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计步器是怎么计算走了多少步的?原来是这样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55
转发:0
评论:0
计步器是怎么计算走了多少步的?原来是这样,廖勇,是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他表示,“最开始的计步器是机械式的,原理其

  廖勇,是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他表示,“最开始的计步器是机械式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跟摆锤一样。因为人在走路的时候是会把那个摆锤带着动。它动一下,基本上就是人在走一步。然后摆锤动一下,和金属接触通电,就记了一步。”

  智能手环和计步软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原来,计步器是依靠摆锤与金属的接触,才能记录我们的步数,可是现在流行的智能手环和手机里的计步软件也是这个原理吗?

  廖勇解释道:“现在的手机手环里面,它一般是用一个非常小的芯片,叫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通过这个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手机或者是手环在三个不同方向上的加速度。然后通过对这个加速度的值进行计算,就可以大概测出走路的步数。”

  那么,这种加速度传感器是怎么知道我们走路的步数呢?

  “有一种特殊的材料,叫压电陶瓷材料,根据作用在上面力的大小产生不同的形变,就可以产生不同的电压变化,通过作用在上面的力来测量出加速度,然后通过加速度就能够判断出人在走路的时候,他是在哪个方向进行运动,或者说频率大概是多少。”廖勇表示。

  如何分辨手晃还是走路产生的晃动?

  可是,如果用手摇晃手机,也会产生加速度,这个传感器是怎么分辨手晃和走路的区别的呢?

  廖勇表示,人走路的时候,频率一定是在某一个范围之内的。比方说,一秒钟跨出多少步,或者说一分钟只能走出多远。如果人拿着手机在晃的话,频率会非常快。其次,(晃动)加速度变化比人在走路的加速度变化要大得多。基本上通过这两个方面,就能够判断出来到底是人拿着手机在晃,还是真正的一个人在走。

  加速度传感器应用广泛

  其实,计步功能只是加速度传感器的一部分应用。在车辆安全、桥梁健康等方面,加速度传感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廖勇介绍说:“车上的安全气囊为什么会弹起来?车开到一定速度以上,然后突然停下来,安全气囊就会弹出来,这实际上是有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在测量车在前进方向的加速度。通过一个量的变化,来判断现在应不应该把安全气囊弹出来。”

