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为什么说番薯解决了人们吃饭问题,却改变了中国人的肤色?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0
转发:0
评论:0
为什么说番薯解决了人们吃饭问题,却改变了中国人的肤色?,在大家的概念里,黄皮肤是中国人的特征。可在历史上,黄皮肤并不是中国人的标配。

  在大家的概念里,黄皮肤是中国人的特征。可在历史上,黄皮肤并不是中国人的标配。

  在明朝以前,世界并不认为中国人是黄种人。马可·波罗到中国来旅游,他用“肤色白皙”来形容中国人。在之前的作品里,描写中国人的肤色也是用白色。五代十国的一个诗人出门碰到一个美女,回来魂不守舍,写了一首诗,把他看到的美女的胸比作白芙蓉。

  其他诗人也写了很多用“雪”比喻妇人的胸的典故。《西游记》里,孙悟空偷看蜘蛛精洗澡,作者写她“浑如雪”—全身都是白色的。

  所以,中国人其实是白皮肤的。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变成黄种人了呢?

  这个大概在19世纪后,当时的欧洲人开始搞生物研究,他们划分人种: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其实他们是夹了私货的,把自己定为白种人,然后认为白种人优于其他人种。不过,西方人为什么把中国定为黄种人呢?因为从外表上,中国人在这个时期确实没有唐宋时期那么白了,看上去偏黄一些。

  从白变黄的原因可能是一种作物的引进:番薯。

  番薯原产于南美洲,它传进中国的时间很晚,大概是明朝的万历年间,据说是福建人引进的。福建当时很多人到外面闯荡,比如到东南亚。而东南亚也是西班牙等国的殖民地,他们把南美洲的番薯引进到东南亚。在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人陈振龙看番薯很好种,土不用太肥,很适合福建的多山地带,就引进到中国来。

  番薯是当地的重点保护品种,菲律宾人不让外国人拿走,陈振龙是想办法偷运回国的,然后开始推广。尤其到了17世纪,因为各地发水灾、粮食歉收,而番薯的亩产量高,相当于稻谷的20倍,所以很快就全国各地开始种了。

  随着番薯进来的还有南瓜,这都是产量很高的农作物,结一个大南瓜,半个月都吃不完。这些农作物的引进堪称粮食革命,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清朝是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代,明亡时大概只有七八千万人口,到了清末就是四万万同胞了。这么多人口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而番薯的大面积种植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过,吃番薯、南瓜容易有一个副作用,就是会使皮肤看上去发黄。所以后来洋人再到中国,就发现以前白白的中国人变成黄色的了。当然,当时中国的下层百姓普遍吃不饱、面黄肌瘦也是看上去显黄的一个原因。

  所以,说中国人是黄种人是带有一点儿歧视的(后来外国人还炮制了所谓的“论”,那更是种族歧视),中国人应该是白白的—刚出生的婴儿不都是白白胖胖的?后来吃点番薯、南瓜,再晒晒太阳,他就变黄了……

