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狄青到底有什么罪?为什么满朝大臣都想除之而后快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11
转发:0
评论:0
狄青到底有什么罪?为什么满朝大臣都想除之而后快,狄青是北宋名气最大、经历最富传奇色彩的将领之一。他年少犯事,被刺面而发配从军

  狄青是北宋名气最大、经历最富传奇色彩的将领之一。他年少犯事,被刺面而发配从军,在军中因为能骑善射、勇谋兼备,而被范仲淹等文臣惜其才而举荐,从小卒擢升为方面大将。更因为他在战场上披头散发,戴青铜面具,冲锋陷阵时犹如恶鬼,因此所向难当,在对西夏的战争中屡建战功。

  后来狄青又作为大军统帅,奇袭昆仑关,剿灭侬智高叛军,收复广西地区,声望达到极点,班师回朝后,被宋仁宗破格提拔为枢密使,然而这也埋下他被众臣猜忌、并群起而攻之的祸端。

  兵者凶器也,因此作为执凶器的武人,必须严格控制。文官政府提防与限制武人参政,本是天经地义。现代各个主要强国,不论实行何种制度,皆不约而同以文官政府执政,现役军队将领被限制不能参与政务。这都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军队这头怪兽的能量太过强大和恐怖,必须牢牢关在笼子里,施以各方制约。

  如果放出这头怪兽,让军事将领能够自主参与甚至决断国家大政,便可能形成吞噬一切的军国主义政权,死伤数以亿计、几乎毁灭人类的两次世界大战,便是惨痛教训。而宋朝由文官士大夫集团执政、压制武人地位的根源,同样是汲取晚唐五代兵乱的教训。

  唐朝晚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各路军阀数十年混战,杀得中原大地生灵涂炭,田地荒芜,白骨堆积如山,死尸被腌制当做军粮。此时手握刀剑的武人地位何其隆高,文官儒士与之相比犹如猪狗, 可那样的国家,那样的政权,那样的天下,究竟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因此,当从人间地狱劫后余生的人们,在初生的大宋王朝便痛定思痛,以数十年之功徐徐图之,终于解决了持续数百年、困扰无数明君良臣的藩镇骄兵难题,并确立了影响后世千年的文官政府体制。

  宋朝历代帝王身体力行,倡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官僚士人主导时评,称唯有「东华门唱名金明池赐宴」的进士们方才算得上“好男儿”,以广泛科举制来收揽天下精英,终于实现了文官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之道。

  虽然这种以文驭武体制,必然导致了重文轻武的弊端,但从来矫枉必须过正,令国家再无武将割据反逆之祸,中原百年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实为功德无量。

  狄青之所以名气甚高,是因为他并非出身世代将门,而是从行伍小卒出身,却做到枢密使这一国家宰执的高位,经历甚为传奇。 可是这个传奇本身,就是宋仁宗力排众议、乾纲独断的,狄青本人的能力资望,并不足以胜任这一位置。 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绩,即使只在北宋一朝也也远算不得出类拔萃。

  且不说宋太宗朝第一名将李继隆,两次大败辽国名将耶律休哥,斩首万级,又大破党项叛军,几乎将西夏扼杀于摇篮,

  宋真宗朝第一名将曹玮,多次大败西夏李继迁(李元昊之父),三都谷之战大破吐蕃三万铁骑,斩首万级,令北宋西部边境安定四十余年。

  狄青的战绩比这两位先辈明显逊色,且不必论,此外还有章楶、王韶这些进士出身的文官名将,论战功论将才,又哪里比狄青差了呢?

  狄青的人品操守,也远远算不上完美无暇,而是功名之心甚重。他之所以和之前赏识提拔他的韩琦、范仲淹等文臣,在之后都产生极大矛盾,分道扬镳,其实一半责任要算在他自己身上。

  比如韩琦之所以会当面打脸,称「东华门唱名金明池赐宴」的进士们方才算得上“好男儿”,是因为狄青竭力称赞力保的那个“好男儿”焦用,其实是个贪污军款,被不堪忍受的部下告发的兵痞,韩琦不顾狄青求情而斩杀此人,正是为整肃军纪。而狄青却因此怀恨在心,觉得自己不如韩琦的只是“少一进士功名“。

