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忽必烈灭宋之战中的一场著名的作战——焦山之战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87
转发:0
评论:0
忽必烈灭宋之战中的一场著名的作战——焦山之战,焦山之战是忽必烈灭宋之战中的一场著名的作战。公元1275年(南宋德祐元年,元

  焦山之战是忽必烈灭宋之战中的一场著名的作战。公元1275年(南宋德祐元年,元至元十二年)夏历七月,元军于长江中焦山(今江苏镇江东)水域击败宋军的阻击,这次水战称“焦山之战”

  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谢太后带5岁小皇帝宋恭帝出城投降。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二王(益王赵、广王赵)出逃,在金华与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会合,在福州7岁的赵登基称宋端宗,改元“景炎”,组织抗元。

  元加紧灭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攻陷福州,南宋朝廷流亡到泉州,张世杰借船遭泉州城舶司蒲寿庚拒绝,蒲降元。张世杰抢船出海,流亡朝廷漂流到了珠江口。在深圳湾遇台风,宋端宗坠海差点溺死,惊吓成疾。端宗病死后,7岁的弟弟卫王赵?在今香港大屿山梅窝乡登基,年号祥兴,左丞相陆秀夫和统军主帅张世杰护卫赵?逃到崖山,继续抗元。

  当年崖山还是个岛,没有与大陆相连,宋军将宋帝等中心设于此。在西山临建行宫30余间,建军屋3000间,让文武百官安顿下来。史料记载,小朝廷在崖山期间,训练士兵,制造兵器、船舰,开辟“草市”方便贸易。各地组织义军前往,集结20余万人,分兵屯守在崖山周围,大部分安住在舟船内。所需粮食资给从粤西和琼州等“海外四州”取办。

  当元军张弘范从潮阳港出海刚到甲子门时,崖山就收到探报了。有人建议张世杰:“如元军以战船塞住崖门出海口,宋军进退不得。应先据此地迎敌!胜是国家福气;不胜还可西逃。”

  但掌握优势兵力的张世杰,在经历了焦山惨败后,已经对残宋不抱希望,拥20万之众,却放弃了对崖门入海口的控制,把千余艘战船背山面海,用大索连接,四面围起楼栅,结成水寨方阵,把木制战船两侧用衬垫覆盖,以防御元军的火箭和炮弩,赵?的御船居于方阵之中,打算在此死守,实际上也是漂泊流离的亡国心态影响了南宋军民的斗志,打算毕其功于一役,胜则没有长算,败则一举殉国成仁,以结束这无穷无尽的流离颠沛。

  后世兵法家评张世杰此举有三大失误:一是据崖山天险却放弃了对入海口的控制权,等于把战争的主动权拱手交给了对方;二是把千余战船贯以大索,结成水寨,虽然集中了力量,但却丧失了机动性、主动权,相当于把宋军暴露在敌人面前,任人攻打;三是全局战败,因结阵错误无法拔舟远遁,因而客观上造成张弘范一鼓荡平残宋、赵宋一战而亡的局面。

  张弘范率水军赶到,果然马上扼控崖山之南入海口,又从北面切断宋军退路,控制陆上淡水水源和粮道。海上宋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10多天的防御战中,将士们只能以干粮充饥,饮海水解渴,饮海水的士兵呕吐不止,脸部浮肿,将士疲惫不堪,战斗力严重削弱

  元军跳上宋船后,无法移动、缺乏机动灵活的宋军,面对的就是和陆战优于自己的元兵短兵相接,且无法迅速转移,死拼下来的结果是宋军大溃。兵荒马乱中,缺少定力的文人丞相陆秀夫也失去了镇定,他过早地选择了杀身成仁做忠臣,逼着自己的妻儿一一跳海,然后匆忙背着幼主赵?蹈海殉国。

  本来事尚有可为:血战惨胜的张世杰领兵来接宋帝时,却得知宋帝已被丞相背着蹈海,顿时军心大散,宋室大势已去。

  获救的杨太后哭道:“我忍辱至今,只为赵氏最后一块骨肉。今事已至此,我还有何颜面复活耶?”次日趁人不注意,杨太后投海自尽。

  残宋帝、后、相一战而丧,赵宋大旗不举,人心浮丧,为将不识天文不懂地理的张世杰,率残军沿广东海岸西去。途遇风暴叹曰:“若天要亡宋,就请覆沉我的舟师吧。”后在海陵岛附近全军尽覆。

