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锁甲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劣势?锁甲实用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1
转发:0
评论:0
古代锁甲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劣势?锁甲实用吗?,甲,躯干以及四肢防具的总称,似物有孚甲以自卫也,亦曰介(古军礼有“介胄不拜”

  甲,躯干以及四肢防具的总称,似物有孚甲以自卫也,亦曰介(古军礼有“介胄不拜”之说),亦曰函(制甲匠人古称为“函人”), 亦曰铠(铁甲谓之铠),皆坚重之名也。胄, 即头盔,“兜鍪,胄也”。二者结合才可称为甲胄,它们是古代军人在战场上最可靠的伙伴。

  我国铁铠的出现比皮甲稍晚,但凭借出色的可加工性与防护能力,它从汉朝开始就在古代华夏军队的甲胄装备史上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中国铁甲制作精良,工艺完备,随着时代发展演变出了札甲、明光甲、鱼鳞甲、山纹甲、锁子甲等代表性形制,配件也逐渐增加,其工艺水平在宋明时期达到顶峰。这其中,最具实战价值的是札甲和锁子甲。

  锁子甲

  关于锁子甲的起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起码在公元前5 世纪,斯基泰人就发明了锁子甲;一说锁子甲是由凯尔特人发明的。随着东汉年间丝绸之路的打通,锁子甲跟随胡商开始进入中国。三国年间曹植所著《先帝赐臣铠表》中,首次出现了“先帝赐臣铠, 黑光、明光各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 今代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自理”的叙述,在此之前中国从无锁子甲的记录。

  锁子甲,这种舶来品,顾名思义是由铁丝曲环,环环相扣而成的一种柔性金属铠甲。

  锁子甲的结构看似简单,其实制作过程相当繁复。一领锁子甲所耗费的铁环数量不定,但一定与防护面积和编织层数成正比。如果将之分解,我们就可以发现这成千上万的铁环其实是由许许多多独立的铁环组构成,锁子甲的层数便是由铁环组的环数决定。

  单层锁子甲在编织时,遵循“二挂一”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先根据甲衣尺寸,预先组装若干三环组,用小于铁环直径的横杆将这些三环组中的两环穿连固定,而后以单个铁环将三环组中未被固定之剩余一环两枚一组连缀,而后再朝单枚铁环上穿两枚铁环,接着又以单枚铁环连缀。如此反复直至锁子甲最终成型。

  单层锁子甲

  双层锁子甲在编织时,则需要遵循“三挂一”原则,过程也相应要繁复许多。先取一个四环组,以横杆穿过其中三环将之固定。而后暂时忽略剩余未固定环,先以单个铁环将横杆上的左两环扣到一起,再取另一枚单个铁环将横杆上的右两环扣接,相邻两组必须以左压右或右压左的方式呈波浪式交错连接,组成奇妙的双层结构。这样制成的锁子甲网眼细密,防护性能相对单层编织结构大大提高。

  锁子甲的优点很明显,铁环连接的锁子甲不同于铁片穿缀的札甲,纺织式的编织结构使得穿着更为舒适,同等重量下,能够防护更多的面积,而且透气性良好,打理保养简便。

  但舒适轻便的另一面就是防御力不足。根据欧洲铠甲研究者的复原试验推算,击破锁子甲所需要的动能焦耳要小于札甲。总体上,锁子甲应对刀剑劈砍时效果较好,而应对钝器效果最差,对抗锐器穿刺的防御效果也不理想。

  比如《晋书·吕光载记》记录前秦征西域时,遭遇的龟兹军,“便弓马,善矛矟, 铠如连环,射之不入”。说明传统样式的箭矢,在突然遭遇锁子甲的时候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但是不久之后,应对办法就被想出来了。《唐六典·武库令》中,有一种名为“穿耳箭”的箭矢,号称“箭镞细如针,力透网子甲”。穿耳箭这个例子说明锁子甲在防御力上还有不足,对方只要改变一下武器形制就可以破解其防御。

