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七岁称王却苟且偷生16年,推让5次后才登基
公元前180年,高祖的臣子们对后宫势力发动了军事政变,政变相当顺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诸吕被殆尽,大臣们纷纷要求当时的傀儡皇帝下台,另立新君,然而立谁则成了问题。
当时的人选有淮阳王、恒山王,齐王。淮阳王和恒山王的母亲被吕后用计杀了,它们被养在后宫充当了惠帝的儿子,大臣们一致认为如果将他们其中一人立为帝,那么将来他必定要为吕氏报仇,齐王本是高祖的长孙,是最有资格登基为帝的,但有大臣反对说,吕氏凭借外戚的身份,作恶多端,几乎危及宗庙,祸乱功臣,现在齐王的舅舅暴戾如虎,齐王如果登基,他的舅舅可能会将吕后当做楷模。
既然不能从惠帝的儿子和高祖的孙子中寻找,那么就只能从高祖的儿子里来寻找了,于是身为代王的刘恒进入了诸大臣的视线中,刘恒到山西做大王的那年才七岁,然而一个七岁的孩子已经懂得如何遵循国家政策休养生息,更懂得如何应对吕后对刘氏家族的,在山西的16年,刘恒谨小慎微,从不明目张胆的对朝廷政事指手画脚,并且采用避开吕后的方法,召集文人雅士沉浸在琴棋书画中,这让他多年来总能不被吕后重视,而在大王位上呆了16年。
据大臣们所言,刘恒为人仁慈宽厚,这当然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的母亲薄氏一家,谨厚善良,··势单力孤,至于立刘恒的理由,简直是信手拈来,惠帝和刘肥,刘如意死后,他就是高祖皇帝的长子,汉朝自开国以来就宣扬孝道,刘恒在在这方面是最适合的人选。
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所有大臣的认可,当使者来到山西见到刘恒,把来意说明后,刘恒陷入了沉思,自吕后专政以来,刘恒见到和听到很多刘氏子孙进入长安,就再没有出来的讯息,长安在那段时间无疑成了刘氏子孙的坟墓,有去无回。现在吕后一死,然而邀请他到长安的那些大臣大都是阴谋家,这些人善于使用诡谋并不是传说,在帝国发展到此时的日历上,一直都有他们阴谋轻取别人性命的事发生,周勃倒并非是阴谋家,可陈平是。在刘恒看来,这些人不但是阴谋家,而且还是野心家,在此之前他们之所以不敢有所动作,是因为吕后还活着,吕后一死,他们又以平叛诸吕功臣自居,又怎么肯甘于人下?只凭他们敢于向吕氏家族动手这件事儿,就可以看出没有他们不敢做的事情,刘恒必须要仔细考虑是羊入虎口还是柳暗花明。
但是他的一位谋士解除了他的忧虑,这位谋士认为:当初秦朝失掉民心,天下豪杰纷纷起事,自以为能得天下的数以万计,然而最终登上天子之位的是刘氏,这是第一点;高帝封刘氏子弟为王,封地像犬牙一样彼此交错互相制约,这就是所谓的犹如磐石般坚固的宗族,天下人都为刘氏的强大而折服,这是第二点;汉朝成立后废除了秦朝的苛政,制定了新法令,对百姓施以德惠,人人自危难动摇,这是第三点;再有吕后之严酷,以立吕氏三人为王,他们擅权专制,然而太尉凭朝廷的符节进入吕氏保持的北军,只一声呼唤,将士们就都袒露左臂,表示要辅佐刘氏而判诸吕,终于灭了诸吕,这是天意所授,非人力所为,现在即使大臣们想要作乱,百姓也不会听他们驱使,他们的同伙难道能够同心一致吗?如今京城内有朱虚侯,东牟侯这样的亲戚,京城外有吴、楚、淮南、齐、代这样强大的封王,谁都惧怕他们,高祖的儿子就剩淮南王和大王您了,而大王您又年长以贤圣仁孝闻名于天下,所以大臣们是根据天下人的心愿而要迎立大王做皇帝,大王就不要再有所顾虑了。
然而这种说法其实还属于猜测,大汉帝国初期后宫与功臣集体的博弈已经持续了近20年,这期间双方就有过短暂的合作,大多时间都处于对抗状态,以宰相为首的朝臣们,此时虽然得到了胜利,谁又敢保证他们不会变成第二个后宫,或者在阴谋家陈平的鼓励下,功臣们可能会脱离刘氏皇族,成为一个新的集团。
刘恒的谨慎在此时暴露无遗,他向太后禀报并商议到长安荣登大宝之事,太后认为可以前去试探,刘恒始终犹豫不定,他甚至利用烧灼龟甲进行占卜,当卜辞“大横预示着更替,我将做天王,会像夏启那样,使父业发扬光大”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依旧不相信,他认为自己现在已经是王了,占卜的人就对他说,所谓天王就是天子,这才让他略略放心,他并不亲自动身,而是派了母亲的弟弟薄昭前往京城会见周勃。
周勃与陈平一干人等再向薄昭表明要迎立代王的缘由,薄昭回来向刘恒报告说,一切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您就不要再犹豫了。刘恒最终放下心来,随即命得力干将宋昌与张武等六人陪同自己前往长安,走到高陵时他停下来派宋昌先去长安观察动静,宋昌刚过渭桥,就见文武百官前来迎接,宋昌回来向刘恒报告,刘恒这才驱车到了渭桥。群臣拜谒称臣,他也下车答拜群臣,大臣们一同说:大王是高帝的长子,最适合做高帝的继承人,希望大王即天子之位。
这显然是过于虚伪的,或许这也是政治形势,如果你不愿意登天子之位,何必要来?他的回答是:侍奉高帝宗庙是大事,我没有才能,难以胜任,请叔父楚王考虑最合适的人,我实不敢当此重任。如同事先排练好一样,众臣皆伏在地决意请求,刘恒先是向西在主人的位置谦让了三次,又面向南在君主的位置谦让了两次,陈平等人都说:我们再三考虑,大王侍奉高帝宗庙是最合适的。天下诸封王和百姓也会这样认为的,我们为臣的是为宗庙社稷着想,不敢疏忽,愿大王能考虑微臣的意见,最后这一切宣告结束,刘恒说:既然宗室、将相、诸王、列侯,都认为没有人比我更适合,那我就不再推辞了,就这样刘恒登基,是为汉文帝。这天晚上文帝入主未央宫,当夜他就任命宋昌为卫将军统领公卫队南北军;张武为郎中,令负责巡视殿中,文帝的谨小慎微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