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堪称成吉思汗第二的蒙古奇女子满都海为何死的不明不白?难道真是死于太监汪直之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5
转发:0
评论:0
堪称成吉思汗第二的蒙古奇女子满都海为何死的不明不白?难道真是死于太监汪直之手?,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也即是成化皇帝。作为皇帝,朱见深在位二十三年,

  明宪宗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也即是成化皇帝。作为皇帝,朱见深在位二十三年,时间不短,执政所为也颇有争议,值得细细评价,但我们今天要说的并不是朱见深,而是他执政期内的另外两位传奇人物,这俩人,一位是蒙古中兴女英雄,一位是成化第一宦官,这就是满都海与汪直。

  汪直,明朝著名权宦,后世评价一般负面居多,被与王振、曹吉祥之流并列,被称为大奸。

  (近如王振、曹吉祥、汪直等,或参预机宜,干政令,招权纳宠,邀功启衅。或引左道,进淫巧,以荡上心。误国殃民,莫此为甚。)

  实际上汪直此人并不简单。他一生故事很多,也算是个传奇人物。明朝权宦很多,由于太监的身份,后世对他们的评价大多站在藐视的立场,往往先戴着负面的眼睛。

  汪直曾手握大权,最后虽被贬南京,终究得以善终,且身后未被清算,光这一点,就比不少名臣都强上很多,也可看出此人之不凡。强如于谦、张居正,结局甚至都不如汪直。

  满都海,在明朝史书上记载不多,在蒙古史料中却是个传奇人物,被称为“蒙古中兴之母”,她出身于汪古部,汪古部与蒙古黄金家族是世代姻亲的关系,成吉思汗女儿阿海公主就嫁与汪古部首领阿兀思,从此世代通婚,互称“安答”,满都海也成为了黄金家族后裔满都古勒的侧室并为他生下二女。

  满都古勒不久去世,满都海成了寡妇,也是蒙古高原上最吸引人的寡妇,她本身文武双全倒是其次,关键在于她的身份和蒙古的习俗。作为已故大汗的遗孀,她选择了谁当丈夫,谁就能成为下任蒙古大汗。

  最后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满都海决定嫁给孛罗忽留下的孤儿巴图蒙克。这个决定之所以出人意料,不但因为满都海的年龄比巴图蒙克大很多,有大十五岁和二十五岁两种说法,个人更倾向于大十五岁,从辈分上算满都海是巴图蒙克曾叔祖母(高出三代),而且还因为孛罗忽不久之前还是满都古勒的敌人。

  满都海有自己的考虑,从继承顺位上来看,黄金家族当时已人丁凋零,这得益于瓦剌部也先的,也先即是制造土木之变的瓦剌首领,巴图蒙克已是当时最高顺位,虽然他只有四岁或七岁。

  当时的草原还是四分五裂,瓦剌经过了也先的辉煌开始衰落,分裂为四部,但总体实力依然强大,始终与蒙古本部落也就是鞑靼部争夺汗位,如果与任何一个外姓部落结婚,不仅将面临着被卫拉特各部落联手进攻的局面,还将失去鞑靼部的支持,对于立志要统一东西蒙古的满都海来说显然会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嫁给巴图蒙克是明智的选择。

  随后的历史进程也证明了这点,巴图蒙克成年后成为了被称为“蒙古中兴之主”的达延汗,这与满都海的选择是密不可分的。

  汪直最活跃的时期是成化十二年(1476年)到成化十九年(1483年),满都海活跃的时期是1467年1480年,致力于统一蒙古的她一生都在南征北战,两人的活跃期之间有四年是重叠的。

  除了东击卫拉特也即瓦剌,鞑靼也不忘屡屡犯边,与汪直的巅峰期有四年左右的交集,而汪直是个好武功的太监,还曾长期镇守边关,与鞑靼作战无可避免。

  满都海的事迹在汉人典籍中几乎无迹可寻,即便在对边患记录比较翔实的《明实录》中都没有只言片语,较有名的一些私人著作中更是毫无头绪。

  但在蒙古史料中,不管是公认蒙古三大文献的《黄金史纲》《蒙古源流》还是其他如《蒙古黄金史》《蒙古家谱》等著作中,都是不吝笔墨,大加褒扬,,不过很遗憾的是,由于蒙古史独特的叙述方式,其细节仍然互相冲突,语焉不详。

