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隋末唐初契丹部和奚部宣布归附唐朝,松漠都督府建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21
转发:0
评论:0
隋末唐初契丹部和奚部宣布归附唐朝,松漠都督府建立,隋末唐初,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各路诸侯连年征战,对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度

  隋末唐初,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各路诸侯连年征战,对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管辖度降低,位于东北边境的契丹地区在这个缓冲时间段获得了良好的扩张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张,契丹各部落之间的征战也随之结束,永久性部落联盟在原有军事联盟的基础上出现并获得发展,史称大贺氏部落联盟。

  ▲唐太宗李世民剧照

  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契丹大贺氏联盟震慑于唐朝国力,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宣布归附唐朝。唐太宗依照契丹惯例赐旗鼓,承认其联盟领袖身份,并委任其代表大唐王朝统治契丹。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12月13日,大贺氏部落联盟领袖窟哥上书李世民,请求率所辖部落内附,奚族部落也随之南迁。李世民遂下诏在契丹驻地设立松漠都督府(今内蒙古赤峰、通辽一带),并任命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任松漠都督,赐国姓李。

  ▲松漠都督府所在位置

  归属唐朝后,8个契丹部落被改建为九州,部落首领改称刺史,加上松漠都督府所在区域,一共为十州。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因契丹反唐,朝廷撤销了松漠都督职务。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恢复建制,但是随后爆发的“安史之乱”让松漠都督变成名誉称号(唐肃宗时期废除),各州实权都在当地契丹贵族手里。

  ▲契丹贵族蜡像

  作为大唐统御东北边疆诸族的前沿阵地,营州设有都督府代表朝廷进行管理,同时由营州都督兼任东夷都护,负责管辖松漠、饶乐两个都督府。为安抚依附唐朝的少数族群,朝廷设立羁縻(mí)州按照其习俗进行统治,最高峰时,营州都督府下辖18个羁縻州,成为唐朝最大的上都督府之一。

  ▲大明宫复原图

  由于营州都督既要统领大量羁縻州,又要亲自出任正州刺史,所以使这一职位具有鲜明的边地长官特色,并有着极高的任职要求。毕竟他既要管官吏升迁和辖区经济发展、社会治安、教育文化,又要负责营州、正州和羁縻州的军队事务。再加上营州辖区内汉人稀少、辖区范围广阔,营州都督肩上的担子非常之重。

  ▲高句丽王城——纥升骨城遗址

  因此考虑到营州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朝廷在营州都督府官员的考核、选拔上极为重视,既要有治边经验又要文武双全。据唐史记载,张孝谟和程名振两人曾任营州都督。前者以文武双全著称,后者则因在东征高句丽时军功显赫才得以出任该职。事实上,整个营州都督府的官员素质都非常高,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基本都能率军作战。在这一精英群体的管理下,该地区保持着长期的和平稳定。

  ▲武则天称帝剧照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反叛,营州因缺少援军而被契丹攻占,奚族等东北边疆少数部族随之失控。在军队的帮助下,唐朝军队在1年之后才初步平定契丹叛乱。但由于此时的武周政权自顾不暇,恢复后的营州都督府无法真正节制各部落,变得名存实亡。中宗李显继位后,唐朝政局趋于稳定,为重整边疆防务,李显下诏将营州都督府驻地迁移到幽州。

  ▲开元时期长安街头复原模型

  迁到幽州后,东北边疆防务和少数部族事务悉数由幽州管辖。然而因为地理距离过于遥远,幽州时期的营州都督府的影响力大不如从前。开元三年(公元715年),伴随着唐朝实力的崛起,契丹各部再次归附,营州地区恢复了难得的和平。8年后,营州都督府回迁。

