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刘备为什么如此看重法正?法正到底有什么能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64
转发:0
评论:0
刘备为什么如此看重法正?法正到底有什么能力,大臣能够被封侯并在死后得到一个谥号,这被认为是一项特别的尊荣,刘备时期得到谥

  大臣能够被封侯并在死后得到一个谥号,这被认为是一项特别的尊荣,刘备时期得到谥号唯一之人是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刘备东征为关羽报仇,群臣多谏,刘备一概不听,最终导致全军覆没。事后诸葛亮叹息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那么,刘备为什么特别看重法正呢?

  迎接刘备入川

  法正原本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一直不受重用,倒是和益州别驾张松要好。张松出使许都不得曹操待见,回来时见了刘备,就在刘璋面前劝说他结盟刘备。刘璋也有这个意思,法正就被张松推荐当作使者去见了刘备。出使归来后,法正向张松夸赞刘备有雄才大略,两人私下秘密策划,打算共同拥戴刘备。后来张松劝说刘璋请刘备入蜀帮助他抵御张鲁,法正再次受命带兵前去迎接刘备。法正向刘备转告刘璋的意图后,又私下向刘备献计,让刘备利用刘璋的懦弱和张松作为内应夺取益州,得到了刘备的认同。也就是从刘备率军逆长江而上开始,法正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刘备的人。

  料定郑度的计策必不被用

  刘璋让刘备驻兵葭萌,因为张松的阴谋败露,他在杀了张松的同时,还命令军队的将领们不再听从刘备的。刘备借此机会和刘璋反目,在夺取白水关后向成都进军。州从事郑度认为,刘备的士兵很少,又是一支孤军,还没有辎重,可以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困死刘备。具体办法是将巴西、梓潼两地的民众内迁至涪水以内,将田野的粮食全部烧掉,深沟高垒,静候刘备的到来。刘备来了,坚决不和他交战,这样刘备没有粮食,必然退走。到那时再出兵追击,必然擒获刘备。刘备听说后非常担心,就来问法正的应对之法。法正对刘备说,根本不用担心,刘璋不可能用郑度的计策。此事果然被法正言中。刘璋认为,只听说过抗击敌人来保护百姓,还没听说过迁移百姓来逃避敌人。于是不用郑度的计谋。在攻打成都附近雒城的时候,法正还写信劝说刘璋,起到了一定的瓦解刘璋军心的作用。

  说服刘备重用许璋

  每接受一个新地方,新主人都会面临着一个安抚民心和使用当地官吏的问题,以便的政权,刘备攻下成都后,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刘备以为,蜀郡太守许靖不是主动投降的,因此不想用他。法正劝他说,许靖这个人虽然没有真才实学,但他有一个博学的虚名,如果不用他,人们将认为您不重视贤人。应该重用他,给天下人做一个榜样。就这样,刘备让许靖当了自己的左将军长史。可以说,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建议,因为许靖代表着刘璋投降前没有投降的那部分官员,这对于稳定益州原有官吏,让他们为新政权服务起到了重要作用。

  帮助刘备夺取汉中

  相对于武将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人,刘备更缺乏的是行政谋略人才,尤其是庞统死后。不是有一个诸葛亮吗?但诸葛亮需要在家“镇国”,可以说是顾了前头顾不了后头。因此,这时候法正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建安二十年(215年),在刘备刚刚获取成都不久,孙权前来索取荆州,孙刘两家于是打了起来。也就是这一年曹操夺取了汉中,刘备不得已和孙权议和,回过头来守卫益州。在张飞打败夏侯渊,局势稍微得到控制之后,法正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夺取汉中的计划。此计划说到了刘备的心里,刘备也毫不犹豫地予以实施,终于在第二年将曹魏西北大将夏侯渊斩杀,汉中归于刘备。有了汉中的刘备,终于感觉自己腰杆子赢了,于是称王。