  满都海是蒙古史上仅次于成吉思汗的第二号人物(道润梯步校注《蒙古源流》)

  由于对满都海的记录不完整,所以对此段历史感兴趣的网友在没有具体史料考证的情况下,大部分也只能自行脑补,满都海的主要功绩是下嫁当时尚是儿童的达延汗维护了黄金家族的统治,征服右翼,进攻东蒙古瓦剌等,由于其是女性携幼夫出征,使其更具传奇色彩。

  但就是这样一位被称为“蒙古中兴之母”的传奇女子,蒙古史籍中对她的记载却在1480年就戛然而止,再也找不到了,根据她的年龄来推测,当时满都海应该只有三十二至三十五岁,远低于正常死亡年龄,这无疑很不正常。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比明成祖朱棣征战一生,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到他六征蒙古时却突然结束了,连怎么死的都没有任何交代,这就引起了当代网友的好奇,对其死因进行诸多猜测,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难产说,这种说法认为,1480年满都海三十几岁,还处于女性的生育年龄。达延汗成年后,满都海与他生了七子一女,其中至少有两对双胞胎,这个生育率是非常高的,在当年草原约等于无的医疗环境下,如若生产时遭遇凶险,基本等于宣告死亡,而三十几岁的孕妇也是高危产妇,如果说是死于难产,也是有可能的。

  战死说,将军难免阵前亡,对于常年亲自征伐的武将来说,战死是归宿之一,这也是很多人支持的一种说法。

  这种说法就必然要请出汪直,结合他的活动来进行分析。汪直在成化十二年(1476年)崭露头角,到了成化十五年(1479年)已经权倾天下,炙手可热。

  汪直在政治上的是非不在本文讨论之列,“直年少喜兵”,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十分出彩的。

  成化十五年,建州女真意图犯边,汪直受命监军讨伐,在建州之役中表现得有勇有谋,女真人被杀戮大半,由于清朝篡改了明史,战役具体细节不详,但看事后的封赏是改不掉的。

  担任总兵官的朱永原为抚宁侯,此役后被封保国公,汪直加俸三十六石,并由此总督十二团营,成为第一个掌握禁军的内臣。

  (直听之,用抚宁侯朱永总兵,而自监其军。师还,永封保国公,钺晋右都御史,直加禄米。)

  朱永由侯爵直接升为公爵,可见其功劳。汪直更是直接加了三级俸禄(明朝太监无品级可升,最直接的封赏就是加俸),并得以掌管禁军,此役之大获全胜,可见一斑。对比一下,在北京保卫战中军功第一的石亨也只是因功被封侯,军神戚继光终其一生也未被封侯。

  辽东的女真和西北的蒙古始终是明朝的两大边患,女真被汪直暴击了,鞑靼又不安分起来。满都海对于蒙古部落来说是中兴之母,对于明朝来说,她只是个鞑酋,是个挑起边患的首领。

  满都海中兴蒙古的志向必然与明朝扫平边患的目标产生冲突,战争很快就来了。

  成化十六年,鞑靼大举入侵河套,汪直监军,王越提督军务,朱永任总兵官出兵抵御。汪直探到蒙古王庭设在威宁海,于是派朱永领兵诱敌,自己跟王越率精兵两万,经过二十多天的潜行到达王庭所在地猫儿庄附近,趁天降大雪夜袭蒙古大营,大获全胜。此战后,汪直加俸四十八石,王越以功封威宁伯,成为明朝仅有的三位以战功封伯的文臣之一。

  成化十七年,鞑靼军又入侵大同,汪直总督军务,以王越任总兵官出兵征讨,在黑石崖处又大胜鞑靼,取得了又一次胜利,汪直得到的封赏是加俸三百石,对于十二石为一级封赏的太监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记录。

  (十七年秋,命直偕越往宣府御敌。)

  而蒙古史料中对满都海的记载,到成化十六年就戛然而止了,这显然很不正常。

  小编认为,要把成化十六年和十七年这两场战役结合起来看。

  成化十六年(1480年)间,鞑靼部的实际首领正是满都海,那段时间正是她高调征伐时期,一向亲征的满都海必然参与这次战役,那么她必定在汪直夜袭的蒙古王庭之内。现在很多网友猜测,满都海正是死于汪直的那次夜袭,小编认为很有可能,但史料中并无明确记载。

  还是从封赏来进行分析,战后,王越因功封伯,汪直加俸四十八石,封赏程度超过了汪直大败女真那次,显然夜袭王庭的战绩是真实存在的。而到了成化十七年黑石崖击败鞑靼那次战役,从记载上看,战功并没有之前的大,汪直得到的封赏却是创纪录的加俸三百石,但王越却没有得到相应奖赏,这又是为何?

