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北魏走向衰落,全是南梁开凿浮山堰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2
转发:0
评论:0
北魏走向衰落,全是南梁开凿浮山堰,夏季,寿阳城久雨成灾,大水入城,房屋全被淹没。北魏扬州刺史李崇指挥军队停在城
  夏季,寿阳城久雨成灾,大水入城,房屋全被淹没。北魏扬州刺史李崇指挥军队停在城墙上,水继续上涨,于是他们又乘船爬到城墙上的短墙上面,城墙只差两板宽没有被淹没。

  将领们都劝李崇放弃寿阳而退保北山,李崇说:“我受朝廷之命镇守一方之地,由于仁德不足而致使天降大灾。淮南万里之地,安危系于我一身,我若一旦离开,百姓就会瓦解奔散,扬州之地,恐怕就不属于我国所有了。我岂能爱惜自己的身体,而有愧于当年在黄河泛滥时不顾一己之安危而宿于堤上的王尊呢!我只是怜悯这里的士人百姓要无辜而与我同死,所以可以让他们扎筏子乘坐其上,随水而高,各人去求一条生路吧。我是一定要与这座城共存亡的,大家不要再说了!”

  扬州治中裴绚带领城南数千家百姓划船向南逃走,到高地上避水。他以为李崇一定已经逃回北方去了,因此就自称为豫州刺史,同郑祖起等人送人质到南梁请求投降,马仙琕派兵前去接应裴绚。

  李崇听说裴绚叛变了,不知道是否属实,就派韩方兴乘着小船去召裴绚。裴绚这才知道李崇还在此地,又惊又悔,但木已成舟、无可挽回,只好回答说:“日前因为大水引起了颠沛流离,我受众人的推举,才有此举动。现在事已至此,无可追回了,恐怕这里的百姓已经不是大人治下的百姓了,官吏也不是大人手下的官吏了。希望大人早日动身回去,不要冒犯了将士们。”

  李崇派堂弟李神等人率领水军讨伐裴绚,裴绚战败,李神占领了他的营盘。裴绚逃跑时被村民抓获,送回来时,路过尉升湖,裴绚说:“我还有何脸面见李公呢!”于是投水而死,郑祖起等人都伏法被诛。

  李崇上表朝廷因为水灾请求解除自己州刺史的职位,宣武帝不准许。

  李崇为人宽厚而有谋略,很得士众之心。他在寿春十年,经常养着几千名壮士,敌人来犯无不被摧毁,临近的梁朝对手都称他为“卧虎”。

  梁武帝多次设反间计以便使北魏朝廷对李崇产生怀疑,又授予他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万户郡公的职位来拉拢他,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封为县候。然而宣武帝素知李崇忠诚老实,对他非常信任而豪不怀疑。

  北魏东豫州刺史田益宗年老体衰,无心政事,整日同儿子和孙子们聚敛财货,贪得无厌,辖区内的吏民们苦不堪言,都说要反叛。

  宣武帝派遣中书舍人刘桃符去慰问田益宗,刘桃符回朝之后,向宣武帝启奏了田益宗侵扰当地的情形。

  宣武帝向田益宗下诏说:“刘桃符听说你的儿子田鲁生在淮水之南贪敛暴虐,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会损害你对朝廷的忠诚。你可以令田鲁生前来朝廷,对他另加任用。”

  田鲁生收到诏书后,长期不来报到。朝廷便诏令田益宗调任镇东将军、济州刺史,又考虑到他不会接受别人来代替自己东豫州刺史之位,就派遣李世哲与刘桃符率众去袭击田益宗。

  李世哲等人快速地进入了广陵,田鲁生与弟弟田鲁贤、田超秀都奔到关南,招引梁朝军队,攻取了光城以南的各个寨堡。梁武帝将这三兄弟分别任命为各州刺史。

  李世哲进攻田鲁生等人,打败了他们,重新设置了郡戍。田益宗被命令回到洛阳,授予他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之职。

  田益宗回京后,上表称被刘桃符谗言陷害,并且说:“田鲁生等人是被刘桃符逼迫而反叛的,请求令刘桃符与我当面对质,以明虚实。”

  宣武帝下诏不准许,对田益宗说:“既然已经宽宥了你的谋叛之罪,不允许你再打官司了。”

  北魏的皇太子年纪幼小,每次出入东宫,相伴的只有左右随从和乳母,东宫的臣子们都不知道。詹事杨昱向皇上进言:“请求从今天开始圣上每次召见太子一定要亲自下手敕,命令我们随身护卫。”宣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东宫臣子中值班的人员护送太子到万岁门。

  北魏御史中尉王显得意地对阳固说:“我当太府卿的时候,府库充实,您认为如何呢?”

