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因为长相丑而错失状元,最后居然一举推翻朝廷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81
转发:0
评论:0
因为长相丑而错失状元,最后居然一举推翻朝廷,古时候的选拔人才制度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在刚开始的阶段,的确有很多弊端

  古时候的选拔人才制度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在刚开始的阶段,的确有很多弊端,就拿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来说,这个时期是实行的是一个什么制度呢?就是让地方评判官员来判断他的品德和才能,这个制度是曹丕提出来的,相比于之前的察举制已经非常完善了,察举制只是依靠人的品德,导致地方官大多都没有什么能力。

  可是这个选拔制度依然没有弥补之前的缺点,就是它的主观性非常强,从他实行的程序就可以看出来,所有的一切都是由考官来平定,或者是由他人来推荐,可是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不见得都是真材实料,古代有不少人通过走后门来走向仕途,这样,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才干的人就被挤下去了,因为每个地方都只有有限的几个指标,而那些指标其实大部分还是士族地主给霸占了。

  好在随着这个制度弊端越来越明显,后来开始实施相对公正公平的科举制,这个制度一直到清朝才被废除,直到现在都还可以看到他的一些影子。说明这个制度还是有许多优越性的,它让许多平民出生的人真正有机会登上朝廷,走上仕途生活。考试前几名更加是会得到皇帝的亲自接见,称之为殿试,第一名则称之为状元,可是有那么一个人,他考上了状元,却因为长相太丑了而错失状元,后来他愤愤不平,竟然一举推翻了朝廷,真是让大伙扬眉吐气。

  前面我们都知道,前几名包括状元是要到皇宫中接受皇帝的亲自接见的,正是因为这样,皇帝具有很多的权力,虽然科举制的程序已经体现出来很强的公正性,可是在古代皇帝的一声令下,一切规则都可能灰飞烟灭,正因为皇帝的主观性可能影响最后的结果,本来他完全有能力得到状元的,可是却因为长得太丑的,最后没有得到第一名。

  这个人叫黄巢,他的家里不算特别穷,家里人是做商人卖盐的,还算比较有钱,但是商人的地位在古代社会中是很低的,甚至比农民还低,为了提高家族地位,尽管小有资产,还是会选择拼了命的去科举考试当官。正是因为这样,家里也有足够的资金提供他良好的教育,刻苦学习,专心读书。

  在家里人的大力支持之下,他本来也就从小立志要在官场上闯出一片天地。他参加了几次进士的考试,可是让人遗憾的是,成绩都不算太理想。考了几次之后,自己都没什么信心了,因为古代科举有些大规模的考试是不像现在这个社会每年都考到,最长的甚至要三年甚至五年才能考一次。

  看过范进中举的我们都知道,他考了很多次,才考上一个进士,可是那个时候他人也老了,甚至因为太激动都疯掉了。然而黄巢还是比较明智的,他知道自己靠着文笔是很难拿到状元了,于是转变方向,在武举考试中闯一闯,果然老天爷没有辜负他,凭借着他的勇猛,最后成功在拿到了武状元。

  最后在见皇帝的时候,让他愤愤不平的是,最后皇帝却因为他长得太丑了,不像一个当将军的样子,最后竟然直接把他的武状元给罢免了,他的心里充满了委屈,在那个时候本来长得丑一般都是对女子才有着不利影响,可是没想到这不好的事竟然落在了他的头上。

  面对皇帝的罢免,他一直都忍在心里,当时离开京城的时候,他还写了一首诗,名叫不第后赋菊,表明自己的不满以及今后的志向,可是却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可。他回家后更加努力的习武学习,后来随着朝廷的腐败无能,几年爆发了水灾旱灾,可是他们都没有做出什么有效的措施,官吏贪污,划拨的仅有的一点钱都被他们贪污掉了,最后黄巢也加入起义军,成为领导者之一,与王仙芝一起反对官军。

