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骠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59
转发:0
评论:0
骠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在1世纪到10世纪之间,缅甸境内产生过许多由不同民族建立的国家,其中最重要的

  在1世纪到10世纪之间,缅甸境内产生过许多由不同民族建立的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骠国。骠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骠国以毗湿奴城为中心,后期骠国则以室利差罗城为其国都,作为前后期骠国的联系环节,是汗林。

  在这漫长的9个世纪中,骠国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关于前期骠国的情况,中国古籍已有一些记载,但十分简单缅甸考古工作者已经发掘了毗湿奴和汗林古城,这些考古发掘大大丰富了我们对早期骠国的认识。关于后期骠国,缅甸的考古材料和中国古籍的记载都十分丰富。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已能勾勒出骠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公元前后,缅甸已进入金石并用时代。优越的自然条件,使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区在金石并用时代就产生了早期国家。骠国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关于骠国的称号,《新唐书》卷223列传下《南蛮阁传》中说,“骠,古朱波也,自号突罗朱,婆国人曰徒里拙”。毗湿奴时期,骠人已经建立了城市。毗湿奴可能是东南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出土文物的碳测定表明,这一遗址大约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城市很大,每边的城墙的建筑材料是砖和泥土没有明显的护城河遗迹。从这些方面来看,毗湿奴城还是较为原始的早期城市。在毗湿奴城内发现约有100个古建筑遗址。在城中心稍靠西北的地方,有一个南北长100米,东西宽80米的高地,周围有古砖墙环绕,很可能是当时王宫的所在地。在王宫南部,有一个长20米,宽10多米的大砖房,里面设有小房间,很可能是当时大会议厅的遗址。从这一发现看,毗湿奴时期的骠国,可能还没有最后脱离原始部落联盟阶段。在毗湿奴城还没有发现一件与宗教有关的实物,很可能毗湿奴时期的漂人还没有受到来自印度的宗教影响。与文字有关的实物,也仅找到一颗印章。从印章上的字迹来看,估计是由印度文字演化而来,据此还很难断定骠人是否已经使用文字。

  这些文化现象也表明,毗湿奴还处于国家发展的最初阶段。在毗湿奴城也很少发现生产工具。在一座建筑中发现大量陶器残片,说明当时制陶业和农业都已有较高发展水平。其他的出土文物,有与建筑物有关的圆钉、铁条、灰泥块,还有土珠、石珠、料珠等饰物。由此可见,当时的骠人已知道使用铁器,但其饰物还是很原始的。此外,还发现了少量小银币,但尚不清楚是当地铸造的,还是后来从室利差罗传入的。骠人盛行瓮葬,人死后将尸体火化,骨灰装入瓮、罐中。在毗湿奴发罗时期的骠人,是完全相同的,反映了骠人共同的文化形态室现了大量的骨灰瓮、罐。毗湿奴骠人的墓葬习俗,同后来汗林、室利差到汗林时期,骠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缅甸考古学家认为,汗林时期的骠国文化,既与毗湿奴时期有相似之处,又与室利差罗时期有密切关系,是联系这两个时期的中介或过渡时期的文化。

  汗林时期,骠国的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汗林遗址出土的铁器更多,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铁工具,如铁凿子、扁斧、钳子、刮刀、铁铲、铁链和铁钉等,另一类是武器,有刀、剑、矛头、斧头、箭等。出土的铜器有铜镜、铜匕首等。在汗林遗址很少发现金属农具,也许在当时金属还较为珍贵,还没有广泛地使用。相反,在汗林发掘出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石工具,其中有石斧、石环等。可见,石农具在生产活动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汗林时期的商业,也比毗湿奴时期发达,主要反映在出土的货币较毗湿奴时期的更多。汗林周围一带,在耕田犁地时,也往往有骠钱币出土。出土的不仅有汗林当地的钱币,还有来自室利差罗的。在室利差呾罗也多次发现汗林钱币。这说明两地有较多的贸易交往。汗林时期骠文化分布的范围大致为:以汗林为中心,东边越过伊洛瓦底江到达新固、马达牙一带,西边越过钦敦江到阿亚多镇区,南边到达伊洛瓦底江与模河汇流之处的敏巫镇区。

