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灭朝鲜后,为什么没有顺便攻打三韩?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6
转发:0
评论:0
汉灭朝鲜后,为什么没有顺便攻打三韩?,汉武帝时,汉军既已征服朝鲜,设汉四郡。但汉军并没有乘势灭亡残余的三韩各国,完

  汉武帝时,汉军既已征服朝鲜,设汉四郡。但汉军并没有乘势灭亡残余的三韩各国,完全将朝鲜半岛纳入汉帝国的版图之中。背后的原因,值得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一聊。

  一、征服卫氏朝鲜伤亡过大,无力南下

  罗马帝国不能在其顶峰的时候,吞并整个莱茵日耳曼地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黑森林之战中,三万罗马军团遇伏全灭。汉武帝征伐朝鲜也是惨胜若败,与罗马大帝屋大维有着相似的心酸。但究其原因却不该怪汉军的战力不足,更多归责于汉武帝的骄傲轻敌。远征朝鲜的汉军由左将军和楼船将军统率,水陆并进。楼船将军不是汉朝常设军职,属于“编外”的杂号将军。左将军虽然是高阶将军,但不属于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一类的“大”将军,只能算一个方面的军事主官,通常无权指挥汉军主力。汉武帝企图以五万偏师就仓促出发,规模本已不大,还分两路进攻。使得朝鲜军得已集中优势兵力,先击溃楼船将军的山东兵,再回师成功阻挡住左将军的汉军主力河北兵,形成两军对峙的僵局。最后,是左将军夺了楼船将军的兵权,两路汉军合兵后,猛力强攻。在汉军的威压下,朝鲜内部分裂,国王被杀。汉军才最终灭亡了朝鲜。整场战争,汉军伤亡惨重,愤怒的汉武帝不仅没有奖赏灭朝的汉将,反而问罪,楼船将军下狱,而主将左将军直接被斩首。为了维持在朝鲜的统治,汉武帝还不得不加封朝鲜降将为列侯。可见汉军军力损失颇大,无力势如破竹,继续南下灭韩。同时,根据《史记》记载,当年国内大旱。无论军力、财力都无力完成统一朝鲜半岛的历史任务了。

  二、“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国策影响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虽是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而不是汉武帝的上书,却是对西汉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对外用兵政策的绝妙总结。汉武帝对外用兵,虽然有一定的经济目的,但总体而言,其政治报复性更强,多是炫耀武力,展示天威,而非贪图领土的扩张战争。卫氏朝鲜与汉王朝积怨已久,招降纳叛,构成对汉朝东北国境的严重威胁。到了汉武帝时期,卫氏朝鲜国王“臣而不服”,甚至连表面上的恭顺都不愿意表示,深深刺伤了汉武帝天朝上国的自尊心,这才招致汉武帝彻底决心使用武力解决问题。而朝鲜南方的三韩,倒不是说一定对汉王朝恭顺,只是当时尚处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部落联盟状态,没有外交意识,既不臣服也不反对。加之属于农耕文明,与汉朝相安无事。汉武帝眼中根本没有把这样一个寂寞无名的苦寒之地放在眼里。再加上,当时汉匈战争并未彻底结束。汉军主力仍需应付漠北的匈奴余部,对三韩这样的“不急之患”也就放在一边。

