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曹恩道夫战役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 曹恩道夫战役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2
转发:0
评论:0
曹恩道夫战役是在什么时间发生的曹恩道夫战役简介,曹恩道夫战役(BattleofZorndorf),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俄罗斯

  曹恩道夫战役(Battle of Zorndorf),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俄罗斯帝国在1758年8月25日的战役。本次战役以普军惨胜作结,被认为是七年战争中最惨烈的战斗。

  战前形势

  在1757年冬季洛伊滕会战的胜利之后,普鲁士人得以暂时喘一口气,而原本毫无空隙的反普同盟军包围网此时也出现了破绽;由于奥地利军主力部队遭受了不可忽略的重创,因此使得菲特烈有时间重新调整作战序列,几名伤将如塞德利兹与齐腾都伤愈回到前线,并且立稳脚步继续接下来的一连串苦斗。

  1758年春,菲特烈把普鲁士军大致上拆成两部,分别负责东部战线(俄.奥)与西部战线(法);东部战线的指挥官由菲特烈本人亲自担任,而西部方面则交给了斐迪南·冯·不伦瑞克亲王来统率。斐迪南亲王指挥10万人军团独自抵挡法军,但是大多数是德意志几个盟邦(主要是汉诺威和不伦瑞克)和英国的人马,仅仅占用极少量的普鲁士军队。年初2、3月间,斐迪南把法军向西赶过威悉河(Weser),法军总司令黎塞留公爵元帅被解职,由克莱蒙特元帅(Clermont)接替。斐迪南亲王在这次作战之后被授予普鲁士元帅军衔。 经过重新整编之后,1758年6月,克莱蒙特伯爵指挥原黎塞留公爵军团的五万名士兵侵入汉诺威境内,并与斐迪南亲王指挥的普鲁士-汉诺威-不列颠联合军,在今杜塞尔道夫市郊的克雷菲德(Krefeld)爆发了会战。在此役中由于克莱蒙特伯爵不敢让法国陆军大臣的独子阵亡,而在使用左翼的骑兵队上碍手碍脚,最后被斐迪南亲王抓到空隙,从左翼方向展开强攻,最终使得法军大败崩溃,普鲁士与杂牌联合军的初次并肩共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西南,腓特烈的三弟普鲁士亨利亲王也独当一面,镇守萨克森,与腓特烈主力遥相呼应。为了取得先机,菲特烈于1758年五月抢先开始动手,在粮草弹药等战备物资都还不甚充足的时节,快速进军莫拉维亚地区(今斯洛伐克)。菲特烈希望藉由围困奥罗穆(Olomouc)的机会设下陷阱,强迫失血严重的奥军不得不再与他进行会战。但是深知奥地利军现况,且了解菲特烈居心的机动高手利奥波德·约瑟夫·道恩元帅确立了「避免决战、坚壁清野」的作战方针,开始以建立小型关卡要塞和袭击普军补给队等方式拖慢普军的进击脚步。

  同一时间,菲特烈由于担心小型补给队会遭到道恩的蚕食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于是集中了大约4000辆的蓬车,编成一支由一万名士兵护卫的大型补给队;然而当道恩探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派遣了恩斯特·吉迪恩·冯·劳东男爵(Ernst Gideon Freiherr von Laudon)指挥的突袭队前往赶上并消灭这支补给队,于是在六月底爆发了多姆斯塔伏击战(Battle of Domstadtl)。在会战后,普军损失了大约两个月份量的辎重,并且不得不撤退到兵站设施充足的波希米亚地区。如此一来,菲特烈在1758年争取速胜使奥地利屈服的战略再度被瓦解了。

  东向寻敌

  但是在东方,形势越来越危急:大耶格尔斯多夫战役后,腓特烈派多纳中将(Dohna,後成为元帅)接替汉斯·冯·列瓦尔德元帅的职务,但是以26,000人的兵力根本无法完成挡住俄军的任务。大约有总数十二万的俄军正在逼近普鲁士本国;其中最接近的是由威廉.菲默伯爵(William Fermor)指挥的四万三千余俄军,距离柏林已经不到一百公里。不过菲默伯爵后来决定放弃自行进攻柏林的作战,而转为南下希望与奥地利军取得接触,在8月16日从背后接近并围攻库斯特林(Küstrin),那是普鲁士通往波希米亚境内的战略补给线枢纽。一但补给线遭到切断,在波希米亚与道恩对峙中的普鲁士军会全线崩溃,如果让俄军得逞,普鲁士将会遭到战略上的毁灭性损失。因此感到事态严重的菲特烈,于8月20日离开了奥德河上的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Oder,非西德法兰克福),亲率近卫团与塞德利兹的教导骑兵团等共15,000北上,于21日清晨和多纳将军(Dohna)监视俄军动作的一万普军会合,如此一来就集结了三万五千左右的战力,足以和俄国人一搏。他明白,留给他解除东方威胁的时间,最多仅有4周,而且只许胜不许败。

  菲特烈派遣卡尼兹少将(Kanitz)率领两个团的工兵,在俄国人没有发现的位置修筑了一条桥梁,让菲特烈的部队可以顺利渡过奥得河。差不多在23日日落之后,普军主力就已渡河,并且行军迂回过在奥得河下游方向,由鲁缅采夫(Rumyantsev)率领的一万两千名侧卫部队,贴近到了俄国的菲默军团附近。

