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南是什么时候从藩属国“升级”为天子内臣的?是从胡朝开始的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9
转发:0
评论:0
越南是什么时候从藩属国“升级”为天子内臣的?是从胡朝开始的吗,明朝曾出兵征服了越南胡朝,越南由此从藩属国“升级”为天子内臣。如果说《皇

  明朝曾出兵征服了越南胡朝,越南由此从藩属国“升级”为天子内臣。

  如果说《皇明祖训》中所列的十五个“不征之国”中是朱元璋为历代明朝天子设下的遗命,那越南则算得上唯一一个未被遵守的戒律。在永乐帝、洪熙帝、宣德帝三代帝王统治时期,明朝曾出兵征服了越南胡朝并依照内地建制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进行直接管辖,越南由此从藩属国“升级”为明朝天子的内臣。

  这一战史称“明入越”,越南人则称之为“明与大虞战争”。有明以降,作为宗藩体系的中心,明朝以天子之师征讨外藩实在是一个例外。然而以越南历史为视角,这场战争又显得如此自然。作为中原王朝最古老的藩属国之一,越南的北部边疆常常战火弥漫,而这片战火背后,则是越南与中原王朝变化无常的政治联结。

  既然朱元璋已经将安南国列为“不征之国”,为何其子永乐帝朱棣还要对安南妄动刀兵呢?原因是此时的越南政权发生更迭,权臣胡季犛篡位建立胡朝并开始蚕食明朝南部边疆;正奉此时陈朝遗臣至明朝控诉胡季犛“弑主篡位,屠害忠臣”之恶行,请求明朝以宗主国的身份“擒灭此贼,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子孙”,由此便发生了“明入越”之战。因胡季犛改国号为“大虞”,故越南史又称此战为“明与大虞战争”。

  明朝大军很快横扫越南,又因陈朝王室已经被屠戮殆尽,遂决定“原复古郡县”进行直接统治。只是明朝这一时期对越南的统治颇为严苛,越南人起义不断,最终在黎利的带领下击败明朝取得独立,是为后黎朝。曾经击败过蒙古大军的越南人再一次发扬了其战斗精神,在数场重要战役中重挫明朝军队,最终迫使明朝罢兵,并重新册封越南君主为安南国王——由此,中原王朝与越南重归宗藩体系,并一直维持到清朝末年。

  自永乐五年(1407年)至宣德二年(1427年)这二十年被称为安南属明时期,在此期间内越南为明朝直接统治的领土。可惜的是,明朝对越南的统治显然称不上德政与仁政,这一点《明史》自身也多有记载:“交人苦中国约束,又数为吏卒侵扰,往往起附贼,乍服乍叛。”在此情况下,越南人一心“兴复陈室”也便情有可原了。