  ▲宋辽“澶渊之盟”和谈场景

  总体来说,大贺氏部落联盟归附唐朝对契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唐朝未来的国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获得唐朝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后,契丹地区迅速发展,其野心也随之膨胀,从此在数百年时间中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北方强敌。更令人感慨的是,耶律阿保机就是以松漠都督府辖区为基础,统一契丹建立辽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沙漠部族—库莫奚
库莫奚族称始见于公元388年(北魏登国三年),然而这一称号的出现,应在4世纪中叶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后不久。自此以后,史书上有了不间断的记载,直到13世纪其族名才消失,前后存在近千年。库莫奚族源出东胡,为鲜卑宇文部之后,与契丹本是同族异部,北魏登国年间与契丹分离后,各自形成为一族。然而史书对其族源的记载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后人众说纷坛,至今尚无一致认识,综合史载可归纳为二种说法,一种是“东胡之种”,“东部鲜卑之别种”,“东部宇文之、别种”,可列为鲜卑说;另一说即“本匈奴之别种”的匈奴说。实际史书的不同记载并无实质性的差别,只是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为宇文部为东部鲜卑的一支,鲜卑源出东胡;而宇文部内确有不少人出自匈奴血统,但他们早在2世纪时已自号鲜卑,在后来数百年鲜卑族的发展进程中,他们已完全鲜卑化了。库莫奚一词是鲜卑语音译,为今天蒙古语“沙”、“沙粒”、“沙漠”的意思。从含义揣测,这一族称当因其...
· 松漠都督府
参考资料《新唐书》卷219《旧唐书》卷199下《资治通鉴》卷199
· 唐朝与契丹、奚的战争
太宗、高宗年间契丹、奚、室韦等,均为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牧部族。追逐水草而居,以畜牧、射猎为主要生活来源,善骑射。在唐朝刚刚建立时,名义上依附于东突厥汗国。随着唐朝击败东突厥,建立东亚地区新秩序,奚和契丹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时归顺了唐朝,之后唐朝建立了两个羁縻州饶乐都督府、松漠都督府,统治当地,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之前前,双方关系尚好,未曾发生战事。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奚族酋长匹帝、契丹酋长阿卜固叛唐,唐高宗李治派出大将薛仁贵、阿史德枢宾、延陀梯真、李含珠率军平叛。同年四月将其击败,斩匹帝、俘阿卜固,东北边地暂安。武后时期皇后武则天自高宗后期开始擅政,逐渐掌控朝局,至天授元年(690年)改唐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对内悉力剪除异己臣僚与唐宗室诸王,对外频岁出师,企图以单纯武力平定周边少数民族的叛乱与攻扰,致使国家政局动荡,朝内不稳,唐军多面应战,疲于奔命,军费上升,征
· 隋末唐初猛将阚棱
简要介绍:阚棱(?D624年),齐州章丘人,杜伏威养子,隋末唐初猛将。阚棱(?D624年),齐州章丘人,杜伏威养子,隋末唐初猛将。阚棱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陌刀”,一挥杀数人,前无坚对。伏威据江淮,以战功显,署左将军。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棱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人物生平]阚棱从伏威入朝,拜左领军将军、越州都督。唐高祖武德六年八月,辅公u反,棱与南讨。青山之战,与陈正通遇,阵方接,棱脱兜鍪谓众曰:“不识我邪?何敢战!”其徒多棱旧部,气遂索,至有拜者。公u破,棱功多,然颇自伐。公u被禽,乃诬与己谋;又伏威、王雄诞及棱赀产在丹阳者当原,而赵郡王李孝恭悉籍入之,棱自诉,忤孝恭。七年三月廿九日(624年4月22日),以谋反罪被李孝恭杀害。武德七年春,唐军以赵郡王李孝恭为帅,李靖、李世绩、阚陵为将对辅公u发起总攻。这个阚陵也是杜伏威的义子,与王雄涎并称双雄,杜伏威入朝时与杜...
· 唐朝帝国——东北部、中原和四川
?在西晋于316年灭亡和晋室南迁之后,很多留在关东的汉人聚族避难于山野中的坞堡。北魏于439年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社会更加和平安定,但很多逃亡的汉人继续避难于坞堡,在那里女人和男人一样习于骑射。与汉朝“关中出将,关东出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魏武将中来自东部的和来自西部的比例是五比一。534年,北魏王朝分裂为东西二国,东魏与继承它的北齐继续从关东招募武将。武装的坞堡成了地方权力的主要保障,在隋末内战时尤其明显。东北部地区的军事化特征也和在4世纪晋室南渡后大量非汉族人定居当地有关。在营帐和坞堡中,出身于军事家庭的汉人与包括契丹、奚等其他民族战士混居在一起。在唐朝开国之战中,以关中为基础的唐皇室最强的一个对手是出身于东北部地区富裕家庭的鲜卑后裔窦建德。窦建德曾是乡村首领,他依照讲义气、重承诺的传统侠义精神行事,这也是当时很多绿林好汉共奉的准则。621年,当窦建德的势力被彻底打败后,他的部下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