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悬空寺有何奇妙之处?悬空寺有着怎样的来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3
转发:0
评论:0
悬空寺有何奇妙之处?悬空寺有着怎样的来历,该寺现为明、清重修,共有楼阁殿宇40余间,从低到高三层叠起,最高处三教殿距峡

  该寺现为明、清重修,共有楼阁殿宇40余间,从低到高三层叠起,最高处三教殿距峡谷深处的高度曾为90余米,由于峡谷河床砂石沉积,现高度为40余米。

  全寺建于悬崖绝壁半腰间的岩石凹陷层中,依山势分为两组;一组自下而上对称分布,有钟楼、鼓楼、送子观音殿、伽蓝殿、地藏殿和千手观音殿,以及同居一室的大雄宝殿(我见过最小的)、太乙殿、关帝殿。另一组是在一组北侧石壁间的两座三层楼阁,有雷音殿、三官殿、纯阳殿。还有儒、释、道“三教归一”的三教殿。

  玲珑小巧

  嵌入悬崖

  悬楼的底基安稳地坐于悬崖凹陷的岩石上,其迥廊栈道由三分之二插入石壁的横梁上搭板构成;每根梁下,另加一根插入石壁的隅托梁,非常结实。

  手摇木柱

  悬空寺还有一奇妙之处:横梁下的支撑木柱,有长有短,有的着力,有的形同虚设,甚至可以晃动。据内行说;这些木柱可不是虚设,一般情况下并不吃力;可一但来人太多,负荷增大,虚柱就会挺身而出,起到一柱承千斤的作用。使悬空寺成了一座似虚而实,似危而安,峻峭险奇的特殊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悬空寺
历史悬空寺的创建历史有不同说法。一种称该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是由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下令建造的,原意是将天师道长寇谦之的天师道场迁移至此。悬空寺建成时原名为玄空阁,后因为“悬”和“玄”谐音,以及寺庙建在了悬崖的半山腰处,遂被称为悬空寺。另一说法称北魏道武帝拓跋圭在天兴元年(398年)攻克北燕后,从中山北归平城,发兵万人凿开恒岭,通直到五百余里,此处为始基。宋朝杨业镇守三关,也屯兵于此。还有传说称悬空寺为南宋时所建,却没有确凿证据佐证。在金代之前,悬空寺已经成为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将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三位合贡于寺院的最高处。该寺庙于金朝、明朝、以及清朝同治年间均有重修,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重建。结构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境内的翠屏山半山腰的内凹处,寺内最高处距离谷底90余米。寺庙的正上方的山体被开凿出一条天沟,用以避免更高处的山体出现落石砸到寺体。在整座寺庙的底部共...
· 悬空寺:屹立悬崖1500年不倒
未解之谜悬空寺挂在六十多米高的悬崖上,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风雨考验———山西大同浑源县的悬空寺,顾名思义,它不仅仅是建造在距离地面60多米高的悬崖上,而且它整个建筑都悬在半空中!1500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蚀,它始终屹立不倒。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古人是如何飞檐走壁悬空寺有41间殿堂,靠什么支撑在悬崖上?悬空寺有大小殿堂41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所有楼阁的底层似乎从悬崖的立面中凸了出来,看上去,楼阁就好像挂在悬崖上一样!这样一个颇具规模的寺院是靠什么支撑在悬崖上的呢?悬空寺的两个三层楼阁由一个古栈道连接,恒山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马尾”就是指这些上接楼阁栈道、下至岩石的红色立木。这些立木总共有30根,被分成三组,每根长度大约十几米。分别被设置在两个楼阁和栈道下面,给人的第一感觉,悬空寺似乎就是靠这三组立木支撑在悬崖上。悬空寺是不是就靠这些立木支...
· 瑶族历史白裤瑶有着怎样的来历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布诺”,因男子穿齐膝白裤,故他称为“白裤瑶”,主要聚居在广西西北的南丹县八圩、里湖瑶族乡和贵州省荔波县朝阳区瑶山乡一带,总人口约3万。憨厚、朴实、勤劳、勇敢的白裤瑶山民,在长期求生存的实践中发展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山地民族,以其独特的婚俗、葬礼、服饰等各种浓郁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倍受世人关注。白裤瑶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很多古老的习俗。白裤瑶民大多居住在偏远的大石山区里,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在与自然环境搏斗的艰难生活中,白裤瑶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其中铜鼓舞最具有代表性。据统计,在近三万人的白裤瑶人口中,就保存有三百多面铜鼓。铜鼓在战争年代作为战鼓使用。铜鼓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一般在每年秋后的农闲时节为五谷丰登或重要节日、逢老人过世时敲打。白裤瑶自从有了铜鼓以后,就把它看成是本民族的象征,人气兴旺的寄托。铜鼓舞不...
· 山西悬空寺:千年不倒的秘密
悬空寺悬空寺,当你一听这个名字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疑问,是悬在空中的寺庙吗?怎么可能悬在空中呢?古代的建筑就是有这么多的神奇,悬空寺长达千年风雨而屹立不倒,古代人的智慧真是让人惊叹!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在当地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美誉,悬空寺修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成了悬空寺。悬空寺所在的位置距离地面高度约50米,最高处的三教殿曾经距离地面90米,后来因历年河床淤积,目前仅剩58米。整座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仅152.5平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寺庙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曲折出奇。从远处抬头望上去,看见的是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数十根像筷子似的木柱...
· 柯尔克孜族的“库姆孜”琴有何奇妙之处
柯尔克孜族民间音乐十分发达,遗产丰富,男女老幼都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许多传说、故事、诗歌、民歌等均由专门的民歌手、弹唱琴手等艺人代代相传。在表演时,使用的最主要、最普遍的乐器是“库姆孜”。民间有句谚语:“伴着你生与死,是一把库姆孜琴”。也就是说,它是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随时反映着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故又有着“奇妙之口”的美称。“库姆孜”琴的琴型很多,达七八种。最古老的是一种木制蒙革的三弦弹拨琴。经过改进的有全木制的三弦弹拨琴“亚克其库姆孜”,木制铁三弦弹拨琴“帕米尔库姆孜”,以及各种质地的四弦琴等。“库姆孜”历史悠久,琴声优美。据说,最早的这种乐器叫“库吾孜”,意思是“美丽的乐器”,是用红松制做的,形状与现在的大体相同,即头部椭圆形,根部细而长。它既被用来演奏民间音乐,也被用来与称为“多兀勒巴斯”的战鼓一起演奏战争进行曲,以鼓舞战场上的士气。唐代,柯尔克孜族先民曾将这种乐器作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