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官员上朝时,有免费午餐吗?官员们都是吃什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74
转发:0
评论:0
古代官员上朝时,有免费午餐吗?官员们都是吃什么,某天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时,一位同事问我:“你说,古代当官的上朝,宫廷里给准备

  某天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时,一位同事问我:“你说,古代当官的上朝,宫廷里给准备午饭吗?”我一愣,想了想,是啊!早晨到朝堂上办公,如果“拖堂”了,皇帝给准备午饭吗?可这事儿还真不知道。我只好回答:“回去给你查查吧!”回去一查,还真有!而且还是免费的午餐。

  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完整意义上的机关食堂制度是从唐朝开始的。据唐朝文献《崔记》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后,决定延长定期举行朝会的时间。可会议时间一旦延长,与会的大臣们难免饥肠辘辘。为了体恤各位参会大臣,唐太宗就“略备薄菲”,让大家吃一顿免费的工作餐(朝食)。因为这个“圣旨”很受欢迎,所以就开启了一种公费吃饭的制度。

  要吃饭就得有食堂,唐朝的机关食堂叫“公厨”。“公厨”中档次最高的,就是皇帝在金銮殿上摆下的国宴(朝食)。参加国宴的官员一般都是朝中大员,一定品级的地方高官进京汇报工作,也可以去“朝食”。那么,无资格参加朝会的其他官员怎么办?没饭吃吗?不!按规定可以到本部门的机关食堂享用工作餐。其中,档次最高的是宰相办公的政事食堂,称为“堂厨”、往下各地方政府及中央有关部门的派驻机构,也有自己的公家食堂,但名称不一,如中县食堂、判曹食堂、孔目院食堂等。除部门领导外,一般办事员也可以享用免费午餐。称之为:“吏厨”、“佐史厨”或“府史厨”。真可谓层次分明,安排得十分妥当。

  若问官员们的免费午餐都吃什么?据《唐六典》记载,国宴(朝食)的标准依官员的品级大小而定。四、五品官员的用餐标准是:2升米、2升3合面、1.5升酒、3份羊肉、2颗瓜、7盘菜,还有油盐酱醋等各色调味品。六至九品官员的午餐标准比上述略低:2升白米、1升1合面、1升酒、油3勺、5盘菜……吃不完的还可以打包回去。《因话录》就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唐贞元初年,洛阳物价高昂,一般人家舍不得吃好东西。河南府的官员曹庚倬在参加公款吃喝时,想到家里守寡的姐姐,每次都要从宴席上打包,给姐姐带一份免费午餐。一开始,同僚们常常笑话他。后来知道了原因,都非常感慨,纷纷称赞他。

  由此可以看出,一桌免费的午餐,大家肯定是吃不完的,打包回去与家人分享也很正常。可一顿工作午餐这么丰盛,有必要吗?其实,人们都知道不妥。可“公家”的钱花起来没人会心疼,所以,朝廷食堂里的供应必须丰盛、上档次。

  那么,如此高规格的免费午餐,经费如何解决呢?史料记载,国宴的伙食津贴全部由国家财政承包,大家只管甩开腮帮子吃就是了。其余各部门和地方食堂的经费,也是由上级财政拨款。有趣的是,这笔下拨到地方上的吃喝款,并非“死钱”,而是由各部门、各级政府在年初作为贷款放出去,然后在年终时连本带利收回来。如此这般如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完全可以支付机关食堂的日常开支。

