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没有农民起义!什么是农民起义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63
转发:0
评论:0
中国古代没有农民起义!什么是农民起义,近现代有关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是指居有定所、从事农业耕种的劳动者。但是笔者

  近现代有关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是指居有定所、从事农业耕种的劳动者。但是笔者翻遍中国历史书,发现中国从来没有这种农民的起义和革命。下面逐项叙说几次主要的被历史书断定为农民起义的暴动和起义:

  1、陈胜(?~前208)、吴广(?~前208)。这两位河南人被历史学家称赞为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

  但是,《史记》记载陈胜吴广两人于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发动反抗秦朝暴动时并不是农民,而是秦王朝的基层官员“屯长”。他们押着戌卒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暴动,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用已被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秦。

  这段历史事实很清楚地证明:陈胜吴广自己不是农民;他们暴动起义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农民的利益和诉求,而是在犯规后为了自己保命;而且他们起义取得初步成果后,陈胜自封为王,吴广自封为将军——获取自己的富贵。

  这次暴动起义带发的其他暴动领袖,如项羽是贵族,刘邦是游民。刘邦的主要干部,如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无业青年,还有布英、雍齿一类均是浪子。总之,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农民,他们也没有提出怎样代表农民的利益和诉求——只做到了推翻秦王朝,建立自己的王朝汉帝国。

  2、唐朝后期的王仙芝、黄巢暴动也被历史书断定为农民起义。史载王仙芝、黄巢均不是农民,均以贩私盐为业,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非法走私犯。黄巢(?~884)是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屡举进士不第(说明他是书生)﹐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有钱)﹐善击剑骑射(尚武)。黄巢领导的暴动,率众几十万,转战十几省,持续十几年,可谓空前壮烈。但是他不是农民,也不代表农民的利益。黄巢最后被唐朝官军剿灭。假如黄巢成功了,也就是建立一个新王朝——与农民并无多大关系。

  3、元朝末年的朱元璋被史书尊为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也是明朝开国皇帝(1368~1398年在位)。史载朱元璋出身贫苦,但他15岁时成孤儿,出家当和尚。以后多年在外云游,按照阶级划分理论,朱元璋不能算农民,而是有宗教身份的游民。朱元璋25岁时参加郭子兴的暴动组织。郭子兴则是安徽定远地方一个财主,加入了白莲会。他拿出家里的钱财,摆酒杀牛,结交江湖好汉。可见郭子兴也不是农民,而是财主。元末闹暴动起义的其他领袖如刘福通、韩山童均不是农民,而是白莲教的专职领袖。其他如张士诚、徐寿辉、明玉珍均是商贩,陈友谅是县吏。总之,没有一个是农民。最后朱元璋扫平群雄而建立的明王朝根本不见农民的淳朴厚道,有的是严刑峻法和大杀功臣。

  应该说,元末民众暴动的主要动力不是为了农民的什么利益,而是民族矛盾,因为蒙古人在政治治理上比后来的满族人差远了。

  4、明末的李自成也被史书尊为农民起义的伟大领袖。但是,史载李自成也不是农民,而是银川驿卒,也就是明朝送公函的公务员。李自成经过多年的战争,最后建立起大顺朝,同样看不到在哪些方面代表农民的利益和诉求,只有财产掠夺和——腐败太快,以致打到北京就自己垮了。

  5、清中期的太平天国真可以算得上的一场革命,因为洪秀全的拜上帝会是直接引进西方的基督教,这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洪秀全不是农民,而是游民加书生。杨秀清、石达开等是烧炭工(属于工人阶级了)。拜上帝会则歪曲了基督教义,加入乌托邦幻想,因此红洪秀全一进入南京建立太平天国就彻底腐败堕落了,其专制远胜于清朝皇帝,其内讧规模和胡思乱想则前无古人了。太平天国的生灭全过程与农民以及农民的诉求没有任何关系。

  从上面几个历史故事可以看出:

  1、以上几位领袖人物和他们领导的军事力量,肯定有真正的农民参与,部分是主动的,大部分是裹胁的。但同时他们的对手,也有很多农民参与,如陈胜吴广面对的秦朝军队,至少关中的农民是支持朝廷的;黄巢面对的唐朝军事力量,主要由农民组成;朱元璋的对手陈友谅、明玉珍、张士诚等也得到农民和游民的支持,其中以明玉珍最亲民爱民,口碑远好于朱元璋;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队伍四处游动,故游民参加多,农民多是被裹胁。正由于定有居所的农民基于传统意识和经济利益,仍然支持朝廷,因此李、张(特别是张)才会在各地大开杀戒;洪秀全在文化上不为守旧的农民所接受,其队伍主要以两广和湖南的游民为主。这些事实说明用“农民起义”来标榜这些暴动和其领袖是不准确和不合理的。

  2、如果是农民起义,当然有它的动因并代表农民的诉求。但上述这些起义的动因和诉求与农民关系太小,还不如说这些起义者是被逼,或者某些个人的野心驱使所致。

  3、以前对中国历史上的暴动和改朝换代,有“让步论”,即每次暴动和新王朝建立,新统治者总是要对农民作出政策让步。其实,这种理论大有问题:这里的让步,是统治者的让步,而不是农民的让步;其让步的对象主要不是农民,主要是对士族、游民和地主的许诺和让步,因为这些阶层才是稳定或者捣乱社会的中坚力量,真正的农民只是他们的被动的跟从者或者旁观者。