  因此,宋仁宗定要让狄青这样一个、无以服众的武人出任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因此才会遭到文官士大夫们的集体抵制。这更违背了宋朝开国百余年来的文官政府传统,很容易让人不愉快联想到五代乱世,如后周王朝建立者郭威,便是在后汉政权枢密使的位置上,起兵篡了皇位,自己也落得个满门百余口被杀的惨痛下场。

  宋仁宗:赵祯

  宋初从晚唐与五代兵乱汲取的最大教训便是,「一千个文官贪污对国家对百姓的危害,也比不上一个武将割据一方,起兵造反。」 这在当时不止是赵宋皇帝的私心,更是整个统治精英集团的普遍共识。

  因此,在所有文官士大夫看来,宋仁宗的任命,是成心把狄青这个于国有功的将才去往火坑里推,让他成为举国公敌,人人而后快。

  包括欧阳修、文彦博等名臣在内,不断上奏章弹劾狄青,是为大宋王朝防微杜渐之“公“,亦是为文官士大夫集团压制武人之“私”,两者本为一体,密不可分。

  而他们给狄青加以种种捕风捉影、不切事实的”罪名“,并非要致狄青于死地,而仅仅是为了逼宋仁宗将狄青调任,正是出于为国家保全功臣的”公心“,也是真心为了狄青的前途着想。

  正如唐朝初年,李靖攻灭东汗国回朝后,首先收到的就是一大堆朝中大臣弹劾他的奏章。立下灭国不世之功的武将,因为满朝百官群起而攻之,就避免了君主必然的猜忌,免去了可能的杀身之祸。所以李靖战战兢兢伏地请罪,唐太宗宽免其”罪“仍赏其功,如此则上下得安,才是保全功臣之道。

  唐朝卫国公:李靖

  可惜,宋仁宗和狄青都不能体会一众大臣的良苦用心。宋仁宗坚持了四年,才终于扛不住满朝众臣,给狄青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宰相头衔,让他离开中枢外放陈州。狄青也因为这四年的持续煎熬,如坐针毡,竟郁郁而终。

  两宋三百年,论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可说是冠绝华夏古代各朝;而宋仁宗赵祯执政时期,文明之华美、人才之昌隆又可说是盛冠两宋,这一切都离不开范仲淹、富弼、韩琦、文彦博、欧阳修、吕夷简、庞籍、包拯、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程颢、章惇、王韶等千古名臣的群策合力。

