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充军和流放真的是法外开恩?为何古代人们认为比杀头还可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89
转发:0
评论:0
充军和流放真的是法外开恩?为何古代人们认为比杀头还可怕?,在古代中国其实死刑并不是最可怕的刑罚,经常看电视总会出现这么一个桥段,某某人

  在古代中国其实死刑并不是最可怕的刑罚,经常看电视总会出现这么一个桥段,某某人做了违法的事情,官员念旧情就会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把死刑判为流放或者充军,难道流放和充军就真的比死刑更好么?

  古代中国,刑法分为五等,,按照等级依次为“笞、杖、徒、流、死”,流放比死刑低一等,但是流放和充军这两种刑法其实在古代人的眼中真的不如直截了当的判死刑!

  大诗人韩愈有一首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这样的句子,可见韩愈当时痛苦绝望的心情,流放是将罪犯流放到人烟罕至的偏远蛮荒之地,不仅罪犯本身,他的妻儿也要遭受池鱼之殃,古代的人们安土重迁,被流放的人几乎没有可能再回到故乡了,死后只能埋骨他乡,维系亲情的宗族、姓氏、血脉必将断绝,而且古代的医疗和交通设备并不发达,流放那么远的距离基几乎九死一生,能活下来的少之又少!

  清朝之前罪犯主要是流放在沧州和海南还有新疆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到了明朝初期的时候由于边境比较动荡,而且内部州县因为战争划分比较混乱,作奸犯科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有效利用这些罪犯替自己守边关,于是流放之刑慢慢被充军替代!

  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只要是被判充军的罪犯,在大理寺审核完毕后,就交给刑部十三清吏司中的陕西司登记造册,重新编排,随后发给犯人所属百户领去充军!

  北方被判充军的基本上都是去了云南、四川等地,而南方的基本都是当时的北平、大宁、辽东各个卫所,后来也有人被发放到极边沿海、瘴疠等地充军!

  明朝充军比流放的刑罚还要严重,流放还可以减刑,但是充军就不行了,因为事关国家边境安危,都是的,而且还分永远和终身两个区别!

  终身就是说罪犯死了以后,这件事就了结了,与自己的家人后代没有关系,而永远就是说充军这种事情是与国同休的,充军对象死后有他的子女代替,这样不断循环,直到永远,有的人家死绝之后,就会派人将他们宗族、里长或者是村子里的人抓来顶替,一旦出现这种罪犯,跟他有关的人真的是担惊受怕鸡犬不宁!

  在明朝嘉靖时期和万历时期都有人上奏请求用银两赎减充军和免去永远效力的充军人员,后来皇帝们只是下令永远效力的从军人员绝户后不拿其乡人来填充!