  当然,如果将锁子甲铁环缩小,那么它的甲面会越发致密,防护效果越好,但是这样也就基本等于放弃了锁子甲轻便舒适的优点,而且其防御力依然比不过札甲。因此,虽然锁子甲在唐代就被列入十三甲式之一, 但装备量并不多。

  但是,在当时的吐蕃地区,锁子甲反而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吐蕃在唐代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政权,吐谷浑部控制区也曾经深入于阗和今天的克什米尔,获得锁子甲的途径相对中原要便利得多。唐代《通典·吐蕃传》中记载藏兵“人马俱披锁子甲,其制甚精,周体皆遍,唯开两眼,非劲弓利刃所能之伤也”。在宋代,著名的吐蕃青唐甲中也包含有锁子甲样式。这种铠甲对藏区的影响是那么深远, 以至于直到解放前,活化石一般的藏军依然时常披着锁子甲出现在相机镜头中。

  在元代,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大陆。在这个过程中元军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大量锁子甲,并将之应用到皮甲、札甲上作为防护组件。于是元代成为中国锁子甲的大发展时期。甚至在民间,锁子甲也变得广为人知,在元曲中“锁子甲”一词经常出现。

  明代甲胄因深受元代影响,并且掌握了四孔拉丝机技术,明军开始大规模生产并装备锁子甲,据明《武编》记载,当时明军“各边军士役战,身荷锁甲战裙,臂遮等具,共重四十五斤”。这些锁子甲不同于西方那种套头式样,而是如中国传统札甲般被分为披膊、前开对襟式身甲、下裙三大部分。同蒙古军一样,明代锁子甲往往与札甲相结合被制成复合甲。

  清代铁网甲,实际上也是锁子甲,但是比常规锁子甲编织方式更简单、重量更轻,当然防护力也差些

  后金刚刚崛起时,后金军各牛录的正丁、余丁就通过缴获与包衣自制,装备了大量锁子甲。清军入关后,锁子甲与棉甲一起成了清军主要甲胄样式。在《清会典》中,清军铠甲共有明甲、暗甲、棉甲、铁甲四种形制,这里的铁甲专指锁子甲。其款式形同满人马褂,前开对襟小圆领,袖口为马蹄袖样式以便遮护手背,为护军营专用。为了轻便减重,清代锁子甲还发展出了另一种简化版本——铁网甲。相对于正规锁子甲,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眼稀、环细、质轻、价低。此甲柔性相当出色,可与衣物合为一体,乍看确实犹如一张铁网蒙在穿着者身上。在清代紫光阁二十五功臣像中,有三位均穿着相同制式的铁网甲,可以推断此甲在清军中装备数量不小。

