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塞琉古王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33
转发:0
评论:0
塞琉古王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22岁,开始了10年东征之路。他势如破竹,两年后占领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22岁,开始了10年东征之路。他势如破竹,两年后占领埃及。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在高加米拉相遇,双方爆发了惨烈的高拉米拉战役,大流士三世战败,波斯主力被消耗殆尽。战败后的大流士三世迅速逃亡,但于公元前330年被部将暗杀,他的去世标志着波斯帝国的灭亡。此后,亚历山大又打算东征印度,由于将士们的反战情绪高昂而无奈撤军。亚历山大的10年东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天妒英才,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伤病复发,医治无效身亡。

  由于亚历山大生前没有指定帝国的合法继承人,他的突然离世引发了部将之间的混战与夺权。亚历山大的部将们经过 20 年的混战,将帝国分割为4个小王国:托勒密王国(占领埃及)、塞琉古王国(占领中亚、西亚)、安提柯王国(占据马其顿、希腊);色雷斯王国(领土很小,可以忽略)。其中,塞琉古王国占据以为中心的大部分西亚、中亚领土,在诸王国中版图最大,并继承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绝大部分遗产。

  塞琉古一世是托勒密身边的一员海军大将,托勒密占据埃及后,他于公元前312年,率军占领了巴比伦,之后又相继占领了、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等地。公元前305年,塞琉古一世称王,并将统治领土称为塞琉古王国,定都于奥伦特斯河上的安条克城。此后塞琉古一世又东征印度并取得了胜利,王国领土继续扩张,总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涵盖今天的巴克特里亚、帕提亚、、印度北部等地区,总人口约3000万。

  为了对广阔的疆土进行有效的统治,塞琉古王国的国王们能够吸收境内各民族的精英进入统治阶级,但所有人必须听命于国王。国王的权力巨大无穷,事无巨细大臣都必须和国王商量,但最终由国王拍板决定。塞琉古王国将领土分为72个州,设置总督管理行政、将军管理军政,互不统属,财政大权收归国王。虽说各民族都有机会爬到上层阶级,但塞琉古国王们主要还是重用希腊——马其顿人,特别是国王身边的亲信人员,是清一色的希腊——马其顿人。之所以会这样用人,一是因为国王及王公贵族就来自马其顿,“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二是因为希腊——马其顿人极其排外,有狭隘的民族自优心理。

  为了使统治合法化,塞琉古国王们利用东方民族的宗教热情,给自身的王权披上宗教的外衣,使王权神圣化,制作“君权神授”的虚假现象。虽然这招非常古老,但并不过时,且屡试不爽。

  塞琉古的国王们继承亚历山大大帝的政策算是比较彻底的,比如营建城市。塞琉古王国在和小亚细亚建城非常多,据统计超过34座,最远建到了今天的阿富汗地区。新建城市有很强的希腊风格,城中有戏剧场、商业市场、柱廊、体育馆、图书馆、祭坛等,布局呈栅栏形状。剧场、体育馆是希腊文明的标志,是希腊人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培养才华的最佳场合。

  建城有3个目的,一是作为军事重镇安置老兵,二是鼓励希腊移民来此生活工作,三是为了加强统治,此条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塞琉古王国继承亚历山大帝国的领土最多,统治范围非常广阔,境内大部分人都是少数民族,希腊——马其顿人只占很小一部分。国王们只有在交通要塞建立军事据点来加强统治,这些据点便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城市。此外,城市既然是希腊——马其顿人主要生存的地方,而他们又很有才华,故能够为王国创造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城市成为王国的重要税收来源。此外,城市也是传播希腊文化、同化其他民族的桥头堡,文化一旦统一了,统治起来会顺手很多。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任何朝代、王国要想统治基础牢固,必须掌握最精锐的军队,塞琉古王国也不例外。首先,国王们号召建城,最初目的就是当作军事据点、加强统治。其次,建功立业是树立威信的最有效的手段,塞琉古国王们深谙此理。为了在军队中树立威望,塞琉古的所有国王毕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除了安条克二世和安条克四世死于宫廷之外,其他国王都死于打仗或去打仗的路上。

  塞琉古王国的军队中有多个军种,包括特种兵、骑兵、弓箭兵、工程兵、后勤部队等。特种兵一般都由贵族的子女担任,主要任务是出征时保护国王的安全,该类兵种最容易受到国王重用、获得晋升。骑兵在王国后期战争中已经不是主力,但由于是马其顿的传统部队,所以还是受到重视的,一般也由贵族担任。弓箭兵是最危险且吃力不讨好的兵种,主要任务是作战顺风时负责收割,作战逆风时负责掩护部队撤退。工程兵主要负责修路修桥、侦查敌情。至于后勤兵,任务就是烧烧菜、传送军情、救治伤员等等。