  正常情况下,还有吃不完的“伙食尾子”可分,真正是“吃不了兜着走”,这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官员上朝时有满族汉族之分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朝官员上朝时,有满族汉族区分,那么皇帝主持朝政讲什么语?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朝代,都会有上朝的规定,皇帝们早早就得起床为上朝的事情做准备,看来皇帝也是一点都不好当的,除了每天繁琐的政事以外,就连睡觉还不能赖床。除了皇帝以外,受罪的还有那些参加早朝的大臣们,可能他们早上起床的时间要比皇帝早的多。清朝的朝会分为三种,一种是大朝会,只有在特殊的节日里才会举行,这种的朝会只要是在京的官员们都会要求参加。还有就是常朝,隔几天举行一次,这个就是个别官员们会参加。除此以外,皇帝会每天面见一些重要的大臣商量国事。这些大家想必都从一些资料上有所了解,但是皇帝在上朝的时候讲的是哪种语言呢?清朝的人们在入关以前是在东北一带居住的满族人,所以他们平时交流起来用的是满语。但是在清军进入到中原以后,这是一个汉人的土地,这里的人们就讲的都是汉语...
· 古代官员一般都是怎么上朝的他们一般都是几天放一次假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上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每个月总有那个三十天不想上班……但你知道古人上班比现在更辛苦吗?上班一词并不是舶来品,据记载,中国早在春秋时齐国官员就有:“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公鸡打鸣时,官员已准备上朝了;“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当东方已亮时,官员都已站满朝堂。对比现在很多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至少在时间上,古代上班比现在大部分辛苦多了!交通不便,文官坐轿,武官骑马古代可没有现在汽车等各种快速的交通工具,一般就坐轿和骑马两种,但选择哪一种也是有严格标准的,一般来说,文官坐轿,武官骑马,但是,在明代得三品以上,三品下官员还是要骑马上班。路途遥远,很早就要出门皇帝就住在宫中,自然离得近,就算起的早一点也不算什么,但大臣们就不一样了,在天还未亮,京城还在沉睡之时,就要洗漱更衣,收拾妥当,穿个半个京城来上班。节假日?不存在的,明清几乎全年无休明清时期,除了父母去世的三年...
· 古代官员阳骛
阳骛(?~367年)字士秋,右北平郡无终县(今河北蓟县)人。十六国时期前燕重臣,东夷校尉阳耽之子。清静好学,卓识不凡。初仕慕容廆,授平州别驾。屡进治国安邦之策,拜辽东太守。慕容皝继位,以为左长史。前燕建立后,拜司隶校尉,随军征伐四方,出谋划策,履立功劳。慕容俊即位后,授郎中令,拜辅义将军,攻取中原,功劳仅次于慕容恪。慕容俊称帝后,拜尚书令、司空。慕容暐即位,拜太保,与太宰慕容恪、太傅慕容评,并称“三辅”,累迁太尉,封建宁郡公。阳骛历任四朝,德高望重,清廉坚贞,谦虚谨慎。太和二年(367年),去世,谥号为敬。阳骛年轻时清静好学,器量见识深远。起初担任鲜卑慕容部首领慕容廆的平州别驾,常呈献平定时局使国家富强的计策,所谈的内容经常被接纳采用,慕容廆认为他非同寻常。后来阳骛担任辽东太守。咸和八年(333年),慕容廆去世,其子慕容皝继位。慕容皝任命长史裴开为军咨祭酒,郎中令高翊为玄菟太守。慕容皝让带...
· 古代官员遍布全国各地,官员们是如何领取工资的?
现代科技带给我们很多便利,像是我们日常上班等到领工资的日子,公司就会将上班一个月的工资打到我们的银行卡里,但是在古代可不是这样,古代交通不是那么便利,而且还没有银行,那么古代官员遍布全国各地,官员们是如何领取工资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其实我们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可以发现古代官员领取工资是比较麻烦的,而且每个朝代,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大相同的,所以薪资待遇方面是不一样的,领取工资的方式也不同。图源自网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代官员领取工资都是采用“年薪制”,特别是汉朝的时候,汉朝官员都是一年一发,而那个时候的薪资俸禄可不是钱,主要还是粮食,那个时候的工资就相当于等价的粮食。不过后来发现,虽然有了粮食,但是还是需要其他必需品的,所以就演变成粮食和钱币各发一半,每年会固定时间地点,官员们自己到指定的地点领取一年的工资。图源自网络到了晋朝的时候,官员领工资终于不用一年一领了,而是变为一个月领一...
· 古代官员分几品?古代官员“品级官职”大盘点
我国古代的职官制度中,为了表示官员的地位与勋劳,除授予有实职的官衔外,往往还授予一系列荣誉性虚衔,而古人又特别重视这些虚衔,在署名时,常常把实职官衔和一系列荣誉性虚衔全部罗列于姓名之前,形成一大串,使人眼花缭乱。今天咱们就一起盘点下古代官员的种种品级官阶的由来。1、品:品是用以表示官员级别高低的标志,起源于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官僚选择制度。当时将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9等,以备选用,称“九品”,后来将在职官员的尊卑也分9个等级,亦称九品。北魏时期又进行了更细致的区分,把每品分为正与从,第四品以下的正与从又各分上与下,把最初的9个等级发展成30个等级。其排列顺序为: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从四品上、从四品下……正九品上、正九品下、从九品上、从九品下。这种等级区分,隋唐以后各代仍被沿用,直至清末始废,只是各代略有差异。唐、宋时期的武职,从第三品起分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