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是什么时候退出现代战场的?为什么二战时很多国家还保留骑兵部队?
火枪其实并不能真正让骑兵退出战场,让骑兵退出战场的是机枪的发明。机枪这种发明宣告了骑兵这个兵种的灭亡,但是骑兵真正退出战场比机枪的发明却滞后了很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机枪才真正是骑兵的克星,但从机枪的发明到骑兵退出历史舞台却要等上几十年
第一是机枪本身普及的速度和各国对于应对机枪的效能、以及应对机枪的战术存在着一个认识的过程。马克沁机枪绝对是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发明之一,但是各国对这种武器的认识却各有不同,比如德意志帝国就觉得这个东西简直太棒了,威廉二世第一次观赏马克沁机枪的演示就毫不犹豫地下单购买了很多机枪,但主要用来装备近卫团——作为德意志帝国军队技术上不断追求进步的象征,对于它的实战价值并没作太深入的研究。英国也认识到机枪的价值,但英国人基本从实用的角度来考虑它的应用,所以主要用来装备殖民地部队,以便让英国那些经常陷入土著围攻的殖民地军队装备更有效的连发武器。
向全世界证明机枪在近代战争里的可怕效果的是日俄战争,旅顺口围攻战里俄国和日本都大量装备机枪,让观战的各国军官对这种武器的疯狂杀伤力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日俄战争留给观察的各国军事代表团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旅顺和奉天两次战役里日本莫名其妙的胜利。这两次战斗日本的胜利让欧洲各国负责研究机枪战术的参谋中间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思想。
旅顺、奉天两次战役里日本在兵力上都不占优势,但日本不断的进攻居然就取得了胜利,让这些人开始迷信精神的力量。于是他们在研究机枪效能和步兵对机枪的应对战术时,也就把这种精神力量崇拜带进了研究过程中。其结果是1914年之前的法国参谋部认为机枪的杀伤距离并不远,最多只有几百米,而步兵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跑过这几百米就能战胜机枪。照这个逻辑步兵快速进攻可以战胜机枪,那么骑兵当然也可以,骑兵跑起来的速度比步兵可快多了。所以虽然1905年的日俄战争当中机枪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效能,而且在此后的几年间机枪的射速还得到更大的提升,但是一战所有的交战国都保持着骑兵。
除此之外骑兵之所以能够被保留,对机枪杀伤力认识不足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骑兵本身得以存在并不单单因为骑兵在实战中有良好的表现。相反骑兵是老欧洲社会体制的一部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国当中,英、法、俄、德、奥、土这六强里只有法国一家是共和国,其他五强都是君主国。而君主国的存在就意味着这些国家里的贵族都保持着相当强大的影响和社会威望,而军人是君主和贵族的天然职业。
德意志帝国的前几任帝国宰相都以军人的形象示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威廉二世也总是穿着军服。在20世纪初,德意志帝国的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穿着后备军骑兵军官制服骑着马,从皇帝的看台下经过接受检阅。威廉二世站在看台上为他的帝国宰相高声喝彩,这个场面就显示了君主国和军队的紧密联系。再比如1913年莱比锡战役纪念柱揭幕仪式,当时围绕在威廉二世身边的几十位德意志各邦的君主和王室成员当中只有萨克森-阿尔滕堡的公爵一个人没有穿军服。
1913年莱比锡大会战纪念碑揭幕式上威廉皇帝被他的军服同僚们簇拥
虽然君主和贵族都天然是军人,但军人和军人也不一样,最简单的是兵种,陆海空三军里当时还没有空军。而海军需要开船需要懂技术,还可能常年不能上岸,这对贵族来说要求太高了。所以可以发现德意志帝国的海军虽然也有很多军官是贵族,但像提尔皮茨这样的人贵族身份就是赐封的,因为真正的贵族并不愿意当海军军官。
而在陆军里基本的三个兵种步兵、骑兵和炮兵里,炮兵需要算弹道得懂数学和几何,这对贵族来说也太麻烦了。而且炮兵这兵种唯一的好处就是有辆弹药车可以存点小酒儿,行军的时候可以坐在炮车上省点力气。但是缺点却很多,首先是大炮的声音太大,耳朵容易震坏(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耳朵就是在检阅炮兵时被震坏的),所以炮兵之间说话基本靠喊,其次在旧式大炮的年代,大炮一开硝烟弥漫,不分士兵和军官人人都弄的黑头土脸,对贵族来说也太过分。所以你们观察一下十九世纪的名人如果是炮兵军官出身,像拿破仑这样的十有八九是穷人家的孩子。
拿破仑
骑兵就不一样了,骑兵的军服好看,而且不是一般的好看。托尔斯泰有一次看见队骠骑兵走过,都不由得称赞“真帅啊!”他的朋友问他“你这样的自由主义者怎么夸沙皇的鹰犬帅呢?”他的回答是“就是帅啊!”骑兵是君主国武装力量的象征,从军服、到武器、到马靴、到踢马刺都是经过两三百年的精心设计的。男人穿上骑兵制服本身就魅力暴涨,这一点从十九世纪的小说里也能看得出来,《傲慢与偏见》里女主的妹妹跟谁跑了?一个骑兵军官!《叶普盖尼-奥涅金》里连斯基死后他的女朋友跟谁跑了?还是一个骑兵军官!
