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的时候,为什么要把箭头插一下屎?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是讲关羽的。关羽率军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将士们取出箭头一看,毒已渗入骨头,劝关羽回荆州治疗。关羽决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将士们见关羽箭伤逐渐加重,便派人四处打听名医。
一天,有人从江上驾小舟来到寨前,自报姓华名佗,特来给关羽疗伤。华佗用刀给关羽刮骨去毒,帐里帐外的人都面色如土,而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刮骨疗伤”的故事。
刮骨疗伤,非常人所能忍受,而关羽却能谈笑自若,令人钦佩。而今天文章的主旨,不在于关羽是否勇敢,而在于他被毒箭射中这件事上。从文首我们可以得知,关羽中的是毒箭,毒入骨髓,所以才需要刮骨去毒。但是关羽毕竟是千载难遇的猛将,勇猛异常,所以,刮骨疗伤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是普通士兵中了这毒箭,结果会怎样呢?
答案很简单,非死即伤。但是,士兵因为中毒箭身亡,在古代是不常有的事情。因为古代军队极少使用带毒的箭。那么,看到这,很多朋友可能会有疑问了,在箭头上涂上毒药,不是可以增加敌军的伤亡吗?这样损敌利己的事情,为什么古代军队很少做?
众所周知,箭与弓、弩等搭配,是古代一种远射兵器。事实上,在有效射程之内,箭头不用带毒,箭只要射中敌人,一般都能对其造成致命的杀伤,非死即残。
古代箭的杀伤方式,是在进入人体之后就会制造一个创口,切割到重要血管立即没命;刺穿肺部、肝脏、心脏等重要器官也可能会导致内出血很快死亡;如果运气好一时半会没死,那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带着大量细菌的金属箭头就会导致人体出现严重的免疫反应,伤口迅速恶化,化脓感染细菌,最后死去 。
为什么不大规模的使用带毒的箭?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弓箭的致死率已经够高。古代打仗,头部和躯干是最容易中箭的两个部位,而只要这两个部位中箭,基本上就可以宣判死亡了
不大规模使用毒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古代制造毒药的成本较大,一场大的战役可能需要耗费十几万支箭,如果每支箭都图上毒药,成本就太大,要知道,毒药在古代并不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品,它的提炼和制作需要花费大量成本。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毒箭可能会被小规模的使用,用以射杀敌方首领或者大将,但很难大规模地投入战场。
虽然古代军队使用带毒的箭,但是他们却有别的办法提高弓箭的致死率。
行军之时,士兵的、牲畜的粪便都是很有用的东西,而且绝对是价格便宜量又足。其中一种用途就是:浸泡过粪便的箭头、再加上铁锈,非常容易造成感染。众所周知,弓箭主要造成贯通伤害,也就是说:基本多少都是会扎进身体的。如果伤者保持大运动量的持续奋战、加之伤口清理不及时,伤口的感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