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芳与“苟王庄”的故事 “李阁老”平叛时发生的趣事
李之芳与“苟王庄”的故事“李阁老”平叛时发生的趣事,位于阳信县流坡坞镇政府驻地以东六里,有三个自然村统称“苟王庄”。若细分起来,
位于阳信县流坡坞镇政府驻地以东六里,有三个自然村统称“苟王庄”。若细分起来,自东向西依次为东苟、中苟、西苟。
![](https://imgs0.zupu.cn/zupuls/p88/4035e745-0adf-4f26-86a4-257ca84b403f.jpg)
清朝康熙年初,武定府人(古代管辖惠民、阳信等县)李之芳(后授文华殿大学士、“入阁办事”,被尊为“李阁老”)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的身份离京去杭州总督浙江等处军务。吴三桂起兵反清,李之芳遂率军围剿。
![](https://imgs0.zupu.cn/zupuls/p88/ffbd6f42-eca2-4880-97e2-3e36e416476d.jpg)
在李之芳的队伍里,有个兵卒叫苟太武。他虽然身材高大,却不善言语,只是一个伙夫而已。这一天,苟太武刚做好饭,就听大营一阵混乱,原来反军来偷营了。兵卒们赶紧抄起刀枪准备迎敌。这时,先锋官的战马怎么鞭打就是不动弹,无可奈何。苟太武一看急了,将先锋官一把从马上拽下来,自己从马厩了拿一个撩粪的叉子,翻身上了马。一连打了几鞭,它还是纹丝不动。苟太武就示意别人端过来一碗热饭,他把这碗热饭狠狠地扣在马屁股上。
![](https://imgs0.zupu.cn/zupuls/p88/9a8e3269-1243-4d68-964e-dcaf34cb3e12.jpg)
刚做好的热饭扣在屁股上,马哪能受得了,撒开腿就冲了出去。苟太武两腿夹住马肚,手舞粪叉,在敌阵里横冲直撞,左刺右戳。反军的阵形一下子就被打乱了,李之芳随即指挥兵马冲击,反军不敢恋战,纷纷倒戈溃逃。
![](https://imgs0.zupu.cn/zupuls/p88/ae105ad9-0361-4370-b0b6-9f96008df89d.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88/8d05e9d8-1265-4f8a-9a8d-7f45f23dcbbe.jpg)
随着人口的增长,苟姓人越来越多,只好分开居住。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苟廷贤搬到“韩铁匠”村居住,即后来的“中苟”村。随后,苟廷举搬到东边的“水萝卜赵家”落户,就是后来的“东苟”村。不久,苟廷对又搬到“李家胡同”安身,也就是后来的“西苟”村。
![](https://imgs0.zupu.cn/zupuls/p88/49aff84e-f4c3-4b68-a8e3-a7a95cb5fbff.jpg)
在阳信县民俗博物馆里,有李阁老的画像,孩子们认真聆听李阁老的故事。
![](https://imgs0.zupu.cn/zupuls/p88/d2ee86c2-e63a-4fd0-83c2-be6726265970.jpg)
阳信县民俗博物馆里,阳信广电小记者们在聆听李阁老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0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item.label}}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李之芳
生平明天启二年(1622年),李之芳出生在山东武定州,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清兵入关,顺治四年(1647年)开科取士,之芳进京考中二甲进士。授浙江金华府推官。历任刑部主事、郎中,广西道、湖广道监察御史,升吏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等职。康熙十二年(1673年),以兵部侍郎身份离京总督浙江军务,参与平定耿精忠叛乱。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入京任兵部尚书,调吏部尚书。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授文华殿大学士。次年,御史郭琇弹劾大学士明珠,称“内阁票拟,皆听明珠指挥”。明珠遭罢职后,之芳也受命休致。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卒于家,享年73岁。谥文襄。雍正十一年(1733年)入祀贤良祠。《清史稿》有传。著作工诗文,收于《李文襄公诗集》中。参考文献《清史稿》
· 李时珍的故事,李时珍从小勤奋学习的故事
![](https://imgs0.zupu.cn/zupuls/p1504/d3547b67-86d3-4f55-aed4-eccfd8738509.jpg)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明代着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深入民间,多次向农民、渔民、樵民、药农请教并躬身实践,上山采药,他深入实地作种种必要的考察,倾毕生的心血和精力,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历经将近30载,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对明代以前的药物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本草纲目》书中对药物进行了分类,首先为纲,次之为目,再次是药名、产地、形色、气味、性能等,全书共16部,52卷。《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不仅表现在医药学方面,而且还旁及天文、地理、化学、植物学等方面,堪称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奇花异草带来的乐趣1518年,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里。李时珍的祖父是一位背着药箱、摇着串铃,终年奔波于城乡的铃医。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继承父业,勤奋好学、努力钻研,是蕲州一带很有名气的医生。父亲李言闻不仅饱读经书、医...
