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东晋四大家族权势到底多大,造反都不治罪?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3
转发:0
评论:0
东晋四大家族权势到底多大,造反都不治罪?,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贵族仅仅出现在从东汉到南朝的这段时间内,等到隋朝建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贵族仅仅出现在从东汉到南朝的这段时间内,等到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开始以学问应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以后,以门阀制度为根基的贵族算是彻底蹦溃了,而期间我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贵族就是东晋—王、谢、桓、庾这四大家族。也正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作为当时可以左右东晋皇室司马家的顶级门阀,其中王家和桓家都造过反,却没有成功。除去相对低调的庾家,谢家八万私人武装的北府兵可以抵抗前期百万大军,但是谢家并没有取而代之,反倒是谢家的家奴“刘裕”最后起兵取东晋代之,成为了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这一切是为什么呢?(由于篇幅过长,今天就先讲讲造反的王、桓二家故事)

  王家:

  谈到东晋四大家族,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被称为“琅琊王氏”的王家,其权力巅峰为中书监—王导。琅琊王氏的奠基人是西汉宣帝年间博士谏大夫王吉,随后历经数代,终成门阀。到了王导这代,恰逢五胡乱华,西晋灭亡,而王导早年便于当琅琊王的司马睿交好,两个人可谓是无话不谈的好基友。

  看着外族入侵,王导和自己堂弟王敦一面用自己的权威安抚北方群臣,一面建议晋元帝司马睿南渡联络南方士族,这才最终使得东晋建立,并渡过最为困难的前期时光。也正是如此,作为开国功臣的王导和王敦两兄弟,一内一外,几乎完全架空了司马睿。当然,司马睿自己也意识到这点,所以登基大典的时候甚至请王导同升御床,非常明显,连皇帝都说这天下是王家和司马家一起的,可想王家当时的富贵。这就是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

  但正所谓帝王心术,跟你说“共天下”那是给你面子,可千万别当真。所以司马睿一边提拔其他士族,一边削减王家实力。公元322年,手握重兵的王敦以诛镇北将军刘隗为名,起兵造反。按照一般的套路,王敦起兵谋反,朝中自然就有大臣叫司马睿尽诛王家。可惜虽然司马睿一直在削王家的权力,却并没有答应,而王导也非常识相的率领这宗族子弟二十多人在皇宫门外痛哭请罪。

  其实司马睿很明白,东晋内在王导,外在王敦,如果再逼迫王导怕是刚刚建立起的政权都要毁了。而对王导来说,“琅琊王氏”响当当的当世贵族,是先人多少积累换来的,绝不能把名声毁在自己手里,担一个叛贼的千古骂名。于是司马睿和王导各自给了一个台阶,王导就立马亲自挂帅前去劝阻王敦。可惜,这一切都不顺利,王敦势力越来越大。

  太宁元年,也就是公元323年,此时晋元帝司马睿已经驾崩,长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晋明帝。很明显,他老爸都没啥权力,他自己更加了,这同时也给了王敦决定废帝自立的机会。可惜王家注定只有为相的命,没有为帝的命,王敦在这紧要关头居然病倒了,并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在公元324年直接就去世了。失去主心骨的“王敦之乱”自然而然就这么土崩瓦解。

  而“琅琊王氏”经此之后,再无异心。以王导为首的王家也依旧得到了新帝的器重,随后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等在中国历史上足以称为“书圣之家”的王氏一族。

  桓家

  在东晋四大家族中,除了王家造过反以外,还有就是桓家。但是王家造反是完全失败了,桓家却可以说成功了一半,这是怎么回事呢?

