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世人为何只记得杨家将 却忘了这远胜于杨家将的种家军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8
转发:0
评论:0
世人为何只记得杨家将却忘了这远胜于杨家将的种家军呢,说起宋朝的军队,很多人都应该听过大名鼎鼎的杨家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西北种家军

  说起宋朝的军队,很多人都应该听过大名鼎鼎的杨家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西北种家军,还有折家军,为啥呢,因为后世演绎小说过度神话了杨家将,而种家军,还有折家军却沉入了历史文籍中。

  北宋的军队可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三部分,其中厢军和乡兵战斗力相对较弱。而作为军中主力的禁军,同样分为三部分——河北禁军、西北禁军以及中央禁军,至于南方各路,所有的禁军加在一起,其数量也不及以上三部分中地任何一部。西北禁军因驻扎民风彪悍陕西,又长期对夏战争,因而长期保持强悍战斗力。北宋西军是北宋名将和强军的摇篮。

  西军中有名的部队有府州折家军,麟州杨家将,青涧城种家军等。西军将领一般世代相承,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普通宋军比战力高出很多。

  北宋将领种世衡,儿子种谔,孙子种师道所率领的军队,人称“种家军”。

  北宋初年,西北边疆频频受到西夏国王元昊的军队的掠抢。西夏与与宋多次发生战争。百姓万分恐慌,,北宋王朝应种世衡要求在故宽州旧地延州(今陕西延安)东北200里处建起新城。种世衡就挑选精壮青年数千人,训练射骑本领。

  全县人民安居乐业。在种世衡的率领下,在较短的时间内西北边疆建起了一座抗击西夏的新屏障。为了表彰种世衡的功绩,朝廷命名这座新城叫青涧城。

  种家军的创建者种世衡死后,他的8个儿子皆在军中服役。种诂、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所、种记、种谊。其中种诂、种诊、种谔战功显赫,关中百姓称其为“三种”。种世衡的孙子辈中,将才多多。种家军后人皆勇猛,种家一家数代保大宋。

  看水浒传,大家都会记得那个传说中的用兵如神的老种经略相公与小种经略相公。连那个心比天高,目中无人的花和尚鲁智深,也是对小种经略相公佩服不已。可见,在广大的宋人心中,老种经略相公与 小种经略相公 是神一般的存在。

  太原沦陷,两路金兵大举南下,宋钦宗决心议和,主和派命令地方宋军不许勤王,专心专意罢战讲和,李纲被贬出京城。种师道可能是悲愤交加,到京后已经病得无法入见,于十月份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宋朝已经没有什么可用之将,种师道年迈至此,一生都在与敌作战,可最后皇帝还不采纳他的建议,最后郁郁而终,种师道一死,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十一月金兵已经兵临城下。京城失守,宋钦宗、宋徽宗被劫入金营,宋钦宗捶胸大哭道:“不用种师道言,以至于此!”