  阳固回答说:“大人把百官的俸禄扣去四分之一,各州郡收缴的赃款和赎金,也全部运到京师来,以此来充实府库,实在不值得夸耀。况且‘与其有聚敛之臣,宁可有盗窃之臣。’难道可以不谨慎吗!”

  王显听了很不高兴,就借故上奏免了阳固的官。

  北魏王足入侵时,梁武帝令李略抵抗,许诺乱事平定之后任用他为益州刺史。王足撤退后,梁武帝没有用李略。李略怀恨在心,有了反叛之心,梁武帝杀了他。

  李略的侄子李苗投奔北魏,步兵校尉淳于诞曾经担任益州主簿,也从汉中投奔北魏,两人一起游说宣武帝攻取蜀地,并且献计献策,宣武帝对此深信不疑。

  宣武帝任命司徒高肇为大将军,统率步骑十五万人入侵益州,又命傅竖眼从巴郡以北出兵,羊祉从庾城出兵,奚康生从绵竹发兵,甄琛从剑阁出兵,任命元遥为征南将军,让他在梁、楚之间坐镇指挥。

  游肇劝谏,他认为:“现在连年水涝旱灾,老百姓不宜再劳役了。过去开拓疆域,都是因为城主归顺投降,所以有征而无战。现在对出谋划策的人真伪难辨,或者是因为他们对梁朝有怨气,借我们出气,所以不可以全信。蜀地地势险要、镇守严密、无隙可乘,怎么能听信靠不住的言辞而发动大军呢!在开始行动时不慎重,今后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宣武帝哪里听得进去,任命淳于诞为骁骑将军,又让李苗代理龙骧将军,两人都兼任向导统军。

  此时的王足早已投降梁朝,他向梁武帝献策,请求拦堵淮水以淹灌寿阳。梁武帝同意了这一计策,命令水工陈承伯、祖暅(geng,祖冲之之子)视察地形。陈、祖二人都认为:淮河这里虽然狭窄,但淮水汹涌,沙土松软流动不坚实,工程无法完成,强行筑堰是劳民伤财之举,且合拢无期。因此他二人都力劝梁武帝放弃筑坝的计划。

  梁武帝大怒,认为这二人是存有异心,为了表示自己筑坝的决心,将二人斩首示众。随后,征调徐、扬之地的民众,每二十户中抽五个壮丁从事拦水筑堰工程,派康绚都督淮上诸军事,并且守护筑堰工程。

  筑堰的劳役和兵士共二十万人,南起浮山,北抵巉(chan)石,沿着两岸向中流筑堤,计划会合于淮水中流。

  第二年四月,随着合拢的接近,淮水越来越凶猛,浮山堰一合拢马上就崩溃。有人献计说铁可以阻挡大水,梁武帝下令运来东西两冶几千万斤铁器沉在江里,但是也没有能使坝合拢。

  然后,他们又砍伐木头交错捆绑成井字形,把大石头填进去,在上面加上土,以此截流筑坝。因此,沿着淮河一百里以内的树木石头,无论大小都被用光了。挑担的人肩膀都磨烂了,到了夏天瘟疫流行,死亡的人互相枕籍,苍蝇及蚊虫昼夜鸣叫呼应。

