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十八罗汉: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94
转发:0
评论:0
十八罗汉: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

  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教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意译上有三层解释:一说可以帮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二说可以接受天地间人天供养;三说可以帮人不再受轮回之苦。即杀贼、应供、无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

  相传罗汉本为佛教小乘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在佛祖释迦牟尼的规劝和鼓励下,所有罗汉们纷纷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帮助维护大乘佛教,于是在大乘佛教里罗汉们也有了他们新的地位和作为。

  罗汉又称阿罗汉,指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修行圆满又具有引导众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

  “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在历史上嵩山少林寺也出现过少林十八罗汉 [5] 。功夫罗汉潘国静是现代少林十八罗汉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阿罗汉
语源巴利语:arahant与梵文:arhat的字根来源,目前尚不清楚,仍有争议。这个字在释迦牟尼与佛教出现之前就存在。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中,被拼成arhattā。之后在佛教与耆那教的文献中,多次使用这个字,在印度教中的毘湿奴派经典中也曾出现。在梵文字源中,arhant可能是由hant(死亡、杀戮)加上否定词头ar所组成,字面意思为“无法被杀”、“超越死亡”或“不死”。它的字源也可能是来自于巴利语:araha或梵文:arha,意思是值得、有价值的。变化成人身名词,意思是“杰出的人”、“有价值的人”。语义佛陀十号中,包括阿罗汉。梵语阿罗汉意译为无学,指的是比丘于因地仅就如何解脱于三界束缚的修行所学圆满,也就是世俗谛的正理。此外尚有三义:应供:佛的十种称号当中就有“应供”一项,而“应供”的梵语其实正是“阿罗汉”。阿罗汉福慧俱足,为众生之福田,供养阿罗汉可以修福,以其能教众生如何修福、修慧、断...
· 《十住毗婆沙论》
《十住毗婆沙论》又名《十住毗婆沙》或《十住论》。古印度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共十七卷。梵本及藏译本皆不传。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书是《华严经》〈十地品〉的注释,但并未注释其全品,而是仅注释初地(欢喜地)及第二地(离垢地)的一半而已。全书用偈颂简述经文大意,再加以引申疏释,并不是经文的逐句释。全书凡三十五品,第一品〈序品〉乃全书之总论,叙述菩萨十地的意义及三乘的区别,第二品〈入初地品〉至第二十七品〈略行品〉为初地之注释,说明初地的内容及菩萨的行愿果等;第二十八品〈分别二地业道品〉以下八品论述第二地,力陈十方便心之重要性,并阐释大乘菩萨的十善业道。关于本书的传译,法藏在《华严经传记》卷一谓︰《十住毗婆沙论》一十六卷,龙树所造,释《十地品》义。后秦·耶舍三藏口诵其文,共罗什法师译出。释《十地品》内至第二地余文,以耶舍不诵,遂阙解释。相传其论是大不思议论中一分也。关于本书是否为龙树所造一事...
· 十住毗婆沙论
源流华严宗相传,龙树在龙宫中取出《华严经》十万颂时,为它作了注解书,名为《大不思议论》,也是十万颂。《十住毗婆沙论》是其中的一品。译本汉译本在姚秦时译出,由耶舍三藏口诵,鸠摩罗什汉译,共十六卷,但是汉译本只有《十住经》前二地〈欢喜地、离垢地〉的内容,其他的部分没有被译出。注释^贤首《华严经探玄记》:“龙树既将下本出,因造大不思议论,亦十万颂,以释此经。今时十住毘婆沙论是彼一分,秦朝耶舍三藏颂出译之,十六卷文才至第二地,余皆不足。”^贤首《华严经传记》:“十住毗婆沙论一十六卷,龙树所造,释十地品义。后秦耶舍三藏口诵其文,共罗什法师译出。释十地品内至第二地,余文,以耶舍不诵,遂阙解释。相传其论是大不思议论中一分也。”
· 自由君主的真正法律
编撰背景《自由君主的真正法律》的作者詹姆斯国王詹姆斯国王(1567─1625年统治苏格兰,1603─1625年在位统治英格兰,信奉新教喀尔文派长老会)为巩固权力,因而著书立说。1590年代初期,罗马天主教派系的博思韦尔伯爵(英语:FrancisStewart,5thEarlofBothwell)图谋造反,詹姆斯亲自率兵讨伐,到1595年乃将之击败并放逐。在1596至1598年,詹姆斯又与长老会争夺权力,最终亦是詹姆斯得胜。詹姆斯与当代的其他君主一样,都期望拥有强势君权,以避免宗教战争及维持政治秩序。及至经历了一连串的明争暗斗后,詹姆斯在1598年撰写本书,阐述君权神授思想以及臣民需要顺从君主的理念。内容概要詹姆士谴责那些歌颂叛乱或为叛乱辩护的言论是“塞壬之歌”(Sirenesongs),必须加以对抗,认为苏格兰过往无穷无尽的灾难、悲剧和混乱,是因为错误的政治知识所致。詹姆斯心目中的敌人,是...
· 十八罗汉的前身:十八罗汉的名字及排名故事
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释迦牟尼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佛教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据唐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带回的《法经记-xyt》说,庆友在涅槃时将住世十六位大阿罗汉的名号告知众生,十六罗汉即广为流传。到了清代,世人在为十六罗汉造像时,出于尊敬,将庆友及玄奘大师加进去,于是,十六即演变成十八罗汉,只是后两位罗汉名号时有变化。清乾隆年间,由乾隆帝钦定,将十七、十八罗汉定为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十八罗汉名号才最终确定。第一罗汉跋罗堕骑鹿罗汉原是印度优陀延王的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