  清朝时期,流放和充军融为一体,而且清朝疆域更大,可以流放的地方更多,好的一点是只流放罪犯本人不在祸及妻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流放充军比杀头更可怕!
在中国古代的刑罚有很多,比如凌迟处死,腰斩,杖刑,流放,充军等,我们来说说其中的流放和充军。这种刑罚未必比杀头要轻哦。流放就是将犯罪之人从故土放逐到偏远荒蛮之地,在医疗条件与交通条件并不发达的古代,前往烟瘴疠气之地无异于死路一条。况且在安土重迁的中国古代,能够死后埋在乡土是所有人的夙愿,但流放之后毫无疑问就将这条维系着宗族、姓氏、血脉的道路断绝了。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诗句就可以看出韩愈深深地绝望,但别忘了韩愈是以官身贬谪到潮州的,情况与平民相比已经是大为改观了。在清代以前,历代流放犯人的所在多在西南部,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夜郎西”,还有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所在儋州(今海南)都是有名的流放之地。但到了明朝之后,流放的地位逐渐被不在五刑之列的充军所渐渐代替,原因就是明代初立之时边疆不稳,内部州县又因为战争导致行政区域不断改划...
· 古代南方到底有什么可怕之处为何犯人坐牢都不想被流放在此地呢
古代犯人为何惧怕流放到南方,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我国古代有一种特殊的刑罚——流放之刑,我们在看一些历史方面的影视作品时,古代的大臣或者百姓犯了罪,被宣布判决为流放的时候,一般都会吓得面无血色,失声痛哭。在古人看来判流放罪简直比斩首还恐怖,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流放地,流放地在哪,据《史记》记载,尧舜时期的流放地大约在北京、甘肃一带,到了秦汉时期流放地在今天的湖北南部,后来又增加了酒泉、敦煌等极西之地。宋朝时候,刚开始也遵循古制将西北作为流放地,但由于自身疆域原因,导致这些犯人常常逃亡塞外,基于这个原因,宋朝便把流放地改到了今天的两广及海南地区。而后世的元明清等朝流放犯人的基本原则就是“南人发北,北人发南”,意思很浅显直白,就是如果你是南方人就把你发配到极北苦寒之地,如清朝的宁古塔,如果你是北方人,就将你发配到广东海南福建等地。总之,就是变着法子地惩罚...
· 曹操手下这人竟然比关羽还厉害,是真的吗?
在三国中,关羽算得上一员猛将了,死在他手下的武将有很多。可如果说他还不是最厉害的那位,各位相信吗?其实真有一位武将,他能把关羽击退,各路诸侯都想把他揽入麾下,他就是曹操手下名将李通。李通,字文达,小字万亿。江夏平春(今河南信阳)人,早年以游侠闻名于江汝。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袁绍派使者到李通驻地,任命李通为征南将军,刘表也在暗中招诱他投顺,李通全都拒绝了。只接受曹操的招募,就杀了袁绍的使者,把送来的征南将军印绶送交曹操。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征张绣时,刘表兵援张绣,曹操大败,李通带着士卒连夜投靠曹操,并作为先锋,回头攻打张绣,并大破之。李通被迁作裨将军,封为建功侯,在汝南做了阳安都尉。南郡之战,是周瑜和刘备一起攻打曹仁,战略是围点打援,特别说明的时候,赵云攻打江南四郡,四郡守将悉数投降,不是所谓就是个禁卫军头目,赵云在这次战役中,勇猛无敌,(刘备)曾赞其勇:"子龙一身...
· 古代最残忍的滴水刑,比凌迟,五马分身更可怕!
商纣王一向以善于发明各种新奇残忍的刑罚而闻名。《尚书·周书·泰誓》中记载他“焚炙忠良,刳剔孕妇。……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他发明炮烙之刑,剖开孕妇的肚子观察小儿的形状,砍断清晨涉水农夫的脚观察骨髓,挖出王子比干的心脏检验七窍,这些情节都已经广为人知。河南安阳西北的小屯村去年新出土的一大批龟甲和兽骨上,记载了帝辛(也即纣王)所创造和实施的很多种刑罚。这一系列记事刻辞向我们展示了他对刑罚令人发指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好奇心。其中一件牛骨上的文字还向我们揭示了炮烙之刑的来源:帝辛富有创意的厨师发明了一道新菜,在炙烤着的铜板上撒上油和盐,再铺上香料,让鹅在上面行走,鹅痛苦不堪地跳跃一阵之后,鹅掌自然烤熟。帝辛看着鹅的跳跃,听着鹅的嘶鸣,大为兴奋,立刻想到把这种做法迁移到人身上,于是发明了炮烙之刑。武王克商之后,这种刑罚没有人再敢使用,不过周王室的厨师们却把这道鹅掌的做法承袭了下来。因此时至今日,...
· 乞丐充军
清代咸丰年间,一个农民遭天灾人祸,在家难以度日,只得外出讨饭。几个月之后,流浪到湖北,在武昌街头乞讨糊口。到了秋天收割之际,他在田间捉了十几只蝈蝈儿叫卖街头。走着走着,碰上四个阔家子弟,看到这人卖的蝈蝈儿,喜上心头,围着想买,但又不愿给钱。这人靠卖蝈蝈儿的钱糊口,怎能舍得叫人白白抢走呢。三说两说,争吵起来,一争吵,不免动手抬脚,围着看的人虽多,却无一人出面评理。双方拉拉扯扯成了官司。真是巧,武昌道台正是这人的乡邻王东槐。王东槐祖籍滕县望家乡盖村,出身清贫,自幼苦读,后来考取翰林,曾教过咸丰皇帝。王东槐为民除害,为国除奸,本参亲洋派的首领穆彰阿,得罪了皇帝,由京理大臣降为武昌道。王东槐升堂细问,得知卖蝈蝈的是自己的乡邻。便灵机一动,声威满堂地问这人:"你这乡民为何给这四个少爷争吵相斗?如不实讲,定动大刑。"这人向前跪半步说:"小人在街头卖给这几位少爷十几个山草驴(蝈蝈),他们不给钱硬抢,请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