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满清八旗谁才是老大?上三旗是哪三个?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51
转发:0
评论:0
满清八旗谁才是老大?上三旗是哪三个?,八旗制度是清朝独创的兵民合一的政治行政与军事组织,出征时用正黄、正白、正红、
   八旗制度是 清朝独创的兵民合一的政治行政与军事组织,出征时用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颜色的军旗以示区别,所以又称“八旗”。其中正黄旗、正红旗、正蓝旗、正白旗为纯色: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为正色镶红边:镶红旗为红色镶白边。起初只有八旗满洲,后来被征服的蒙古人、汉人编为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共二十四旗,但其核心还是八旗满洲。

  八旗制度始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完备于清太宗皇太极。清入关前,八旗本无高低之分,但只有镶黄旗满洲属于皇帝本人:镶黄旗除了皇帝一支没有其他宗室。后来,皇权进一步加强,正黄旗与正白旗又归皇帝统属。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福临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此后,由皇帝控制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称为上三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的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称为下五旗,有清一代,始终未变。

  清朝明确了上三旗比下五旗地位高,上三旗是皇帝的亲兵,担任禁卫皇宫等任務,下五旗驻守京师及各地。但是上三旗的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地位谁最高,就众说纷纭了。

  要讨论谁是老大——谁的地位最高,不妨跳出八旗本身,自能拨云见日。

  清朝的“抬旗”制度就是帮我们甄别八旗谁是老大的一条门径。

  抬旗,是清朝政府改变皇亲、贵族和功臣的旗籍,以提高其地位的一种制度。一般是包衣(奴才)汉姓改变为八旗汉军,八旗汉军改变为八旗满洲,满洲下五旗改变为满洲上三旗。

  抬旗入镶黄旗满洲的5家均为外戚(皇后和妃子的娘家),地位之尊不容置疑。抬旗入正黄旗满洲的5家,有3家为外戚,2家以军功,均为皇亲国戚。乍看,镶黄旗和正黄旗似乎没有可比性。但是,我们把慈禧太后和她的族人抬旗的情况比较一番,高下顿现:

  乾隆十三年(1748年),慈禧的老姑姑、皇贵妃那拉氏的娘家由“镶蓝旗满洲”抬旗为“正黄旗满洲”:同治元年(1862年),咸丰帝在热河病死,慈禧把自己的娘家从“镶蓝旗满洲”抬旗入“镶黄旗满洲”。乾隆时,慈禧的老姑姑是皇贵妃,所以只抬入正黄旗满洲:同治时,慈禧已经是大清的实际统治者,所以将自己娘家从镶蓝旗满洲抬入最尊贵的镶黄旗满洲。

  汉军的抬旗中,年羹尧、李侍尧分别从镶白旗汉军和正蓝旗汉军抬入镶黄旗汉军,田文镜则从正蓝旗汉军抬入正黄旗汉军。抬旗之时,田文镜的地位和军功远不及年、李二人,故只能入正黄旗。