  那为什么中国人接受了黄种人这个称呼呢?因为正巧中国人崇拜黄色:皇帝把黄色当帝王的专用颜色,中国人的母亲河是黄河,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黄土地……所以中国人并不认为黄色是受歧视的。肤色是白或者黄有什么区别?只要吃饱穿暖,开心就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烽火三国——解决吃饭问题
?建安元年,也是曹操的元年。把献帝安顿到许县,事情刚一理顺,曹操就决定推行他的政治改革。为此曹操向献帝上了一份《陈损益表》,提出了他的政治改革措施,前后达14项之多,可惜的是这份体现曹操治国理念的重要文件现在仅存序言部分,具体内容已不可考,推测一下无外乎是富国强兵、选贤任能等。在富国强兵方面,曹操后来推出的最重要措施是屯田。当时曹操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他的根据地在兖州刺史部,出于战略考虑把新首都定在了豫州刺史部的许县,但这一带都是新占领区,他的基础还不够雄厚,在后勤保障方面的压力很大。近一两年来,曹操采纳毛玠等人的建议,在兖州一带积极发展生产,基本保障了自身的粮食供应问题,从而让自己处处居于主动。许县以及周边的颍川郡、汝南郡虽然曾经是重要的农业区,但这些年来遭受战争的影响也最深,黄巾军在这里势力很大,有大量人口流失到了南面的荆州刺史部。朝廷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粮食、布匹等物资,军队也需要后勤...
· 铁改余的传说
传说东路元帅铁木见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的五世孙,娶弘氏、张氏为妻,戎马生涯,四十岁还没有生育儿子。母亲潘氏盼孙心切,天天行善积德,,沐浴行香,求神拜佛。木见受其影响,心地日益善良起来。此举终于感动了上帝。一天,来了个疯疯癜癜的跛脚和尚登门乞讨猪头肉吃。铁木见不敢怠慢,请进家中,天天好酒好肉款待。供食三年后,疯僧告别时,说“你索性好事做到底,再给酒一罐,盆一只,我要以酒沐浴,好好洗洗再离开。”木见二话不说,一一照办。洗毕,疯僧又说:“物要尽其用,脏酒不脏,倒掉太可惜,你海腹有海量,不妨统统喝下去吧!”他满肚子不高兴,却没有表露出来,仍然笑着接住。待疯憎走后,不声不响,把脏酒拨在地上,顿现五彩祥光。他立刻惊悟过来,拼命去追,疯僧曰:“上帝感到你母子俩好事做了不少,命我引度于你,无奈缘份太浅,怎么办?”木见请求指点迷津,于是,疯僧携着他的手去五凤岭,指着地说:“这是好风水,机会不要再错过了”。木...
· 肤色
黑色素与基因黑色素共分为两种:pheomelanin(呈现红色的)及eumelanin(呈现褐色的),它们的数量取决于基因是否为显性(一般情况下,它们为不完全显性基因)。同时,吸收紫外线也可将黑色素呈现在皮肤中,因此,晒太阳后皮肤会变得更深色,即使是白人也一样。在古时,人类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由于黑色素的多少与日照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非洲那些日照时间极长的地方,当地人的肤色基本呈黑。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都能明显看出生活在纬度越高的地方的人肤色越浅,尽管加拿大原住民和西伯利亚的北方原住民比北欧原住民肤色深,这是因为北欧人使用鱼油来作为维他命D的补充,所以可以更白一些。而非洲最南端的黑人肤色虽然比最北端的阿拉伯人深许多,但仍然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非洲人要浅。肤色变异在古埃及法老塞提一世的陵墓壁画中,埃及人的肤色呈棕褐色,明显比利比亚人和叙利亚人的肤色深,而今天这三个国家的人肤色已经相差无几。留
· 为什么说中国人是蛇的传人?
2013年,阴历癸巳年。癸巳年,即俗称的“蛇年”。提到蛇,不少人觉得“不好”,甚至将十二生肖中的“蛇”改称为“小龙”。其实,“蛇”在早期中华民族信仰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从“开天地”的盘古,到“抟土造人”的女娲,再到传说中的华夏始祖炎帝、黄帝,在远古的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似乎一直与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文传说和现代考古都证明,我们引以为自豪的“龙的传人”应改口,中华民族实是“蛇的传人”!中华人文始祖盘、女娲都是“蛇”图:盘古画像像载《三才图会》,明万历刻本有一个叫“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这个神话说的是“盘古”这位中国式上帝创造了宇宙。盘古长什么样儿?据明代董斯张《广博物志》中引三国吴人徐整著《五运历年纪》的说法,“盘古之君,龙头蛇身。”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盘古即是一条蛇神。盘古太虚幻了,史书和传说中也没有说他创造了中国人,中国人是女娲捏出来的,即所谓“抟土造人”。女娲,因此被视为...
· 毋家改从母姓的传说
毋家改从母姓的传说毋建周毋祥威毋建周(山西晋城宁家坪村):我在四川找了母家才的老人。他跟我们讲了母跟毋的来源。毋丘剑遇难后,他儿子就带着后人隐居,怕人家再找麻烦,就隐名改姓,就把毋改成了母,所以他们家谱记载姓毋而不是姓母,这种传说,我也听爷爷辈的老人讲过。毋祥威(湖北十堰郧西香口村):母家才老人是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白杨母家坝人。现在的白玉乡,是从白杨乡改的。我去过那儿,是听当地人讲的。四川白杨母氏家谱,明确地记载他们是从湖北孝感到四川的,但他们续谱去孝感,那儿又没有母姓或毋姓。我们湖北十堰还有老人传说,祖先们一个去了四川,一个去了贵州。这个与湖北十堰母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从四川带回一本他们家谱,是母氏家谱,但是谱中记载很明确,我们本姓毋而不是姓母。我们祖坟墓碑上也是毋,不知道在啥时候,后人到现在都还是姓母。也可能,是祖宗们在写的时候把毋写成了母。我们的家谱辈分现在能够记起的是庆远吉祥,连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