  塞琉古王国的统治者属于外来民族,他们为了消除东方本土人民的反抗情绪,极力扶植当地的祭司集团,有点像托勒密王国的做法。东方各民族有很深的宗教信仰,所以祭司集团在本土有很大的话语权。塞琉古国王们分给祭司集团大量的土地,只要求缴纳少量的土地税甚至不要求交税,因此,国内形成了强大的神庙经济。作为回报,国王们得到了祭司集团的巨大支持,统治得到强化。另外,塞琉古的重要支持者还有希腊——马其顿人,国王们也分给这些支持者大量土地,只需缴纳很少的税收。

  塞琉古王国处于东西方的交界处,是商业交流的中转站,也是必经之地,这就使王国成为巨大的商业集散地。统治阶级很有商业头脑,他们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做商业中转贸易,将东方的波斯、印度与西方的埃及、希腊、罗马连接起来,组建成一条最繁华、最顺畅、最漫长的贸易商路。况且,塞琉古王国已经懂得利用货币促进商业,他们吸收希腊和波斯的铸币,改进制成适合本国的铸币,俗称亚历山大钱币(因其正面有亚历山大头像),包括金币、银币、铜币三种,最常用的是银币。

  商业的繁华给塞琉古王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且是重要的税收方式,另一项重要的税收来自土地税。尽管当时塞琉古王国的商业非常发达,但主要产业还是农业。王国还有其他税收,包括人头税、遗产税、贡金等,这些都不占主要地位,算是国王的零花钱。塞琉古王国把大部分税收都花在建设军队上,因为国王们都很好战。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出现断层,民族记忆就会丧失。为了统一文化、便于统治,塞琉古统治者们极力在国内推广先进的希腊文化,最突出的是推广希腊语和希腊文字。所有商贸往来、公文传递、合同证明等都必须使用希腊文字,与此同时,希腊语被确定为官方语言,不学希腊语甚至被认为是犯罪。这样一来,文化统一了,王国统治确实廉价多了,也高效多了。

  塞琉古王朝从安条克一世开始,不停地爆发对外战争和内战,战争严重削弱了国力,内地省份相继独立。在安条克二世(公元前261年-前247年)统治时期,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相继独立。在安条克三世(公元前241年-前187年)统治时期,腓尼基和相继独立,但安条克三世却收复了已独立的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原本安条克三世有望成为塞琉古唯一的“大帝”,但是他时运不济,生活在罗马日益强大的时代。罗马在打败迦太基和马其顿之后,开始向东地中海地区扩张,安条克三世先后在公元前191年的温泉关战役和公元前190年的马格尼西亚战役中败给罗马,塞琉古王朝实力严重受损,国土日渐缩小,从此一蹶不振。

