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上的草船借箭是怎么样的 是否跟三国演义的一样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22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上的草船借箭是怎么样的是否跟三国演义的一样,草船借箭,这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中,当

  草船借箭,这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中,当时周瑜故意为难诸葛亮让他十天制造十万支箭,可是诸葛亮却说道他只需要三天。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故意为难他,但是诸葛亮却真的拿出来了十万支箭,他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吊了几条草船诱敌,果然曹操上当了,诸葛亮也立下奇功。

  可以说诸葛亮在后人的印象中就是一个神仙,没有事情可以瞒过他的眼睛,他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谓是奇人一般的存在。草船借箭的故事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诸葛亮受到后人的赞美,也衍生了很多的故事,但是大家是否知道草船借箭的主人公其实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草船借鉴这个故事被大家所熟知,我想大多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原因,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一个小说,他的真实性并不能过多的相信。为何说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孙权呢,因为这是在《魏略》中明确记载的。

  在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和曹操的濡须之战,在这个战役中,孙权多次让曹军挑战,可是曹操就是坚守不出。于是孙权就亲自坐船去刺探曹操的军情,结果被曹操发现了,就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导致孙权的船两边重量不一,还差点沉没。但是机智的孙权却让人将船调了一头,这样一来船自然就平衡了,而孙权也把船开走了。

  孙权的智慧让曹操非常的感叹,于是还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那就是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个故事就这样被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给移花接木,转移到了诸葛亮的身上,或许罗贯中先生是想表达突出表达诸葛亮的智谋。

