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分别指的是什么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94
转发:0
评论:0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分别指的是什么人?,“太上皇”和“太上皇帝”,是史料中经常出现的两个词汇。因为仅有一字之差,所以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是史料中经常出现的两个词汇。因为仅有一字之差,所以经常被人们混淆,甚至通用。事实上,“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太上皇”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平定天下后,除了规定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还特意“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于是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赢异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太上皇”头衔的人。太上,即最高、无上,形容极其尊贵。不过,当时赢异人已去世多年。

  刘邦

  历史上,第一个活着的太上皇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邦称帝后,每次去拜见父亲刘太公,刘太公均用人臣之礼迎接。在刘太公看来,“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君臣秩序不可乱。刘邦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子成了龙,当父亲的总该有个与之相称的头衔,于是下诏:“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汉书》)。

  秦汉时期的“太上皇”是一个尊号,一种荣誉,不是皇帝,不问政治。对此,东汉蔡邕曰:“太上皇,不言帝,非天子也。”初唐颜师古注曰:“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政治,故不曰帝也。”可见,“太上皇”是当朝皇帝出于人伦对父亲的尊称,没有实际政治权力。

  汉代以后,开始出现了“太上皇帝”这个称号,也就是凌驾于皇帝之上的皇帝。如十六国时期后凉天王吕光、北魏时期献文帝拓跋弘、北齐武成帝高湛、唐睿宗李旦等,生前退位后均自称“太上皇帝”。从年代远近来看,“太上皇帝”源于“太上皇”,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吕光提前退位,目的是想作为“太上皇帝”压阵,使权力平稳过渡;拓跋弘退位后,“国之大事咸以闻”(《魏书》);高湛退位后,“军国大事咸以奏闻”(《北齐书》);李旦退位后,规定“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三品已上除授及大刑狱,并自决之,其处分事称诰、令”(《旧唐书》)。可见,“太上皇帝”禅位后依可以处理国家大事,是凌驾于当朝皇帝之上的皇帝。

  在古代,“帝”的分量要远远大于“皇”。二者比较,“皇”是虚幻缥缈,“帝”握有实权,所以皇帝也可以简称为“帝”。“太上皇”中单一个“皇”字,原本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名誉上的虚衔。

  大概是由于“太上皇帝”源于“太上皇”的缘故,在以后的史料现了“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兼用、混用的杂乱现象,其中以《宋史》最为突出。史官在称呼同一个已经禅位的皇帝时,一会儿用“太上皇”,一会儿用“太上皇帝”,如《高宗纪》称宋高宗赵构退位时提出“朕称太上皇帝”,而《孝宗纪》却称“太上皇帝即驾之德寿宫,……从太上皇幸天竺寺”,一篇本纪二者兼用。又如,《光宗纪》称宋光宗赵惇退位后被尊为“太上皇帝,……太上皇帝不豫”;而《宁宗纪》却称“太上皇违豫,赦。辛卯,太上皇崩”,两篇本纪前后不同。

  按“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原意,“太上皇”只是皇帝的父亲,不掌握大权;“太上皇帝”不仅是父亲,而且是皇帝,大权在握。所以,乾隆皇帝对禅位后享受什么样的尊号很在意,退位前专门规定“归政后,凡有缮奏事件,俱书太上皇帝。其奏对称太上皇”,意思是说,正式文件必须称“太上皇帝”,口头上可以称“太上皇”,一句话点明乾隆皇帝至死不肯放权(《清史稿》)。

  从南北朝时期,“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出现了一些别的叫法。如北齐后主高纬被尊为“无上皇”(《北齐书》),北周宣帝宇文赟自称“天元皇帝”(《周书》),唐玄宗李隆基被尊为“上皇天帝”,又尊为“圣皇天帝”(《新唐书》),唐顺宗李诵被尊为“应乾圣寿太上皇”(《新唐书》),宋徽宗赵佶被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宋史》),西夏神宗李遵顼自号“上皇”(《宋史》),等等。笔者考证,尊号中只带个“皇”字的,不掌权,属“太上皇”一类;带有“皇”和“帝”二字的,尚能染指权力,应视为“太上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二十多位“太上皇”或“太上皇帝”中,其中有三位比较特殊,即晋司马衷、宋赵构、清弘历。

  司马衷是辈分最低的太上皇。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辈或祖辈,而司马衷却被叔祖立为太上皇。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司马懿的第九子,也就是司马衷的叔祖赵王司马伦在“八王之乱”中篡位,逼晋惠帝司马衷下台,并将其幽禁于金墉城。为了掩饰篡逆行径,堵住悠悠众口,司马伦不伦不类地给族孙司马衷送上一顶“太上皇”的冠冕,成为一历史笑柄。不过,好景不长,司马衷,司马伦被杀。

  赵构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太上皇帝。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十六岁、正值壮年的宋高宗以“老且病,久欲闲退”(《宋史》)为由,下诏传位皇太子赵眘,自称“太上皇帝”。后来,赵构又当了二十五年“太上皇帝”,直到八十一岁才寿终正寝。其实,赵构盛年主动禅位,并非因为“老且病”,而是与施恩赵眘、贪生怕死、改变抗金策略等因素有关。