  可见“镶黄旗”比“正黄旗”地位更尊崇。

  阿桂、官文以军功抬旗入“正白旗满洲”,他俩的地位和抬入镶黄旗、正黄旗的各位主儿无法比拟。

  我们有理由认为,清朝八旗,当以镶黄旗为最尊,正黄旗次之,正白旗第三,下五旗则没有明确的座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八旗军是哪八旗,哪旗地位最高?
清朝有八旗制度,军队是所属的八旗军,创立与努尔哈赤时期。那么八旗军是哪哪八旗呢?其中哪个是身份地位最高的旗呢?清朝的八旗制度的形成有个过程,最早只有四旗,之后才扩大到八旗,再后来又有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最初建制时只有整黄、整红、整兰、整白(后为音讹称为正黄等)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加以扩大,新置四旗,即镶黄、镶兰、镶白、镶红四色旗帜(红旗镶白边,余三旗镶红边),合称八旗。八旗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政治组织和生产组织。在八旗制度下,兵农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这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按照地位上的排列顺序。只是后来皇太极独掌的正黄、镶黄、正兰三旗,实力雄厚,为上三旗。开始,蒙古、汉军的投降将卒统编入满洲八旗,之后,仿照满八旗,又分别设置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蒙古八旗地位仅次于满八旗,高于未编入八旗的蒙古兵民。清崇德七年(...
· 满清八旗到底是什么?满清八旗是如何产生的?
满清八旗到底是什么?满清八旗是如何产生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我们知道,清朝时期,满清统治者分为八旗,而关于皇帝选妃、子弟成婚等事情,基本上也都是在八旗内部挑选合适的人,用来保持所谓的血统纯正。但是看多了八旗,却还是有些问题弄不明白,八旗到底是什么,各自的掌控者又是谁呢?如果说八旗相当于八个大家族的话,那八旗的旗主又是如何代代更迭的呢?满洲八旗的旗主都由爱新觉罗氏掌握。具体来说,就是由努尔哈赤和其弟舒尔哈齐的后裔来掌控。有些人特意强调,八旗分为满蒙汉,总计二十四旗。但蒙八旗和汉八旗是没有独立旗主的,蒙汉八旗也归满旗旗主进行统领。至于八旗旗主具体是怎么更迭的,这就很复杂了,需要详细的介绍。两旗时代最早的八旗制度,没有后来那么复杂,只有旗主和佐领两级。并且也没有八个旗,只有一个旗。努尔哈赤起兵后,先建立了一旗部队,旗色不清楚,有可能是黑色旗。后来他消灭了邻近的一大批部落,组成一支...
· 清朝八旗是哪八旗?哪个尊贵一些?
清朝的八旗制度的形成有个过程,最早只有四旗,之后才扩大到八旗,再后来又有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最初建制时只有整黄、整红、整兰、整白(后为音讹称为正黄等)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加以扩大,新置四旗,即镶黄、镶兰、镶白、镶红四色旗帜(红旗镶白边,余三旗镶红边),合称八旗。八旗组织既是军事组织,又是政治组织和生产组织。在八旗制度下,兵农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这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按照地位上的排列顺序。只是后来皇太极独掌的正黄、镶黄、正兰三旗,实力雄厚,为上三旗。开始,蒙古、汉军的投降将卒统编入满洲八旗,之后,仿照满八旗,又分别设置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蒙古八旗地位仅次于满八旗,高于未编入八旗的蒙古兵民。清崇德七年(1642年),正式编定汉八旗。编入汉八旗的汉人军兵,也称为旗人,他们在政治上和法律上优于一般汉人官民。所以,硬...
· 清朝历史上满清八旗的著名旗主是哪些?
上三旗为“天子自将”,多归皇帝自领,地位最高,人多势众,成为核心;它们是:正黄、镶黄、正白,守卫皇城,挑取侍卫。担任皇帝外出护卫,是亲军。下五旗守卫京城外,大批派往各地驻防护卫。它们是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1601年设立四旗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正白旗,旗主努尔哈长子褚英统领;正红旗,旗主由努尔哈赤赤次子代善统领;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1615年扩为八旗的旗主分别是: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镶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正白旗,旗主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统领;镶白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十二子阿济格统领。正、镶红旗旗主由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统领。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侄子阿敏统领。镶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统领。左翼: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右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
· 八旗子弟是哪八旗?揭秘清朝八旗等级排名
满人跟女真人是同种族,旗人则是清代对于被编入八旗的人的一种称呼,清代的八旗以满族为主体,还包含了汉族跟蒙古族的其他民族。八旗中除了清朝皇族的宗室以外,还包括八旗满州、八旗蒙古及八旗汉军,八旗汉军及八旗蒙古由归附的汉人跟蒙古人所组成。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努尔哈赤在创业时,只有一支黑旗军,后来接收了邻近的一大批部落组成新的一旗红旗,努尔哈赤将自己原有的黑旗部队交给兄弟舒尔哈齐,自己统帅新建的一旗红旗,以后他收编了实力曾经很大的满族哈达部,哈达部很大,不能编入原来两旗,所以另建了第三旗白旗,白旗旗主由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担任。这就是最原始的三旗。舒尔哈齐和褚英先后被杀,努尔哈赤将三旗分为八旗,白旗被一分为三:正蓝旗,21旗主是努尔哈赤的第五子莽古尔泰,正白旗,旗主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镶白旗,旗主是褚英长子杜度;黑旗被一分为三:正红旗,旗主是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镶红旗,旗主是代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