  梁武帝急得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常常亲自上阵监工,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淮水及泗水全都结冰,浮山堰的士卒死了有十分之七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浮山堰
1111相传一千四百多年以前,南北朝梁国和魏国争夺寿阳(今寿县),争夺中魏国兵马略强,抢先占领了寿阳城。这寿阳是淮南与荆州、襄阳间的咽喉之地,城四周护城墙足有三丈多高,墙外护城河也有三丈多宽、一丈多深,易守难功,梁国兵马围城屡攻不克,每次攻城死伤无数。梁武帝萧衍为此整日愁眉不展。1111这时,魏国降人陈吴向萧衍献计建议在淮河边选一窄段,拉河筑坝,以水为兵,淹没寿阳,并呈上一幅明细图。图上标明筑坝点南起凤阳府盱眙县境遇内的浮山(今明光市浮山),北接泗洪山。萧衍采纳了陈吴的建议。一条全长9里,下宽140余丈、上宽50丈、高20丈,先后投入20多万人,历时18个月的拦河筑坝工程于514年10月10日惊天动地地开始了。这就是古今闻名的"浮山堰"。1111开始,梁武帝派材官祖恒、水官陈承伯二位将军安排实施。祖、陈二位通过实地察看,都认为淮河这里虽窄,但淮水漂疾汹涌,沿岸沙土松散,难以垒堰,强硬筑堰是...
· 从繁荣走向衰落的商朝
从繁荣走向衰落的商朝(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这是商朝从繁荣走向衰落的时期。约前14世纪末,商王盘庚为了抑制奢侈恶习,缓和阶级矛盾,把都城迁至殷,商朝从此摆脱转辗迁徒的局面,开始迅速发展并兴盛起来。自盘庚以后,商又称殷。从盘庚传到纣共8代12王,虽只有武丁和祖甲比较贤明,但商朝还是��盛一时。这一时期,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青铜技术蓬勃兴起,教育文化开始出现,尤其是青铜文化,成为商朝最具代表性的光辉写照。甲骨文的出现,为我国文明走向世界跨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在农业生产上,金属开始用于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与此同时,畜牧业也发展到了很高阶段。这一时期的手工业种类很多,分工细密,有效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但是大多数统治者讲究享乐淫逸,残暴不堪,尤其是纣王,使得商朝最终告亡。
· 南梁大将昌义之:南梁之所以抵挡北魏的股肱名将
昌义之(?—523.11.19),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少有武干,随曹虎征战,多有战功。官至都督北徐州缘淮诸军事、平北将军、北徐州刺史。昌义之少有武干,随曹虎征战,多有战功。曹虎为雍州刺史后,以昌义之补防阁,为冯翊戍主。曹虎还朝,昌义之留雍州事萧衍,萧衍待其甚厚。齐末,战乱不断,中兴元年(501年),萧衍起兵攻打东昏侯萧宝卷,昌义之为辅国将军、军主,除建安王中兵参军。时竟陵芊口有邸阁,萧衍派昌义之前去驱逐,昌义之每战必捷。萧衍军至新林,昌义之随王茂于新亭,斩获尤多。攻克建康后,萧衍以昌义之为直阁将军、马右夹毂主。天监元年(502年),萧衍代齐称帝,国号梁,是为梁武帝。封昌义之为永礼县侯,邑五百户。又除骁骑将军,出为盱眙太守。天监二年(503年),迁假节、督北徐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北徐州刺史,镇钟离。并击退魏军的进攻。天监三年(504年),进号冠军将军,增封二百户...
· 梁与北魏的战争
梁天监二年(北魏景明四年,503年)至大通元年(北魏孝昌三年,527年),梁与北魏进行的战争。北魏天兴元年(398年),拓跋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称魏帝后,北魏为防御北方柔然南侵,筑长城、设军镇;同时,又不断向南扩展势力。在与南朝的征战中,其势力逐渐由淮北伸至淮南,进而到达长江流域,最后以长江为界,与南朝对峙。梁代齐之前,北魏的势力已伸展至南阳(今属河南)、寿阳(今安徽寿县)地区。梁代齐后,北魏为巩固河南(泛指今黄河以南)的防务,多次派兵南下,欲夺取梁长江以北的土地。北魏景明四年(503年)三月至五年三月,魏帝元恪派任城王元澄率兵5万与南朝降魏的萧宝寅、陈伯之等并力进攻梁朝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又派镇南将军元英进攻义阳(今河南信阳)。在钟离方向,魏军先后攻占颍川(今安徽霍山境),大岘(今安徽含山东北)、焦城(今安徽嘉山东北)等8城。在义阳方向,元英等魏军先后攻占义阳、樊城(今属湖北襄...
· 最荒唐的梁朝“豆腐渣”工程“浮山堰”,几十万百姓家破人亡
安徽明光市柳巷镇内的浮山堰遗址。在淮河上曾有一座坝,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大坝,听起来以为是让中国人兴奋自豪的杰作。事实上,这座坝是“豆腐渣”工程,让几十万百姓家破人亡、尸骨无存。从这一点来说,拍板的梁武帝萧衍,不仅是个昏君,还是一个千古大暴君,犯了“危害人类罪””,千刀万剐也不为过。一名降将献计筑大坝梁和北魏两次大战,一胜一负,打了平手,后来又来来回回几个回合,谁也占不到谁的便宜。但寿阳(今安徽寿县)在北魏手中,如一把尖刀刺向南方的心脏。梁军抢了几次,寿阳岿然不动。萧衍辗转反侧,茶饭不思,一想到就烦躁,又找不到解决办法,像男人有了难言之隐,痛苦得不行。一天,他在辛苦地批阅奏章,突然眼睛一亮,上面写到:寿阳是南下北上的要道,谁得到谁就掌握主动权。但寿阳城池坚固,强攻不太可能。不如用水淹,寿阳下游80里处是钟离,这里淮河两岸南面有浮山,北面有巉石山,只要在这两山之间筑起长堰(就是大坝的意思),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