  桓家的历史相对于王家就短多了,虽然桓家是传统儒学世家谯国桓氏的后代,但是东晋桓家真正发迹应该算是晋元帝时期的桓彝。也正是前文我们提到过的“王敦之乱”。当时晋明帝令桓彝为散骑常侍讨伐王敦,王敦之乱平叛之后逐因功被封赐予“万宁县男爵”,由此飞黄腾达,平步青云。

  不过很可惜的是,公元327年苏峻之乱爆发,桓彝奉命讨伐却不想被叛军暗杀,但这同时也给了自己年仅十五岁的儿子—桓温扬名立万的机会。公元331年,苏峻之乱逐渐平定之后,待机多时的恒温终于手刃当时策划此事的叛徒,逐被东晋人士所称道。又因为其人姿貌伟岸,器宇不凡,被称为当世俊杰,娶了晋明帝长女南康长公主为妻,先是承袭父亲万宁县男的爵位,随后加封辅国将军,开始在朝野之中崭露头角。

  但是这并不是桓温真正发迹的时候,随着他开始进入东晋军事系统,桓温的机会越来越多。公元346年,桓温上疏朝廷,请求伐蜀,未等朝廷开口,便已经率军出征。不想仅仅一年之后,桓温已经灭掉了蜀地的成汉政权,恒温被封为征西大将军,风头一时无两。为此,恒温决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自此有了后来的“三次北伐”。公元354年,北上伐前秦;356年北上伐羌族姚襄;369年再次北上征讨前燕,但是正如当初伐前秦的时候一样,桓温的动机被当时还未崭露头角,后来的前秦宰相王猛一语言中。桓温真正的目的不过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同时为了不让后方空虚,每每不尽全力,导致了三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但即使失败了,桓温也已经牢牢掌控了东晋兵权,成了东晋第一门阀。正是恒温亲口说的:

  “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由于征讨前燕时桓温损失惨重,当然目的既然已经达成,就没有必要再出生入死,恒温逐返回朝中,掌控东晋朝堂。公元371年,等不下去的桓温带兵入宫,威逼司马奕退位,迎司马昱入朝,是为晋简文帝。

  既然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就没什么好再遮掩的,桓温在铲除朝中异己之后,逐准备取东晋而代之。可惜的是如王敦一样,桓温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居然生病了,这这样于公元373年去世了。老爹的志愿儿子来完成,曹操是这样,司马懿是这样,桓家也是这样。公元403年,桓温的儿子桓玄逼迫晋安帝禅让,桓玄十天后正式称帝,国号楚。