  种师道死后,其侄子种洌护种师道的灵柩西归时,在路上碰到强盗,强盗听说是种师道的灵柩,都下拜致奠,并且反赠金钱以致意,其得人心如此。

  陕西诸路,一家数代都为西军效力,男子活不过三十,一堆寡妇同处而居的景象,比比皆是。

  在《宋史》中,长安人种世衡创建的种家军,比杨家将的名气大,比杨家将的作用大,只不过杨家将走上了舞台,被渲染得出了彩,而种家军却走进了线装书,被文字湮没了。北宋统治的168年间,种家军英雄辈出:种世衡、种诂、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皆为将才。种家子弟五代从军,大多数子弟都战死沙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比杨家将名气更大的宋朝西北种家军
说起宋朝的军队,很多人都应该听过大名鼎鼎的杨家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西北种家军,还有折家军,为啥呢,因为后世演绎小说过度神话了杨家将,而种家军,还有折家军却沉入了历史文籍中。北宋的军队可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三部分,其中厢军和乡兵战斗力相对较弱。而作为军中主力的禁军,同样分为三部分——河北禁军、西北禁军以及中央禁军,至于南方各路,所有的禁军加在一起,其数量也不及以上三部分中地任何一部。西北禁军因驻扎民风彪悍陕西,又长期对夏战争,因而长期保持强悍战斗力。北宋西军是北宋名将和强军的摇篮。西军中有名的部队有府州折家军,麟州杨家将,青涧城种家军等。西军将领一般世代相承,与“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普通宋军比战力高出很多。北宋将领种世衡,儿子种谔,孙子种师道所率领的军队,人称“种家军”。北宋初年,西北边疆频频受到西夏国王元昊的军队的掠抢。西夏与与宋多次发生战争。百姓万分恐慌,,北宋王朝应种世衡要求在故宽州...
· 杨家将
人物原型及正史记载杨业生平杨业(923年-986年),本名重贵,少事北汉开国之君刘崇,赐姓刘氏,改名继业。官至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领建雄军节度使,号称“太原骁将”。宋太宗平定北汉,命其恢复杨氏,单名业,授郑州防御使,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防御契丹,以功升云州观察使。在陈家谷之战中力战被擒,绝食三日而死,卒年六十四岁,追赠检校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授其子供奉官杨延朗崇仪副使,殿直杨延浦、杨延训为供奉官,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为殿直,另有一子杨延玉已在陈家谷战死。杨延昭生平杨延昭,本名延朗,是杨业大子,长期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高阳关路马步军副都部署,官至莫州防御使,在边防二十余年,与另一名将杨嗣并称“二杨”,契丹颇为忌惮,目为“杨六郎”。死前两年因避讳赵玄朗而改名延昭,卒年五十七岁。授其子传永、德政、文广班行。杨文广生平杨文广,字仲容,杨延昭之子,随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
· 杨家将传说
杨家将传说《杨家将传说》是西北地区一种以汉族民间说唱方式表达的文学。杨家将的故事由来已久,早在宋代便开始流传,明代熊大木写了虚实杂糅的《杨家将》一书,表现杨家祖孙三代抗辽保宋、英勇杀敌的业绩,使传说有了更完整的故事。说唱版《杨家将传说》在山西出世,添补了汉民族史诗上的空白。杨家将传说于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家将传说历史源流杨家将的故事由来已久,早在宋代便开始流传,明代熊大木写了虚实杂糅的《杨家将》一书,表现杨家祖孙三代抗辽保宋、英勇杀敌的业绩,使传说有了更完整的故事。民间艺人在说唱《杨家将》由于杨家将对辽争战的故事大多发生在河北省涞源、涿州、徐水、雄县、高阳、大城等地,所以河北省北部与京津毗邻一带,千余年来流传着有关杨家将的许多传说。大家熟知的有“杨四郎探母”、“杨五郎出家五台山”、“杨六郎探母”、“杨七郎吃面”、“杨八郎探母”、“穆桂英大破洪...
· 超越时代的杨家将精神
杨家人生活的舞台上,处处都有精彩。杨家人不必羡慕他人的位置,只需崇正义、重知行、知勤俭、记底线,演好自己的角色,善尽心力。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杨家人只要怀揣希望,为学日益,逐梦前行,你就是自己的人生主角。真诚,是一个人的本性;善良,是一个人的天性。不管遇见任何人,真诚才能走进心里;无论碰到任何事,善良永远不过期。美丽的外表也许会打动别人,但真诚的内心更能感动别人;强势的语气也许会让人口服,但善良的行动更会让人心服。杨家人不做作,不敷衍,不世故,就是一个人的真;懂包容,懂尊重,懂让步,就是一个人的善。不丢根本,不忘原则,杨家人才能走得从容,站得稳定,成为一个有德志的人。杨家人,要有一颗干净的心。无论相貌,无论着装,心的通透是最美的;不分贫富,不分高低,心的善良是最贵的。身处俗世,却不被俗世所染;笑在脸上,笑也在心上。。对人几分真,便会换取几分心...
· 杨家将人物
评书杨家将人物与历史记载有很大出入,它是在一定的历史基础上加工而成,至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在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大影响。第一代:火山王杨衮,字君爱,由北汉宋初时的杨信演变而来,“金刀杨会”之子。第二代:北宋的抗辽名将杨业演变成小说中的杨继业。评书中杨家将第二代为兄弟七人,有杨继忠、杨继孝、杨继仁、杨继义、杨继康、杨继凯、杨继业、杨继亮(义子,原名高怀亮),合成“老八郎”。第三代:《宋史》等书所记兄弟七人是:延朗(延昭)、延浦、延训、延玉、延环、延贵、延彬。《烬余录》中所记兄弟七人为:渊平、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昭、延彬,其中大郎杨延昭已经变成杨六郎,有的书中杨延昭作杨延钊。元明杂剧中,写杨六郎(杨六使)的戏文较多,剧中人名多叫杨景或杨朗。明代小说《北宋志传》中,兄弟七人为:渊平、延定、延辉、延朗、延德、延昭、延嗣。而《杨家府》中兄弟七人则为:渊平、延广、延庆、延朗、延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