  宋元之战从公元1235年爆发,至1279年2月崖山宋室覆亡,持续近半个世纪,它是蒙古铁骑纵横世界形成欧洲惊恐的“”以来,遇到的费时最长、着力最大、最为棘手的长期战争。被称为“世界历史上四大海战”之一的崖门海战历时23天,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包括参战的外围后勤保障人员),动用战船2000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战船沉没上千,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大海战。

  说其惨烈,更多的是体现在战役胜负已定之后,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为了不使战舰落入敌手,宋军将数百艘战舰自行凿沉,超过十万众的南宋军民,包括皇帝、太后、丞相、官员、士兵、妇女、百姓,不愿服从残暴的蒙古政权,纷纷蹈海自尽……元朝所编的《宋史》客观地记载了这段史实:“七日之后,海上浮尸以十万计……”

  在这家国命运的转折关头,十万人集体殉国,从帝后到丞相、大臣、士兵乃至普通百姓,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表态。这是何等的惨烈决绝,这又是何等的誓死如归!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在华夏的精神遗存里,都是仅见的。这才是本原汉的精神。

  决定宋元国运更替的两军主帅,居然是一对远房堂兄弟,元军掌军的是张弘范,年长宋军主帅张世杰几岁。张世杰幼年丧父,曾经寄居张弘范家一同求学。后张世杰投奔南宋,成掌军大员。但此张远不如彼张。作为灭宋的主要将领,北方汉人张弘范在军事上有卓越表现:他曾筑“一字城”分割襄阳、樊城,随后攻下樊城,逼使驻守襄阳城的宋军出降。在后来的江南焦山之战他又击溃宋将张世杰率领的宋军主力;1278年,在被元世祖封为“蒙古汉军都元帅”后,率军攻打闽广两地南宋的残余势力,在海丰五坡岭一战生擒领兵丞相文天祥;其后在崖山再次击溃南宋舰队,彻底灭亡了南宋政权。

