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元朝经济为什么繁荣?揭秘繁荣背后的原因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5
转发:0
评论:0
元朝经济为什么繁荣?揭秘繁荣背后的原因,马可书中最有趣的描述之一是他勾画的中国南北两地经济活动的图画:中国北方,他继

  马可书中最有趣的描述之一是他勾画的中国南北两地经济活动的图画:中国北方,他继续称为契丹(该名来自原契丹人);中国南方,原来的宋王朝,他称为蛮子。从他的书中,我们知道了在中国北方已经开采煤矿。“从山上矿层中开采的一种黑石头,像木头一样地燃烧,它们很好烧,以致整个契丹不烧其他燃料。”水路的运用同样使他吃惊,他尤其提到了中国经济的主动脉长江在商业上的重要性。“这条河上往来的船只和运载的货物比基督教世界中的任何一条河和任何一个海都要多。”他还说,“每年沿该河而上的船就有20万条,更不用说顺水而下的船只了。”他还提到了帝国运河的经济作用,这条运河是忽必烈时彻底凿通的,经这条运河,大米可以从长江下游运到北京。

  为管理繁荣的国内商业和开展与印度、东南亚的贸易,在中国中部港口和广州地区形成了强大的商会。这些商会可以与佛兰德尔的行会和佛罗伦萨的技术协会相比,甚至还超过它们。关于杭州的商会,马可写道:“众多商人云集在这里,他们十分富裕,经营着大宗贸易,没有人能估量出他们的财富。只知道贸易主(他们是企业的头目)和他们的妻子们都不直接从事任何事情,但是,他们过着如此奢侈豪华的生活,以致人们会想象他们是国王。”纸钞的普遍使用便利了商业交流,马可打趣地称纸钞为点金石。“我可以告诉你们,在中国,每个人都乐意接受这些纸币,因为无论他们走到大汗领地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像使用金子似地毫不困难地用它们来做买卖。”中国人强烈的商业意识也令这位威尼斯人惊诧。他不断地回忆起那些丰富的场面:从印度回来的船只满载着香料——胡椒、生姜和肉桂;或载着稻米的帆船沿长江顺流而下,或沿大运河逆流而上;杭州或泉州的商店内,贵重货物琳琅满目,有生丝、锦锻(很厚的丝织品)和锈花织锦(有金线或银线绣成花的丝织品),以及有特殊图案的缎子,或称“刺桐布”织品。

  马可以同样赞赏的语调描述了中国的主要市场:北方丝绸中心是汗八里(北京,每天都有上千辆满载生丝的大车驶入,用它们制成大量的金布和成丝);成都府(四川,成都)生产薄绢,并将这种丝织品出口到中亚;安庆或开封(?)和苏州(江苏省)生产金布;扬州(江苏,扬州)是长江下游的最大的稻米市场。最繁忙的地方是原南宋都城、京师(Quinsai,浙江杭州),在蒙古人的统治下,并没有丧失它以往的商业活动。事实上,因为它现在与蒙古大帝国的一切贸易联系起来,商业贸易还获得了发展。马可把它描述成中国的威尼斯。首先是作为最大的食糖市场而提到它。无数的船只把印度和东印度的香料带到杭州,又从杭州把丝织品带到印度和穆斯林世界。于是,杭州城内住着大批阿拉伯移民,以及波斯和基督教的商人们。最后,是福建省内的两个大港口:福州和刺桐(即泉州)。福州商人‘囤积了大量的生姜和良姜,城里还有一个相当大的砂糖市场和一个大的珠宝交易市场,这些珠宝是用船从印度群岛捎来的”。

  元朝最大的货栈仍要算马可所记的刺桐,“从印度来的所有船只,满载着香料、宝石和珍珠停泊在刺桐,简直难以想象。蛮子[指中国南部]的所有商人们云集在此,它是全中国最大的进口中心。可以说,如果有一艘载着胡椒的船从印度群岛驶往亚历山大港,或者基督教世界的任何一个其他港口的话,那么,就有一百多艘驶往刺桐。”这些记载得到了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塔的证实,他在1345年左右谈到了刺桐[泉州]。

  显然,在蒙古人统治期间,中国市场与印度和马来亚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按马可的陈述,大批中国船只定期在爪哇港停泊,带回“黑胡椒、良姜、毕澄茄、丁香和其他香料,刺桐商人们因经营这些商品而致富”。从另一些史书中,可以了解到忽必烈及其继承者们与特拉万可和卡纳蒂克的大公们缔结了真正的商业贸易协定。中国的商船队载着大捆的生丝、彩色丝织品、缎子、薄绢和金丝锦缎定期在加韦里伯德讷姆,卡亚尔、奎隆和锡兰停泊;返回中国时,运载着印度世界的胡椒、生姜、肉桂、豆蔻、平纹细布和棉布,以及印度洋的珍珠和德干高原的钻石。