  刘备为什么重用法正?可以说,除了关羽张飞这两个老兄弟,在整个蜀汉国,论能力功劳除了诸葛亮,也只有法正了。法正在任职蜀郡太守期间,曾经横行霸道,为报私仇而滥杀。有人告诉诸葛亮,让他报告给刘备,抑制一下法正的嚣张。诸葛亮说,刘备由整天提心吊胆到自由翱翔不受人制约,都是因为这个法正,在这个问题上,刘备会听从谁的?诸葛亮说刘备提心吊胆是在荆州,其实在荆州之前又何尝不是?有了益州和汉中之后,尽管失去了荆州,刘备的蜀汉国仍然是偏鄙小国,但刘备可以安安稳稳地睡觉,再也不用担心别人来攻击他了。这是法正的大功,是刘备重用法正的原因,也是诸葛亮说人不能制约法正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田豫到底有多厉害?刘备为什么那么看重他
看看三国田豫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刘备这么重视他。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备为什么这么重视他,而他却在曹操手下做事当田豫年轻的时候,他在公孙瓒手下工作,没有受到重视。当时,刘备也把他的尸体送到公孙瓒。他遇见了田豫,刘备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所以他越来越惊讶地发现田豫真的很有才华。然而,田豫在公孙瓒手下没有任何表现的机会,所以他混得不好。就在他的老母亲生病时,他也选择辞职回家。当时刘备特别舍不得,甚至拉着田豫的手哭着说,我真的很讨厌自己没有受到祝福,不能和你一起完成伟大的事情。后来,公孙瓒部与袁绍勾结造反,袭击了幽州城下公孙瓒的巢穴。公孙瓒特别害怕。此时的田豫显示了他高尚的人格。在危险的时候,他实际上回到了公孙瓒,并建议我和王门谈谈。以确保他的撤离。田豫去了王门军营,说他半天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无论如何,当王离开军队帐篷,然后撤出军队时,他的卷首被羞得通红。此后,公孙瓒死了。优州...
· 法正、庞统、诸葛亮,刘备为什么更信任法正?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这是历史的魅力,今天来讨论“法正、庞统、诸葛亮三人相比,刘备为什么更信任法正?”的话题,或许有您所想了解的答案。当时益州是安定富庶的地区,诸葛亮《隆中对》指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法正对刘备的“献策”说:“资益州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法正传》)庞统游说刘备时也说:“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庞统传》注引《九州春秋》)号称“天府”的益州,除“殷富”外,更为重要的是,其地具有自然地理上的特殊条件,即所谓“险塞”“险阻”,四周群山环绕,外敌不易攻入。法正,字孝直,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法正利用再次出使刘备的机会,私下向刘备提出借机取蜀的计划。并在刘备征蜀过程中准确预测了刘璋不会采用郑度之计。建安十九年刘备成功取蜀,法正被赐予高位,地位仅次于诸葛亮...
· 为什么李治会如此迷恋武则天?武则天到底有什么能力?
李治迷恋武则天,我认为是武则天用心机勾引的结果。武则天进宫十四岁,也是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无忧去世不久,武则天进宫时叫武如意,(李世民的杨妃叫杨如意,皇后去世,李世民并没立杨妃为皇后,还一直思念着皇后)武则天出这样一个名字,有提醒李世民的意思,也想引起李世民对自己的注意。但有两件事让李世民远离武则天,一是李淳风算李唐江山后归武氏,李世民在朝中将武姓杀光光,武则天父亲对李世民有救命之恩,武则天最后没被杀,第二件事是西凉送一烈马,武则天想表现自己能力,但驯不服,一刀将马杀了,李世民见她如此凶狠,因此远离武则天,武则天见李世民不为所动。于是勾引比自己小四岁的李治了,李治从小失去母亲,正是情窦初开,武则天不仅美貌,而且处处表现关心,爱护,甚至眉来眼去,身体接触,李治那受得了那种激情的,坠入爱河,不能自拔,李世民发现不对,早早给李治定了正宫娘娘。李世民死后,武则天被送感业寺,李治去感业寺记念唐太宗忌曰。...
· 自由君主的真正法律
编撰背景《自由君主的真正法律》的作者詹姆斯国王詹姆斯国王(1567─1625年统治苏格兰,1603─1625年在位统治英格兰,信奉新教喀尔文派长老会)为巩固权力,因而著书立说。1590年代初期,罗马天主教派系的博思韦尔伯爵(英语:FrancisStewart,5thEarlofBothwell)图谋造反,詹姆斯亲自率兵讨伐,到1595年乃将之击败并放逐。在1596至1598年,詹姆斯又与长老会争夺权力,最终亦是詹姆斯得胜。詹姆斯与当代的其他君主一样,都期望拥有强势君权,以避免宗教战争及维持政治秩序。及至经历了一连串的明争暗斗后,詹姆斯在1598年撰写本书,阐述君权神授思想以及臣民需要顺从君主的理念。内容概要詹姆士谴责那些歌颂叛乱或为叛乱辩护的言论是“塞壬之歌”(Sirenesongs),必须加以对抗,认为苏格兰过往无穷无尽的灾难、悲剧和混乱,是因为错误的政治知识所致。詹姆斯心目中的敌人,是...
· 古代的“就地正法”发生频繁吗?“就地正法”针对于哪些人?
古代的“就地正法”发生频繁吗?“就地正法”针对于哪些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古装剧中,大家应该经常会看到一些罪大恶极之人,直接被就地正法的剧情,那么古代的就地正法是怎么回事呢,真的很频繁吗,今天宋安之来说说这个事情。就地正法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一些罪大恶极之人,不用走其他程序,直接宣判死刑并且在当地立刻执行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地正法积极的一面在于,使罪大恶极立刻接受了处罚。负面影响则是,这其中如果有冤屈,是没有补救机会的,往往会冤杀好人的。因此一般司法公正的朝代,对于死刑是慎之又慎,至于就地正法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衡量古代的司法公正与否,就地正法这种行为频繁不频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接下来宋安之以清代的就地正法现象频繁于否,来说说古代的司法。对于不熟悉历史的朋友来说,对于古代的印象,可能更多如同是武侠世界一般,可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其实古代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般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