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他是东吴十二虎臣中成就最高的,子孙的结局竟凄惨无比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7
转发:0
评论:0
他是东吴十二虎臣中成就最高的,子孙的结局竟凄惨无比,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巨大,而曹刘之争,作为小说中的主线,吴国群英的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巨大,而曹刘之争,作为小说中的主线,吴国群英的形象在小说中并没有得到太多的体现,除了那几位影响到时局风云的东吴大都督,大多数的东吴武将,出彩的时候不多,尽管太史慈、甘宁还有黄盖等几位重要将领也描述得颇为精彩,但整体而言,小说作者不得不有详有略地做出取舍。

  因此,所谓的蜀汉“五虎大将”自然成为了广大读者心中的战神,而随着网络的普及,曹魏的“五子良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然而,与之相对应的“东吴十二虎臣”,虽然也被不少人所认知,但毕竟这十二个人的影响力,除少数人外,其他都相对一般,而且由于人员基数大的原因,自然会对受众的注意力产生分流,所以了解他们的人相对也不多。

  首先应该指明的是,在正史中,是不会有“五虎上将”这个说法的,仅仅是因为《蜀书》中有了《关张马黄赵》五人合一的传记,才给了后世作者艺术加工的空间,但“五子良将”与“江表虎臣”这样的字眼,的确是出现在这些名将的合传中的。那么在《三国志》中记录的这些良将虎臣当中,有一个人是非常特殊的,他可以说是出道最晚,年龄相对也最小,但他的成就却比前辈更高,当然,他儿子的结局却无比凄惨,此人名叫丁奉。

  丁奉在三国的历史上活了很久,即便是蜀汉和曹魏都不在世界上了(蜀汉亡于263年,曹魏亡于265年前后),丁奉还多活了五六年,尽管丁奉的出生年不详,但参考那个年代人大致的平均寿命,丁奉很有可能是公元三世纪(201年以后)出生的人,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主要是表明,在三国初代的那批名将关羽张辽等人相继逝世后,丁奉却正值壮年。而且他在年轻时,就先后从属于东吴的甘宁潘璋等大将,一路奋勇杀敌,立功斩将,再加上名将的陆续离世,这位东吴的“后浪”,理所应当地取代了“前浪”。至于在《三国演义》中,曾经说他跟蒋钦周泰徐盛等人,一起追杀带着孙郡主出逃的刘备,恐怕只是小说家随手一笔,不足取信。

  但丁奉的功劳却是明摆着的,而且他是三国年间最有代表性的承前启后的角色,不仅继承了先代名将英雄们的很多优良传统,而且在后辈小将面前,又是一个极具资格的“老将”,这种身份,在人才出于真空状态下的中晚期吴国显得非常有优势,而且丁奉也不是靠着论资排辈走上高位的,著名的“丁奉雪中奋短兵”的故事,也被写进了《三国演义》里,这个经典的战例也是丁奉一生勇猛善战的最好写照——面对着骄傲的曹魏军,在冰天雪地中,丁奉脱下铠甲头盔,扔掉长戈大戟,一副完全不顾防守的架势向曹营冲去,曹魏的将领本来就很轻视这样一群“愣头青”,但在实战中,他们却为自己的骄傲付出了代价,愣头青丁奉就这样战胜了人数众多的魏军,也为他自己迎来了更高的官职。此事发生在公元252年,那时的丁奉应该不会超过六十岁吧?

  随着丁奉在吴国的功劳越立越多,威望未来越大,地位自然是与日俱增,而后他又果断地选择了站在孙休一队,并且帮助孙休诛杀了权臣孙綝,凭借这个功劳,丁奉官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东吴大将军,后来还在魏国攻蜀的时候,率领吴军摆出了援助蜀汉的架势。在孙休去世后,丁奉又迎立了孙皓作为吴国新君,登上吴国权力巅峰的丁奉,却在后来与取代了曹魏的西晋军队的战争中,没能取得什么优势,也许是他真的老了,当然主要还在于当时吴国的国力根本没法与西晋抗衡。