  他们的起义得到了许多当地农民的响应,随着起义军迅速壮大,没几个月就聚集了数万人,朝廷不得不派兵,后来他领兵攻了郓州,节度使薛崇被杀,王仙芝死后,黄巢被尊为主,号“冲天大将军”,公元八百七十九年,成功占领广州,第二年,攻破京城,同年登基坐上皇位,扬眉吐气了一把,对于这样的昏君,迟早是要推翻,报仇之事十年也不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因为一个错字而错失状元的王氏名人王旭
宋仁宗在位时,某年,京城大考已毕,按惯例,每年榜首要选三人,宋仁宗便问阅卷官今年所选何人。阅卷官慌忙把前三名的试卷呈上。仁宗打开第一卷,阅罢,大悦,说,此卷做得极好,只可惜有一个错字。阅卷官大恐,伏问所错何字。仁宗说,是“唯”字,这个字本应从“口”旁的,怎么从了“厶”旁?阅卷官听罢,禀奏道,两偏旁形似,可以通用。仁宗没有理睬阅卷官,接着问考生的情况。阅卷官说,此考生乃西川成都人,姓赵,名旭,字伯升。正在客店等候消息的赵旭旋即被宣入朝,觐见仁宗。赵旭俯伏在地,惶恐不安。仁宗说,卿所做试卷极好,只可惜中间错了一个字。赵旭伏问何字,仁宗说“唯”字。赵旭听后,小心解释说,这两个偏旁是可以通用的。仁宗突然不高兴了,取来文房四宝,愤然写下八个字,说:既然“口”“厶”两个偏旁可以通用,那么你看看,这八字能一样吗?赵旭一看,仁宗写下的是这样八个字:私和、去吉、矣吴、台吕。赵旭看了半晌,终无言以对。仁宗说,...
· 他已经是皇帝的状元郎因为考卷打不开而错失状元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因为考卷打不开而错失状元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状元,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目标,在老百姓心目中拥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巨大殊荣。考取状元也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中国有1280多年的科举历史,涌现了100多万名举人和10多万名进士,但状元总共只有592名,加上武状元也只有777名。更让人无语的是,不少已经考上状元的考生,因为其他原因,被刷下来了,最终与状元擦肩而过。比如,本文的主人公邵自昌。邵自昌,字蕃孙,号楚帆,清朝顺天府大兴县(今属北京市)人。邵自昌家境贫寒,但从小就勤奋学习,加之天资聪明,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顺利通过了童子试、乡试等大关。1778年,邵自昌又参加了当年的京城举行的会试,金榜题名,成为贡士。随后,就是进行殿试了。当年,殿试的正副主考官、同考官及读卷官一共有7名,他们全是清一色的状元出身,阵容相当豪华。殿试结束后,主考官们...
· 因为长得太丑状元被夺走黄巢一怒之下推翻了一个王朝
还不知道:黄巢为何要起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都把考公务员,当成了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但除了要经过笔试以外,面试这一关也是很重要的,有很多心理素质不过关的人,往往就在这里栽了跟头。其实与现代考试有不同的地方,古代考试还要看颜值的。换句话说,既然你有绝世才华,但只要你长得奇丑无比,那肯定是无法过关的。古代的时候科考录取的那些人,其实还要经过殿试这一关,这时候就是皇帝亲自出马了。不过在唐朝的时候,竟然接连出现了两位状元,因为容貌不堪,到手的状元就被皇帝夺走了。稍早一些的那位状元,名字叫做钟馗,他一怒之下就在金銮殿上找了根柱子撞死了,后来就以捉鬼为己任。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稍后些的那位状元,他的名字叫做黄巢,他可没有寻短见,而是回家等待时机,最终在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把一个盛世王朝给生生推翻了!与很多读书人想通过考取功名来改变生活条件不同,他家里世代...
· 因长相丑被皇帝革去“武状元”,之后自立成王
说到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人们都知道其领袖先是王仙芝、继任者是黄巢,可黄巢为什么要跟随王仙芝造反呢?黄巢(公元820年▬▬884年)是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出身于盐商家庭,家境富足。可是,这黄巢自打小从娘胎出来,便是外貌奇丑无比。刚出生的时候,连他父亲都嫌弃,而且把他扔了。没想到襁褓中的黄巢被扔野外后,竟然奇迹般的活着。其父觉得这小子命真大,非常人可比,遂改变主意,把他抱了回来,养大成人。史书记载,黄巢自幼擅长于骑射,在练武方面是个奇才,而且粗通笔墨、少有诗才,五岁时便可对诗。黄巢所处的唐朝,科举制度已经日臻成熟。武则天当政后期的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朝廷还开设了武举考试。这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无疑是一件巨大的好事。因此,许多人寒窗苦读十余年,只为了朝考取功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黄巢当然也不例外。可成年后黄巢考了几次均落榜,后来他索性去考武举。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黄巢...
· 武状元竟因为相貌太丑而被皇帝驱逐?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发生在唐朝中晚期的黄巢起义,沉重的打击了李唐王朝的统治。曾经横渡长江四次,黄河两次,攻破长安,辗转大半个中国,建立的“大齐”政权。虽然最终起义烽火被军阀们扑灭绞杀,但为了黄巢起义,李唐中央政权掏空力量,地方藩镇实力不断发展壮大,最终覆亡了李唐王朝。民间传说中关于黄巢起义的故事充满了玄幻诡异的色彩:黄巢的父亲叫做黄宗旦,盐商出身,娶妻田氏女,途径巢林回家,看到一个身着黄衣的小孩席地而坐,并且跟田夫人叫娘,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小孩化作黄气冲入田夫人的怀中。田夫人当天有喜,怀胎25个月,剩下一个孩子:形容怪异,身长二尺,眉横一字,牙排二齿,鼻生三窍,左臂生肉滕蛇一条,右臂生肉隋球一个,背上有八卦,胸前有七星。黄员外觉得相貌怪异,便将孩子丢到路边水沟之中。当地的土地神将孩子放到巢树的乌鸦巢中,十多天后,黄员外经过树下,发现孩子还在啼哭,便将他抱回家中,因为觉得怪异,便将他抚养成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