  因此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主人公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而且这个故事也不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上,是在赤壁之战五年之后的濡须之战。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很惊讶,反正我看到的时候表示很惊讶。三国演义是小说,虚构成分很多,因为大家想要了解历史还是要看正宗的史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罗贯中
罗贯中(132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但他的籍贯在文学界和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一说是太原(今山西太原),一说是庐陵(江西吉安),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后两者不可确考。近年虽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以及个人使用的印章,但并未说明其人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据最新研究,山西太原确有罗贯中,却是另一个杂剧家罗贯中(约1323年-约1397年),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最为可能是山东东平人。关于罗贯中太原说,主要见于明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其他史书不见记载。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不是贾仲明所写;也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存在抄写错误,将"东原"抄成"太原",而且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今济南长清为中心毗连东平的一带正叫做“东太原”。有关他的许多事迹多为民间传说,因而一直以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史上杨坚的爱情故事,跟影视作品的是否一样
文献皇后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阳人,汉化鲜卑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十四岁嫁给大将军杨忠之嫡长子杨坚。同年父亲政斗失败被杀,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权臣猜忌。独孤伽罗保持低调谦恭作风,以期为夫消祸;周隋交替之际,亲自劝勉杨坚定下立隋大计;之后拜为隋王妃、隋王后;隋朝开国乃为皇后。来源于影视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独孤信看中了老友杨忠的嫡长子杨坚相有奇表、气质非凡,于是把十四岁的独孤伽罗嫁给了他。杨坚时年十七,小名"那罗延",意为金刚力士。他性格深沉稳重,外表木讷而内心有大气魄,因从小在寺院长大,又养出了一股与众不同的威仪风姿。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贵族亲缘联姻。政治斗争的残酷阴影却没有影响这对小夫妻的感情。和杨坚的姻缘使独孤伽罗保留了贵族身份,免遭流放之罪,而家门巨变的阴影,又让丈夫对她更为爱怜有加。少年男女两情相悦,又有建功立业的共...
· 历史上元朝真实疆域,是否跟教科书的一样
教科书上元朝的版图很大,延伸到了北冰洋▼元末时,元朝南方发生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而元朝北方确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但贝加尔湖以北到北冰洋沿岸的领土怎么都丢失了,看看北元的版图▼没人跟元朝政府抢贝加尔湖以北到北冰洋沿岸的领土,北元的版图按道理也应该延伸到北冰洋沿岸,但历史地图上确没有这样画了,这是什么原因?北元末期,东部变成了明朝的奴儿干都司,中西部分裂成瓦剌和鞑靼。真实的元朝版图大概是大明帝国版图+北元版图,这是元朝没灭亡前的实际控制管辖区域。教科书上的元朝版图加上了自然延伸到北冰洋沿岸的领土。其实教科书上的元朝版图也没错,因为当时没人反对元朝政府对贝加尔湖以北到北冰洋沿岸这片地区的所有权,所以这片地方划到元朝版图内也没问题。没人站出来反对,那这地方就是我的,比如俄罗斯西伯利亚到北冰洋这大片土地,很多地方俄罗斯政府都没派人去管辖,也没居民点,因没其他国家反对,这地方就是俄罗斯的。所以教科书上的元...
·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其人,跟三国是否一样
司马懿,首先他是个奸臣。前不久热播的《军事联盟》和《虎啸龙吟》在一定程度上对司马懿进行了美化。"人失去了自己",这是《大军师司马懿》反复渲染的东西。上半部,荀彧对曹操说:"今日的明公,还是当初的明公吗?"下半部,司马孚问司马懿,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初心。而始终如一的诸葛亮,则是全剧的道德典范。作者用意,可见一斑。《大军师司马懿》剧照如何认定一个历史人物是不是奸臣,我以为,权大而盗即为奸。也就是说在权力膨胀的前提下,一个人想着盗窃更大的权力,这里的盗窃也就是篡权。陈娇评价司马懿: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也就是说作为朝廷的栋梁和主心骨司马懿是毋庸置疑的,司马懿可得人望,但未必有心于社稷。司马懿的圆滑从青年时期就表露了,在朝堂和乡里,他的确很有口碑,但那是因为他积极维护士族网络、发掘人才,通过"为我所用",纵深自己的权力谱系。可即便如此,也很少人用"清直""仁义"来恭维司马懿,因为司马懿和这两个词实...
· 武圣关羽真实的战力,是否跟书中说的一样
纵观三国英雄,到底谁能纵横捭阖、气吞万里、无往而不胜,莫过于关公云长是也。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醜,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可谓盖世英豪。虽败走麦城,仍不失为一代英雄,其侠肝义胆,义薄云天,更不失为后世楷模,千古颂扬。而屡建功业的关羽到底有多骁勇呢?让我们通过几次战役来推敲下他的武力值到底几何?从其温酒斩华雄开始,当时董卓祸乱京城,在袁绍、曹操的策动下,天下各路诸侯,仁人义士,群起而击之,为国锄奸,兵至虎牢关。董卓大将华雄连斩各路诸侯数员大将,袁绍不由长叹,如吾颜良文醜在此,何惧华雄匹夫?而关羽不过是曹操账下一参将,却主动请缨,虽各路诸侯嗤之以鼻,可曹操却对其赞赏有加,关羽也不负孟德厚望,没等华雄看清来将,就被割了头颅,关羽之勇,可见一斑;其后为报效曹操收留之恩,又斩颜良、诛文醜,名震四海。期间被关羽快刀斩下的颜良,文醜武力值真的如此不堪?在迎战关羽前,文醜曾追杀过一个诸侯,名为公孙...
· 颜雄跟吕乐是什么关系是否跟电影演的一样
探长之颜雄曾是吕乐跟班《五亿探长雷洛传》电影中颜雄和吕乐平起平坐,吕乐大感不满。原因有三:1、刘德华拍完全片,始终未到台湾拜会吕乐本人。2、片中把颜雄放到和吕乐平起平坐的地步,吕乐认为有违事实。3、剧中雷洛在街头向小贩收保护费,吕乐认为这是对他的污蔑。警察怎么会这样收,跟乞丐差不多。至于怎样收,他则合上眼闭上嘴保持缄默。颜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尖沙咀、油麻地一带,还属于九龙的边缘地带,集中了许多的棚户区,也因此成为黑道势力争夺的焦点所在,从总警司葛柏到四大华探长,均和这个地区关系紧密,颜雄更是这个地区的地头蛇。颜雄的最后职务,便是油麻地警署的探长,此前韩森一直在油麻地一带任职,直至被提升为油麻地的探长,后来又调任旺角警署担任探长。正因为这一原因,廉政公署在那个时期,工作重点便放在这个区域,尤其是油麻地一带。自葛柏案之后至1976年间,成立只不过两年的廉政公署,在香队内部,便挖出了近二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