  汗林骠人肯定已开始使用文字。早在1904年,就在汗林古城墙外东南角发现一块石碑,上面有两种文字的碑文,一种是骠文,其文字与室利差呾罗石质骨灰罐上的骠文字母形状相似,共两行。每行骠文文字的下面,都用梵文刻着几个字。据考证,其年代为4世纪,这是最早的骠文之一。第二块石碑是1929年在第一块石碑出土处的南边发掘到的,碑文共八行字。缅甸考古学家认为,其年代为7—8世纪。在汗林也没有发现能够确凿证明当时居民宗教信仰的出土文物。但出土的一块碑铭,上下两端有浮雕人像,中间刻有骠文,上端雕刻的似乎是神像,很可能佛教或印度教已传入缅甸。汗林的骠文化,一直延续到9世纪。在室利差呾罗时期,骠国进入了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始于4世纪。之所以称为室利差咀罗时期,是因为这一时期的骠人在室利差罗建立了他们的首都,以此为中心,统治着疆域辽阔的骠国。室利差罗这一名称,始见于中国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该书第十卷“三摩呾吒国”条说:“从此东北大海滨山谷中有室利差呾罗。”

  唐代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第一卷“东裔诸国”注也提到室利差罗国。《新唐书》和《旧唐书》则称其为骠国。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看,室利差呾罗的始建年代,最早不会超过2世纪,而其鼎盛时期,则为5世纪到8世纪。9世纪南诏军队侵入,室利差罗走向衰落。本书所说的作为骠国发展后期的室利差罗时期,为五六世纪之交,到9世纪中叶南诏军队攻陷室利差罗。至少到7世纪时,骠国已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旧唐书》第卷骠国条说:其国境,东西3000里,南北3500里。东邻真腊国,西接东天竺,南尽溟海北通南诏些乐城。《新唐书》则说骠国“地长三千里,广五千里”,比《旧唐书》所说的要更大些。综合中国史籍资料中的有关记载,室利差罗时期,骠国的疆域东起萨尔温江流域,西接阿拉干和今印度曼尼坡,北与南诏境相邻,南临孟加拉湾。但从缅甸的考古发掘看,骠文化还传播到了今缅甸南端的丹那沙林,和西部的阿拉地区。在这两个地方都发现源文化遗迹,在阿拉干还发现了骠文碑铭。