  统治失策也罢,命中注定也罢,在经历了抗明十年战争后,越南终于得以独立。黎利击败明朝军队后发布了一份《平吴大诰》,一方面抨击了明朝暴行,指出“仁义之举,要在安民,吊伐之师,莫先去暴”;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越南民族“惟我大越之国,实为文献之邦,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风俗亦异”的独立性,为其摆脱明朝统治提供理论基础。这份被后世越南人视为十五世纪“独立宣言”的文书显然并没有过分刺激到明朝——或许是明廷对越南人的战斗力已有所顾忌,又或许是宣德帝对越南实在缺乏兴趣,抗明十年战争战争最后以越南独立并向明朝称藩告终,也算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中原王朝与越南的战事就此消弭,在此之后越南历经南北朝、莫朝及郑阮纷争时期,一方面基本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次文化体系,另一方面国力逐渐强大称霸中南半岛,并在向中原王朝朝贡的前提下命令其它邻国向其朝贡。至西山朝时期,阮岳更自称“中央皇帝”,从这一称号中不难体会到越南历史上浓浓的“小中华”情结。不过与前朝相似,这一帝号同样在面对中原王朝时收敛起来——此时中原王朝已经是由满人建立的清朝,阮岳之弟阮惠继位后最终入清请求册封,后得乾隆帝册封为“安南国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的?是从丁朝开始的吗
978年(丁朝太平九年),农历正月,地震。978年(丁朝太平九年),二月,雨雹。978年(丁朝太平九年),六月,旱。越南后黎朝时期史家黎嵩,高度肯定丁朝在越南脱离中国统治及立国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丁先皇因吴国之丧乱,平十二使君,天与人归,舆图混一。……我越正统之君,实自此始。”不过,黎嵩指出丁朝未能为后世从国家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树立完善的楷模,“宗庙未立,学校未建,设鼎养虎,以为刑狱之具。遗犀纳象,徒为贡献之劳。礼乐刑政之不修,重门击柝之不谨”,到丁朝末年时,“权臣摄政,国内离心,丁氏讫箓,是保邦制治之无策也”。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认为,丁朝除了在越南立国历程上具有创造性,而且还令越南产生三种变化:一是越南经过唐末以来豪强家族的经营,封建大庄园遍布各地,封建土地所有制到丁朝时确立下来。二是丁朝结束十二使君分治的局面,令越南首次出现政治集中及国家统一。第三是丁朝与中国宋朝建立宗藩关系,...
· 对海洋的研究从清朝就开始了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和延续,千百年来,海洋的神秘一直吸引着人们不断的去探索。在清朝有一个海洋生物的研究者写了一部《还错图》的书,记载了很多关于海洋的资料。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聂璜,生活在清朝康熙年间。原本是一位画家,因为对大海非常感兴趣,就游历了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画了这本书,让我们来看一下。《海错图》中收录的动物千奇百怪,说是写实的吧,又充满的卡通的味道。说它是漫画吧,好像又一本正经的样子。很多动物虽然造型很夸张奇怪,但是现实中又有真实的原型。比如书中的鳄鱼是这个样子的。海马是这样的。这应该是某种海龟。书上记载的一个叫龟脚的动物,看起来非常奇怪是吗?其实现实中真有这么个动物,名字叫做龟足。现实中的甲壳动物龟足,据说味道很鲜美。聂璜在历史上没有什么过多的记载,唯一传世的也只有这一部作品。后来被一个太监带到宫里,乾隆、嘉庆、宣统等几代皇帝都看过也都很喜欢,这才得以流传下来。小编看了这本《海错图》后...
· 火葬是什么时候开始推行的?
火葬推行早在1956年4月27日,由老一辈高级干部就提出了推行火葬的倡议。他们主张只保留骨灰,不留逝者遗体,以简化殡葬方式,不建坟墓。这一倡议标志着我国殡葬改革的开始。然而,在当时,火葬并未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行。火葬的真正推行始于1985年,当时国家开始在部分地区试行强制火葬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背景是中国人口数量的大幅增加,土地尤其是耕地愈发稀缺,逐渐成为禁止土葬的最主要原因。在试行阶段,火葬主要在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进行。到了1997年,随着《丧葬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火葬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全面推行。该条例明确规定,在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而在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则允许土葬。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火葬在我国殡葬方式中的主导地位的确立。火葬普及火葬的普及顺序大致可以概括为从城市到农村、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的逐步推进。在城市地区,由...
· 胡汉分治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制度?
胡汉分治的意义在我国古代10世纪到12世纪,由于统治者的贤能,为了胡人和汉人的和平共处,实行了著名了胡汉分治制度。之后,胡汉分治制度更是影响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君主。那么?胡汉分治的意义到底有那些呢?胡汉分治图片胡汉分治其实是一种民族之间的分治,也就是把不同的民族分开进行管理,原本为中国古代时候汉族用来统治边关那些少数民族的政策,却在十六国这个特殊的时期,打破了以往汉人统治国家的传统,大量的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因而,分治制度被少数民族用在了汉族人身上。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汉族人无论是在文化,教育,传统方面都比少数民族略胜一筹,少数民族的人为了使自己的政权取代汉族人,尤其是土著居民的认可和支持,正由于这个原因,胡汉分治被广泛应用。它使汉族人被少数民族的人统治着,为当时的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治国决策,使胡人和汉人能够和平统一的相处,使国家更好更快的发展。并且胡汉分治制度能让少数...
· 中国简史——升级的争霸战争:从桂陵到长平
关键词:孙庞斗智/长平之战公元前354~公元前259战国时期,中国境内的诸侯国并不止战国七雄这七个国家,但实力强大、有资格争雄一时的还是秦、齐、楚、魏、赵、韩、燕这七个大国。为了争夺天下,这七大强国征战不休,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战争的激烈程度和破坏性也越来越高。在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战中,魏齐两国动用的军队不过十数万,而在近百年之后的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动员了百万大军进行一场决定双方国运的大决战。长期而残酷的争霸战争一方面给各国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让政治上的统一成为人民的渴望和历史的趋势。桂陵、马陵之战战国前六十年,三晋中的魏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霸主。由于魏国所处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生产力先进、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同时由于路网纵横、交通便利,所以天下物产云集,从而使商业繁荣、制造业发达。此外,魏国还是战国第一个实施变法图强的诸侯国,魏文侯重用法家李悝、西门豹,制定《法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