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刘伯温为什么还是难逃杀身之祸?到底错在哪里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4
转发:0
评论:0
刘伯温为什么还是难逃杀身之祸?到底错在哪里,刘伯温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传奇人物,他追随朱元璋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对明朝的建立起

  刘伯温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传奇人物,他追随朱元璋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对明朝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军事格局的设立,先灭陈友谅,再取张士诚,进而进伐中原。被朱元璋采纳后,就成了其逐一剿灭群雄的指导路线。在明朝建都之后,从宫殿的修葺到法律的建立,刘伯温都亲力亲为,为朱元璋建都立业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不抢朱元璋的风头。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对朱元璋有着再造之恩的大臣,功不盖主,又懂进退,却还是没有逃脱被毒害的下场。刘伯温不是一般的政治家,他的身上有太多的大家之称,最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他能算命,甚至有说他能知前后五百年的事情。讽刺的是,这样一个人,却不能算出自己的结局吗。

  其实凭刘伯温的智慧,就是不用算,他也能知道这个,看看他身前所做之事就能知道,刘伯温是在京城病倒的,病倒的原因是朱元璋根本就不给他辩说的机会,而是毫无理由的一拖再拖,这种心理的施压让知晓朱元璋性格的刘伯温压力山大。

  他从朱元璋一拖再拖的行为里面看到了越来越明确的杀机,那时而燃起的希望之火一次次的被失望扑灭,终于在忧患之下旧病复发,可是就是这样,也没有得到一丝的怜悯,身为建国帝王,朱元璋有足够的狠毒,借你病取你命,对他而言,昔日共死同生的伙伴的疾病常常是他借关怀之名断人性命的机会。

  刘伯温不是没有识人之能,他是众大臣中第一个看出朱元璋杀机已动的人,一次朱元璋赐宴大臣时,刘伯温就从菜肴看出了兔走狗烹,这个时候,大多数人还在大快朵颐。

  可是这又如何,朝廷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百姓所需的是一个能够平定天下的朝廷,刚从异族统治之下走出的国家需要的东西太多太多。于是,刘伯温一边小心应对着帝王 一边勾勒着这个国家的格局,一边建立法律,大兴科举。一边建修都城,遍斬龙脉。

  待到局势日紧,刘伯温抽身急退,所望者,一家之性命而已,但帝王的心思,却不能放过一个老迈的老人,他放走了刘伯温,却要留下最小的孩子为质,而且时时打听他的动向,也许是这样嫌累吧,一封傻子都能看出来的举报信,成了这个杀气腾腾的帝王最好的借口。

  他革除了这个功高得可以盖主的建国元勋的退休金,刘伯温为了消除他的疑心,本该颐养余年的他远赴京城,只为了向皇帝亲口解释,但朱元璋却根本不提此事,刘伯温等了好久,好不容易说清了,朱元璋却并不表态。终于,内忧外惧之下的刘伯温倒下了。