  此外,加速度传感器还可以应用在桥梁的健康监测中。传感器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并称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航天运载火箭上,采用的传感器达2000多个;一架民航客机所用的传感器也有上千个。可以说,任何自动控制装置和系统都离不开传感器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代对于官员的贪污是怎么处罚的,原来是这样
中国历朝对于官员的选拔不断进行尝试创新,以此希望选拔出精英,治国理政,虽然在此过程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吏选拔程序,但掌握权力后难免有些官员会“变质”。为此,中国各朝代都会设立官员监查机构,以减少官员贪污受贿,如御史大夫、御史台、都察院等,与监查机构相配套的则是各种律法。通过监查机构与配套律法的实施,以期最大程度的防止官员贪污受贿。《大清律例》经过清代几经修改扩充,最终作为清代的基本法典,其中对于官员的贪污受贿在刑律-受贿一则中作出了详细的处理:一、克留赃物:凡巡铺官吏收缴盗贼赃物不上交官府,处以笞刑四十,若将赃物收归己有,则以枉法罪论断。若军人犯之,则杖八十,论盗罪。若胥吏侵吞盗赃,照不枉法律断之,从重处罚。大清律例二、私受公侯财务:凡官员私下收受公侯财物,若犯之,则处杖一百,罢免官职,发边充军,若再犯则直接处死刑。若公侯与受贿者再犯,公侯则上书自裁,受贿者处以绞刑、斩首或充军。三、因公敛...
· 古代诗人每月的工资是多少?是怎么计算?
我对当代中国诗坛十分陌生,读诗很少,有点孤陋寡闻,还没有见过任何诗人在自己的作品里,以诗歌的形式,写他的月工资收入。网络配图这一点,不得不佩服白居易,这位大诗人,居然有本事能够用诗的语言将他的历年收入进账,或津津有味,或斤斤计较,或有零有整,或多寡不均,吟哦出来,这真是开中国诗人先河之创举。洪迈的《容斋随笔》认为唐代官员的工资其实不高,白居易的收入,应该说是微薄的。很显然,如今的什么粮补、菜补、独生子女费,或者国家特殊津贴,或者哪家文学杂志的高额稿酬,都不可能有的。但就这点工资,诗人还是很满足的,还有点感恩戴德,不过要写进诗里,大概有点难度,因为工资总离不开数字,这还不仅仅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事情了。但是,白乐天是大手笔,把这些一一都写了出来,真不简单。为校书郎时,也许是个科级干部吧!“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砚台的故事
世人皆知,包公是清官。《宋史·包拯传》记载,包公在端州(今广东肇庆)做过官。我们知道,端州最有名的特产是砚台。此前历任官员到端州,都会搜刮大批砚台,一部分收入囊中,一部分送给故友亲朋,一部分献给朝廷大佬。而包公呢?“岁满不持一砚归。”上任时两袖清风,离任时清风两袖,连一方砚台都不带走。徐志摩诗曰:“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稍作调整可咏包公:“悄悄的他走了,正如他悄悄的来;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方砚台。”宋代端砚,长19.5厘米,宽12.3厘米,厚3.8厘米,传为北宋书法家米芾所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个民间故事是这么讲的。北宋时,端州每年要向朝廷进贡十方砚台,而地方官中饱私囊,将进贡数量私自增加了几十倍,多出来的那些砚台,自然成了地方官的私有财产。包公到任后,又将贡砚数量减少到了十方,自己一方都不要,端州百姓都很高兴。到了包公离任那天,成千上万的端州...
·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嫂娘的故事
在明代词话和清代评书中,包公有两个哥哥,大哥名叫包山或者包忠,二哥名叫包海或者包全。两个哥哥都结了婚,大哥大嫂忠厚老实,二哥二嫂奸诈自私。包公出生后多灾多难,父亲不喜欢他,二哥二嫂怕他长大后分家产,想方设法谋害他,多亏大嫂多方保护,包公才得以长大成人。所以,包公对大嫂感激终身,亲切地喊她“嫂娘”。幼年包公的多灾多难是艺术虚构,他的嫂娘当然也是虚构出来的。套色版画《包公赔情》,讲的是包公误铡侄子包勉,向嫂嫂赔礼道歉的故事。读者黎萍女士供图浙江宁波天一阁原藏《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叙录包氏祖先及历代子孙:始祖包业,二祖包袭,三祖包士通,四祖包令仪。包令仪生有三子,长子包莹,次子包颖,三子包拯。故事中的包公有两个哥哥,宗谱里的包公也有两个哥哥,看起来故事很可信。但是,按包氏宗谱记载,包莹和包颖都早早地夭折了,包公成了包令仪事实上的独子。所以,包公不可能有嫂嫂,更不可能有嫂娘。包公的儿子倒是有一个...
·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包公的亲家
文彦博的父亲名叫文洎,是个小官,曾经和包公的父亲包令仪是同事,所以文彦博很早就认识包公。文彦博诗集中有一首《寄友包兼济拯》(“兼济”可能是包公早年的别号):缔交何止号如龙,发箧畴年绛帐同。方领聚游多雅致,幅巾嘉论有清风。名高阙里二三子,学继台城百六公。别后愈知琨气大,可能持久在江东。大意是说包公和文彦博在少年时一起谈文论道,谈天说地,那时候文彦博就很佩服包公,认为包公能像鲲鹏一样展翅高飞、鹏程万里。包公比文彦博大七岁,但是因为包公为了侍奉父母,回乡闲居十年,方才出来做官,所以他当官比文彦博晚。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文彦博升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进入国家权力中枢,包公还在地方上做转运使。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包公升任枢密副使,到达他仕途的最高峰时,文彦博早就成了宰相。文彦博二十多岁中进士,四十多岁做宰相,仕途顺利,风光无限。有人认为他的成功不全是靠才能,还涉及裙带关系。宋仁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