  和在历史星河上众星璀璨的宋仁宗“嘉佑、庆历盛治”相比,狄青个人的悲剧,也只是历史的小小浪花罢了。这场悲剧不能变成大唐卫国公李靖一样的喜剧,如果非要找一个所谓“凶手”的话,也只能是拔苗助长、不切实际的宋仁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皇上赐大臣死罪,为什么大臣还要重谢?
看电视想必大家都有注意到,当一个人被皇帝赐死的时候,而那个人往往也不辩解,会隆重的叩头谢恩,这个原因你知道吗?在古代的时候,凡被皇帝赐死的,都是有身份的,能让皇上亲自赐死,也是一份虚荣。普通的老百姓,或者是低等的官吏,品级比较低的官员是没有资格让皇帝赐死的。这些低层次的都有专门的刑罚管理机构掌管生死。大家应该都知道在电视剧中的刘罗锅,一人一下,万人之上,被赐白绫。在封建社会的时候,君臣思想严重,普通的百姓会被拉到市井上行刑,死亡不体面。而皇帝赐死可以留一个全尸,家人可以正常办理后事,整个过程都体面。这也是要叩头谢恩的缘故。还有就是赐死,说明不会追究你的家人,只需要你个人认罪就可,家人免除刑罚,得以保全后人,后人可以正常考取功名。这也要叩谢皇恩浩荡。
· 明大臣满朝荐
满朝荐,字震东,麻阳县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授咸宁(今属陕西)知县。时有税监梁永纵容吏役抢劫儒生财物,受到满朝荐的惩处,梁上表反诬满擅对收税人员行刑,被降职一级。后来,陕西巡抚顾其志列举梁永贪赃枉法的事实,才恢复朝荐的原职。人物经历满朝荐(1561~1629)三十五年,梁永派人谋害巡按御史余懋衡,被朝荐发觉,梁永害怕满揭露他的罪行,带领军士闯入县府,企图杀害朝荐未成。梁还私养甲兵数百,城中传言梁将谋反。朝荐协助余懋衡捕拿,恶党趁机逃跑,在追捕时死伤了一些人。梁永入京诬告朝荐抢劫贡物,杀死多人投尸河中。皇帝将朝荐投进监狱。朝廷内外自大学士朱赓以下百余人上疏营救,直到万历四十一年秋,才被释放。光宗即位,将朝荐提升为南京刑部郎中。不久,又调任尚宝卿。二启二年(1622),辽东地区全部失陷,加上农民起义、市民反抗,国家形势很危急,而朝廷内部党派之争激烈。朝荐向皇帝上疏,奏言“时事十可...
· 诸葛亮爱惜张裕的才华,为何刘备却想除之而后快?
诸葛亮爱惜张裕的才华,为何刘备却想除之而后快?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何老师是谁?历史说书人也。说起来,大家爱听历史故事的风气,已经流行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历史故事,含着两个词,一曰历史,一曰故事。但比起真实的历史,人们似乎更喜欢「故事」。故事披上历史外衣,成了「历史演义」而非真实历史了。可以大胆猜测,大概很多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只要有趣,真实或者不真实并不重要,娱乐嘛。历史呢,还真不是娱乐或者演义。历史有掌故,也是故事,但自有悲凉与真情。何老师述说历史掌故,并非娱乐或哗众取宠,而是娓娓道来历史之中与我们今人一般无二的人性,以及人性面临的考验与选择。人性,古今一同也。人性背后的历史,粗糙而真实,但直指人心。愿说者有心,闻者有意。且听何老师的第一个掌故吧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许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定格于1994年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上,剧中的刘备,忠厚老实,以德服人,心忧汉室,脾气好得很,...
· 狄青为什么不造反?他是害怕吗?
狄青这么能打,为什么不造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一直不安分的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终于吹响了反宋的号角,第一次宋夏战争爆发。彼时,西夏兵马跃过横山,饮马好水川,关中一带岌岌可危,宋朝亦调兵遣将,前往抵挡。两军对垒,如火如荼,宋军中,一个长发披散、戴铜面具的将军横刀立马,威风凛凛,让人不寒而栗,只见其多次出入敌阵,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在与西夏军交战的四年里,他前后参加了大小二十五战,身负八处箭伤,战功显赫。这位年方三十的青年将领,便是时任延州指使——狄青。1年少时,狄青就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他“生而风骨奇伟,善骑射”,很欣赏军营中将帅的风范,乡里的任侠少年很多都慕名来依附他,有点儿铜锣湾扛把子陈浩南的意思。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没过几年,狄青就因罪受黥面之刑,刺配参军。黥面,是当时的一种刑罚,即在面额上刺字,以墨涅之,可防止犯罪者逃跑。黥面...
· 狄青为什么要戴面具?
狄青是北宋仁宗年间著名的军事将领。狄青生于公元1008年,卒于公元1057年,享年50岁。狄青是山西人,因骁勇善战,人称“面涅将军”。纵观狄青生平,一共可分为四个阶段。狄青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出生。狄青16岁的时候,因代兄长受过,狄青入京当兵。早年间,狄青在军营中四一名骑兵,随后担任散置一职。西夏李元昊起义时,狄青跟随军队到西夏平定李元昊。当时北宋军队屡战屡败,狄青率领士兵作战时,经常担任前锋一职。狄青作战共计4年左右,共参与了25场战斗。期间,狄青夺取了宥州等地,并杀掉了尚罗、岁香等部落,为了保障北宋边境要害之地,狄青率兵修筑了招安等城堡。狄青冲刺沙场时,经常带着铜面具奋勇杀敌,西夏军没人敢与之抗衡。狄青在西夏作战的英勇表现,已经崭露头角,得到统治者和朝中大臣的认可。狄青回到朝中,深受范仲淹等大臣的重用。范仲淹认为狄青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便送给狄青《左氏春秋》让他研习兵法。宋仁宗早已得知狄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