  小编的观点是,满都海在成化十六年的夜袭中已身受重伤或是战死,但当时明军并未知晓,只按大胜来论功行赏。不论满都海是当场战死后被带回或是受重伤逃回之后身死,鞑靼为了报仇,在不惜腹背受到瓦剌威胁的情况下兴兵,结果又遭失败,在这次战斗中,明军得知了鞑靼统帅满都海已在上次战斗中身亡,所以明宪宗追加了汪直的功劳,给他一次性加俸三百石,属于补偿性封赏。

  这在明军斩首记功的考核中也可以得到体现,蒙古首级是最值钱的,何况是杀死了鞑靼的首领,这在明初以后是没有过的军功。

  《古今治平略》:凡首功四等,曰北虏,曰辽东女直,曰西番苗蛮,曰内地反贼。

  关于满都海之死,历来是很多明史爱好者很感兴趣的话题,也有不少网友跟小编探讨过,比如网友寒窗烟雨2的分析也差不多如此,他的论据是:第一,在那次夜袭之后。达延汗居然提出和亦思马因结盟一起对付明朝,这太奇怪了。此人是他杀父仇人,而且是满都海生前重点打击的对象! 第二,在那次夜袭后,达延汗入侵明朝的次数极多,比以前次数起码增加了十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其生命结束!

  这个论据由于时间关系,细节小编未来得及加以考证,不过事实是存在的。

  这么大的功劳,史书中为何不见记载?

  可能是由于此后俺答汗封贡之后,蒙古逐渐已不再成为边患,女真取而代之,为了保持对右翼蒙古也就是鞑靼部落的友好,刻意而为之。

  另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汪直的宦官身份及后世的定性,很可能是被刻意隐瞒了。

  而对于蒙古史料来说,传奇英雄满都海死于一个宦官的夜袭,无论如何是非常不光彩的事,加上蒙古史籍记载也没那么讲究,干脆就从此不提了,满都海在成化十六年之后,就在也没有在史书现过,取代她的,是她的丈夫达延汗的崛起。

  不论如何,满都海是历史上少见的巾帼英雄,不论作为对立的明朝还是蒙古各部落,对真正的英雄都值得尊敬,古今史家对其评价都是相当正面,时至今日,内蒙古呼和浩特仍有纪念她的满都海公园。

  最后,以蒙古历史重要文献《阿勒坦汗传》中的诗歌来作为结尾,纪念这位黄金家族守护者:

