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景公是如何得到贤能之士的?晏婴给了他很多建议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6
转发:0
评论:0
齐景公是如何得到贤能之士的?晏婴给了他很多建议,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君主把人才看得十分重要,所以各国把能够找到人才,看作执政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君主把人才看得十分重要,所以各国把能够找到人才,看作执政中的第一要务。

  其中景公与晏婴的一番话,把人才这个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景公很是担心的对晏婴的说:“是贤能之才,我如何得知呢?

  晏婴回答说:“既为贤能之人,一般是隐而不现的,主要在与大王的对人才的态度,因为平时大王不致力于选拔,所以是不能识贤能的。”

  景公急切地对晏婴说:“能否向您请教求贤的方法呀。”

  晏婴若有所思地说:“大王鉴别人才的时候,要观察他交往的朋友,要分析他的言谈举止和习惯爱好,千万不要根据他华美的言辞、雄辩的口才论定他品行的好坏,也不要按照别人的评论褒贬来判断他才能的高下,这样容易误入歧途。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选拔的人才,选拔上来的人才,就不会故作姿态了,同时也不会掩饰自己的真实的思想来取悦君王。

  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在得势时,看他主张什么;的时候,要看他拒绝什么;在他富贵的时候,看他反对什么。出类拔萃的人物,一般态度是很慎重的,考虑问题是很全面的,他们是不会轻易进入仕途的,即使进入了仕途,也很容易隐退。”

  接着晏婴又把正派人和不正派人的处世原则,做了一下对比。

  正派的人,即使掌握的了权利,对待众人都是一视同仁,不因私情而偏袒;

  当他们仕途通达的时候,他们心中无形中更增加了压力,更加地促使他们顾念民众;

  在交友的时候,贤能的人是考虑对方的品德德行的,只结交志趣相投,性情高尚的人,从来不会在君王面前馋毁人;

  同时也是不会靠虐待老百姓来提高自己在国家的地位的,所以,他们就赢得了在显达时,没有杀身之祸,而在隐退的时候,也不会危害自身。

  不正派的人,做法完全是相反的。

  当这些人有幸被君王任用后,就会虐待百姓;

  这些人如果处于下位,就会心存不满,甚至能干出逆反君上的事情;

  他们侍奉君主,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官发财;

  他们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不讲忠义,不注重人的品行,结交朋友也是很轻率;

  他们在别人面前夸耀官位盛气凌人,而且善于标榜自己,在世人面前喜欢自我吹嘘;

  这些人被起用的时候,老百姓就会无形的感到忧虑,而且当他们处于下位的时候,他们又会做出危害君王的举动和言行。

  所以,识人和用人是很重要的,所谓的“得一士而国兴,失一士而国王”,这种说法是不为过的。晏婴语重长心地说。

  景公赞许的点点了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国相国晏婴为什么阻止齐景公任用孔子
公元前515年,孔子因鲁国政变造成政局混乱,本着危邦不居的人生原则前往齐国,给齐国嬖臣高昭子做了家臣,并通过高昭子见到齐景公,这是他第一次到国外求官。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儒家的门徒们看来,孔子通过高昭子这类小人见到齐景公很不光彩,所以认为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这一笔是对传主的诬蔑。在此同时,却又承认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但是,没有小人高昭子,孔子不可能见到齐国当今。显然,孔子为做官不惜钻营。齐景公就施政纲领询问孔子。孔子说:“国君是国君,臣子是臣子,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都必须摆正关系,不能错位。”齐景公称赞地说道:“好!如果国君不成为国君,臣子不成为臣子,父亲不成为父亲,儿子不成为儿子,关系摆不正,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口吗?孔子是语言大师,将简单的“君臣父子”四个字重复叠摞,竟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不仅道出了皇权至上的儒学精髓,并勾划出宝塔型等级社会的框架。这是孔子三纲学说的原始态,之后...
· 解密:名臣晏婴如何巧妙劝说齐景公“刀下留人”
俗话说的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就拿春秋时期国君所喜爱的宠物来说吧:有喜欢养鹤的(卫懿公)、有喜欢养狗的(晋灵公)、有喜欢养牛的(周王颓),还有很多喜欢养马的,比如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齐景公。在春秋战国那个战乱纷繁的年代,作战大多以战车为主。所以,拉动战车的马匹的好坏就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因此,凡是对国事稍加关心的国君,都会对马匹格外关照。。齐景公爱马,这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就曾明确记载:“齐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那么,齐景公一个人到底养有多少匹马呢?估计很多人都猜不到——四千匹!没错,就是四千匹,而且还是他自己在宫中私下养的,不包括军队里面养的。“千乘之国”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所谓“千乘之国”就是比喻一个国家的军队实力很强,也就是所谓的军事大国。那么,一千乘的军队需要多少匹马呢?答案是——四千匹。因为每辆战车需要四匹马来拉,一千辆战车也就需要四千匹...
· 齐景公
公名杵臼,齐灵公子,齐庄公弟。在位五十八年,谥曰景公。齐景公齐景公,原名姜杵臼,齐庄公的异母弟,在位时有名相晏婴辅政。史书记载他“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史记?齐世家》,《论语·季氏篇》记「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喜欢打猎,箭法却不高明,晏子劝谏他,齐景公能纳谏,在位58年,国内治安相对稳定,是齐国执政最长的一位国君。齐景公曾养了三名勇士,即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晏婴因为三士无礼而向齐景公谗言翦除之,于是准备两个桃子给三位壮士吃,结果三人相争,每个都认为自己功劳都很大,最后三名勇士全都惭愧自杀,这是「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一次,齐景公到东海游玩。突然,一名役使飞马而至,向齐景公报告说:丞相晏婴病重,危在旦夕请大王火速赶回。齐景公十分焦急高声喊道:“快快准备好车良马,让车夫为我驾车火速回去!”车夫驾车跑了大约几百步,齐景公嫌车夫驾的太慢,就自己驾车亲自...
· 齐景公
参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 齐国丞相晏婴一生清廉:执意不收齐景公送的黄金
清代康熙皇帝曾说:“治天下以惩贪奖廉为要。”故其一生也在不遗余力扶植奖励清官。历代关于奖廉的举措也有很多,而廉吏对于这种肯定的奖励也有着自己的共享方式,就此留下了一段段清廉佳话。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生活腐朽,奢侈之风盛行,齐国的丞相晏婴是当时的一个异类,他用一生的清廉书写了廉吏二字。图片来源于网络晏婴平时只穿粗布衣服,只有在出使他国或参加盛典的时候才穿上一件狐皮大衣,而且这大衣一穿就是三十多年,不止如此,他每日吃的也是粗茶淡饭。有一次,晏婴正要吃午饭,齐景公派人来见他,他就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请来人共进午餐。景公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命人给晏婴送去许多黄金以供他招待客人的开支。不料晏婴不肯收下,景公派人送了三次,他还是执意不收。晏婴对景公说:“作为一个大臣,将国君的赏赐用于百姓身上,是以臣代君治理百姓,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不用在百姓身上而收藏起来,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上对不起国君,下对...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