· 李营镇时庄村
![](https://imgs0.zupu.cn/news/201911220708/1082564/871d6665-a63c-45dd-9b61-9f6677f2bce0.jpg)
位于李营镇政府驻地西南4.5公里处。时庄村委会驻地。全村203户,797人,汉族。地属平原,耕地960亩,主产小麦、玉米等。个体私营业户3个,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410元。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济宁县志》载:"?右乡・史家庄",即此村。时姓原居济宁城北关,至清代同治元年迁居于此,以姓氏取村名时家庄,后以谐音演化为史家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为区别重名村庄,更名时庄。李营街道李营街道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北部,距市中心8千米。面积77.33平方千米,人口6.2万人(2005年),辖56个行政村。现有耕地面积6.8万亩。南与市中区、济宁高新区接壤,域内七纵八横的公路与327国道、105国道、日菏高速公路交织连通,是一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济阳公路纵贯南北,327国道乡村公路纵横交织。主要河流有光府河、南、北跃进沟。名胜古迹有肖王庄汉墓群、戴庄荩园,为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
· 李时珍是怎么死的?他的后代是谁?李时珍的故事
![](https://imgs0.zupu.cn/photos/fenzhan/684/02a4f4a7-ad0b-4928-9196-db738abebc6c.jpg)
第一种说法是自然死亡。我们看资料可以知道,李时珍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去世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一共活了75岁(虚岁76岁),所以有人说他是寿终正寝的。第二种说法是病死的。李时珍在经过艰辛努力后,终于在他61岁时,将《本草纲目》写成,他希望能够看到这本书快点出版。年岁已老的李时珍,从武昌跑到出版南京,希望能够通过私商尽快解决《本草纲目》的出版问题。不过多次奔波未果,因为常年的辛苦劳累,终于病倒了,至死他都没有看到《本草纲目》出版。第三种说法是毒死的。因为有人说,李时珍晚年还在潜心研究医药学,终于在有一次试药时,被毒死了,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此药有毒!这就是李时珍的几种死亡原因,看起来都很有可能,不过笔者还是更倾向于自然死亡。李时珍的后代是谁呢?李时珍的后代子孙历代行医。自明朝末年,为躲避战乱,举家从湖北蕲州迁至四川省隆昌县定居。家族成员至今传至第十八代孙,名李泽安,第十九代孙李(国)强、李(国...
· 北宋初年名相李昉的故事李昉的逸闻趣事有哪些
![](https://imgs0.zupu.cn/zupuls/p340/11833d24-52d6-44d5-bf7a-274c113bc80e.jpg)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李昉的逸闻趣事有哪些宴饮故里李昉随宋太宗出征北汉时,太宗曾驻师常山,因常山是李昉的故乡,太宗便赐他羊、酒,召群臣与李昉宴饮尽欢,乡中百姓及曾与他相交的人都参与此宴。宴会持续七天才结束,时人以此为荣。为相公正李昉喜欢结交宾客,北宋灭南唐后,南唐士人归附朝廷的人多与李昉交游。李昉向来厚待张洎而薄待张佖,李昉被罢...
关于我们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