  本文摘自《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朝的步人甲是什么?“步人甲”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宋朝的步人甲是什么?“步人甲”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步人甲是宋朝特有的一种护甲装备,这种护甲一般重量都在58斤左右,其中枪手、弓箭手和弩手的步人甲重量还略有不同。弩手装甲最轻,枪手装甲最重,甚至有时枪手还会配备88斤的步人甲。虽然这种铠甲的防御力很高,但因重量原因行动力会大打折扣。同时期欧洲还在使用锁子甲,防御性远在步人甲之下。很多都好奇步人甲到底是如何打造而成的,这次就为大家做个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战争中,铠甲是非常重要的防御装备,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士兵的生命安全。在宋朝时期,宋军中流行一种“步人甲”,虽然具有十分强悍的防御性能,但却始终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让宋代士兵们又爱又恨。究竟步人甲是一种怎样奇特的铠甲呢?北宋太宗时期,在持续的宋辽战争中,北宋最终丢掉了北方的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即今天河北和天津以北等广大的地区。对宋朝来说,丢掉了燕...
· 长命锁(寄名锁)
长命锁也叫"寄名锁"。它是明清时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按照迷信的说法,只要佩挂上这种饰物,就能辟灾去邪,"锁"住生命,所以许多儿童从出生不久起,就挂上了这种饰物,一直挂到成年。长命锁的前身是"长命缕"。关于佩长命缕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据《荆楚岁时记》、《风俗通》、《岁时广记》以及《留青日札》等书的记载,在汉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这股丝绳被移到了妇女臂上,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种臂饰。不仅用于端午,还用于夏至。在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加之瘟疫、灾荒不断,广大人民渴望平安,所以用五色彩丝编成绳索,缠绕于妇女和儿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灾,祛病延年。这种彩色丝绳,就被称之为"长命缕"、也有叫"长生缕"、"续命缕"、"延年缕"、"五色缕"、"辟兵缯"、"朱索"、"百索"等名称的。到了宋代,这种风俗,继续存在。不仅流行在民间,还传...
· 古时候的木制枷锁为什么要锁头木枷究竟有多重呢
还不知道:古代木枷有多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刑具木枷锁属于刑具锁中的一种。所谓“刑具锁”,是惩罚性的特种锁具,从古代的木制枷锁演变而来,现在则为金属制作的手铐、脚镣、指铐等等。据考证,古代初期的木枷使用两块木板钉合而成。当囚犯押解到目的地以后,枷锁难以打开。后来巧匠制成了机关木枷锁,既安全可靠,又开合方便。那么古代木制枷锁为什么要锁头?古代的刑枷也是很有讲究的。古代的冶铁业和现在不能比,所以无法制造出像现在手铐一样高强度低质量的锁。这就造成结实的锁头肯定很沉重。古代的押解一般都是几个解差和犯人徒步行走,这样速度很慢,时间很长,犯人有充分的时间考虑要不要反击。一旦谋定而动,胳臂活动自由的情况下抡起锁头砸伤或者砸死解差,整个押解行动就告失败。但是木头是把手和头锁在了一起,头部的可活动空间就限制了胳臂的发挥,这样这种砸人的危险就基本杜绝了。而且木枷还是古代的刑罚中...
· 爱情锁
悬锁历史塞尔维亚弗尔尼亚奇卡矿泉镇至爱桥景爱情锁之肇始,可溯至一战以前塞尔维亚弗尔尼亚奇卡矿泉镇的至爱桥(MostLjubavi)。彼时,该镇女教师娜达(Nada)陷入与塞尔维亚王国军士官雷利亚(Relja)的热恋中。二人互誓永不变心。后雷利亚被征召前往希腊打仗,爱上一名来自克基拉岛的女孩而不归。远在故乡的娜达得知后,心碎而死。当地女孩们为纪念这段故事,并表达对自己爱情之捍卫,开始将镌有自己与恋人姓名的锁挂在当初之二人相遇的桥上,冀以防止对方变心。悬锁传统因二战爆发而中断,又因塞尔维亚女诗人德珊卡·马克西莫维奇(英语:DesankaMaksimović)笔下描绘这段爱情往事的诗歌《爱情祷告》(Molitvazaljubav)而再度受关注。观光季里,每日有大约五十人前来挂锁。2012年挂着爱情锁的巴黎艺术桥21世纪初,悬锁现象现于欧洲他地。如在巴黎,恋人们将名字镌在锁上,其中首字用大字号,而...
· 苏三新论甲骨文起源锁定“南阿文字”
在进一步的甲骨文起源研究中,一个偶然机会,苏三发现一张西人制作的古代中东文字字母意义对应表,在一个称作“南部阿拉伯”文字符号的一栏里,苏三“发现”了甲骨文的起源。假如说先前她认为中国甲骨文只是“借鉴”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话,那么现在她认为甲骨文直接继承了“南阿”文字,那就是甲骨文源头。对于这一发现,苏三自己用“大吃一惊”来形容自己当初的愕然。在这个表格中,每一个“南阿”符号都直接出现在商朝甲骨文里,只是个别稍有变形。其中多是意思独立完整的甲骨文字。使用他们的对应意义来破解未解的甲骨文,全部成功,意思通晓合理。如,一个竖立的菱形符号在甲骨文里出现数次,专家认为是未刻完全的白字,意思不明;但这个字在“南阿文字”中意思很明确,是一种小巧的木质“飞去来”器,中国新疆、埃及古墓中都有出土,年代都在3000年前,今天的澳大利亚土著还在继续使用,它的主要功用是捕猎飞鸟。在甲骨文中有“(菱形)隹”,用“飞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