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卡诺莎之辱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3
转发:0
评论:0
卡诺莎之辱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罗马帝国衰落之后,宗教人员的授权长期掌握在世俗君主手中。世俗君主利用教职的任

  罗马帝国衰落之后,宗教人员的授权长期掌握在世俗君主手中。世俗君主利用教职的任命权,鬻卖神职, 将其封给忠诚的下属和家族成员,或者用各种手段把辖下的教区据为己有,从而获得巨大的收益。君主的领内出现大量具备一定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教区和修道院,它们逐渐形成重要的政治势力。这些现象导致罗马教廷的财产流失,道德声望与威望的下降,教皇在宗教事务方面的控制力也随之受到挑战。同时,君主授职也导致领内教区的腐败。因此,十一世纪之后,西欧兴起了一股主张提高教皇的地位与控制力并且反对教区世俗化的克吕尼运动。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作为克吕尼改革派,在任内早期就试图推行改革,由当时的枢机主教团和神圣罗马帝国手中夺取教职授权。当然格列高里也明白,如果神圣罗马帝国继续保留对教皇选举的干预,他的改革是无法完成的。1056年,年仅六岁的亨利四世登上皇位,机会出现了,罗马教廷趁着皇帝年幼,于1059年4月13日颁布著名的教皇选举法,规定封建领主不再拥有干预教皇选举和任命治下红衣主教团的权力。1075年教皇又发布了《教皇敕令》(二十七条),具体地阐述了教皇的地位及其权力,例如宣称:“唯有教皇一人具有任免主教的权力”;“唯有教皇一人有权制订新法律”;“一切君主应亲吻教皇的脚”,“教皇有权废黜皇帝”;“教皇有权解除人民对统治者效忠的誓约”,甚至宣布:“罗马教会从未犯过错误,也永远不会犯错误”;“凡不与罗马教会和谐的不得视为基督徒”;“教皇可以命令臣民他们的统治者”;“教皇永不受审判”等等。教皇格列高利七世趁德国国内局势未稳之际,命令亨利四世放弃任命德国境内各教会主教的权利,宣布教皇的地位高于一切世俗政权,甚至可以罢免皇帝。对此,亨利四世仍然继续任命主教并且最终以召集德意志主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相对抗。国王亨利四世与教皇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教皇则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于是格列高利七世发布敕令,废黜德皇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与此同时德国国内以公爵鲁道夫为首闹独立的一些诸侯宣称,倘若亨利四世不能得到教皇的宽恕,他们将不承认他的君主地位。教皇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浪潮。此外,亨利还要面对萨克森人的复叛和国内的克吕尼运动,被革除教籍使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哥特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国际背景527年,查士丁尼即东罗马帝国皇帝位。查士丁尼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就是重视旧罗马帝国的大统一局面。西罗马灭亡后,东罗马皇帝便以旧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命。查士丁尼便是如此,他旧罗马帝国的政治理想,有着狂热的宗教色彩,富于进攻性。西罗马灭亡后,其领土多在日耳曼蛮族的统治之下,查士丁尼常说:“哥特人以暴力夺得了我们的意大利,却至今不把它交还。”而这些蛮族国家的统治者都信奉基督教异端——阿利乌斯派。这个教派主张基督是上帝创造的人而不是神,因而也不能与上帝同语,他们还反对教会占有过多的地产。这些情况都是罗马所不能接受的。罗马皇帝被认为是基督教正统的保护者,罗马帝国与基督教世界实际是两位一体的。查士丁尼是强硬的正统教徒,他立志荡平异端的蛮族国家,重建政治上、宗教上双重统一的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的经济政策和宗教政策都是为了他的服务的。查士丁尼当政时,国库充裕,但为了适应大规模对外扩张的需要,查士丁尼不...