  室利差罗时期的骠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它似乎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而很可能是以室利差罗为中心、为霸主的,包括各属国和臣族部落的松散的国家。《新唐书·骠国传》说,骠国有18个属国、9座城镇和298个部落。但是,所列举的属国、部落,只有极少数的还能考证出来。8世纪以后,中国云南地方政权南诏的势力向南发展。南诏保和九年,南诏攻伐骠国,掠其民3000余人,迁到拓东835年,南诏军队又攻入骠国的属国弥臣。此后,镖国的情况很少见于中国的记载。但直到12世纪中叶,骠国的文字仍然为当地居民使用。13世纪中国史籍中还有关于骠人的记载。这很可能因为骠国是一个结构松散的、保持着部落联盟特点的国家。因此,一旦国都被攻破,这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就陷于分裂,各属国和各部落在其自己的地域范围内活动。在此后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骠族逐渐与一些民族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邢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祖乙迁邢邢台是由《史记·殷本纪》而载入史册的。祖乙从相(河南内黄)迁邢,邢台第一次为都是祖乙都邢。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的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盛时东达黄海,西至青海,南到洞庭湖,北达渤海。祖乙是有为君主,迁邢后,重用贤臣巫咸,殷道复兴。从祖乙迁邢下经祖辛、沃甲、祖丁、南庚,共计五王都邢,历时百余年。前14世纪商王南庚把都城从邢迁往殷,祖乙迁邢至今已三千五百四十余年。纣营沙丘商代末期,井伯被擢封为邢侯,为商纣王三公之一,称邢侯国,为了西周邢国区分,一般称作古邢侯国,即今邢台市,商纣王荒淫残暴,横征暴敛,“实鹿台之钱,盈钜桥之栗”,并大规模扩建邢国的沙丘苑台为商离宫别馆,整日嬉戏其中,酒池肉林,长夜之饮。邢侯不堪纣王胡作非为,愤而进谏,被纣王杀死在沙丘宫,《汉书·古今人表》中有商代邢侯的记载,《帝王世纪》说“邢侯为纣三公,以忠谏被诛。”据考证钜桥遗址在今邢台市平乡县境内。商纣王沙丘宫遗址在今邢台市...
· 庸国是怎么衰落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转折《左传·文公十六年》记载:“(公元前611年)楚大饥,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今房县南、神农架东南地区,《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七湖广五房县房山条云:“阜山在县南百五十里。”),师于大林(今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响岭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灌溪镇阳丘村),以侵訾枝(今湖北省宜昌区枝江市)。庸人帅群蛮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于选(今湖北省宜昌区枝江市境内),将伐楚。于是申、息之北门不启。楚人谋徙于阪高(今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县与荆门市掇刀区之间)。蒍贾曰:“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不如伐庸。夫麇与百濮,谓我饥不能师,故伐我也。若我出师,必惧而归。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谁暇谋人?”乃出师。旬有五日,百濮乃罢。自卢以往,振廪同食,次于句澨(今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均县镇)。使卢戢黎侵庸,及庸方城。庸人逐之。囚子扬窗,三宿而逸,曰:“庸师众,群蛮聚焉,不如复大师,且起王卒,合而复进。”师叔曰...
· 占城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吴哥王朝的国王都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在十王战争中战败的俱卢族(Kuru)武将阿奴文陀(Anuvinda)的子孙。建国在公元2世纪末以前,占城地区被中国的汉朝置于统治之下,属交州日南郡。由于西临扶南,新兴的林邑国立刻从扶南国中吸收了大量印度文化的元素。诸如婆罗门教信仰以及种姓制度等。婆罗门教成为了林邑的国教。在文化上,林邑国在固有信仰上吸收了婆罗门教文化,形成了富有占城特色的婆罗门教文化。在语言文字上,林邑国参照了梵语的字母,创立了自己特有的字母——占婆字母。占族人区连是象林县功曹之子,他趁东汉衰弱之机,于192年在日南郡的象林县(今顺化)率数千人起兵,杀死县令。交趾刺史樊演征交趾郡、九真郡之兵前往征讨,但汉军因为害怕远征而发生哗变,导致了失败。汉顺帝欲发荆州、扬州、兖州、豫州四万人马前去,但最终被大臣李固劝止了。从此以后,该地区就从中国独立了出来,被称作林邑国。林邑国领土的扩张在26...
· 邓国是怎么建立的?最后又是如何灭亡的
《春秋》载:“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左传》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载:“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及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其币,杀道朔及巴行人,……”记得是巴国(当时在鄂西,后迁川东)派了韩服到楚国,并通过楚国要与邓国建立友好关系,楚国派道朔同巴国的韩服一起往邓国,到邓国南部边境的邓国的属国鄾国时,鄾国人夺了他们所带的礼物,并杀了道朔及巴国的行人。为此,楚国派人质问邓国,邓国不接受指责,于是楚国派兵和邓国作战,并打败了邓国。这是《左传》记载的一段史实,也是史料中记载的发生在襄阳的第一场战争。邓国在周代诸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为第二等的侯爵,国土纵横几百里或百馀里是应有的规模,不会象今日的乡镇一样纵横只十里、八里那么局促狭小。第四等爵位的巴国派使臣从几百里远的地方带礼物来主动结好邓国,可见当时邓国的国势与威望。著名考...
· 莎车国是怎么一步步变强大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汉朝时期的中国跟现在不同,是非常有国际影响力的。是的,我们在汉朝时期就已经非常厉害了,隋唐只不过是历史记载比较多而已。当时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做生意,很多从西域慕名而来,也很多以西域为出发点走向世界各地。走着走着,就形成一条路——丝绸之路。这也是汉朝统治者开辟的,丝绸之路途径很多西域国家,是一条重要的通商之路。为了便于管理,还设立都护府,将军队派去驻扎。西域哪国出现了叛乱,汉朝就会出兵相助。今天我们要讲的莎车国,就是在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国家。北魏莎车国还是独立的,到了隋朝,莎车国划入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清朝时期莎车国还设立了直隶州、府。为什么一向没有领土意识的中国,对莎车国这么重视呢?因为莎车国土地肥沃,水草充足,适宜耕地也适宜放牧。这样的地方不仅仅中国想要,外国也想要,匈奴也想要,所以莎车国是大家争夺的地方。莎车国地理位置特别重要,中国和外国做生意,必然经过这个地方。要不莎车国“得意”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