  此外,元朝大汗的幼支在波斯建立的汗国促使了两国之间的频繁交往。旭烈兀家族的波斯汗们在环境的包围中仍在相当程度上保留着蒙古人的爱好,他们派人到中国获取诸如丝、瓷器之类的奢侈品,当时的波斯袖珍画像开始显示出中国工匠们的影响。反过来,蒙古人统治下的波斯也把地毯、马具装备、盔甲、青铜器和搪瓷制品输往中国。

  最后,马可的游记和佩戈洛蒂(Pegolotti)撰写的《贸易实践》(Pratica della mercatura)都证实了这一点:蒙古征服使中国社会与欧洲发生联系。到13世纪末,贯穿大陆的两条路把欧洲与远东联系起来。第一条路是从钦察汗国到敦煌,对欧洲人来说,它起于克里米亚的热那亚和威尼斯商业据点,更准确地说,起于顿河河口处的塔那。该道的主要驿站有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即蒙古钦察汗国的都城,接着是锡尔河中游的讹答刺和伊塞克湖以西的怛逻斯和八拉沙衮。从伊塞克湖起,有一条小道进入蒙古,途经叶密立河、也儿的石河上游[黑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到达鄂尔浑河上游的哈拉和林,从哈拉和林该路南通北京。从伊塞克湖西端出发的另一条小道,通伊犁河上游的阿力麻里(固尔扎附近)、别失八里(今济木萨)、哈密和甘肃肃州,然后进入中国本土。第二条路是穿过波斯的蒙古汗国,它的起点或者是特拉布松希腊国都城、黑海边的特拉布松城,或者是从法属附近的西里西亚的亚美尼亚国最繁忙的港口刺牙思。无论从哪一个起点,该路都要穿过与波斯的蒙古汗国保持紧密联系的属国、小亚细亚塞尔柱克苏丹国的东境,然后到波斯汗国的实际上的都城桃里寺。从桃里寺起,主要驿站常常是可疾云[加兹温]、刺夷、莫夫[马里]、撒麻耳干[撒马尔罕]、塔什干(当时名柘析)、喀什、库车、吐鲁番、哈密和甘肃。还有另一条路可以选择,即从莫夫到巴里黑、巴达克山、喀什、于阗、罗布泊和敦煌。经过这些不同的商路,从远东来的商品被直接运往欧洲。

  除了这些与古丝绸之路一致的陆路外,蒙古征服还重新开通了海路,或称香料之路。当阿拉伯人和塞尔柱克人统治的伊朗一直对欧洲实行关闭时,而波斯的蒙古汗们则对要经海路去中国的商人和传教士们敞开了他们的领土。从报达哈里发朝的灭亡到教在波斯汗国内获得最后胜利的期间,天主教的旅行者们可以从桃里寺到霍尔木兹,畅通无阻地穿过伊朗,然后从霍尔木兹码头乘船去塔纳、奎隆和刺桐。正如下面我们将要看到的那样,鄂多立克的旅行就是沿这条路线旅行的典型。反过来,来自中国的丝绸和来自东印度群岛的香料在霍尔木兹卸下,由商旅们带着通过蒙古统治下的波斯到达桃里寺大市场,然后由此分发到基督教世界的港口特拉布松,或者是刺牙思。