· 卡诺莎之辱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亨利恢复教籍保住帝位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平息以鲁道夫为首的诸侯反对派,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告灭。格列高利七世认识到情况有变,于1080年再次对亨利四世处以绝罚(破门律),开除其教籍。亨利亦再度宣布废黜教皇,并任命一名敌对教皇克莱芒三世,随即率大军挥戈南下进军罗马(1084年),准备以武力雪洗“卡诺莎之辱”。亨利四世成功地占领了罗马,在那里由伪教皇克莱芒三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格列高利七世弃城南逃萨来诺,他向盘踞在西西里的诺曼人首领罗贝尔·吉斯卡尔求援。吉斯卡尔欣然从命。结果诺曼人确实赶走了亨利四世,但他们同时洗劫了罗马。格列高利七世在孤独中客死意大利南部的萨莱诺(1085年)。亨利四世很快面对着新的挑战叛乱,继任教皇维克托三世联合帝国诸侯攻打亨利。1105年,亨利四世被推翻并遭到囚禁。后来,亨利逃往列日,并在那里去世了,新任教皇帕斯卡尔二世下令不得为亨利四世举行...
· 利萨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1866年6月,普鲁士与意大利联合向奥匈帝国进攻,前者想把德意志境内各邦都划归普鲁士,后者则想克复威尼斯。意大利人在陆地上失败了,为了能在和平谈判中讨价还价,它寻求海上的胜利。意大利的海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它有12艘铁甲舰,包括新的蒸汽动力快速舰“意大利”号和“迪波托加罗”号,新的有炮塔和撞角的“铅锤”号(“阿芳德托尔”号),全部舰船均配备大口径“阿姆斯特朗”线膛炮。此外,还有16条木壳蒸汽机舰船。但是意大利的水兵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他们的军官缺乏进取心,他们的司令官C·C·佩尔萨诺上将似乎对他的这一行一无所知。与佩尔萨诺的十几条铁甲舰相比,奥匈帝国只有7艘铁甲舰,全部是蒸汽快速舰,但都有点陈旧了。他们的木壳舰主要有1艘蒸汽动力舰“凯撒”号,5艘螺旋桨快速舰和1艘海防舰。每艘木壳舰上,只有少部分炮是线膛炮,事实上奥匈帝国的火力还没有意大利的一半。但是他们的不可估计的优势在于他们的舰队...
· 英埃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洲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侵入埃及,结束了马穆鲁克王朝。1769年,埃及马穆鲁克军团驱逐了土耳其统治者,宣布埃及独立。1798年,拿破仑率军侵入埃及,建立起法国殖民统治。1801年,英国乘埃及人民反法斗争高涨之际,伙同土耳其军队打败法军。法国退出后,英国势力乘虚而入,但让土耳其总督统治埃及。1805年,埃及军官穆罕默德—阿利发动兵变赶走土耳其总督,打败继任的麦木鲁克贵族,夺取政权。1807年,英军侵入埃及,但被阿利领导的埃军打得落花流水。阿利代表新兴地主、商人集团的利益,进行了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推动了埃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在1831—1833年的第一次土埃战争中打败土耳其,占领了苏丹、、黎巴嫩和巴勒斯坦。英国极端仇视埃及的强大,它先是唆使土耳其进攻埃及,发动第二次土埃战争,土耳其失败后,它又联合俄、普、奥等国对埃及施加压力,并出兵干涉。...
· 苏俄内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苏维埃政权建立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结束了俄国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并立、一个国家两个政府的奇怪局面,苏维埃政权正式在俄国建立了起来。然而,迎接苏维埃政府的并不是革命成功的喜布列斯特和约悦,铺天盖地而来的各种敌人,叛乱此起彼伏,内战在全国范围爆发了,这个新生的国家几乎从诞生伊始就面临着夭亡的威胁。内战爆发时的形势对于苏维埃政府和红军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各种各样的叛乱白军和外国干涉军相互勾结、遍及全国,反对苏维埃的叛乱和干涉不仅数量多、范围广,占据了全俄大部分领土,并且从各个方向包围了苏维埃政权控制的核心地区。大部分的军官和尚有组织和战斗力的部队都投向了新政权的对立面,而由于缺少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军官指挥和组织的红军部队组织涣散、纪律败坏、战斗力低下,无力由军官、军校士官生、哥萨克军人这样的职业军人为骨干组成的白军。外国列强武装干涉英、法、日、美等协约国为扼杀协约国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新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