骑兵军服不但男人穿了好看,其实女士穿起来也不含糊
但是骑兵军官也不能让你白当,国家知道骑兵的好处,自然就得让你给点补偿,比如英国的骑兵军官是要花钱买的,英国那个在克里米亚搞无脑冲锋的卡迪根伯爵的骑兵旅长就是花钱买的。其他国家不好意思这么直白的卖官,英国后来自己也不好意思了。
于是就从制度上要钱,比如说你当了骑兵军官,好啊你总得给自己买几匹马吧。你的马总不能让国王出钱吧?你得马要刷要遛还要喂总不能也让国王给你出钱吧?所以就得你自己来!这其实就不是普通人家能负担的了。所以到1900年前后,即使是贵族家庭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当骑兵军官。第一是花费大、第二是大家都知道骑兵是败家子干的,晋升也不容易。到这个时期学习好的贵族子弟也原因考炮兵科了,其次是步兵,只有实在不行的才去当骑兵。比如说威廉二世皇帝的那个好哥们奥伊伦堡侯爵就是骑兵军官,他夏天进骑兵学校,第二年就已经通过了军官考试成了体面的骑兵军官了。未来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靠步兵没考上才进了骑兵科,为这个他爸爸财政大臣伦道夫-丘吉尔还冲他大发雷霆。
轻骑兵少尉温斯顿·丘吉尔
骑兵真正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次战争里尤其是在西线,运动战已经不存在了,双方的几百万军队就在西线漫长的战壕里为了几百米的阵地反复争夺,这样的战场上骑兵根本起不了作用。所以到战争中期,骑兵已经大部分被废除,剩下的少数骑兵只是作为荣誉性部队,负责给德皇开路这种工作了。而奥匈帝国是在1916年彻底废除了帝国的骑兵部队,所有的骑兵都编入步兵部队,骑兵军官在接受几个月的培训之后成为步兵军官。
但是为什么到二战很多国家还保持着骑兵呢?比如很多人提到的波兰,事实上德国自己也保持着骑兵部队。甚至连武装党卫军里也有骑兵师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东线和西线的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整条战线就是从阿尔萨斯洛林到北海之间的这条战线,在这条战线上的兵力已经严重超标,双方根本没有迂回和包抄的机会,只能机械地对抗。而东线的战场从波罗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相比西线的兵力这里的人要少得多,而空间却宽广的多。所以一战最有史诗色彩的攻势“布鲁西洛夫攻势”就是在这里爆发的。在东线双方都打出了十九世纪式的运动战。骑兵自然就有自己舞台和市场。而当战争结束,新建立的国家在组织自己的军队时,自然也要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所以波兰人肯定要组织自己的骑兵。
而且东线的地理环境和西欧不同,《俄国史教程》第一卷在综述俄国西部的地理环境的时候,有一句非常棒的话说“整个俄国西部其实就是一片平坦的海床,因为海水退去露出了地面,这就形成了东欧大平原。”在这样的环境里骑兵永远都有自己施展的舞台。
两战之间很多中欧和东欧国家都保留了自己的骑兵部队
骑兵被保留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机械化其实到1939年依然只是停留在纸面上,1941年的德国军队最重要的牵引力依然是畜力。既然无法提供足够的汽车坦克和装甲车,那么相比徒步或者坐马车前进的步兵,骑兵在开放式空间里就始终有更大的战斗力。而且汽车烧油和保养是有案可查的,而马吃了多少草或者马病了怎么治却全凭良心和经验。所以各级军官从马身上捞钱比从装甲车上捞钱来的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包括德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到二战都保持着自己的骑兵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