  必须强调的是,道路所以这样自由畅通是以大为代价的,是蒙古征服的一大有利的客观后果。中国、斯坦、波斯、俄罗斯团结在一个大帝国之中,在蒙古王公们的统治之下,按严格的札撒进行管理,这些王公们关心商旅的安全,宽容各种信仰,重新开通了自上古末期以来就阻塞不通的世界陆上与海上的大道。而波罗一家的旅行证明了比以马厄斯·梯梯安洛斯一名为标志的旅行大得多的活动。历史上第一次,中国、伊朗与欧洲互相之间开始了真正的接触。这是震惊世界的成吉思汗征服所产生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同样也是幸运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六朝礼学的繁荣及其原因
六朝儒学最发达者莫若礼学。清代学者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六朝人礼学极精,唐以前士大夫重门阀,虽异于古之宗法,然与古不相远,史传中所载多礼家精粹之言。”(《落楼文集》卷八,《与张渊甫书》)今人周予同先生认为:南朝重礼学,采用郑玄三礼;又受玄学影响,讲经兼采众说;又受佛学影响,搞比“注”更详细的“义疏”,成为南学。(《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55页)关于六朝礼学兴起的原因,宋代学者叶适有一段精辟的议论:“汉兴,而天下之人意其有在于《六经》,孔氏之所录者,于是《礼》、《易》、《诗》、《书》分门为师,补续简编之断缺,寻绎章句之同异,因而为言者又数百家。当其时,大合诸侯于石渠、白虎之殿,九卿承制难问,天子称制临决,莫不自以为至矣,而道终不可明。”(《叶适集・水心别集》卷七,中华书局1985年版)因此为儒学寻找符合时代要求的“道”成为六朝人长期的追求。与此同时,玄学的兴...
· 六朝礼学的繁荣及其原因
六朝儒学最发达者莫若礼学。清代学者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六朝人礼学极精,唐以前士大夫重门阀,虽异于古之宗法,然与古不相远,史传中所载多礼家精粹之言。”(《落楼文集》卷八,《与张渊甫书》)今人周予同先生认为:南朝重礼学,采用郑玄三礼;又受玄学影响,讲经兼采众说;又受佛学影响,搞比“注”更详细的“义疏”,成为南学。(《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55页)关于六朝礼学兴起的原因,宋代学者叶适有一段精辟的议论:“汉兴,而天下之人意其有在于《六经》,孔氏之所录者,于是《礼》、《易》、《诗》、《书》分门为师,补续简编之断缺,寻绎章句之同异,因而为言者又数百家。当其时,大合诸侯于石渠、白虎之殿,九卿承制难问,天子称制临决,莫不自以为至矣,而道终不可明。”(《叶适集・水心别集》卷七,中华书局1985年版)因此为儒学寻找符合时代要求的“道”成为六朝人长期的追求。与此同时,玄学的兴...
· “东西”、“价格”源自唐朝长安繁荣的经济
唐长安城有“东市”和“西市”两个地方,东市以商品交易为主,西市以生产作坊为主,当时,东市和西市两个市场商贾云集,歌笙十里,夜不罢市,日进万金,引领世界生产和消费潮流,共同打造了古长安城的空前繁荣与历史辉煌,从而成为声名远播、蜚声中外的商埠佳地,现代人们所说“买东西”或“卖东西”,泛指一般商品的“东西“二字皆由此而来。在远古时代,人类生产力低下,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向江河湖海获取能量的技艺薄弱,贝壳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的时尚物品,所以,人类的祖先便选择稀少、坚硬且漂亮的贝壳作为商品价值的表示物――“货币”。繁写“价”(�r),右上边“西”,即东西,表示商品,右下边“贝”,即贝壳、宝贝也,表示货币,左侧偏傍“亻”,寓意在商品交易时,应该有人在维护市场商品交易秩序。我国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周礼・地官・序官》一书中曾有“价师二十肆则一人”的记载,这就有了最早的价格监督检查制度及价格监督管理人...
· 邹姓繁荣
邹氏繁荣江河东逝,日月逐波;幻幻风云,漫漫时空。繁荣兴盛的邹氏宗族,发展的历程峥嵘崎岖而又波澜壮阔。三千年风雨兼程,九万里雄关越渡,从奴隶社会起,冲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干戈狼烟,贯穿秦汉之后两千二百多年的整个封建王朝,紧接着又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苦难漩涡。在此三千年的征途中,历经武王伐纣、五霸争雄、秦灭六国、西晋八王之乱、楚汉战争、吴楚七国之乱、官渡之战、安史之乱,直到清王朝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等等,其间波及全国的重大事件就达四十多起。近代又遭受外国列强的侵吞,特别是日寇侵华,中华民族生灵涂炭,灾难深重。星移斗转,在历史长河的惊涛骇浪中,邹氏儿女同诸姓族人一样,凤凰涅檠,浴火重生,复兴盛旺,不断壮大,世世代代都奋力投入了历史前进的洪流,并随着历史洪流而不断分支迁徙,延伸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沧海桑田,大致变迁于十几个历史时期。公元前八世纪,西周奴隶社会处于解体过程,鲁国军力较...
· 强敌环伺的北宋,商品经济为什么还那么繁荣?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起宋朝,国人总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似乎宋朝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是汉民族的一个耻辱。北宋的灭亡确实难堪,靖康之耻是北宋以及南宋永远都抹除不掉的污点。然而如果抛开成见,北宋的成就其实也是极其辉煌的。许多人将宋朝称为“弱宋”,包括北宋在内的三百年间,被视为中国积贫积弱的时期。言语犀利者抨击程度尚且不说,就连钱穆这样言语温和的历史大家,亦认为在汉唐宋明清当中,“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专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是最没有建树的一环。”(《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宋朝的确在许多领域让人失望,尤其是北宋,对外战争似乎从来没有取得过胜利。然而北宋亦有它的苦衷,从汉朝到明朝,从来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北宋这样,周遭全部都是强敌。在宋代的契丹人与唐朝时的不可同日而语,随着数百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庞然大物。而更致命的是,幽云十六州在契丹人手中,这意味着北宋对于契丹人是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