  通过王家和桓家的事情,作为一个本身就是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的东晋,皇室可以掌握的力量太少太少。而且由于没有科举制度,王家和桓家可以源源不断地在帝国建立自己的势力,这就使得即使王敦谋反,桓温犯下滔天大罪,就算是在他们死后,他们的权力依旧可以交替到自己的后辈手中,使得东晋皇室不得不继续倚重,甚至无法回收权力。而之后科举制度的出现,使得皇权将永远高高在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权势滔天的东晋四大家族,在历史上的寿命多长?
古代社会里,士族林立,有很多士族的权利都很大,甚至能够在某地称霸一方,自古士族与皇家的权力之争就没有停止过,士族多兴盛于承接秦的汉朝,这个时期还有很多战国时期的大族存在,先秦遗风浓厚,而士族最兴盛的时期就是皇权最衰落的时期,最典型的就是皇权极度衰弱的东晋时期。东晋权势最大的士族就是琅琊王氏。琅琊王氏虽然气势最盛的时期在东晋,但是实际上王氏最初兴盛于先秦,实际可考的琅琊王氏先祖是武将出身,他们是始皇帝征战六国,统一天下的大功臣,是我们熟知的秦将王翦。王翦可是一员猛将,在军事上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而且知情识趣,在功成名就时懂得见好就收,所以他的子孙也很得皇帝信任,可能就是这种智慧让他的后代家族此后一直兴盛,琅琊王氏历经秦汉,度过两晋,并且在东晋达到空前的兴盛,一直到唐朝时期,家族中还有不少族人在朝中官至宰相,小编不禁想问,你们琅琊王氏到底办了多少年的年卡?后来算一算,琅琊王氏大概办了张千年卡吧...
· 东晋四大家族名望有多大?陈郡袁氏为何地位如此高?
陈郡袁氏在东晋时非常有名,和王谢萧并称东晋四大家族,但是在东晋之前,他们的社会地位。可以说是二流的。上溯到东汉末年,汝南袁氏比陈郡袁氏出名多了,四世三公的名望可谓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但是随着袁绍、袁术兄弟在乱世中败亡,汝南袁氏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陈郡袁氏的袁涣入魏后,得到发展的机会。在魏、西晋之时,陈郡袁氏的族人并没有在朝廷中担任显赫的高官,倒是在东晋之时,大批士族南渡之时,此家族的袁瑰、袁、袁耽三人成为佼佼者。袁瑰和袁猷是亲兄弟,父亲早死,在西晋乱世时,他们特意带着母亲避难江淮一带,在南渡之后,袁瑰被晋元帝任命为丹阳令,袁猷为武康令,可见朝廷很是看重兄弟二人,他们也成了南渡士族中的榜样。此后,袁瑰在平定苏峻之乱时有功封侯,因此进入朝廷高层,其家族地位得以提升,儿子们的仕途根本就不愁了。袁耽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年少时就很有才气,而且为人风流倜傥,不同于常人。他年轻时跟桓温关系很好,桓温喜欢赌博...
· 东晋四大家族之一——桓氏
桓氏一族发迹于桓温的父亲桓彝,桓彝是谯郡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龙亢镇北)人,最初在齐王司马冏麾下任骑都尉,晋元帝时受封安东将军,之后“累迁中书郎、尚书吏部郎,名显朝廷”(《晋书》)。桓温是桓彝之子,晋明帝的女婿,受到中书监何充的赏识,被封为荆州刺史、安西将军。虽有皇亲的光环照耀,但桓温能有后来的地位,客观上说,是靠真本事打下来的。其时,北方的后赵政权与西南的成汉结盟,对东晋形成半包围之势,两害相权取其轻,灭掉成汉便成为东晋的首要目标,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正是桓温,桓温也因此在朝中名声大振,后来升至大司马,长期执掌朝政大权。桓温的三次北伐,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却在客观上打出了东晋的威风。第一次,主要对手是氐族的前秦政权,一直打到霸上(长安以东),北伐军很受欢迎,“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晋书》),但是由于后来粮草不济,只得退兵;第二次,打败姚氏的羌军,收复了洛阳。但随后便被刚刚兴起的前燕慕...
· 东晋四大家族是哪四家?四大家族的简介
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形成于曹魏,发展于西晋,到东晋其势力已达顶峰,至南朝门阀制度逐渐走向下坡路。隋朝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彻底崩溃。在曹魏西晋时,王谢袁萧四大家族的地位并不高于其他士族,有的甚至尚未进入士族行列。但由于王、谢官位的上升,才被列为门阀;晋明帝的世子妃庾文君因晋成帝只有四岁临朝听政,庾氏家族开始以外戚身份崛起。之后庾家没落,让出来的空位,经过几番,最后的赢家桓温,得到了荆州刺史的位置。东晋进入桓氏时代由于梁末侯景之乱对南朝士族予以沉重打击与门阀士族自身的腐朽,四大家族及其他士族逐步走向没落和衰亡。王家琅琊王氏,是王姓的郡望之一。其始祖为周桓王之子王子成父,本为姬姓,后因驱逐赤狄有功,被赐姓王姓。王姓在战国时出了一员大将,就是续白起之后的秦国名将王翦,秦始皇扫六合定中原,王翦祖宗三代立有赫赫战功。后来王翦的曾孙王元一支,迁到山东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市琅琊台西北)一地。到西汉时,琅琊王氏...
· 揭秘:琅琊王氏领衔的东晋四大家族到底有多强?
建兴四年(316)十一月,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寒风呜呜地刮着。晋愍帝司马邺口含玉璧、光着上身坐在羊车之上,从长安(今西安)东门出来,正式向汉国投降。至此,西晋从司马炎篡魏称帝开始,到司马邺被掳平阳为止,一共经历了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和晋愍帝司马邺四个皇帝,历时五十二年而亡。西晋灭亡之后,皇族宗室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可以说,东晋是西晋的延续,统治者都是司马懿的后代。然而,东晋的实际政权却不在司马氏手里,而是由王、谢、桓、庾这四大家族轮流掌控,东晋的门阀政治也因此发展到历史的巅峰时期。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这个“王”说的就是琅琊王氏。司马睿在登基时竟然拉着王导同升御床,要一同接受群臣的朝贺,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只此一案。王氏显贵,从“卧冰求鲤”的王祥、王览兄弟开始,到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名士王衍,家族子弟陆续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