  (她)以虔诚之心坚定祈祷,

  将贵子小心谨慎地守护照看,

  使孛儿只斤黄金家族如意珠般繁荣兴旺。

  如此无误一失地守护达延汗,

  点燃孛儿只斤火焰之情如此这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中此人堪称吕布第二,却死于冢虎​司马懿​之手
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小说《三国演义》中给他的定性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却反复无常,且智商不高。《三国志》里给他的定性则是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而在一般普通人比较出名的称呼是,有勇无谋,“三姓家奴”最终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被部下叛变,城破被俘,被处死。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忠孝节义”吕布,不忠不义,以身侍贼的人“三姓家奴”也成为一生的耻辱,但是三国中有一个人喝吕布一人一生三叛,有如三姓家奴,最终被诛杀.此人就是三国中的孟达,建安初年,天下饥荒,孟达与法正入蜀地依附刘璋,刘璋与张鲁发生战争,战败。又有曹操将前来袭击。在内外交逼之下,刘璋听信手下张松、法正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想借刘备之力,抵抗曹操。不料此举乃引狼入室,刘备反手攻击刘璋,法正孟达与又为刘备...
· 汪直擅政的结局:一代专权太监汪直被明宪宗处决
当时,有盗越皇城入西内,东厂较尉缉捕逮获,太监尚铭上报,宪宗甚喜,厚加赐赉。汪直听後大怒称尚铭违背其意独擅功。尚铭恐惧,於是偷偷向宪宗上报汪直的过错。宪宗因宠信李孜省,加上万安勾结昭德宫而独揽政权,亦称汪直浸淫,宪宗於是渐渐疏远汪直。成化十八年三月,科道交相弹劾西厂苛察,万安亦称应当罢免西厂,而刘珝持不可。宪宗竟然罢免西厂,朝廷内外官员均欣然大喜,刘珝则有惭色。同年八月,因万安恐汪直为王越所诱,於是请求恢复使用王越,调任镇守延绥,而以都督许宁取代原职。成化十九年(1482年)六月,汪直因为与总兵官许宁不协,巡抚郭镗上报,宪宗於是调任汪直为南京御马监。同年八月,御史徐镛上疏弹劾汪直欺罔罪,并称:汪直与王越、陈钺结为腹心,自相表里。肆罗织之文,振威福之势,兵连西北,民困东南,天下之人但知有西厂而不知有朝廷,但知畏汪直而不知畏陛下。渐成羽翼,可为寒心。乞陛下明正典刑,以为奸臣结党怙势之戒。宪宗表...
· 满族女子为何都穿“花盆底”鞋?
在宫廷剧中时常看到嫔妃们穿着一双“高跟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种鞋叫做高底鞋,俗称“花盆底”。那这种鞋是怎么来的呢?是从关外带来的风俗吗?有人认为“花盆底”是满清自关外带来的。他们认为,因为清政府担心自己民族被同化,所以在入关之初野蛮地推行自己的发饰与服饰,头上如此,脚上亦然。配合此说的,还有一个传说。据说满族的祖先有一个叫做多罗甘珠女罕的公主,其父王被另一个部落首领害死,他们的王城阿克敦城也被夺走了。多罗甘珠决心夺回城池为父王报仇。但是阿克敦城三面围着红锈水,有三尺多深,人马无法过去。多罗甘珠受到了长腿白鹤的启发,她带领众人制作了“人造木鹤腿”,顺利地走过了护城河,为父亲报了仇。从此满族的妇女们开始在脚上套上这种“木鹤腿”,后来慢慢演变成高底木鞋。但是此说好像非常牵强,“人造木鹤腿”就是高跷,战时用过就完了,平时干活穿着十分不便,应该不会流传下来。当时的女真人可不是入关之后...
· 满都海哈屯
生平满都海出生的地点有两个说法,一是生于新疆南部哈密附近,另一个说法则是生于呼和浩特附近的土默特平原。出身绰罗斯氏,父亲名为绰罗斯巴西特穆尔(Chorosbasi-Temur),曾任也先的丞相。她的父亲将她嫁给蒙古大汗满都鲁,成为他的第二位妻子。满都鲁死后,33岁的满都海夫人拥立满都鲁侄巴彦蒙克之子巴图孟克为大汗,就是达延汗。自己也改嫁给了7岁的侄孙达延汗。达延汗年幼时,满都海被授予“彻辰”称号,摄政。杀死觊觎汗位的太师亦思马因,使汗庭重新团结。废除了自元帝国沿袭的太师、太尉、太傅、太保、少师、平章、知院等官职。恢复成吉思汗时代的济农、诺颜。1487年,16岁的达延汗开始亲政,满都海哈屯为达延汗养育了七个儿子:图鲁博罗特(察哈尔部的始祖)、乌鲁斯博罗特、巴尔斯博罗特(济农部、土默特部的始祖)、阿尔苏博罗特(多伦土默特部的始祖)、阿尔楚博罗特(巴林部、扎鲁特的始祖)、斡齐尔博罗特(克什克腾的...
· 内蒙古满都鲁
满都鲁(1475年-1478年)在位,又称满都古勒汗(Mandaghol),尊号乌格克图汗,鞑靼君主,第31代蒙古大汗。哈尔古楚克都古楞特穆尔鸿台吉的孙子,阿斋之子,脱脱不花的异母幼弟,摩伦汗死后近十年,蒙古混战,大汗之位空缺,直到1475年,利继满都鲁在混战中胜位。满都鲁加强了可汗的权威,为达延汗的中兴奠定了基础。满都鲁死后,他的第二位妻子满都海夫人拥立巴彦蒙克(阿噶多尔济的孙子)之子巴图孟克为大汗,就是达延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