  刘伯温没有错,他找到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他是功德言三立的圣人,他也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了自己的生存,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也拦不住一个帝王唯我独尊之下病态的杀戮。如果刘伯温有错,错就错在他姓刘不姓朱,错就错在当时之天下是一家之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刘伯温二儿子为何难逃杀身之祸?
朱元璋能够开创大明朝,是离不开手下的文臣武将的,其中刘基刘伯温更是为朱元璋提供了不小助力。同不少开国皇帝一样,朱元璋为了增强皇权也没少拿开国功臣动刀,甚至几乎将手握重权的大臣给杀了个遍。作为一个有先见之明的谋臣,刘伯温自然深知朱元璋为人秉性,故在功成名就之时就急流勇退,不再多过问政事。刘伯温有两个儿子,其对于长子刘琏是很放心的,因为这个儿子稍有文行,虽不能令刘家再上一层楼,但是因为性格懦弱可保一家平安。二儿子刘璟是很令刘伯温放心不下的,这不仅是因为他这个儿子个性刚直,而且还和几个皇子都有交往。尤其是刘璟很得朱元璋的优待,这一点最是令刘伯温担心不已。为此刘伯温在临死之前还特意将两个儿子叫到床前反复叮嘱他们为人为官之道,然而长子最后还是被胡惟庸所害。与大哥外出为官不同的是,刘璟长期漂在京城,由于空闲较多所以和几个皇子都有交往,再加上刘璟十分擅长棋艺,所以在和皇子交往的时候也难免会下几局棋。有一...
· 刘伯温为何还是难逃被杀的悲剧?其中有何隐情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朝至顺年间(1333年)进士,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由于为人清廉正直,仕途颇为坎坷。这是一个奇人,长相就很奇特,远远望去,简直一副“虬髯客”模样,一脸络鳃胡子,身材修长而魁梧。他的风格也很奇特,《明史》说他“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更奇特的是他的学问。可以说是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有未卜先知的本领。民间传说,刘伯温的“推背图”,神乎其神,并非全是小说家言。《明史》说:“世所传为神奇多阴阳风角之说,非其至也。”所谓“非其至”,意思说这并非他的强项,他的强项在于治国平天下的韬略。无怪乎当时的四川名人赵天泽品评“江左人物”时,首推刘基,赞誉为诸葛孔明再世。朱元璋打下浙东,仰慕刘基的才学,与宋濂、章溢、叶琛一起被召往身边,并称“浙东四先生”。刘基一到,就条陈“时务十八策”,非同凡响;以后又向朱元璋提出平定群雄的谋略—先图陈友谅,后取张士诚,再北伐中原,以...
· 李善长告老还乡为何还是难逃一死难道种地也有错吗
还不知道:李善长告老还乡为何还是难逃一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武侠的世界里,有一句话形容武林人士非常的贴切,那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有时候想要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这句话其实还适用于官场,一辈子仕途的坎坷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自己不想看到的局面,但是很多时候诠释下人都是要做选择的,一旦做选择就会形成一个对立的阵营,这时候即便是两个毫无恩怨的人,因为身处不同的阵营,就会产生一种必然的恩怨。一些头脑聪明的人在达到一定的地位或者成就之后,就想着及时的急流勇退,不至于惹祸上身,但是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人还是禁不住权力的,想要享受一下这种感觉。作为一个开国功臣,李善长在明朝的建立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他的计策谋略消除了一次次的危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以在国家建立之后,他加官进爵。但是在和...
· 图理琛办事没有出错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出错
《雍正王朝》图理琛是一个侍卫,办了几次差,哪次失败了?图理琛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但是在历史是一个文官,更多的办的是一些谈判的事情,并没有当过什么所谓的大内侍卫!图理琛就有一个非常暖心的称号叫做”暖心主人“,不是五大三粗的那种人。在《雍正王朝》中,图理琛作为两朝皇帝的侍卫肯定是要经历一些大事情的,也办了很多要差,但是这个侍卫却是有很深的城府,且很多次都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押送肖国兴,断了八阿哥的帝王梦图理琛押解肖国兴之后向康熙交差了,将肖国兴“”告诉了康熙,康熙直接说“其心可诛”,图理琛:“我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康熙训斥“谁让你杀肖国兴了?”。图理琛的这段“装傻卖萌”其实也是告诉康熙,我并不知其中内幕,只是照实报告,又是得到了康熙的信任,也知道了老八没机会了。看看人家的这城府!调查诺敏图理琛钦差的身份,去山西调查诺敏的案子,这应该是他最地位高的时候了。诺敏的案子关系很大,为什么真相大白...
· 刘伯温身亡之谜:刘伯温说了什么便招来杀身之祸?
刘伯温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对明朝的开创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就是这样的一位功臣是如何因为一句话而惹来杀生之祸的呢?网络配图世人的眼中,刘伯温就好比是诸葛亮,他也有神机妙算之能,但是所谓伴君如伴虎,如此神人竟没算到自己会被朱元璋杀死,最终在病中遭遇朱元璋毒手。朱元璋大杀功臣人尽皆知,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朱元璋对刘伯温下杀手呢?网络配图刘伯温从小就被称为神通,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参加了乡试,并且考中了秀才,二十三岁的时候,刘伯温考中了进士,但是还是元朝的统治时期,刘伯温被派到了江西去做官。刘伯温上任后,明察秋毫,并且不畏强暴,社会风气也随之好转。就是因为如此刘伯温总是遭人陷害,无奈之下便辞官隐居了下来。网络配图后来朱元璋谋反,听说刘伯温的大名,于是便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刘伯温在朱元璋账下屡屡立下战功,于是被朱元璋升任为太史令。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功臣,朱元璋竟对其起了杀心,所谓祸从口出,一次,朱元璋就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