  三、三韩民风剽悍,征服不易

  未被汉军征服的古代朝鲜半岛南部有三个小部族,它们是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这三韩都不同程度的开始向国家化发展,称之为国,并不为过,事实上也确实存在某些国家。不过,不是一个韩国,而是三个韩国。当时,三韩民智未开,野性残留。在朝鲜南部一隅之地,竟然有三国鼎立,内部连统一都难以完成,不是民风枭悍是很难办到的。同蛮族作战,往往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征服着实不易。在汉武帝没有决心之前,地方将领也没有力量完成。这从三国时期割据辽东朝鲜的公孙氏也没能吞并三韩,可知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灭朝鲜之战
朝鲜旧闻朝鲜半岛是秦汉以前中国化程度最高地区,它早在周初立国时就接受了中国的文化。周武王灭殷,传说殷纣王的叔父箕子带领着5000殷民逃到了朝鲜半岛的北部,建立了箕子朝鲜,将耕织、养蚕等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那里。到了战国,朝鲜与中原的往来逐渐增多,齐国运进朝鲜的虎豹之皮,燕国的铁器和货币“明刀”也传入了朝鲜半岛。当燕国全盛之时,曾经在真番、朝鲜组织了有效的统治,修障筑塞。秦灭燕国,朝鲜划属辽东郡管辖。汉初,汉高祖觉得朝鲜太远,不利于统治,就把疆界划到坝水,由封国之一的燕国管辖。卫氏朝鲜稍后,燕王卢绾叛变,投降了匈奴汗国,燕国人卫满率众人逃亡,集结党羽1000多人,他们改穿异族服饰,把头发结辫,向东出塞,渡过坝水,占据秦朝留下来的障塞,驱逐朝鲜王箕准,断绝与中原的往来。卫满在王险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统治当地土著和燕齐的亡命之徒。孝惠帝和吕后时期,经汉廷批准,辽东郡太守与卫满达成协议:卫满作为汉朝的...
· 汉武帝为什么要攻打卫满朝鲜?结局是什么
战国末期,乐毅灭齐使得燕国步入全盛时期,燕昭王趁势挺进朝鲜半岛,不久后便将其全数纳入燕国版图。秦王扫六合后,朝鲜半岛自然也就成了大秦帝国的一部分。到了汉朝,朝鲜半岛也是自然而然的被其收入囊中,归为辽东郡管理,所以在这个时期朝鲜还不是所谓的属国,而是真正的领土,但是一个名为卫右渠的人出现后,改变了这一切。汉武帝登基后,卫右渠接了长辈卫满的班,继续治理半岛,不过这哥们却是个野心家,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慢慢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其首先是收纳朝廷追捕的亡命之徒,以扩建军队,指使手下劫掠过往客商,后来更是屡次兴兵骚扰辽东城池。要说这人为何如此嚣张,正是抓住了这时候的汉朝腾不开手收拾它,原因也是十分的简单,此时正值汉朝与匈奴之间战争的激烈时期。汉武帝几乎已经将数代积累下来的财富全部投入到这次的战争当中,举全国之力北伐,而汉庭又怎会为了一个无关紧要,没什么利益的半岛兴师动众呢?要说这哥们的如意算盘要是遇上文...
· 楚汉之争险成“三国”:韩信为何最终没有称帝?
易中天在评历史人物时曾讲过韩信,说他为什么不和项羽、刘邦三分天下,是因“妇人之仁”。也还有一些别的人的论说,多归之于韩信主观上没有准备三分天下的决心、意志或缺乏政治头脑等。这些说法对吗?按当时情况看,没有出现“三国”,至少有两种解释:一是韩信思想中充满了“妇人之仁”之类愚蠢想法,而失去了良机;另一种可能则是韩信审时度势,认为脱离刘邦自成第三势力是不可能的,因而放弃了。窃以为第二种可能性要比第一种可能性大。韩信脱离刘邦自成一系的时机应该在项羽和刘邦相持,谁也无法取胜,而他正好消灭了项羽派去攻他的龙且大军,兵力大增时。这时有两人劝说他。一是项羽派去的武涉,韩信拒绝了,这很正常,说客是为项羽的利益而来的,项羽终久是敌国。另一人则是蒯彻(即蒯通),没有其它背景,从其说辞中看也确是从韩信的利益出发的。蒯彻劝说韩信脱离刘邦,鼎足天下。其说辞要点有四:一是楚汉相拒三年,谁也无力取胜,韩信的军力就成了决定...
· 为什么秦国首先要攻打韩国?
为什么秦国首先要攻打韩国?古人做事,讲究三思后行,这一点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要发起对另一个国家的战争,没有充足的准备当然不行,有了准备,还要有规划。秦始皇对六国发动战争期间,第一个开刀的就是邻居韩国。当时,与秦国接壤的并不是只有一个韩国,还有另外三个国家,但是为什么秦国会选择首先对韩国发起战争?公元前230年,秦国将领内史腾,奉命突然率部南下,渡过黄河进攻韩国。韩国被打得措手不及,无力抵抗。秦军一举攻克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俘获韩王安。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成为第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我们从地图上看,秦国与赵国、魏国、韩国、楚国同时接壤。为何秦始皇吞并六国之战,首先拿韩国开刀?这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韩国的地理位置太微妙了,它不偏不倚,正好堵在秦国函谷关前面。这就尴尬了,相当于在秦国的大门口堵上了一块大石头。秦国军队要外出对六国进行友好访问,就不得不首先搬开这块大石头。其...
· 蜀汉灭亡之后为何东吴能撑17年之久为什么曹魏没有出兵呢
还不知道:蜀汉灭亡之后为何东吴能撑17年之久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而蜀汉被邓艾偷袭投降之后,那么和蜀汉唇寒齿亡的东吴为何没有被迅速灭亡而是撑了17年的时间。在刘禅投降魏国后,天下三分的格局就被打破了,而当时东吴知道蜀汉投降后也是懊恼,但是东吴做出了,不反抗政策,积极的加大防卫力量,而东吴国内也是开始人心惶惶,当时东吴的皇帝是孙休,而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策使孙吴在战争时期得到了恢复。而当时魏国刚刚接手蜀国,大量的土地,战士们也是经历了大战身心疲惫,不得不休息,当时的兵力损失也是严重,不足以发起对东吴的战争。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先休养生息一阵然后积蓄兵力在做图谋,而但是魏国上下看东吴一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只是时间问题东吴必亡。如果这个时候东吴抓住机会,趁蜀汉刚亡,魏国元气大失之际和魏国做上一场,那么东吴有问鼎天下的资本,但人算不如天算,这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