位流放南方的朋友如今也都官居要职,包括王诜驸马,王巩等在内.他在黄州的老朋友陈□也来京师探望他.几年前和苏轼通信的黄庭坚也来见苏轼,正式拜在他的门下.多年来苏轼在信中曾一再称赞四学士,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名声,大家公认,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后来又加了李廌和陈师道两人,成为"苏门六学士".苏门六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苏门六学士是在苏门四学士之外,再加陈师道与李廌。“四学士”指的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也有人称为苏门六君子。秦观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称“苏门四学士”,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世称淮海先生。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被...
· 李廌
参考书目苏轼《与李方叔书》,载《苏轼文集》卷四九罗大经:《鹤林玉露》赵溍:《养疴漫笔》钱建状:〈苏轼元祐三年科场舞弊辨伪-兼论李廌落第原因〉,《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8卷3期
· 李之仪简介北宋苏门文人集团重要成员李之仪生平
李之仪简介北宋苏门文人集团重要成员李之仪生平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山东省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官至原州(今属甘肃)通判。李之仪一生官职并不显赫,但他与苏轼的文缘友情却流传至今。李之仪早年师从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熙宁三年(1070)进士,初授万全县令,后到鄜延军任职。元丰六年(1083)春回京。时高丽王王徽卒,朝廷委左谏大夫杨景略等前去吊唁。杨素闻李之仪清节贤名,才华横...
· 李之仪简介北宋苏门文人集团重要成员李之仪生平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山东省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官至原州(今属甘肃)通判。李之仪一生官职并不显赫,但他与苏轼的文缘友情却流传至今。李之仪早年师从于范仲淹之子范纯仁。熙宁三年(1070)进士,初授万全县令,后到鄜延军任职。元丰六年(1083)春回京。时高丽王王徽卒,朝廷委左谏大夫杨景略等前去吊唁。杨素闻李之仪清节贤名,才华横溢,遂奏请之仪同行,作为书状。出使途中,路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