  此战,元军水陆协同作战,战术运用得当,用两面夹攻,中央突破的方法,把过去蒙古骑兵惯用战法用于水战,并施以火攻,大败宋水军,致宋长江防线彻底崩溃,临安危在旦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忽必烈灭宋之战
蒙古至元五年至十六年(南宋咸淳四年至祥兴二年,1268年―1279年),在蒙宋战争中,元忽必烈汗攻灭南宋,统一全国的作战。蒙哥汗攻宋命丧钓鱼城(今四川合川东钓鱼山上)后(参见钓鱼城之战),忽必烈于中统元年三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兰旗东北闪电河北岸)继汗位,是为元世祖。忽必烈重用汉人将帅、谋臣,依仿汉法,改革官制,确立中央集权,建立了蒙汉统治阶级联合的新王朝。四月,其弟阿里不哥于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哈剌和林)称帝。忽必烈为讨阿里不哥,暂与南宋息兵修好。南宋因政治腐败,致贾似道得以擅权。平章军国重事贾似道为隐瞒开庆元年(蒙哥汗九年,1259年)乞和真相,网罗亲信,极力打击陷害有功将领。一批战功卓著的将帅,或被罢官,或被治罪而死,致使民心相悖,将士离心,战备松弛,坐失强兵固边大好时机。忽必烈在平定阿里不哥之乱后(参见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战),又迅速平定李璃之乱(参见蒙古平李f之战),政权得以巩...
· 灭金之战,作战经过
?一、居庸关之战金至宁元年(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率领大军,复行南进,继续伐金,先攻取前所弃而为金兵复据之长城边堡。秋7月,蒙古军南下入宣德府(今察哈尔省宣化县),进薄德兴府(今察哈尔省涿鹿)由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与驸马赤苦(亦作赤穴屋)会攻拔之,成吉思汗进军至宣德东南之怀来县。金主派完颜纲、术虎高琪等统兵拒敌,两军相接,几经战斗,金军退却,向南溃遁,蒙古军乘胜追杀,诛戳殊众,金军惨败,伏尸遍野,蒙古军复捕捉金军逃遁之主力于居庸关北口而包围歼灭之。于是蒙古军遂叩居庸关。居庸关俗称天险,关分南北二门口,北斗亦称北口,即今居庸关,南门称南口,迄今犹名为南口,两者相距四十里,其间右两山夹峙,中有巨涡,悬崖峭壁,称为绝险,金人正严守其中。蒙军侦知金人在居庸屯戍重兵,严阵守隘,开门原极狭,且金人熔铁以锢之,并布铁蒺藜于居庸开外百余里地区之中,益发造成形势险阻。蒙军熟料若由此进攻中部,势必遭遇坚强抗拒...
· 鸣条之战简介:商汤灭夏的一场决战
夏朝末期(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今山西安邑)进行的一场决战,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由于夏桀姒履癸无道,矛盾重重,当时民众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曷丧,予偕女皆亡”,四方的诸侯也纷纷背叛而去,夏的属国商渐渐演变为与之抗衡的对手。汤他在贤臣伊尹、仲元的力辅下,巧妙谋划,“先为不可胜”,逐一翦除夏桀的羽翼,孤立夏后氏,最后一举攻克夏邑。首先派遣伊尹数次打入夏桀内部,充当间谍,掌握了夏王朝“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的混乱状况;二是采取先弱后强、绝其羽翼之决策,第一个打击目标指向夏的属国葛,以替童子复仇的名义起兵灭葛,继而集中兵力逐步灭韦、顾,并攻灭夏桀最后一个堡垒即实力较强的昆吾,打通了最后灭桀的道路。三是把握时机,当汤停止向桀纳贡时,桀即刻调九夷之师,准备伐商,汤则视情马上“谢罪请服,复入...
· 宋灭北汉之战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至五月,在北宋统一战争中,太宗赵光义亲率大军入河东,击退辽援,攻破太原(治今山西太原西南),灭亡北汉的作战。宋统一南方后,太宗继承太祖赵匡胤遗志,决意攻灭北汉。鉴于太祖曾三次率军往攻北汉,皆因辽军南援而败,遂制定围城打援、先退辽军、后取太原的方略。继而组建飞山军,加紧练兵,并命晋(治今山西临汾)、潞(治上党,今山西长治)、邢(治龙冈,今河北邢台)、常ㄖ喂隳辏今河北永年东南)、镇(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冀(治信都,今河北冀县)等州,制造兵器及攻城战具,储备粮草,做攻战准备。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太宗亲率大军征北汉。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统领河阳节度使崔彦进、彰德节度使李汉琼、桂州观察使曹翰、彰信节度使刘遇等,分别从四面进围太原。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石岭关都部署;扼守石岭关(今山西陌曲东北关城);命孟玄次镇州驻泊兵马都钤辖,守镇州,分别待击从北、东两面救...
· 宋灭北汉之战
战役背景后周枢密使郭威“篡夺”后汉建立后周,直接导致了北汉的建立,这也使得北汉和后周之间的关系非常恶劣,北汉和辽朝对后周的出兵间接导致了陈桥兵变的发生。北宋建立后,和北汉之间的摩擦也一直不断。开宝二年(969年),在灭亡后蜀之后,太祖赵匡胤开始了北宋第一次大规模针对北汉的战争。此次战争中,宋军掘开汾河,用河水灌太原城,却由于对水淹战术不了解,并没有成功用水攻克城防。加上屯兵地点很失误地选择在了甘草地中,导致士兵当中出现了严重的腹泻,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军队作战,赵匡胤不得已下令撤军,不过却撤走了太原城周边万余户居民。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冬天,宋军在与北汉接壤的晋、潞、邢、洺、镇、冀等州囤积兵粮,并且大量铸造攻城工具。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太宗赵光义利用施压等方式,迫使吴越国王钱俶和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献地归降。此时整个中原地区,除了被辽控制的绝大部分幽云十六州地区之外,只剩下了北汉一国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