  4、一位历史学家说过一句名言:历史都是当代史。意思是历史都是书写者根据其理解和想法去编写的历史。现在说到“农民起义”,是当代书写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写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农民、以及什么是真正的农民的诉求不甚了了。造成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近现代中国写历史书的学者们不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总结历史,而是理论先行,用理论框框去裁剪改造事实。因此,所谓“农民起义”是一个伪命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末农民起义失败于什么时间唐末农民起义的意义
唐末农民起义中,比较有规模的有四次,分别是裘甫起义、庞勋起义、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唐末农民起义失败于什么时间?公元884年,黄巢起义失败,前后历时25年的唐末农民起义宣告结束。黄巢雕像裘甫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中最早的一支,裘甫于公元859年12月在浙东起义,先后攻占了象山、剡县,后来由于裘甫的指挥失误,导致农民军被官军围困,在860年6月以失败告终。庞勋起义发生在公元869年10月,庞勋带领桂州的戍卒起义,从广西一直打到徐州,在徐州地区有数万部众。后来被朝廷的十万兵力打垮,庞勋起义的失败时间是公元870年1月。公元874年,王仙芝在河南起义,声势非常浩大。王仙芝领军在河南、山东、安徽一带打击官军,部众有近10万人,但是王仙芝却有接受诏安的意向,在与唐军对抗的过程中思想动摇。王仙芝起义失败于公元878年。在公元878年,王仙芝率军同官军大战,当时他的友军黄巢在江淮流域作战,无法赶来支援。王仙...
· 为什么隋末的农民起义是先在山东爆发的?
大隋帝国的崩溃,可以说和一首民歌有关。这首民歌的名字叫《无向辽东浪死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别去辽东给杨家人当炮灰了。这首民歌起初是在山东地区流行,并且很快,触发了隋朝末年山东地区民众的反隋起义。紧接着,这场农民起义席卷全国,拉开了隋朝崩溃的序幕。那么,为什么隋朝末年,农民起义最开始是在隋朝爆发呢?这要先从《无向辽东浪死歌》的产生背景说起。隋炀帝在位期间,透支民力好大喜功,在私生活上,隋炀帝挥霍无度,此外,大运河、南巡以及对高句丽的征服战争,这些重担都压在了隋朝百姓身上,让隋朝百姓无力负担。山东,算得上这压力的重灾区。在那时候,隋朝把山东地区作为征服高句丽的军事基地,征兵、征集军粮、征集战争需要的劳动力及其他物质,都首选山东。这样,山东人要么死在隋朝前线上,要么死于运输的劳役上,要么则是被迫卖儿卖女最终饿死……总之,景象惨不忍睹。于是,有了这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因为山东地区受到的负担最...
· 隋末农民起义的过程隋末农民起义的结局
隋朝末年,一场大起义运动为隋朝的统治画上了句号。这场农民起义为何会爆发呢?和许多起义的原因大同小异,隋炀帝的,繁重的徭役,兵役,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所以,农民纷纷奋起反抗,这场起义究竟发生了什么。隋末农民起义的过程究竟具体是什么呢?农民起义配图隋朝末年,隋炀帝发动战争,大兴土木,给百姓造成巨大压力。邹平人王薄率先奋起反抗,聚众起义,先是占领了长白山作为阵地。可惜的是,很久就被下去。虽然王薄失败了,但是全国各地的起义纷纷兴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开始了。起义的队伍大大小小,主要有三支队伍,瓦岗军,河北义军,淮南义军。其中瓦岗军的实力最为强大,瓦岗军实力强大,战斗力极强,可是后来却在胜利的时候内部出现叛乱。李密谋反杀害了几个重要的农民领袖,从而使得队伍瓦解,起义失败。河北义军实力相对较弱,后来被唐军所打败,从而失败。淮南义军实力相对最弱,有两个领袖,后因一个领袖所领导的队伍被击败,另一个投降而...
· 隋末农民起义首领
杜伏威(?-624年),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齐州章丘(今属山东省)人。曾率起义军长驱千里,建立农民政权,打击了隋朝的腐朽统治。后降唐,被毒杀。1创业艰难杜伏威是齐郡章丘县人,自幼与辅公u交好,二人为刎颈之交,江淮军就是他俩一同创立的。与前二者相比,杜伏威的出身最为贫苦,翟让是小公务员,李密是世袭蒲山公,窦建德也算是个小土豪,杜伏威不同,他无财无势,是彻底的贫农出身。杜伏威的起义与贫穷直接有关,杜家贫无以唯生,他的好朋友辅公u挺身而出,偷了人家的羊送给杜伏威。杜伏威不是圣人,虽然知道是贼赃,但为了生存,也就笑纳了。后来这事泄露出去,官府追查得很严,当时正是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造反,隋炀帝杨广情急之下,采用恐怖手段,允许地方官对这些盗贼“生杀任情”,偷羊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碰到酷吏,偷一文钱就能杀头,何况是偷羊?二人惧怕之下,干脆就不当良民,扯旗造反了。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逃窜...
· 瓦特·泰勒农民起义
背景1348年到1350年肆虐的黑死病,削减了大量英格兰的劳动力。由于劳工短缺,庄园释放出更多的耕地和牧场给农民,后来幸存的劳动者得以要求更高的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而权贵们希望尽快恢复到瘟疫前的状况。1351年,爱德华三世召开议会,通过了对自由劳动力进行约束、激怒农民的《劳工法令》。为筹集海外军事行动的经费,英格兰国王理查二世于1381年第三次征收人头税,且这一次的税率是前两次的3倍(第一、第二次分别于1377年和1379年征收)。而此时理查二世年仅14岁,政府由一群被认为腐败且利用国王的软弱的权贵主导:包括代理摄政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坎特伯雷大主教西蒙·苏保利,以及对征收人头税负有主要责任的财政大臣等。1381年5月,在埃塞克斯农村的收税官遭到当地人的抵制,而民众又对负责调查的法官采取暴力行动。于是,民间不满情绪迅速蔓延,埃塞克斯和肯特的民众揭竿而起,最终演变成进军伦敦的大规模武装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