  在安条克四世(公元前215年-前164年)统治时期,塞琉古王国在巴勒斯坦犹太人地区强制推行希腊化,下令在耶路撒冷圣殿之上建立宙斯神像,这亵渎了犹太人的宗教信仰,伤害了犹太人的民族感情,引发犹太人的激烈反抗,并由此爆发了“马卡比战争”。犹太人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宣布独立,并于公元前143年建立哈斯蒙尼王朝。塞琉古的国力进一步受到削弱,辖区内的很多地区爆发起义,外部又面临强敌罗马的威胁。最终在公元前63年,罗马大将庞培攻克首都安条克城,塞琉古王国灭亡,合并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占城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吴哥王朝的国王都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在十王战争中战败的俱卢族(Kuru)武将阿奴文陀(Anuvinda)的子孙。建国在公元2世纪末以前,占城地区被中国的汉朝置于统治之下,属交州日南郡。由于西临扶南,新兴的林邑国立刻从扶南国中吸收了大量印度文化的元素。诸如婆罗门教信仰以及种姓制度等。婆罗门教成为了林邑的国教。在文化上,林邑国在固有信仰上吸收了婆罗门教文化,形成了富有占城特色的婆罗门教文化。在语言文字上,林邑国参照了梵语的字母,创立了自己特有的字母——占婆字母。占族人区连是象林县功曹之子,他趁东汉衰弱之机,于192年在日南郡的象林县(今顺化)率数千人起兵,杀死县令。交趾刺史樊演征交趾郡、九真郡之兵前往征讨,但汉军因为害怕远征而发生哗变,导致了失败。汉顺帝欲发荆州、扬州、兖州、豫州四万人马前去,但最终被大臣李固劝止了。从此以后,该地区就从中国独立了出来,被称作林邑国。林邑国领土的扩张在26...
· 塞琉古一世参与过哪些战役?塞琉古一世最后是怎么死的
为亚历山大大帝效命在前334年春天,塞琉古约是23岁的年轻人,他伴随亚历山大大帝远征亚洲。在前327年后段准备入侵印度时,塞琉古已经当上马其顿军队中近卫步兵(即持盾卫队)的皇家团(agema)指挥官,这支部队也是日后银盾兵的前身。当亚历山大准备要渡过希达斯皮斯河时(今杰赫勒姆河),与亚历山大本人搭同艘船的有塞琉古、托勒密、利西马科斯和佩尔狄卡斯。随后在与印度与印度波罗斯(Porus)的希达斯皮斯河战役中,塞琉古率领他所属的部队与其他步兵组成战线,一同对抗敌军的步兵和战象,然而没有记载塞琉古在战役中执行什么任务。塞琉古在远征中几乎没有独立率领分队作战,不像亚历山大其它将军如克拉特鲁斯、赫费斯提翁、培松、列昂纳托等人经常率领分队作战,因为塞琉古所指挥的皇家团是国王的步兵卫队,需要保卫国王平时和战时的安危,持盾卫队在印度马利亚人的战役和横渡格德罗西亚沙漠中都有良好表现。塞琉古在远征中尽职的表现,...
· 塞琉古王朝: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塞琉古一世创建的王朝
塞琉古王朝(公元前312年—前64年),是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塞琉古一世创建的以为中心,包括今伊朗和亚美尼亚在内(初期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王朝。塞琉古王朝在公元前3世纪前期曾一度强盛,公元前280年前后,版图面积达到约35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约1030万。但随后其版图不断缩小,很快就掉出了强国的行列。希腊化国家中版图最大者,领有西起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东至阿富汗、中国(时值战国后期至西汉末期)新疆和阿富汗边境帕米尔高原的西部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因以为统治中心,又称王国。都城安条克。塞琉古一世(号胜利者,前312~前281在位)是马其顿人。公元前305年正式称王,进而向东扩张领土,自伊朗高原东部地区远至印度河,与印度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月护王)订立和约,转而和小亚细亚。公元前281年,他渡赫勒斯滂(今达达尼尔海峡),企图占领马其顿;同年被刺身死。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
· 伽色尼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又是怎么灭亡的
王朝开创者阿勒普特勤(AlbTikin,?~977)作为萨曼王朝宫廷近侍而甚受君主宠信,被擢升为禁军首长,961年被任命为呼罗珊总督。962年,他因不被君主信任而失宠,遂带领军攻占伽色尼城,自立为“埃米尔”,建立伽色尼王朝。其继任者是苏布克特勤(Subuktikin,977~997在位),他在位期间不断巩固其父打下来的基业,大力发展农业与工商业生产,使得伽色尼王朝国力日趋鼎盛。他的儿子马哈茂德(971—1030,997~1030在位)以武功文治著称,在位时为伽色尼王朝极盛时期,他总共征服了约68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囊括了北印度、阿富汗、花剌子模和波斯大部分地区。后来的马哈茂德君主开始使用“苏丹”这一称号,这是国家第一次使用“苏丹”作为君主的称号。成为独立的君主,伽色尼发展成为一个帝国。他承认巴格达阿拔斯王朝的宗主权,哈里发卡迪尔(991~1031在位)册封他为“苏丹”,并赐予他“国家的右臂”...
· 邢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祖乙迁邢邢台是由《史记·殷本纪》而载入史册的。祖乙从相(河南内黄)迁邢,邢台第一次为都是祖乙都邢。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盛时东达黄海,西至青海,南到洞庭湖,北达渤海。祖乙是有为君主,迁邢后,重用贤臣巫咸,殷道复兴。从祖乙迁邢下经祖辛、沃甲、祖丁、南庚,共计五王都邢,历时百余年。前14世纪商王南庚把都城从邢迁往殷,祖乙迁邢至今已三千五百四十余年。纣营沙丘商代末期,井伯被擢封为邢侯,为商纣王三公之一,称邢侯国,为了西周邢国区分,一般称作古邢侯国,即今邢台市,商纣王荒淫残暴,横征暴敛,“实鹿台之钱,盈钜桥之栗”,并大规模扩建邢国的沙丘苑台为商离宫别馆,整日嬉戏其中,酒池肉林,长夜之饮。邢侯不堪纣王胡作非为,愤而进谏,被纣王杀死在沙丘宫,《汉书·古今人表》中有商代邢侯的记载,《帝王世纪》说“邢侯为纣三公,以忠谏被诛。”据考证钜桥遗址在今邢台市平乡县境内。商纣王沙丘宫遗址在今邢台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