  菲默伯爵得知菲特烈亲自前来的消息之后,解除了库斯特林的围城,并且移动到小卡明镇附近列阵备战,并在1758年8月25日跟自南面曹恩道夫(Zorndorf)北上的普鲁士军遭遇,于是七年战争中最为惨烈战役之一的曹恩道夫会战就此揭开了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曹恩道夫战役
战前形势罗斯巴赫会战和洛伊滕会战虽然胜利,但是仍然无法改变普鲁士大战略上的孤立形势。1758年在西线,斐迪南(布伦斯威克亲王)指挥10万人军团独自抵挡法军,但是大多数是德意志几个盟邦(主要是汉诺威和布伦斯威克)和英国的人马,仅仅占用极少量的普鲁士军队。年初2、3月间,斐迪南把法军向西赶过威悉河(Weser),法军总司令黎塞留公爵元帅被解职,由克莱蒙特元帅(Clermont)接替。斐迪南亲王在这次作战之后被授予普鲁士元帅军衔。在西南,腓特烈的三弟普鲁士亨利亲王也独当一面,镇守萨克森,与腓特烈主力遥相呼应。但是在东方,形势越来越危急:俄军总司令换成Fermore,拥兵43,500人,腓特烈派多纳中将(Dohna,后成为元帅)接替列瓦尔德元帅的职务,但是以26,000人的兵力根本无法完成挡住俄军的任务。因此今年腓特烈的战略重点,就转向东线的俄军。出乎意料的是,腓特烈当面的奥地利军主力虽然刚刚经过...
· 博克施道夫战役: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恩恩怨怨
博克施道夫战役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62年7月21日的战役。这场战役双方各损失两千人左右,损失不大,但是迫使奥地利元帅退回奥地利境内,西里西亚被普鲁士收入囊中。1763年签订和平条约。1762年1月,俄国女沙皇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去世,其侄彼得三世上台。彼得三世对普鲁士皇帝十分友好,主动停战,还派了将领率兵帮助普鲁士攻打奥地利。此时奥地利的总兵力还是比普鲁士多一万,双方斗争焦点在西里西亚境内。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坚持要把西里西亚保住。结果将领切尔尼谢夫刚率兵到达不久,国内就传来沙皇和妻子被推翻的消息,还接到命令撤退。腓特烈见状连夜到军中密谈,成功说服切尔尼谢夫。他应腓特烈要求,俄军逗留三天,给腓特烈呐喊助威,以牵制奥地利。腓特烈争取来的三天时间,必须要胜利。因此,俄普联军火速开向奥地利元帅驻军的博克施道夫要塞,战役打响。普鲁士采取正面强攻加侧翼直入的策略,同时正北方向,曼陀菲尔旅也...
· 鲁道夫·基彭哈恩
生平鲁道夫·基彭哈恩是生于捷克苏台德地区的苏台德德国人。他在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原本主修数学和物理学,后改主修为天文学。基彭哈恩在1975年到1991年之间担任位在德国慕尼黑县加兴的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物理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起基彭哈恩在哥廷根成为一位天文研究推广的活跃作家。因为他和史蒂芬·霍金相同风格的写作方式,让他获得了布鲁诺·汉斯·柏吉尔奖。他的著作包含了天文学、密码学和原子物理等主题。2005年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授予他爱丁顿奖章表彰他以数值计算研究恒星结构和恒星演化的贡献。代表著作专业书籍R.Kippenhahn,A.Weigert,StellarStructureandEvolution,(SpringerPublishingHouse,Berlin,1990).ISBN3540580131,ISBN0387580131,ADSC.Moellenhoff,R.Kippenhahn...
· 阿道夫·恩格勒
生平土坛树Alangiumsalviifolium版画插图恩格勒出生于普鲁士王国的萨根(今属波兰),1866年在弗罗茨瓦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教书,1871年,他成为慕尼黑植物协会的标本采集管理员,1878年,担任基尔大学教授,并当选为德国自然历史科学院院士,1884年他回到弗罗茨瓦夫,担任弗罗茨瓦夫大学教授和植物园长,1889年担任柏林大学教授和柏林植物园长,直到1921年退休,1930年在柏林逝世。在柏林植物园中恩格勒的墓碑恩格勒对植物分类学有很大的贡献,他制定的包括从藻类到有花植物的总的恩格勒分类法目前仍然广泛被植物标本分类中应用。他编写过大量关于植物分类法的书籍,并雇佣著名画家制作了描述有6000种植物的33000幅版画。荣誉1913年,他获得伦敦林奈学会颁发的林奈金质奖章,国际植物分类协会于1986年为纪念他设立了恩格勒奖章(参见奖章获得者名单)。柏林植物园出版的杂志《恩格勒...
· 鲁道夫·阿恩海姆
生平阿恩海姆出生于柏林,1923年入读柏林大学,192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希特勒上台后他移居意大利,任职于教育电影国际学会。1939年前往英国,次年起又赴美国定居。1941年与1942年先后获洛克菲勒基金会与古根海姆基金会资助。1943年至1968年间任教于萨拉姆·劳伦斯学院(SarahLawrenceCollege),教授艺术心理学。期间曾于1959年获福布莱特计划的支持前往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学进行交流。1968年后,任哈佛大学视觉与环境研究系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休,并获名誉教授头衔。此后他在密歇根大学任艺术史学访问教授。2007年6月9日在密歇根州安娜堡逝世。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建立在现代心理学的实验基础之上。他认为知觉是艺术思维的基础。并由此提出了“张力”说,认为力的结构是艺术表现的基础,而“同形”是艺术的本质。他的代表作包括《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