  弘历是最专权的太上皇帝。乾隆皇帝弘历当了六十年皇帝后,内心十分纠结,想继续君临天下,又不敢跟当了六十一年皇帝的祖父康熙皇帝比肩,故禅位于太子永琰。事实上,乾隆皇帝退位后,“军国重务仍奏闻,秉训裁决,大事降旨敕。宫中时宪书用乾隆年号”,嘉庆皇帝永琰除“尊高宗为太上皇帝”,还要朝夕听其“训政”,直到“太上皇帝崩,上始亲政”(《清史稿》)。

  作为封建社会皇位的一种补充形式,中国古代的“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禅位制度相沿甚久,同时也对周边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越南的陈朝最为明显。陈朝建立后,为避免争夺皇位发生内讧,于是实行太上皇与皇帝“二主共治”的制度,并作为有陈一代的定制。越南古代史家吴士连称:“陈氏家法,……子既长,即使承正位,而父退居圣慈官,以上皇称,同听政,其实但传大器,以定后事,备仓卒尔,事皆取决于上皇,嗣主无异于皇太子也”(《大越史记》)。其中提到的“但传大器,……事皆取决于上皇”,与中国的“太上皇帝”制度可谓如出一辙。越南陈朝皇帝禅位后多数被尊为“太上皇帝”而不是“太上皇”,也能说明“太上皇”与“太上皇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唯一没有做过皇帝的太上皇:西汉太上皇刘煓
所谓“太上皇”,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说到历史上曾被尊称为“太上皇”的皇帝也出现了不少,可是其中却有一位未曾做过皇帝却被尊奉为太上皇的人,他就是刘太公。刘太公何许人也?刘太公,原名刘煓,公元前271年出生于沛郡丰邑,以务农为生,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年轻时的刘邦整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与痞子流氓厮混,不务正业。刘太公不是整日训斥,就是痛骂,最不喜欢他这个儿子,可终无起色。后来,刘太公气得无奈就直接叫他“无赖”。没想到的是这个无赖之徒后来竟做上了皇帝。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可算是扬眉吐气一回了,当着众大臣问他爹:“起初父亲大人常称呼我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仲,即刘仲,刘太公的第二个儿子)。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你说我不如老二,今天看看我的产业,跟老二比谁的多?)刘邦为了表示孝道,还尊他爹为太上皇。那尊太公为太上皇的圣...
· 太上皇和皇帝相比究竟谁才是君谁才是臣呢
还不知道:太上皇和皇帝的区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封建王朝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在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嬴楚。不过,对于秦庄襄王嬴楚,是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的太上皇。而对于汉高祖刘邦之父刘太公,则是第一位在世时就被尊为太上皇的人。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上皇和皇帝,到底谁是君,谁是臣呢?一首先,就刘邦的父亲刘煓(tuān)来说,也作刘湍,即太上皇刘太公。虽然是刘邦的父亲,不过,对于西汉的江山来说,却不是刘太公打下来的。在刘邦建立西汉后,此时的刘太公只能说是皇帝的臣子。在此之后,虽然刘邦册封刘太公为太上皇,但是,因为刘太公的太上皇是刘邦册封的,所以,在刘邦和刘太公之间,前者仍然是君,而后者依然是臣。当然,从血缘关系来看,二者依然是...
· 太上皇后
参考资料《汉书》^班,固.汉书.
· 太上皇和皇帝谁的权利更大?你知道吗?
首先,太上皇和皇帝之间根本就不能以君臣关系来衡量,这根本就是对王朝政治毫无基本概念。因为作为皇帝权力的合法来源,太上皇一般情况下不仅仅是上一代皇帝,而且基本都是皇帝的长辈(但也有例外,比如晋惠帝被迫內禅给叔公司马伦)。所以伦理上来看,太上皇和皇帝二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孝,也就是家庭中的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据《孝经•广扬名》明确指出:“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太上皇,也称太上皇帝,是依附于皇帝存在的,其实就是退休的皇帝。太上,就是至高、至上的意思。太上皇,也就是至高、至上的皇帝,是由皇帝授予并承认的一个尊称。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王,帝,这些称号,统统都不拉风了,都不足以彰显自己的盖世功劳。所以,他就发明了皇帝这个称号,并自称为始皇帝。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太上皇是最尊贵的身份,在讲究孝道的中国古代,父子权利平稳过度,做儿子...
· 太上皇也传染!他们祖孙四代都当了太上皇
太上皇,通俗的说就是皇上活着的爹,一般来说,太上皇之前也当过皇帝(有例外,刘邦的爹当过太上皇,但是没当过皇帝),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退位的,有被逼的,也有自愿养老的,还有更尴尬的——被俘的。据我的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一共有21位太上皇,唐朝最多,但是宋朝最有特点,因为宋朝的四位太上皇是祖孙四代,太上皇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流行病一样会传染。网络配图宋朝第一位太上皇,北宋倒数第二位皇帝,但是大家普遍把北宋灭亡的责任推到他的头上。赵佶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可惜不会当皇上,原本他也当不上皇上,可是因为他哥哥英年早逝且无后嗣,所以宋徽宗因“兄终弟及”而即位,但是他不会当皇上,政事被高俅、蔡京等人把持,把富裕的大宋搞得民不聊生,徽宗在位期间发生了宋江、方腊起义。而且,徽宗在位期间还犯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错误,他采取了联金灭辽的政策,消灭了已经汉化温顺的辽国,将自己推到了更加野蛮的金国面前。最终,被金国打到首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