  最终,丁奉引得东吴的暴君孙皓的日益不满,最终在丁奉去世后,他昔日的仇家全都站出来落井下石,孙皓也就毫不留情地杀害了丁奉的儿子丁温,并且把他的家属全部流放到临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东吴十二虎臣
东吴十二虎臣,三国时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他们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1],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故名。典故出处三国时孙吴方面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骁战、功勋卓著而为人称道,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字承渊)。《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故名。人物简介程普荡寇将军程普(?―210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东汉末年东吴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
· 东吴十二虎臣之一――程普
三国乱世造就了很多优秀的名将。有一个人,他辅佐东吴三代君主,智勇双全,是东吴十二虎臣之一,他就是程普!东吴多名将,十二虎臣,而且帅才也很多,如周瑜、陆逊、吕蒙等等。连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也是三国的名帅之一。程普,字德谋。《三国志》记载他“有容貌计略,善于应对。从孙坚征伐,讨黄巾于宛、邓,破董卓于阳人,攻城野战,身被创夷。”孙坚死前,周瑜还没出道前,程普是当之无愧的坐着孙坚军第二把交椅!就像关羽和刘备之间关系一样。可惜孙坚死的太早,孙策是程普晚辈,可是程普却心甘情愿地为孙策效力,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记得《三国志》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也许鲜为人知却又意味深长的事:“策尝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扦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意思就是说,程普死命保护孙策,得以突围!这个和赵云忠心护主有何区别,大家都知道,赵云一生对刘备是忠心耿耿,一个将才,被安排当禁卫军的头目,无怨无悔。一旦有机...
· 母仪天下的傅瑶结局为何无比凄惨
母仪天下傅瑶结局傅瑶是汉元帝的妃子之一,也是当时汉元帝最宠爱的女人。她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傅瑶有一女一子,她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得到太子之位。傅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处处挑拨汉元帝和当时的太子刘骜之间的关系,使汉元帝和刘骜心生嫌隙,汉元帝有废太子之心,但是在众人冒死谏言的情况下,汉元帝收回废太子之心。汉元帝驾崩之后,太子刘骜有惊无险继位,并在当日就送傅瑶和他儿子刘康去往封地。《母仪天下》傅瑶结局无比凄惨。傅瑶剧照她一生把夺帝的重心放在儿子刘康身上,没想到刘康英年早逝。《母仪天下》傅瑶结局正是因为爱子刘康死去,才伤心而死。刘骜逝世之后手下大臣萧育决定联合丞相夺储,当时太子是刘康的儿子刘欣。但他们没想到被傅瑶识破了他们的计谋,傅瑶胁迫大臣们,让他们说出主谋是太后王政君,借此好让萧育为了保护王政君,拦下密谋一事。随后傅瑶去狱里看萧育,想让他回到自己的身边,但是遭到了萧育的拒绝,之后在刑场上萧育...
· 东吴十二虎臣都有谁?他们有多厉害?
X被蜀汉五虎、曹魏五子掩盖光芒的东吴十二虎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人们都知道蜀汉有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曹魏有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对他们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同时,这让人觉得,东吴在整个三国的历史进展中,除了早死的周瑜,自愿挨打的黄盖,并没有什么可以拿的上台面的猛将。事实上,身为三国鼎立的一方,东吴无论是将才亦或者是相才,其实都是不缺少的;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被誉为“东吴四英杰”的将领相信大将并不陌生,但相对于其他的将领可能就了解甚少了!谁说江东无虎将?今天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下东吴的十二虎臣!程普,字德谋,为孙坚最早的部下,跟随孙坚南征北战,攻城野战,数有战功,更是在汜水关下斩杀华雄部将胡珍。后随孙策东渡长江,一路上攻城拔寨,助孙策平定江东,为东吴奠定了基础。辅佐孙权时,与周瑜一起分任左右都督,在乌林大败曹操,后又在南...
· 东吴十二虎臣之程普三国名将程普怎么死的?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程普,程普是谁?程普是东吴十二虎臣之一程普(?—210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东汉末年东吴的武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早年在州郡担任官吏,后跟随孙坚四处征战,讨黄巾余贼于宛、邓,破董卓于阳人等都有参加,数有战功。191年,孙坚战死,继续跟随其子孙策到淮南起兵,攻克庐江,后跟随孙策到横江、当利,大破张英、于麋等,又展转进攻秣陵、湖孰、句容、曲阿,程普皆有战功,孙策增其二千兵,马骑五十匹。后又进破乌程、石木、波门、陵传、馀亢,程普立功最多。孙策入主会稽,任程普为吴郡都尉,治于钱唐。后为丹杨都尉,居于石城。再讨伐宣城、泾、安吴、陵阳、春谷乱贼。跟随孙策进攻祖郎,可是孙策反而被围,程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