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兰陵萧氏:出了40多位宰相,21任天子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0
转发:0
评论:0
兰陵萧氏:出了40多位宰相,21任天子,长期以来,河东裴氏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被人们称为

  长期以来,河东裴氏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被人们称为“中国宰相村”,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

  但是,今天小编要说的不是河东裴氏,而是我国历史上另一个名门望族——兰陵萧氏。兰陵萧氏早在东晋末年就已经为天下门阀,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并称四大侨望。我们知道,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齐、梁两个朝代的皇帝都姓萧,《琅琊榜》的故事背景就在南梁。仅仅齐、梁两个朝代,萧氏掌国一百一十二年,出了二十一位天子,三十多位宰相。隋朝统一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就是出身兰陵萧氏,父亲是梁孝明帝萧岿,所以,兰陵萧氏一跃又成为隋朝外戚,满门显著。唐高宗李治的萧淑妃,也出自这个家族。到了唐朝,萧氏更是拜相者达10人,仅仅萧岿一支就有八人入相,史称"八叶宰相",并且这些人都以刚直耿直著名。后世欧阳修、宋祁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就连大文豪苏东坡也赞道"摇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终当继八萧"。

  这么一个牛逼的家族,祖上到底是谁呢?相传,兰陵萧氏的祖先是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萧何有一个孙子叫萧彪,被免官后,迁居于兰陵,此后才有了兰陵萧氏。兰陵萧氏的第一个名人,是西汉位列三公的萧望之。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萧望之十三世孙淮阴县令萧整带领整个家族渡江南迁,从此这个家族变飞速发展。两朝天子,九萧宰相,难以想象,这些奇迹都是一个家族所创立的!不过,现在,这个家族貌似没有什么名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兰陵萧氏
起源据沈约为南齐宗室萧缅所撰《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的记载,兰陵萧氏是西汉相国萧何的后裔,而《南齐书》和《梁书》的记载将兰陵萧氏的世系从萧何直述到萧整,此世系中还包括了汉朝另一名臣萧望之。但北朝时期魏收所著《魏书》却并没有采纳南朝的说法,仅仅将萧道成和萧衍的世系上溯一代。唐朝之后,《南齐书》和《梁书》所记载兰陵萧氏的世系就不断受到史学家的批判,颜师古率先指出这个世系的不可靠,颜师古认为当时的家谱妄加攀附,将萧望之说成是萧何的后代,还排出了世系昭穆,但萧何是受汉朝世代尊敬的名臣,其后裔的世系都见于《史记》和《汉书》中的列传和表,萧望之是一代大儒,名节很高,而且他博览古今,当然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萧何和萧望之两人都在西汉,年代相隔不远,长辈老人所转述的历史都是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如果萧望之真是萧何的后裔,《史记》和《汉书》怎么会不记载?《汉书》既然不记录,后人怎么能相信其他的内容呢?将萧望之说成是...
· 兰陵萧氏起源
兰陵萧氏起源关于这个家族的起源,相传是汉初宰相萧何之幼孙萧彪。《南齐书》和《新唐书》都记载萧彪系萧何之孙,被免官后,迁居于兰陵,此后才有了兰陵萧氏(不排除之前有其他萧氏支系先定居于此)。萧彪官至侍中,后免官迁居东海兰陵,传有四世出现了兰陵萧氏的第一个名人――位列三公的萧望之,这是他的玄孙,也是萧何的七世孙。后来萧望之迁居杜陵,萧望之八子中萧咸、萧由皆通晓五经,长子萧诚关内侯,萧咸、萧由、萧育则兄弟并显,皆是朝堂高官,国之重臣,父子四人“一公三卿”,满门显著。直到其孙御史中丞萧绍一支又迁回兰陵,萧绍即萧育子,而萧望之其他子孙仍世代居杜陵,是为杜陵萧氏(此支至东汉时十分昌盛,其中萧由子孙达二千石者六七人)。此后,兰陵萧氏以儒学传家,数代不辍。自此兰陵萧氏成为山东大族,历数百年不衰。但这一说法自唐朝颜师古后就不断有人质疑这一说法,但是一直没人拿出可靠有力的证据来,多是臆断。其主要观点是:萧望之不...
· 萧氏郡兰陵郡
兰陵郡:兰陵郡始建于西晋朝元康元年(辛亥,公元291年),是从原东海郡中分出来的,治所在丞县(今山东枣庄峄城镇),下领五县,其时辖地包括今山东枣庄、滕县一带地区。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黜。兰陵郡又称济宁、橄亍⒃孀。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国和薛国,东北属国,中部为D国,南部为逼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国、南属逼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秦昭襄王赢则五十二年(丁未,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
· 萧氏兰陵堂训
萧氏兰陵堂训古往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谓“远到”?曰“近思”。竭尽忠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志之所趋,无远无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金甲,不能御也。处逆境,须开拓置之;处顺境,要收敛慎之。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毁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富以能施为德,贫以无求为德;贵以天下为德,贱以忘势为德。士大夫当为子孙造福,不当为子孙求福。谨家规,崇俭朴,教耕读,积阴德,是为造福;广田宅,结姻缘,争什一,鬻功名,是为求福。造福者谵而长,求福者浓而短。勤俭是治家之本。和顺是齐家之本。谨慎是保家之本。诗书是起家之本。忠孝是传家之本。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
· 兰陵萧氏辉煌
兰陵萧氏取得成就南北朝时期,南兰陵萧氏创建了齐梁两个皇朝,走出了二十一位皇帝,三十多位宰相,还有大批的文臣武将,文人雅客。文人中最突出的是昭明太子萧统,他为后世留下了著名的《昭明文选》。兰陵萧氏群像图西晋末年,五胡乱华。萧望之十四世孙淮阴县令萧整带领整个家族渡江南迁,寓晋陵武进(今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晋于此地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故萧氏遂为南兰陵(今常州)人。从萧整五世孙萧道成开始,这个家族开始飞速发展。他们不仅仅是南齐与南梁的皇族,更是一群杰出的文学家。如开创竟陵八友的萧子良,以及编修前朝国史的萧子云、萧子显。昭明太子萧统更是将兰陵萧氏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推向了颠峰。而南梁接连几位皇帝,本身也都是著名诗人。可谓满门文武相兼,人才济济。在南朝萧氏共掌国一百一十二年,历齐、梁(西梁)两朝。《新唐书》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在唐朝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